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凱歌》:很難再見這麼真誠的陳凱歌了

2020-11-14 若初的星辰大海

《少年凱歌》這本書,我很早前就知道了,但一直無緣去看。


前不久,陳凱歌在《演員請就位2》節目裡,不爽李成儒批判《無極》,於是孩子氣地護崽,一頓夾槍帶棒,回懟了李成儒。


這才讓我重新想起了《少年凱歌》這本書,試圖一探大導早年的生命痕跡,純屬好奇。



電子書和某當網已經找不到正版了,我是在某寶買了影印版。書很薄,200頁不到,兩個晚上就能翻完。


內容跟我看書之前的想像不太一樣,因為陳凱歌花了很大篇幅和筆墨,寫的是wg時候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我這才恍然大悟,明白為什么正規途徑都買不到原版。


在這本書的後記,陳凱歌留下了最後一句話: 這本小書的寫作實出偶然,卻是我許多年來高興做的一件事。它使我有機會誠實地面對自己。


林奕含曾提起《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痛苦的書寫,或許,創作《少年凱歌》的過程,對作者而言,也有一絲舔舐傷口的痛楚吧,正如他在後記透露的那樣:寫得很慢,因為觸及了舊事。


帶著一絲痛意的書寫,總是很難一氣呵成,大多是需要寫寫停停,就像待在沉悶的牢籠中,時不時要出來透口氣,才能繼續寫下去。一邊回憶往事,一邊整理思緒,一邊舔舐傷口,一邊自我療愈。


《少年凱歌》,就是這種帶著絲絲痛楚、卻極盡真誠的往事記錄,將他13歲到20歲的生命軌跡,如畫卷般緩緩攤開。


這本傳記,結構很清晰,分為五個章節。



01


《天國》,相對而言,是整本書裡不那麼沉重的篇章,甚至透露著絲絲懷念與眷戀。


陳凱歌出身電影世家。父親是電影導演,母親最先在國·家電影局工作,後來改做電影劇本的編輯。抗·戰勝利之後,他們都曾是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的學生。


父親忙碌且嚴厲,但母親永遠如和風細雨般溫柔平靜。


從小學開始,母親就時常靠在四合院的藤椅上,手握一卷《千家詩》,念給陳凱歌聽,不讓他背,也很少給他釋義,只是讓他去聽,去體會。這些詩在腦海中烙印成了圖畫,對他後來的電影創作,也是影響深遠。


家裡的保姆,滿族人,是陳凱歌少年記憶裡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他叫她奶奶,一個沒落的貴族之後,家裡曾管過御製宮畫的買賣,婚姻不好,所以離開男人單過。陳凱歌形容她是「體面自尊的北京人」,是「有貴族氣派的勞動者」


奶奶唯一的一堪,是大饑荒時,偷吃陳凱歌和妹妹的麵條,被陳凱歌母親訓斥。


這樣一個體面人,被逼到偷吃主人家小孩的麵食,可想而知,當年的大饑荒,究竟有多殘酷。


那些時光夾縫中,他的童年記憶,他衣食住行的印記,他的家庭和生活背景,都在這一章裡被描繪得美好且浪漫,就像陽光下被照耀得五彩斑斕的泡沫一般。


或許,是他知道此後漫長的艱難與失落,所以才特別回味這早年的繁華。




02


《降臨》,是黎明前的黑夜,是預警苦難的吹哨人。陳凱歌用了很多筆墨,描繪那所四中裡的暗潮湧動的歷史。那是一所高·幹·子·弟扎堆的重點學校,ZF副部長以上的幹·部·子·弟就有20%,更不用說職位稍低的了。


陳凱歌用寫人物小傳的方式,把身邊的幾位同學,描繪得栩栩如生,極其生動。一個人,就是一段故事。


他翻開記憶的長河,從一個中學生的視角,去呈現wg發生之前,學校裡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動蕩,去刻畫那個hong·衛bing 被攛掇出雛形的歷史時期。


