媽媽對孩子性格影響很大,這3種不恰當行為,在管教孩子時要避免

2020-12-27 思呈說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父母是與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孩子小的時候通過模仿來形成自己的對事物的定義,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和格局素養,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展,尤其是母親,因為在我們中國的家庭裡,從小教養孩子的主角,以及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大多數都是母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媽媽的性格不好的話,寶寶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比如,一個孩子的媽媽脾氣十分暴躁,對事很沒有耐心,這樣的媽媽教導出來的孩子大概率也是脾氣暴躁並且遇事不冷靜的人,但是如果媽媽是一個非常明事理,非常樂觀開朗的性格,那麼這種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大概率也是一個很樂觀很懂事的人。因此,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三種行為:

第一種:性格急躁,總是催促孩子。

有很多媽媽性格十分急躁,眼裡容不得孩子的拖沓行為,總是要求孩子跟大人一樣的速度,孩子要是慢了就不停催促。比如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覺得孩子吃得太慢,於是便不停地催促,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覺得孩子做得太慢於是不斷地催促。有這種行為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也大多在接人待物的時候沒有耐心,很情緒化。

孩子還沒有成熟的時候,身體的機能都處於初級階段,這時候不管是做事速度還是理解能力都比不上大人,動作總是顯得比較緩慢,剛開始這並不是孩子故意拖沓,但是經常被催促,孩子就養成了只有催促才有動作的習慣。媽媽對孩子要多點耐心,慢慢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可以給孩子定時,教孩子正確的方法等,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體驗和提高的過程。

第二種:喜歡宅在家裡,沉迷於手機。

很多父母覺得陪伴就是只要在孩子身邊就行,其實這樣的陪伴,反而對孩子沒有好處。有些媽媽下班以後覺得累,回家就抱著手機,開始追劇或者遊戲,尤其是周末,就宅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而不是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到了飯點就點個外賣。

在這樣養育之下,孩子找不到可以傾訴自己心事的人,心裡有難過委屈的事情得不到排解,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十分內向,不願意與別人交流,或者也和媽媽一樣沉迷於網絡,甚至自甘墮落。在閒暇時間裡媽媽應該放下手機、關上電視,多和孩子待在一起,散散步、做做遊戲、參加集體活動等,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這樣孩子才會形成陽光開朗的性格。

第三種:過於強勢,總是要控制孩子的一切。

有些媽媽在家裡很強勢,家裡大小事情一般都得她來決定。喜歡操縱孩子的一切,孩子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如果孩子需要選擇某樣東西,這類媽媽都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定奪。如果媽媽過於強勢,整天對著家裡其他人各種斥責,女孩子就容易模仿而變得刻薄挑剔,男孩則會變得軟弱膽小,有這樣行為的媽媽,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性格養成。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不僅會缺乏獨立自主能力,親子關係也會比較疏遠。因此媽媽們要學會慢慢地放手,給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不要總是替孩子做決定,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一些經驗和建議,讓孩子自己體驗,並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基石,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應該先從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開始,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家庭氛圍,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

