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少閒月,養殖人倍忙。在祥雲縣東山鄉妙姑村村民於金道家的牛圈裡,於金道滿臉笑容的邊給剛出生不久的2頭牛犢添加草料邊對記者說,「感謝肉牛改良技術人員給我們帶來了好牛種,我家的好日子全靠飼養新品種肉牛。」
養殖戶致富「金鑰匙」
於金道家養殖了西門達爾雜交能繁母牛2頭,經「凍精改良」一年產犢2頭,飼養三四個月每頭小牛就能賣到3000多元,比沒有改良過的牛多賣1000多元。
養殖戶致富「金鑰匙」
肉牛養殖一直是該鄉的傳統產業,養殖戶在傳統養殖過程中商品觀念淡薄、良種意識薄弱,飼養的肉牛大多為本地品種,飼養管理粗放、個體小、周期長、經濟效益不佳、增收困難。為改變這一狀況,東山鄉狠抓品種改良,大力推廣肉牛凍精改良新技術,切實幫助養殖戶提高肉牛品質和數量,助力養殖戶增收。
養殖戶致富「金鑰匙」
「我們東山鄉生態良好,氣候溫和,養殖的肉牛品質較好,深受廣大客戶喜愛。」東山鄉牛凍改員於國民介紹。近年來,東山鄉通過使用西門達爾等優良品種公牛精液,對本地品種進行改良雜交,生產出的雜交牛由於抗病力強,生長周期短,群眾好養,深受當地群眾親睞。目前,「凍精改良」授配技術已被越來越多的肉牛養殖群眾接受,現已成為山區群眾致富的「金鑰匙」。
養殖戶致富「金鑰匙」
2019年,該鄉肉牛存欄10424頭,出欄2894頭,肉牛產值達3400萬元,其中全年實施「牛凍精」改良1000餘頭,「牛凍精」改良新增產犢517頭,按照頭均增收800元計算,通過牛凍精改良,肉牛養殖戶較傳統養殖可實現增收40餘萬元。
養殖戶致富「金鑰匙」
據悉,自2004年東山鄉開展「牛凍精」授配改良技術以來,累計推廣使用「凍精改良」肉牛4000餘頭,助力養殖戶增收200餘萬元。
雲南網通訊員 羅仕雲 環志祥 周智亮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