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推送廣告被吐槽
關掉朋友圈廣告需14步?
那你再試試APP註銷
找不到註銷入口、註銷設置難以滿足離奇限制條件、註銷過程拖泥帶水、沒有人工客服……
經歷過註銷之難的用戶都會感嘆
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註銷難
解綁卻無從下手
記者此前從未註銷過帳號
一試
果然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比如嘗試註銷剛剛被上門半強行註冊的一款買菜APP。註銷頁面雖然不在個人首頁,倒也不難找。點擊「申請註銷」,顯示「註銷失敗」,原因是:一、帳號綁定了微信,請解綁後再試;二、距離最近的一個訂單完成時間小於15天。
另一個原因可以理解,可能是為了防止頻繁註冊、註銷的「羊毛黨」。但第一個完成起來就太難了。記者在網上搜索「如何解除微信授權登錄的APP」,按步驟操作時發現,微信中「其他APP、網站的帳號解綁」這一項,只有微信支付尚未註銷,沒有與其他APP綁定的顯示。
記者又用另一個網友教的從「隱私-授權管理」中解綁,發現只授權了全民K歌等三款應用和一個公號,沒有要註銷的APP。可怕的是,記者意外發現從未關注過的「易美分」公號居然打開了錄音功能。
註銷要過五道關
「客服忙,請(無限)等候」也就罷了
為啥還要舉著申請書自拍
如果說記者的體驗是很個人的,那麼APP治理工作組根據用戶投訴總結的「註銷五道坎」,便是超出常人想像的奇葩流程了。
第一道坎:假裝可以註銷
既然政策法規規定必須提供註銷服務,那就寫上,但實際上是不可以註銷的。明明在「隱私政策」中寫明了可以註銷,但在申請註銷的時候,客服卻給出諸如「請退出登錄或卸載,能夠保障安全勸別註銷,功能加速研發中」「只要取消關注公眾號、刪除APP就可以了」「註銷功能正正研發中」等說法。
第二道坎:入口難找,客服電話難接通
APP會通過隱匿註銷入口,或者增設需要客戶輔助等條件,增加用戶發現難度。
本著「你的問題地球人都遇到過」的原則,第一種情況下,一般通過網絡搜索到「先行者」尋訪註銷入口的攻略。但打電話給客服,可能曲曲折折找到,也可能「當前客服不存在」「接待組中未配客服」「客服忙,請(無限)等候」。最怕的就是尋到註銷方式蛛絲馬跡之後,打電話、發郵件都如石沉大海。
第三道坎:互相推諉
記者的體驗大略可歸於這一類。註銷條件就是解綁,但解綁往往難以完成。據APP治理工作組相關人士介紹,有很多APP註冊時就會自動與其他APP關聯,註銷時則會互相推諉,增加註銷難度。
第四道坎:過度索要註銷證明
前面那些刁難都沒有,但需要提供「完備」的證明材料。常見的有手持法定證件上傳個人身份信息照片,甚至還有手持銀行卡、手持註銷帳戶申請書的自拍。註銷時提供的個人信息比註冊時還要敏感得多,這讓用戶對註銷充滿疑慮,自己打退堂鼓。
第五道坎:註冊條件盤根錯節,難以滿足
記者的體驗也涉及這種情況。除捆綁APP帳號外,還有積分、活動、授權卡片、登錄解綁等。記者體驗時也是僅僅提示有什麼問題,但不提供解決方案,研究半天也找不到解決方案和通道,只得作罷。
設置各種障礙讓用戶「知難而退」
真的「有被冒犯到」
設置這些條件真的必要嗎
合理嗎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專家高超認為,解決註銷難的關鍵是註銷條件的設置邊界是否合理。高超從幾個方面梳理了設置合理註銷條件的邊界。
要求找客服?
高超:除非有特別需要,否則不建議採用。因為用戶體驗不好,消耗經營成本又偏多,吃力不討好。如果實在需要設置,一定要方便快捷,避免「踢皮球」「搞反轉」。
註銷時要求用戶提供歷史信息?高超:所核驗的歷史信息必須是APP開發者、運營者所掌握的信息或用戶本人熟知的信息,避免在此過程中產生額外收集行為。也不宜設置「歷史登錄過的城市、曾用的個性域名」等用戶難以回想、查詢的信息。
先解除綁定再註銷?
高超:不管是多麼複雜的帳號綁定關係,都沒有改變用戶必須擁有註銷權利這個實質性的問題,使用帳號綁定來方便用戶使用,促進數據流通等的前提,還是切實落實好註銷機制。因此,在註冊登錄界面設置綁定第三方帳號的選項時,應同時提供解綁選項,保證「同意」和「撤回同意」的對等。解綁後,應刪除與第三方帳號關聯的個人信息。
此外,高超認為,合理處理帳號和會員的關係、合理設置線下註銷渠道等,都需要給出完整、透明的帳號註銷機制。在沒有什麼顯著的技術障礙和巨大成本的今天,還有APP設置各種障礙讓用戶「知難而退」,顯然是缺乏對用戶的尊重和誠意。
最後
再次本著
「你的問題地球人都遇到過」的原則
21個熱門APP的註銷方式
轉存收藏一下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武曉莉
編輯/裴瑩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