他從小品學兼優,師生讚譽,家境不錯,衣食無憂,用他自己的話說,除了「一些陽光下的浪漫和感嘆,真正是『少年不識愁滋味』」


這樣一個滿載理想與浪漫的少年人卻因為父親沒有入dang的問題,被班主任叫去談話,在人群中羞愧地抬不起頭。


那個年代給人心靈上的傷害,只有當時身處其中的人,才能體味。


回想那段時光,成年後的陳凱歌是解脫釋懷了一部分,可他仍然在書裡寫下「但在當時,我卻被過早地深深刺痛了。


理解和原諒,釋懷和放下,從來都不是一回事,那是兩碼事。


他知道,為了「天國」的降臨,一場集體的祭祀活動正在預熱,而祭祀,就要有被犧牲的祭品。


這祭品,是誰?



03


《群佛》,是最沉重的章節,也是最痛苦的書寫。因為殘酷的往事,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奔湧而來,曾經經歷的那些艱難、羞辱和無奈,需要一遍遍去反覆回憶,再從筆尖像血一樣流淌出來。


「風起時,樹葉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這是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縮影,也是陳凱歌的家庭在wg時期的精準寫照。


整個人群都瘋魔了,在人群中浮沉的個體,都逐漸失去理智,像一陣肆虐的狂風,燒殺搶掠,整個北京城再一次陷入黑暗,陳凱歌的家庭也像折翼的風箏,急速下墜。


父親被批·鬥,陳凱歌是人群中那個批鬥者,用盡全力讓自己像人群中的每個人一樣,去推搡自己的父親。那是一段恍惚如夢境的記憶。


後來,這段記憶,被他以藝術的形式,鑲嵌在《霸王別姬》結尾處,段小樓和程蝶衣街頭批鬥的那場戲裡。


時隔多年,回首往事,陳凱歌不禁寫下一句質詢:「當一個孩子當眾把自己和父親一點一點撕碎,聽到的仍然是笑聲,這是一群什麼樣的人民呢?」


是時代刺痛了他,在他心裡留下一道傷痕。


父親被批鬥,居住的四合院被抄·家,病中的母親被一群hong·衛bing 拉出來站在牆根處,面壁,整整三個小時。


他卻沒有勇氣去保護母親,甚至不敢為母親爭取一張可以落座喘息的椅子。


每每想起當日的情景,他也捫心自問:「當孩子尚小,母親的期待中,一定包括著勇敢。那麼,她那時是失望了嗎?」


或許,抄家那天,他的不作為,時常如螞蟻般噬咬他的心口,因為自己沒能站出來保護母親,只是沉默。


翻書的過程中,我常因書中的文字,起一身雞皮疙瘩,比如這句:「抄家那天的情景,在母親和hong·衛bing面前的雙重羞愧,使我像一棵樹,太小就被一刀砍翻,斷開來向著世界。」


「砍翻」這樣的字眼,對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太沉重。



04


如果說,《群佛》記錄的是陳凱歌一家在wg的遭遇,那麼,《狂灰》記錄的就是他在《降臨》裡提到的那幾個同學和他們的家庭在wg的遭遇和結局。


很慘烈,不管你曾經是翩翩美少年,還是名門望族,幾乎沒有一個能保全,他們的人生,全都被時代攔腰砍斷。


他用幾個身邊人的際遇,便讓你看到了整個時代的扭曲。


《青山》是wg的尾聲,記錄的是知識青年上·shan·下鄉。17歲的陳凱歌,下鄉去了雲南。


最為辛酸的一幕是,朋友打開地圖,手指在上面走了很久,才找到他要去的地方,問:你肯定那兒還是中國嗎?


從小在北京城牆根、四合院裡長大的陳凱歌,在這場浩浩蕩蕩的洪流中,去了西南邊陲,上山砍樹。


前腳經歷了wg,後腳踏進了下鄉。少年的陳凱歌,坐在遠行的火車上,看著窗外陌生的風景,心中萬般滋味,都難與人言,只有書中一句話,可以稍抒胸臆:「我不知道前面是什麼,而來的地方已不堪回首。」


大好的年少時光,正是該坐在教室、飽讀詩書做學問的年華,卻被迫遠走他鄉,日復一日上山砍樹,把充沛的時間精力,荒廢在了青山裡。


心中怎能不遺憾?


