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柯受良冒死飛躍黃河,短短1.58秒,難度到底有多大?

2021-01-09 網易

  1997年5月,山西西南部一個只有9.8萬餘人的小縣城——吉縣,突然異乎尋常地熱鬧起來,雲集了來自日本、香港、廣州、北京、上海等各地記者500餘人,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遊人更是趨之若鶩。

  5月30日晚,吉縣縣城所有招待所爆滿,兩所中學、四所小學的教室裡全部打滿了地鋪,6城區的大部分居民家中都設起了家庭旅館,即使這樣,依然有部分人員露宿街頭。

  同時,與吉縣隔著黃河相望的陝西宜川縣,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夏日的酷熱,似乎早一些降臨了。如此火熱的場景,皆緣自一個人,一個即將完成駕車飛越黃河壺口瀑布的中國漢子!

  

  1997年6月1日13時19分,「母親河」黃河壺口瀑布成了每一位炎黃子孫關注的地方。一位黃皮膚、黑眼睛,曬得黑黝黝的糙漢子,駕駛著一輛風馳電掣的汽車從山西一方飛越過母親河,重重落到了陝西一方。車在空中停留了1.58秒,在瀑布上空劃下了一道優美的弧線。隨著「過去啦」的聲音,人群中掌聲雷動。

  20多秒後,飛人神色疲憊地從車中鑽了出來,助手攙扶著他的胳膊,「謝謝家人對我的關懷,謝謝中華兒女的關心。」他喘著氣說出了第一句話。當天,央視一、四、八套和鳳凰衛視中文臺現場直播,使90多個國家數億人目睹了這一盛況。

  飛人名叫柯受良,生在祖國大陸,長在臺灣省,定居新加坡而工作在香港。柯受良性情爽豪,不矯揉造作,作為世界知名電影特技人、冒險家,享有「亞洲第一飛人」的美譽。柯受良飛躍黃河的壯舉在當年影響力巨大,對於此事的討論也很多,有人認為只是博眼球,出名,然後賺錢。也有人認為只要速度夠了沒啥不可能的。但事情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飛躍黃河不僅僅是個「秀」,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當年在柯受良之前,還有一個外國人說要飛越黃河,這在柯受良看來實在是忍受不了的。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柯受良不允許第一次飛躍自己的母親河的人是外國人,所以當時雖然條件不成熟,但是他也決定冒險一試。

  更重要的是,飛躍時間在1997年6月1日,而30天後就是香港回歸的時刻,此舉更是向香港以及全球展示中國,是向祖國的一次獻禮。飛躍黃河的活動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央視當年也進行了直播,並由朱軍現場主持。飛越之前,柯受良走上舞臺,他說:「中國人有足夠的能力、力量做世界上任何事,我用這一舉動迎接香港回歸。」

  在有些人看來,20多年前的這次飛躍好像沒什麼難度,抓緊方向盤,油門踩到底不就行了?如果柯受良真的只進行這種操作的話,那恐怕就真要為小浪底截流做貢獻了。整個飛躍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經過柯受良團隊精心策劃並多次試驗後才得來的。任何一點閃失或偏差,就會付出人命的代價。

  

  起飛點和落地點之間,高度差究竟設置多大?起飛角度設置多大?在有限的距離內,車速要達到多少才能滿足飛躍55米的動能?起飛點和落地點都是固定的,高速行駛狀態下,方向盤輕微抖動都會導致行駛軌跡發生巨大的偏差,如果方向把握不準,無法準確落在緩衝物上,後果只有一個,死!

  看似簡單的飛躍,背後要有充足的準備以及車手極其強大的意志力,而觀眾看到的,只是那一瞬間而已。

  柯受良曾經做過三次試飛。

  3月9日,在廣州東莞首次模擬「飛黃」試飛,失敗。柯受良駕車飛越38米後,車子在空中突然失控,翻轉360度墜地,全場近萬人嚇得目瞪口呆、鴉雀無聲。幸好柯受良墜入了800個紙箱組成的塑膠氣墊包,人未受傷,車卻毀了。

  

  第二次試飛也在東莞完成,他總結了前次試飛失敗的經驗,在車尾加上了200公斤的沙包,車凌空飛起,滑翔42米,平穩落地,但是42米的距離遠遠不夠。

  5月22日上午,柯受良在西安老機場航空俱樂部最後一次試飛熱身,柯受良駕車騰空躍起,飛越了43米。而黃河壺口瀑布是50米,整個團隊憂心不已。柯受良卻充滿了信心,他說,要把100分留給壺口。

