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為社區共享餐廳點讚!

2021-02-23 陝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

隨著城市人口老齡化,養老成了全社會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之一。尤其對上班族來說,總會操心家裡老人的一日三餐。如何讓老年人吃得暖心、吃得放心?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西安市蓮湖區嘗試推行共享餐廳,以解決部分老年人的吃飯問題。  

臨近中午,西安市西大街橋梓口社區的共享餐廳裡已經坐滿了客人。記者注意到,來這裡就餐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我是在報紙上看到(這個餐廳),因為我年齡大了,已經80歲了,兒子都不在家裡,就我一個人。吃飯自己也不想做,也麻煩,這兒挺好方便的,又乾淨。  

這家社區共享餐廳開辦於今年6月,面積不到40平方米,是蓮湖區北院門街道橋梓口社區聯合一家社會公益組織開辦的。針對轄區內65歲以上老人,一葷三素收7元,兩葷兩素收8元,三葷一素收9元,晚餐為麵點、小菜和稀飯,收取3到6元不等。相比較來店裡就餐的其他人員,這些老人的收費普遍要便宜2到4元。 

挺經濟實惠的。這最低就是7塊,8塊9塊。經濟實惠,也方便老人,挺好的。   

除了廚師外,這家共享餐廳的其他工作人員都是志願者,大家輪流為老年人服務。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餐廳還提供上門送餐服務。  

眼睛手術了以後,就直接影響到我的行動,吃飯比較困難,但是他們上門來送飯,就給我解決了吃飯難。   

志願者:獻一份愛心嘛,工作閒餘時間,打打工,給他們送送飯。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家共享餐廳在創辦之初,所在的橋梓口社區免費提供了場地;蓮湖區民政局還補助了12萬元。目前,共有130多位老人在這家共享餐廳辦理了老年助餐卡,其中每天平均就餐的老人有50人左右。   

住在西安市土門街道牡丹莊園社區的郭阿姨今年66歲,由於老伴身體不好、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所以很少在家做飯。 

不在家裡做是害怕浪費。比如說買菜,買得多了,一下擱幾天,就不行(壞)了。 

不在家做飯,郭阿姨一般選擇來社區的幸福餐廳帶飯回家。這天中午,老人就在社區的幸福餐廳打了兩份飯菜,一份自己和老伴吃,一份留給孫子。

這家位於社區裡的幸福餐廳是2019年12月開辦的,它是榮華歡樂頌社區養老服務的一部分。2017年,為了打造社區養老綜合服務平臺,西安榮華集團推出了榮華歡樂頌社區養老服務,目前在西安共有38家養老服務站點,牡丹莊園社區的幸福餐廳就是其中的一個。  

我們去年是響應政府有一個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牡丹莊園(社區)屬於一個城改小區,第一是居民比較集中,第二老齡化比較嚴重,我們也是進行調研了以後發現對餐飲的需求比較強烈一些。所以,在跟街道辦、民政局溝通了以後,我們就把這一塊作為一個餐廳,來給大家服務。  

社區提供廚房、餐廳,水電費全部給它免了。讓它的運營成本降到最低,它的飯菜價格也降下來,更好地惠及群眾。

記者了解到,這家餐廳周一到周五營業。每天供應早餐和午餐,不提供晚餐。餐廳除了供應老人飯菜,還面向社會開放。不過,針對老年人,每餐能比其他就餐人群便宜兩三塊錢。現在,選擇來這家社區幸福餐廳辦理會員卡的老人有140多人,平均每天用餐的老人在三四十人。

目前,西安市蓮湖區共有10家養老餐廳營業。為了支持這些餐廳的開辦,街道辦和社區給它們免費提供了場地,其中一部分餐廳還享受了民政部門的補貼。這些餐廳開辦後,極大地方便了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吃飯問題;但由於這些餐廳大都位於社區裡面,位置不理想,導致客流量有限,大都處於保本經營狀態。 

對我們來講,做養老餐廳可以說是不賺錢的,但我們還願意去做,因為它畢竟是一個長遠的、為老人服務的一件好事。所以基本上都是企業負重前行。   我們基本上是保本,因為人工成本很大,所以基本上是保本。   

據了解,記者採訪的這幾家共享餐廳所遇到的困難,具有普遍性。那麼,共享餐廳如何才能走得長遠?各家共享餐廳都在進行不同形式的探索。

我們通過增加周圍社區的派送餐量,通過數量引起我們的銷售利潤往上升一點。我們通過給西關正街的三個社區配送,一天最少也在100到150人次。

要長遠發展,我覺得還是要開一個中央廚房,開一個中央廚房後,其他社區可能要配送。配送後,這樣起碼人力成本就減少了好多。   

其實我們想做成這種連鎖化、標準化的(餐廳),做的站點越多,可能成本會縮小,我們也是在這一塊做個開始。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為有效解決居家老人就近就餐問題,西安市蓮湖區計劃用三年時間建設5家養老機構,9家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和30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並在44個養老機構服務點配備老年餐桌。同時,通過與大數據的結合,開展社區「大配餐」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周邊80%的社區覆蓋。  

