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北京最美的季節,中國地方鐵道協會主辦的「鐵路運輸前後一公裡論壇」與中國鐵道學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鐵路發展論壇」前後召開,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教授受邀分別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2020年10月16日,在北京市中國職工之家,由中國地方鐵路協會主辦鐵路專用線分會成立大會暨鐵路運輸「前後一公裡」論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黃民、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鄭劍、國家鐵路局科技與法制司二級巡視員劉燕、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餘卓民分别致辭,中鐵投集團董事長黃桂章作主旨報告,中國地方鐵路協會秘書長鄭明禮和專家委主任張建平前後主持會議,國鐵集團經營開發部主任毛秉仁、鐵路專用線分會會長李明水和鐵路專用線專家委主任吳強等參會,劉大成作了《「雙循環」和經濟新常態下的鐵路專用線發展》的主題演講。演講中,劉大成提出在「雙循環」和「公轉鐵」大機遇下打造鐵路網絡「微循環」,將國鐵、地鐵和鐵路專用線形成全系統產業鏈生態,共同推進鐵路貨運大發展。
2020年10月23-24日,在北京市麗維賽斯酒店,由中國鐵道學會與北京市豐臺區聯合主辦的主題為「軌道交通智能化發展」的「第二屆中國鐵路發展論壇」及「鐵路通信信號創新發展」和「軌道交通工程智能建造技術與裝備」兩個分論壇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王同軍、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程建華出席並分别致辭;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盧春房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丁烈雲院士、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院士、海軍計算計算研究所總工程師沈昌祥院士、中車股份副總裁王軍和中國通號股份副總裁兼總工程師張志輝等作大會主題演講,劉大成也以《信息化、網絡化和數位化支持的鐵路大宗貨運供應鏈體系變革》為題作了主題演講。演講中,劉大成提出在雙循環下「中國製造」產業鏈生態中的物流主體自向外向東轉向向內向西,由此為鐵路發展構建了戰略新機遇,鐵路應在數位化技術支撐下,擔當多式聯運的主導地位,創新構建鐵路供應鏈體系。
(郝爽供稿,陳星彤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