下鄉的兩年,他中途回過一次家,再次出發前,北京的朋友們把普希金的詩寫在他的本子上:不要說玫瑰已經凋謝,要指給我們看,百合花正在開放


陳凱歌默默收下,但卻沒好意思告訴朋友們「我的日子和玫瑰、百合都不相干」


與媒體呈現的陳凱歌所不同,這本《少年凱歌》裡,你能看到不一樣的陳凱歌。


他用真誠優美、甚至帶著鏡頭感的語言,像個赤誠的少年,將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給你娓娓道來。寫出對早年平靜生活的懷念,寫出對那個時代的不解和思考,也寫出對社會大背景下的個人命運的剖析和慨嘆。


《少年凱歌》,不僅是在回首年少的陳凱歌自己,它更是在祭奠一整個動蕩的時代。


作者簡介:若初,寫作培訓師,單篇文案入帳3W+,在這裡分享讀書、思考與審美,一個動不動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博主。關注@若初的星辰大海,私信「諮詢」,領取諮詢入口。

附件參考:


相關焦點

  • 《少年凱歌》:陳凱歌,倉皇歸來,兩鬢斑白,仍然是少年
    《少年凱歌》:陳凱歌,倉皇歸來,兩鬢斑白,仍然是少年 我當時心裡想法是,怎麼還有人要求陳凱歌賠款,他哪有那麼多錢啊。陳凱歌導演在我心中,一直是個沒多少錢的人。 《霸王別姬》是我看的第一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從評論裡,我得到一個消息:這是一個被人說江郎才盡的導演。當時的我也沒看過陳凱歌導演的其他影片,對於他到底是否江郎才盡沒有想法也沒有概念。總之看完《霸王別姬》後的我呢,只記住了程蝶衣,沒記住陳凱歌。
  • 熱血已涼、巧舌詭辯,少年凱歌江湖老
    >這不僅是因為他曾經有一部彪炳影史的《霸王別姬》,還因為他有一部碾壓眾多作家的回憶錄《少年凱歌《少年凱歌你是生在羅馬的人呀,名導親手調教的人呀,也這麼急慌慌地往流量裡擠,難道除了頂流就沒點追求了?在《少年凱歌》中,陳凱歌反思成年人教給孩子們錯誤的價值觀,如今陳凱歌自己也是掌握話語權的成年人了,你又在幹些什麼呢?
  • 為恰飯拍廣告,豆瓣評分5.8,陳凱歌不再凱歌
    有沒有發現陳凱歌繼續發揚了買一贈一的藝術風格?在那啥流星中,陳凱歌就表達了很多主題,有知青,有扶貧,有航天夢想,有個人成長。不管觀眾有沒有看懂,反正他一定要表達。這是陳凱歌的任性。《淑貞》是某牛奶的宣傳廣告,我懷疑陳凱歌的甲方也沒有看懂。
  • 陳凱歌,仍然是少年
    無論是金錢,權利,還是傾城絕世的美貌外表,最終都抵不上一份真誠的愛。,少年般的浪漫與理想似乎是他永恆的敘事母題,在高度商業化的時代洪流中,陳凱歌也尚未被徹底挾裹。,陳凱歌自己似乎也永遠的停留在了「少年時代」。
  • 王開東:凱歌老矣,尚能飯否?
    最終票房《我和我的祖國》拔得頭籌,但陳凱歌作為總導演,其拍攝的《白晝流星》在七個單元中,只能說差強人意,甚至拖了後腿。這讓人不禁感嘆:凱歌老矣,尚能飯否?之所以對陳導非常苛刻,因為他是陳凱歌,是《霸王別姬》的導演。哪怕陳凱歌一生只拍這一部電影,他都可以吹一輩子。不管你是第幾代,陳凱歌都是翹楚。
  • 演員請就位,陳凱歌導演是真的與眾不同
    看了6期的演員請就位,給我們印象深刻的有這麼幾位演員,任敏,張海宇,施柏宇,辣目洋子,陳宥維,何昶希,孫千,王鏘。第一,任敏是各位演員和導演公認的有天賦的演員,從她的臺詞,眼神到笑容都是獨特的存在,一看就有女主的氣質,所以最終被凱歌導演收入進組。