有大量的社會組織,他們是很有公益心去為老人服務,但是他們自身也要生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讓他們純粹的、完全靠自身的投入,沒有外來的支援去運營的話,絕大部分社會組織是做不到的。所以在這裡頭,我覺得政府主導,給予一定的資助,同時也通過社會化運營,得到來自市場的力量,最後,整個能夠促進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社區共享餐廳,不僅為老人解決了吃飯難問題,也引導老人走出家門、融入社區、享受多樣化的社區養老服務,打造了屬於老年人自己的朋友圈,從而架起了一座社區關愛老人的「連心橋」。我們期待在各方的支持下,社區共享餐廳能越辦越好。

分享點讚 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為「最暖心基層政法幹警」點讚的人最可愛~
    為「最暖心基層政法幹警」點讚的人最可愛~ 2020-09-24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市新洲區搭建社區治理平臺——共享小屋,我們的安樂窩
    程姣玉說:「這都得歸功於『共享小屋』。」  今年以來,天琴灣社區以「共享小屋」為基層治理抓手,讓居民行動起來,互融共促,建設「共享社區」。  有陣地有活動  居民來了 民心近了  今年6月,社區黨支部在充分徵集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將社區兩處架空層改造為居民娛樂、休閒、健身活動場所。
  • 點讚臺丨一核多維 共建共享——桐山街道桐南社區「大家庭」的幸福...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群眾的家園所依。近年來,桐山街道桐南社區優化組織體系,打造「一核多維、共建共享」黨建品牌,將黨建貫穿於社區自治、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 領略城鄉巨變 沙洲街道CBD社區為南京高質量發展點讚打卡
    12月26日上午,沙洲街道中央商務區社區黨總支聯手南京市建鄴區魔方城兒童發展中心開展「領略城鄉巨變 為南京高質量發展點讚打卡」網格員素質拓展活動,促進社區網格員與志願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加強社區志願者隊伍建設。首先,社區網格員和部分居民志願者來到江寧區湯山街道龍尚社區進行參觀交流學習。
  • 你好 我的城|社區有家共享廚房 來的都是老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為人民在蓮湖區橋梓口社區,有一家共享廚房,凡是轄區65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在共享餐廳裡以七到九元的便宜價格,吃到一餐可口的飯菜。為了能夠保證共享餐廳的正常運營,每天都有不少老年志願者參與其中。
  • 快來為郭虹法官點讚!昆明市尋找「最暖心基層政法幹警」點讚活動...
    快來為郭虹法官點讚!昆明市尋找「最暖心基層政法幹警」點讚活動正式開始!昆明市尋找「最暖心基層政法幹警」點讚活動9月17日正式開始啦官渡法院勞動爭議審判庭法官郭虹入選7號初步候選人
  • 廈門小夥開了一家"共享餐廳"!不花1分錢,進門免費吃,吸引上千人用餐!
    不為名,不為利僅憑一顆赤子之心感動全城,成為「網紅」的可不止「共享房屋」在翔安區新店鎮茂林社區有一家免費的共享素食餐廳遇到端午節等節日餐廳會組織老人們一起包粽子一起動手煮飯,充滿歡樂這家有愛的餐廳叫「素渡共享餐廳」是茂林社區居民蔡伯斌於今年5月7日成立
  • 深圳南山海月社區:共建社區花園 共享四季芬芳
    深圳南山海月社區:共建社區花園 共享四季芬芳經濟日報  作者:楊陽騰  2020-09-29 在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海月社區的共建花園馨月園裡
  • 為這個社區的冬季消防安全知識培訓點讚!
    為這個社區的冬季消防安全知識培訓點讚!御河社區開展冬季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為進一步夯實消防工作基礎,全面提升社區、物業及轄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近日,御河社區邀請社安防火服務中心講師為物業、轄區企業及部分居民代表,講解冬季消防安全知識
  • 紅棉暖心舉辦情暖社區之跨區生日聯誼聚會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系列活動8月8日晚上,廣州機關黨員志願者紅棉暖心服務隊隊員利用工餘時間,進社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系列活動,舉辦跨區生日聯誼聚會,共陪伴聚德東、聚德西、海康、金豐等5個社區的失獨、殘疾、自閉症等10位服務對象度過了一個溫馨歡樂的夜晚,並送上愛心禮物
