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較勁往往是人世間痛苦的根源,惟有具備不較勁的智慧,你才能把勁兒節省和積聚起來,使在正確的方向上,從而實現自我的價值,得到真正的幸福。
一個人在世上生活,必須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一是應該要什麼,人生中什麼是重要的、寶貴的、真正值得爭取的。這就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能夠要什麼,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最適合於自己的性情和稟賦。這就是準確的自我認識。有了這兩條,內心就會寧靜,行動就會從容。相反,一個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的人,必定永遠焦躁和擰巴,他東抓一把,西抓一把,到頭來仍不滿意,怎麼會滿意呢,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能讓自己滿意。
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名聲、財產、地位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可求而得之,但是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在如何活的問題上,你必須自己做主,盲從輿論和習俗是最大的不負責任。在人世間的一切責任中,最根本的責任是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真正成為你自己,活出你獨特的個性和價值來。
人生許多痛苦的原因在於盲目地較勁。所以,你要具備不較勁的智慧,這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不和自己較勁,對自己要隨性。你要認清自己的秉賦和性情,在人世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不和別人攀比。
第二,不和他人較勁,對他人要隨緣。你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有沒有緣和緣的深淺是基本確定了的,在每個具體情境中做到大致心中有數,不對任何人強求。
第三,不和老天較勁,對老天要隨命。你要記住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的必不可免的遭遇。
自怨是最痛苦的。有直接的自怨,因為自知做錯了事,違背了自己的心願或原則,便生自己的氣,甚至看不起自己。也有間接的自怨,怨天尤人歸根結底也是自怨,怨自己無能或運氣不好。不錯,你碰上了倒黴事,可是你就因此成為一個倒黴蛋了嗎?如果你怨氣衝天,那你的確是的。但你還可以有另一種態度,就是平靜地面對。是否碰上倒黴事,這是你支配不了的,做不做倒黴蛋,這是你可以支配的。一個自愛自尊的人是不會怨天尤人的,沒有人能夠真正傷害他的自足的心。
人在世上生活,難免會遭遇挫折、失敗、災禍、苦難。這時候,基本的智慧是確立這樣一種態度,就是把一切非自己所能改變的遭遇,不論多麼悲慘,都當作命運接受下來,在此前提下走出一條最積極的路來。不要去想從前的好日子,那已經不屬於你,你現在的使命是在新的規定性下把日子過好。這就好比命運之手攪了你的棋局,而你仍必須把殘局走下去,那就好好走吧,把它走出新的條理來。為什麼我說是基本的智慧呢?因為你別無選擇,陷在負面遭遇中不能自拔是最愚蠢的,而人在這種時候往往容易愚蠢。
那些妨礙我們成為自己的東西,比如習俗和輿論,我們之所以看重它們,是因為看不開。第一個看不開,是患得患失,受制於塵世的利益。可是,人終有一死,何必這麼在乎。第二個看不開,是眼光狹隘,受制於身處的環境。你跳出來看,就會知道,地理的分界,民族的交戰,宗教的倡導,這一切都別有原因,你降生於這個地方、這個民族、這個宗教傳統純屬偶然,為何要讓這些對你來說偶然的東西——它們其實就是習俗和輿論——來決定你的人生呢?擺脫了這些限制,你就會獲得精神上的莫大自由。
女兒內向,對許多事有不同看法,但不敢說,有時還說違心的話,為此很難過,覺得自己變圓滑了。我說:你的看法大家不理解,你就不必說出來,自己心中明白就可以了。你有時被動從眾,只是不想讓自己在人們眼中成為另類,這不是圓滑,而是隨和。你性格如此,不要良心不安。為了謀利主動從眾,那才是圓滑。
保護個人自由不能僅限於法律對個人利益的保護,也應包括社會對個性價值的尊重和對各種不同思想、言論、生活方式的寬容。
做人最重要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審視自己,既不護己之短,也不疑己之長,從而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這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你能夠哪怕在全世界面前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淡然面對哪怕來自全世界的誤解和不實的責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