  • 演員請就位,凱歌請面對
    但這期大家的冒頭全部在陳凱歌導演地方了,你會不會甚至還覺得郭敬明有那麼一絲可愛?這其實都是套路,但在這個過程裡面,陳凱歌對於自我的捍衛是真的,這是他真正跌下神壇的時刻。對此我一點都不同情,甚至覺得為什麼這麼多年了還允許一個老導演沒什麼建樹佔據這麼大資源在這裡佔據道德高地。本期,李誠儒老師真的是被犧牲了。被大鵬挑事,說了對陳凱歌導演真心話,推崇霸王別姬,後面的作品不信任。
  • 雜談:華語電影巔峰,為什麼凱歌導演再也拍不出《霸王別姬》
    當時陳凱歌剛入不惑之年,人生還未過半就在國際上取得這麼一個為國爭光,倍兒有面,受萬人敬仰,值得他吹一輩子的成就那時的陳導真是春風得意,凱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他的才華給張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能不能導,導成什麼樣子,好的演員都知道編劇蘆葦說過,他覺得那個時候的陳凱歌狀態是最好的,變相說明《霸王別姬》的作者是凱歌再就是,如果凱歌掛名導演結果上臺去拿獎,他以後還想不想在這圈子裡混了也難怪影迷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凱歌后面再也沒有拿出像
  • 任敏喜提4S,哭訴表情包太可愛,陳宥維送上謝師禮,感恩陳凱歌
    更讓人驚喜的是,經過陳凱歌的調教,陳宥維進步神速,不但激發了潛能,甚至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角色。陳宥維送上謝師禮,感恩陳凱歌,言行舉止很圈粉。陳凱歌的作品《過關》首戰告捷,三位年輕演員功不可沒。特別是任敏,首次挑戰「叛逆女孩」,印象中的「乖乖女」完全跳脫出了以往的形象。
  • 陳凱歌智鬥李誠儒和大鵬,我給陳凱歌的機智打滿分
    最新一期的《演員請就位2》,最具看點的必然是陳凱歌導演的《無極》片段被再次上演。表演結束後,李誠儒老師毫不留情地說:「原片我沒看過,不好意思!受評論影響,凱歌導演後來的片子,我都沒敢看。」 陳凱歌導演是這樣回復的:「已經給我定性了開始,梨園世家的子弟,兩眼一閉,搖頭晃腦,戲就來了,不比咱們《演員請就位》差呀,他是生活和沉浸在過去時代中間的一位老藝人」。
  • 陳凱歌還是那個愛造夢的少年
    自《霸王別姬》登上事業高峰,這些年來陳凱歌總被質疑拍戲水平忽高忽低,最近上綜藝《演員請就位2》也是引發了一些爭議:比如說他給演技不好的陳宥維發A卡是眼光失準的?其實A卡不是節目一開始的評級卡啊,是加入自己戰隊的卡啊。真的很納悶,很多人真的是沒有認真看節目就開始發表言論嗎?
  • 別讓這寬宥,成為陳凱歌最後的倔強
    想起《少年凱歌》裡的一句話:「人到十三歲,自以為對這個世界已相當重要,而世界才剛剛準備原諒你的幼稚。」這句01年陳凱歌寫給自己的話,對於年近七十的他來說依然受用。舞臺版《甄嬛傳》表現的是甄嬛讓果郡王服毒的戲,李誠儒第一個表態:「非常可笑的一個片段,引起了陣陣笑聲。」
  • 陳凱歌為什麼對《無極》耿耿於懷?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想起孟靜寫過一篇文章《天真凱歌》。她講到有一次她們雜誌採訪陳凱歌,做了一期封面專題叫「凱歌老了」,從那之後再怎麼聯繫,陳凱歌都杳無音訊,再也不接受她們雜誌的採訪了。孟靜說,她當時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其他導演也被她們雜誌狠狠批過,他們應該也會很受傷,但只要是新電影的宣傳期,他們還是會跟雜誌合作,不會放過宣傳的機會。陳凱歌是較真了。他的較真裡其實有一種少年式的負氣。