  1997年6月1日,萬事俱備,只欠一躍。不到9點,現場就擠滿了期待「飛黃」的人們,甚至在兩側的山頭上都坐滿了密密匝匝的觀眾,從山底望去,只見人頭攢動形成微微波瀾。表演臺上,山西的威風鑼鼓、黃河兩側最有名的安塞腰鼓在一群北方漢子的打擊下,發出令人興奮的旋律。

  

  中午12點15分,柯受良在弟子們的陪同下,燃起一束香,向他要飛越的黃河——母親河祭拜,他的目光中閃動著虔誠與堅定。之後,他走上跑車道,開始舒臂伸腰、活動筋骨,準備最後飛越前熱身。柯受良的好友劉德華、曾志偉、譚詠麟、趙傳、任達華等親臨現場助陣。

  柯受良戴上頭盔、綁緊繩扣,彎身鑽進戰車車廂。那輛重1491公斤、前窗上貼有「飛越黃河,柯受良迎接九七」字樣,車頂和車門印有「創律集團」(每個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名字)標誌的戰車,開始發出隆隆轟鳴。那一刻,每一個觀看直播的人心情都激動了起來。

  

  13時10分,戰車已處於待發狀態。13時14分,戰車好像要起步了,但戰車晃了晃,又停了下來。事後柯受良說:「太緊張了,緊張到掛不上擋。」

  13時15分,柯受良駕車駛上提速跑道,但在接近起跳點時突然緊急剎車,原來是跑道上的一枚釘子插入了戰車的左後輪。

  13時17分,戰車從黃河東岸山西省境內臨時搭建的264米跑道起點再次啟動,然後在剎那間全速前進,捲起周圍的縷縷黃沙。

  13時18分,在11秒的時間裡,車速從靜止提升到每小時145公裡,然後凌空躍起,劃出一道足足50米長的美妙弧線,1.58秒後,躍過了波濤洶湧的黃河壺口大瀑布,重重落在了接車跑道上。隨後,車身向右傾斜,一頭扎入對岸接車臺用塑膠封蓋的紙箱中,視野中,柯受良與車一同消失了,現場鴉雀無聲。

  

  幾十名工作人員立即衝了上去,直到柯受良被大家七手八腳從紙箱中拽出來,現場沸騰了!現場主持人朱軍高呼:「成功了,柯受良先生成功了!」數十萬觀眾山搖地動地呼喊著向柯受良祝賀,柯受良被人們簇擁著回到表演臺,有人將他6歲的兒子送到他面前,他眼裡滿溢著激動的淚光。真是令人震撼的一幕!

  