相關焦點

  • 媽媽性格影響孩子一生,這3種媽媽最可怕
    慈母與孩子可是有的母親的愛,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路上的助力,有的母親的愛,則是桎梏孩子飛行的牢籠。今天蒙多奇就藉助事例,帶大家盤點下不同性格類型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兒子會受到父親的影響,也變得唯唯諾諾起來因為母親的強勢讓父親失去家庭領導地位的同時,也會把這種指責甩向每一個家庭成員,尤其是同為男性的兒子。強勢的母親帶給子女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這些孩子還會有這3個方面的負面表現。
  • 慈母未必多「敗兒」,這3種性格的媽媽,才是毀掉孩子的真正原因
    在儒家思想影響嚴重的中日韓三國,人們總是有一個固有觀念,認為女主內,男主外,家庭的把持和孩子的教育都是媽媽的活,因此三國都有一樣的說法,認為「慈母多敗兒」,意思就是母親對孩子大多是溺愛的,溺愛的結果會讓孩子沒有出息,甚至認識不到錯誤。
  • 為什麼媽媽的情緒對孩子影響重大?孩子性格的好壞,關鍵在媽媽
    爭吵的夫妻二人要是有孩子的話,很難想像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一、媽媽的不良情緒對孩子有什麼影響?1. 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緒困擾。影響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媽媽情緒暴躁、容易悲傷、容易焦慮、容易憤怒大吼大叫,這讓孩子在心理上不敢與媽媽親近,或者排斥靠近媽媽。長此以往與媽媽的關係變得疏離而淡漠,在成長過程中有什麼事情,也不會主動與媽媽分享交流。3.
  • 孩子性格受母親影響最大,這3種媽媽是最「可怕」的!
    以下3種性格的媽媽,一定要格外注意:1急躁,總是催促孩子這是地鐵裡發生的真實一幕:一個媽媽咆哮說:「我不罵你,我管不了你,你看看老師怎麼罰你!」但是,換位思考下來,你會發現,父母愛催促,對孩子來說危害頗深:我們年幼的孩子,往往神經、肌肉發育不成熟,身體的協調性比較差,大腦和手腳的配合不是那麼靈活,所以他們在完成一些精細動作時會比較吃力,在穿衣服、系扣子、用筷子、握筆時會顯得「磨蹭」「拖拉」,心有餘而力不足。
  • 父母經常「吼」孩子,對孩子會有3大「壞處」!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越管越不聽話的原因,父母大聲的訓斥,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聲音越大孩子就會越討厭,時間久了會自動屏蔽掉父母的吵鬧,很多時候父母在旁邊吼了半天,孩子卻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長期下去,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不利的,會讓孩子的性格不是變得軟弱就是變得偏激,父母在管教過程中沒有一絲成果,也會給父母帶來挫敗感。
  • 管孩子是一門「學問」,孩子有以下這3種行為,父母必須嚴格管教
    面對如何管教孩子,家長們可能都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這些不同的方式方法就導致了孩子們不同的表現形式,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非常大的爭議,父母的管教方式可能在孩子看來是抗拒的,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卻是覺得對孩子是最好的,所以家長和孩子之間因為管教的問題導致的衝突,導致親子關係的矛盾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當孩子聽到吼叫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出「戰鬥」「逃跑」「打架」的生化感知,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非常不利。2、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得叛逆很多孩子在青春期時出現嚴重的叛逆心理,跟家長的不良教育方式脫不開關係。有些孩子在接受吼叫時不反抗,到了青春期時就會爆發,形成反抗甚至暴力行為。
  • 遇上這3類媽媽,孩子的「悲哀」就來了,對性格影響非常大
    科學研究證明,媽媽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大於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尤其是性格方面,大多數孩子的性格形成都和母親有很大關係。而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滲透到了性格、行為等方方面面,如果媽媽喜歡打扮,帶出的孩子非常乾淨講衛生,更善於整理家務;如果媽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帶出的孩子對於形象也不太在意,而且不善於整理家務,房間總是亂糟糟的。
  • 父母管教孩子時絕不該說的9句話!|精選
    管教孩子時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都有哪些話呢?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某些脫口而出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時。它不僅影響孩子如何看待你,還影響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誘惑則是,你要達到我設置的條件,我才給你情感。親子關係亦是如此。父母如果經常對孩子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意味著,你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達到了我才會愛你。這對孩子的安全感、自信的建立都是有害的。3父母絕對應該管教孩子的行為,但絕不該否定孩子的情緒。