  • 視頻:暖心!斑馬線上 學生摘下口罩為駕駛員點讚
    調流首日,在永平路一處斑馬線上發生了暖心的一幕,一名公交車司機停車禮讓行人,經過的幾名小學生,紛紛摘下口罩露出笑臉,還豎起拇指給司機點讚。監控顯示,11月17日上午8時,130路線駕駛員於洪波行駛至永平路一處斑馬線前時,發現幾名小學生準備過馬路。見狀,於洪波慢慢停穩車輛,並對行人做出了禮讓手勢。
  • 靠翻譯軟體暖心服務外籍居民,順義這個社區書記被點讚了
    幾天前,順義勝利街道太平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巖的手機上,收到了一條用英文寫的感謝信息。發信人是住在社區裡的外籍居民戴女士。疫情期間,她和家人因語言不通在生活上遇到了種種問題,多虧王巖靠著翻譯軟體,幫他們一家一一耐心解答,暖心服務贏得了他們的稱讚。戴女士一家三口來自菲律賓,平時都用英文交流,說不好中文。
  • 中國版《深夜食堂》現身武漢,暖心師傅引數萬網友點讚
    近日,伴隨著媒體曝光的一段視頻,「程式設計師連續加班在餐廳淚崩」這個詞條登上了熱搜。一名「95後」程式設計師加班到午夜後來到彭師傅經營的餐館就餐。就餐過程中,程式設計師小夥與家人通電話時,突然情緒崩潰,潸然淚下。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浙報點讚龍遊未來社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浙報點讚龍遊未來社區
  • 上海「共享餐廳」即將上線:手機點一點,就能在同一家餐廳吃到不同店家的「招牌菜」!
    ↓↓↓「共享餐廳」餐廳本身沒有廚房↓消費者通過手機軟體訂購800米內餐飲單位製作的餐食↓由「共享餐廳」到製作餐食的餐飲單位取餐↓消費者在「共享餐廳」內用餐這種新業態不僅免去食客排隊的煩惱,也可以在一家餐廳吃到不同店家的
  • 四川自貢居民為社區送「贊詩」 點讚社區幹部是「溫涼不定露風人」
    社區引領家賢守,賞盡空前有幸臣」。2月3日,自貢市自流井區檀木林社區居民張先生,為檀木林社區黨員幹部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創作了一首七絕「贊詩」。當天,檀木林社區居民張先生一早便來到了社區居委會辦公室,將一卷紅紙鄭重地交到了檀木林社區黨委書記陳豔的手裡。張先生說,「看著社區黨員幹部為守護居民安全日夜奔走一線,真的很感動。因此創作了這首詩,表達我的感動與感謝。
  • 手繪「致歉卡」走紅 為「暖心」之舉點讚
    春節遠行在即,杭州的方女士除了準備一家人赴英國旅遊的行囊,還為即將乘坐同一航班的旅客準備了特別的「禮物」——一組手繪的「致歉卡」。這組「致歉卡」共30多張,每張卡片都由4格卡通人物畫組成,放進串著吉祥符的紅包裡。卡片上以方女士18個月大的女兒「窩窩」的口吻介紹自己和家庭成員,為女兒哭鬧可能帶來的打擾致歉,以期獲得一定程度的諒解。
  • 長沙牛角塘社區:「小巷廚神」PK家常菜暖胃又暖心
    雨花區牛角塘社區的「小巷廚神大賽」吸引不少挑戰者,烹製的美食讓居民連連點讚。  昨日的火宮殿東塘分店門前,雨花區左家塘街道牛角塘社區的「小巷廚神大賽」吸引來不少挑戰者,勝出者端出的家常菜讓大夥連贊「暖胃又暖心」。戴上廚師帽、穿上圍兜,昨日一早,敢於在街坊鄰居面前曬廚藝的居民精神抖擻集體亮相。PK臺特意設在火宮殿門前,鍋碗、爐灶和各類菜品調料一應俱全,還特意請來火宮殿東塘分店的廚師長當評委,現嘗現評選出最被認可的「小巷廚神」。
  • 最暖心社區書記宋敏獲「天天正能量特別獎」
    正北方網訊2月14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呼和溫都爾鎮新利社區黨支部書記宋敏,將鎮上的一位流浪老人接回了家,毫不顧忌老人是否有病,為她做飯、洗澡、剪指甲,親力親為,一照顧就是一個多月。本報3月17日報導後,不少人都被宋敏的善舉打動,紛紛為其點讚,稱她是「最暖心社區書記」。
  • 社區警務︱主動為自己「找麻煩」,上門服務獲點讚
    主動為自己「找麻煩」 近日,東莞市公安局塘廈分局振興圍社區警務室民警楊映波在核查轄區人口信息登記資料時,留意到轄區企業東莞市庭豐電子有限公司有近 當得知工廠近來生產任務重,工人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居住證到期,因為加班趕工期,又沒時間前去辦理,為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保障轄區內工廠順利生產,避免群眾在窗口辦理居住證過程中聚集導致的新冠肺炎傳染風險,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他決定主動提供上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