  飛越前夕,柯受良和他的太太及一雙兒女爬上山坡到宜川亨子小學,他帶去了彩色電視和學習用具,看到鄉親們及孩子們動人的笑臉。小黑哥對記者說:「心裡很難過,黃河兩岸的孩子們上學條件太苦了。」他決定飛越之後盡己所能在偏遠地區為小朋友建學校。如今,當年那豪情地表示要捐建50所學校的人已不在世,但愛國之心感動亙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997年,「不做大哥好多年」的柯受良,用了不到2秒飛越黃河
    1982年,憑藉《最佳搭檔》中的飛車特技,柯受良一舉成名,成為了多少人心中的"英雄"。而1997年6月1日,為了給香港回歸回禮,他駕車飛越了50多米寬黃河壺口瀑布,全程僅用了不到2秒的時間,這一次的壯舉,更是轟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他說:"飛越黃河,只是為了喚起全球華人對建設祖國的關心,如果不做也沒人說什麼,而我卻選擇了做"。
  • 1997年柯受良飛越黃河,吳宗憲21年後曝出真相:差點掛掉!
    吳宗憲曾在節目上爆料,柯受良去香港做特技演員,雖然相比天王巨星顯得有些卑微,但當地藝人見面要喊小黑哥,敬畏七分!娛樂圈有句俗話叫「先敬羅衣後敬人」,不管你是誰,要獲得尊重先要把活幹好。柯受良在香港就是拿命換來的尊重。柯受良的兒子柯有倫曾經在節目上說,爸爸就是專挑別人不敢幹的,他來,開著摩託衝破玻璃從兩三層樓高飛下來。
  • 1997年,柯受良2秒飛越黃河,張學友為他辦葬禮,劉德華替他嫁女
    1982年的《最佳拍檔》中,有一個鏡頭,騎著摩託車衝破玻璃的驚險場面。在那個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這個鏡頭並不是特效,而是真實拍攝的。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柯受良有了一個更加冒險的想法。他打算駕車,飛躍黃河壺口瀑布,向香港回歸祖國獻禮。
  • 柯受良的死與飛躍黃河有關係嗎?
    臺灣歌手、導演、特技演員柯受良,因1982年參與電影《最佳拍檔》中的飛車特技表演而出名,後又分別於1992年、1997年駕駛摩託車和汽車成功飛躍長城和黃河壺口瀑布,有「亞洲第一飛人」的美譽。而就是這樣一位膽大、愛冒險且勇於超越自己的成功人士,卻於2003年對外宣告因突發性心肌梗死在上海猝死,時年51歲。死訊一出,輿論一片譁然,當時關於柯受良的死因,有三個版本的說法。一說他今晨7時,在上海拍攝廣告,剛完成一組飛車鏡頭後,突感不是,被緊急送往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死亡。二說他在拍攝廣告時意外遭遇車禍死亡。三說他今晨酒後駕駛,遭遇車禍死亡。
  • 柯受良:仗義一生離世,用2秒越黃河,死後無積蓄張學友幫辦葬禮
    不過柯受良確實專業技能過硬,一遍就完成了這個危險特技,從此,大家開始叫他「柯大膽」1997年,全國上下最大的事情莫過於1997年6月1日,黃河正值枯水期,也是柯受良飛車的日子,在壺口旁邊不僅有劉德華、譚詠麟等親朋好友,還有很多慕名而來的觀眾。
  • 「亞洲飛人」柯受良,駕車2秒飛越黃河,離世後家人需要朋友接濟
    對於中國人來說,1997年是最難忘的一年,香港歷經百年滄桑,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香港也成為中國這塊土地的主人了,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各國人民歡呼雀躍。人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回歸祖的熱愛。然而,有一位香港人的慶祝方式,成為了那時的焦點。他就是特技演員柯受良,挑戰天險,「飛越黃河」為回歸獻上特別的禮物,這一壯舉引起了很多國人的關注。
  • 曾「飛」躍黃河,兒子婚禮大佬雲集,「大哥」柯受良人脈有多廣?
    曾「飛」躍黃河,兒子婚禮大佬雲集,「大哥」柯受良人脈有多廣?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柯受良這個名字。只不過,救護車白叫了,柯受良只用一遍,就把特技完成了。憑藉著過人的膽量和技術,柯受良從一介龍套成為了一個特技指導。03飛躍黃河,全國矚目1997年,東方之珠香港回歸,為了回禮這一盛事。
  • 柯受良2秒飛越黃河,50歲離世時,為何要200位明星湊錢為他下葬?
    說到「大哥」一詞,很多人會想到成龍和洪金寶,但還有一個公認的大哥柯受良。好多人應該都會唱一首歌《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這首歌就是由柯受良演唱的,除了唱歌和演戲,柯受良還有一項厲害的技能:飛車。柯受良最早被人們認識其實就是在1982年拍攝的電影《最佳拍檔》中,是柯受良參加了一次速度特技表演。此外,還有許多飛車記錄,1997年在長城上駕駛摩託車。6月1日,為慶祝香港回歸,他開著汽車駛過黃河的壺口瀑布,他是中國第一位飛越黃河的人,也只有柯受良才有這樣的氣魄。
  • 飛越黃河的柯受良,50歲突然離世,為何200位明星湊錢給他下葬?
    被圈內人尊稱為「大哥」在五十歲本該享受生活的年紀卻突然離世,晚年的他到底有悽慘,竟然需要兩百明星湊錢給他下葬柯受良在他兩歲那年,隨父母移居到臺灣生活,父母沒有手藝活,只能依靠打漁為生生活的艱苦讓柯受良不得不輟學,低學歷的柯受良只能在社會底層打拼,受盡嘲諷和欺負,但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柯受良想要的。飽受生活之苦的他,夢想著飛上枝頭變鳳凰,帶著全家過上好生活。