  • 媽媽太強勢是種什麼體驗?這3種媽媽「最可怕」,影響孩子未來
    不過,我們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齊明月的媽媽,在劇中,齊明月的媽媽可以說是比較好的,不過有一點就是齊明月的媽媽太過強勢了,小到齊明月的穿衣打扮,大到長大以後的工作調度,都替齊明月規劃得好好的。還記得,在劇中齊明月的媽媽帶她去買衣服的時候,先是說讓齊明月自己選擇,在看到齊明月拿白色的衣服時,齊明月的媽媽表示白色的不好洗。
  • 38歲陳嘉樺分享管教孩子秘技先了解小孩性格尋找合適的育兒方法
    上周日(4月12日)是勁寶的3歲生日,陳嘉樺亦於社交網站上載歡樂全家福,表達對兒子的祝福之餘,亦與家長們分享她用於管教孩子的「行為獎勵法」 。事實上,坊間有著千萬種育兒方法,且沒有標準答案,家長多了解孩子性格特質過後再作合適選擇,才是正確!
  • 李玫瑾:孩子長大後不孝順,大多因為有這4種媽媽,要注意改正
    李玫瑾:孩子長大後不孝順,大多因為有這4種媽媽,應儘早改正一:情商低的媽媽作為媽媽情商低的表現,就是對孩子的愛不是太過含蓄,就是太過嚴苛。這樣其實對兒女都有很大的危害:女兒跟父母沒感情,兒子卻賴上父母,甘當啃老族。最後危害的還是當父母的我們。四:性格強勢的媽媽對孩子態度不要太過強硬,這樣強勢的媽媽在孩子眼裡就是一個魔鬼般的存在。
  • 陪讀媽媽賠上性命,正面管教避免悲劇重演
    這本書不僅在美國暢銷400多萬冊,同時還被翻譯為16種語言暢銷全球,是非常經典的親子教育書籍。 01 什麼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驕縱的方式。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童年生活中孩子經歷的一些事情對孩子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所以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性格至關重要,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父母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1、影響孩子三觀人格的建立有的父母脾氣比較急,比較暴躁,在對待孩子教育這件事情上缺乏耐心,還有的父母三觀本身就有些問題,不分是非黑白,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會產生極壞的影響。如果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就會責怪孩子,甚至打罵孩子。
  • 別管家裡誰帶娃,這3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家庭是孩子長期生活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論是家庭氛圍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都對孩子良好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在對孩子早期的教育當中出了什麼問題,那麼很有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 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他們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也是最崇高的。正因為如此,孩子非常關心父母的言行。很多時候對於父母的言行,作為孩子,他們不會直接交流,而是會銘記在心。但作為男孩父母,不要這樣有這些行為,這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陰影。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 「媽媽,求你別吼我了!」被吼大的孩子,有3個缺陷,家長要留神
    "媽媽,求你別吼我了!"被吼大的孩子,有3個缺陷,家長要留神每個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都不一樣,尤其是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還處在懵懵懂懂的時期,孩子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時,總會用哭的方式來向父母表達。
  • 大聲的吼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看看這3點影響吧
    這是很多父母的心聲,但是那個當下,確實都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是宣洩了,但是孩子卻成為了父母情緒的垃圾桶,他們承受著這樣的精神折磨,日復一日,孩子,自然也就成為不了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了。1、讓孩子變得更加的暴躁;當父母在孩子面前發洩情緒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的暴躁就直接影響了孩子,也會造成孩子更加的暴躁。孩子的暴躁,大多數和父母的情緒有關,父母的情緒穩定,孩子的情緒就穩定了。因此,建議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選擇溫柔的方式,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 就算要當「虎媽」,管教孩子也有3不打,會把娃打「廢」的
    老公說孩子對身邊事物好奇,難免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不是有意惹她生氣,經常打會讓孩子覺得不愛他,身心都受傷害。林林聽後若有所思,覺得要改變教育方法,不能輕易打罵孩子。棍棒不是最好的教育,就算要當「虎媽狼爸」,管教孩子也有3不打,家長要清楚,不然娃會被打「廢」的3歲內不打——損害身心孩子年齡還小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