  • 97年李湘首次主持快樂大本營,採訪柯受良,生前潦倒死後哀榮!
    柯受良2003年12月9號因酒後哮喘去世,死的時候50歲。據說去世之前貧困潦倒,當年他去世時驚動港臺娛樂圈的半壁江山,圈內能基本上能叫得上名字的明都來為他送葬,可見在圈內的人緣之好!柯受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飛越黃河了吧!
  • 柯受良飛越黃河23周年 柯有倫自製短片懷念爸爸
    一九九七年六月一日,是已故臺灣特技演員柯受良(小黑)飛越黃河完成創舉的一天,締造了「亞洲第一飛人」稱號。今日,柯受良兒子柯有倫在Ins上傳短片回顧創舉,並寫道:「飛越黃河23周年。miss you dad」。
  • 「亞洲第一飛人」柯受良:飛躍大峽谷、長城、黃河,終不幸身亡
    柯受良,1953年2月22日生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漁山列島,他的家庭相對貧困,只能靠打漁為生。柯受良的出生,讓本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無奈之下,舉家遷徙至中國臺灣臺東來生計,當然還是打漁。困難的生活迫使他不得不輟學,抱著高中都沒上完的學歷步入了社會。
  • 曾「飛」躍瀑布,兒子婚禮大佬雲集,「大哥」柯受良人脈有多廣
    03飛躍黃河,全國矚目1997年,東方之珠香港回歸,為了回禮這一盛事。柯受良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驅車飛躍黃河壺口瀑布,寬50餘米。這個決定不是開玩笑,飛躍黃河也不是動嘴皮,更不是油門一踩,就能「飛」過去。直接朝著對岸衝,就是開著法拉利,也照樣掉河裡。
  • 柯有倫&柯受良:飛越時間黃河20年,兩個「笨小黑」隔空重逢
    …… 那些年港劇、港產片裡的「黃金配角」,幾乎全部都在《反黑》這部劇裡逐一現身了,並且還一個個翻身當主角,人人都有戲可演。這一次,陳小春跟柯有倫在《反黑》裡對戲,猶像故人重逢,同時也令我有一種「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悵惘之感。
  • 飛躍黃河的柯受良,50歲離世時,為何200位明星湊錢為他下葬
    :「有個飛車鏡頭你看看能不能做?」於是,1970年,17歲的柯受良去報考了電影明星學校,沒想到自己居然被錄取,這讓他逐漸對生活有了信心。1997年,回禮香港回歸,柯受良決定駕車去飛躍黃河。柯受良要挑戰的地方是足有50多米寬的黃河壺口瀑布,這次挑戰極具危險性,成則一戰成名,一旦失敗就會被濤濤黃河水吞沒。
  • 飛躍黃河的柯受良,50歲離世時,為何需要200位明星湊錢為他下葬
    飛躍黃河的柯受良,50歲離世時,為何需要200位明星湊錢為他下葬1982年,曾志偉在執導《最佳拍檔》時,有場飛車特技,圈內無人敢做,外國特技師直言「神經病」!於是,1970年,17歲的柯受良去報考了電影明星學校,沒想到自己居然被錄取,這讓他逐漸對生活有了信心。
  • 【柯氏特技明星】柯受良宗親--「亞洲第一飛人」,劉德華、成龍等多位明星都為他送行!
    他就是「小黑」——柯受良!011997年,是註定要載入史冊的一年。兩件大事,至今想起依然心潮澎湃。一個是,香港回歸祖國;一個是柯受良飛躍黃河壺口瀑布。當年,有個老外要飛躍黃河,柯受良聽後大為不悅,說:「黃河是我們中國的,絕不能讓老外成為第一個飛躍黃河的人。」而此時距「小黑」玩如此冒險的遊戲已經過去5年了,5年前,他駕駛250CC摩託車成功飛躍長城烽火臺。
  • 柯受良御用特技師《失控》中炫飛車特技
    搜狐娛樂訊 電影《失控》公映在即,預告片中精彩的飛車追逐戲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經了解,原來是已故飛車特技大師小黑柯受良的首席大弟子昆哥(陳純昆),特意從臺灣趕到拍攝地江陰,為影片量身定製這段驚險連連的好戲。
  • 柯受良飛躍黃河只因車好?老司機說出了心裡話:你行你來開
    相信大家對柯受良這個名字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因為他曾經駕駛車輛穿越黃河,這一個壯舉也影響了很多人,那也是國人第1次真正意義上駕駛著汽車飛越黃河,而飛越黃河的寬度是在50米用時1.58秒,這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柯受良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但是他還是給很多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柯受良:義薄雲天,生前投兄弟以「桃」,死後兄弟報之以「李」
    1953年,柯受良出生在浙江省寧波象山一個小漁島,祖輩幾代打漁為生。之後,為了有更好的發展,舉家輾轉到臺灣定居。小學時柯受良便是個非常調皮的孩子,三天打魚兩天嗮網,以致於初中都沒念完便輟學回家,開始了打漁生涯。由於經常被爆嗮,所以他皮膚黢黑,同村男女老少都親切地叫他「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