  • 陳凱歌為什麼對《無極》耿耿於懷
    大圖模式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想起孟靜寫過一篇文章《天真凱歌她講到有一次她們雜誌採訪陳凱歌,做了一期封面專題叫「凱歌老了」,從那之後再怎麼聯繫,陳凱歌都杳無音訊,再也不接受她們雜誌的採訪了。孟靜說,她當時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其他導演也被她們雜誌狠狠批過,他們應該也會很受傷,但只要是新電影的宣傳期,他們還是會跟雜誌合作,不會放過宣傳的機會。陳凱歌是較真了。他的較真裡其實有一種少年式的負氣。
  • 李誠儒:我認為凱歌嘴下留情,說我說得不重
    那是《無極》表演片段之後,當時李誠儒直言「受評論影響」沒有看過《無極》原片,還補充說是因為陳凱歌之前拍《霸王別姬》標準太高,以致於「凱歌導演後來的片子我都沒敢看,就差一句「我希望凱歌導演今後能夠拍出不敢說超越《霸王別姬》、起碼和霸王別姬並駕齊驅的作品」,我當時差這麼一句激勵。
  • 誰注意他對陳凱歌的稱呼,趙薇不敢這麼叫
    其實郭敬明還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導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在節目中對陳凱歌導演的稱呼?當網友得知是什麼後,直呼連趙薇都不敢這樣叫陳凱歌。在郭敬明點評李溪芮和孟子義的時候,他曾說了一句:我還跟凱歌說。大家僅僅從「凱歌」這兩個字中就能看出他和陳凱歌的導演的關係有多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叫陳凱歌「凱歌」的,畢竟是兩個字可是表示同輩的意思。趙薇在喊陳凱歌導演名字的時候,也是尊敬的稱對方為「凱歌導演」。那麼大家是不是非常疑惑,為什麼郭敬明能叫陳凱歌導演「凱歌」呢?
  • 李誠儒:我認為凱歌嘴下留情,說我說得不重
    「現在網上都在炒我和陳凱歌那段啊。」李誠儒撓了撓頭。那是《無極》表演片段之後,當時李誠儒直言「受評論影響」沒有看過《無極》原片,還補充說是因為陳凱歌之前拍《霸王別姬》標準太高,以致於「凱歌導演後來的片子我都沒敢看,因為現在很多電影形式大於內容」。聽完這樣一番話之後,陳凱歌展開了對李誠儒的強勢輸出:
  • 郭敬明和陳凱歌讓人失望
    這件事發生以後,陳凱歌導演讓我看到了他這麼小家子氣的一面,不過比郭敬明的自大要好。《演員請就位2》那一期,陳凱歌陰陽怪氣李誠儒老師這件事簡單說一下子,陳凱歌這一次讓不少人失望了,他可是名導啊,當然咱也不太懂,咱就是探討一下子。
  • 陳凱歌的下一部電影將由陳飛宇出演?網友:女主一定要是歐陽娜娜
    ,陳凱歌這些知名導演的電影還都是比較期待和信任的。所以,聽說陳凱歌接下來要拍攝這部電影,大家也是比較好奇。營銷號的消息說是要拍攝《少年凱歌》,是陳凱歌在許多年前寫的自傳,內容說是也是自己成名前的一些過往經歷。
  • 李誠儒與陳凱歌爆發「衝突」,前者直言並沒看過陳導電影《無極》
    >在這裡的人,相信沒人會聽不出陳凱歌的陰陽怪氣,趙薇也是打趣道:凱歌導演,你下次別擠兌我,擠兌我,我得早點走。在我四處翻閱資料的時候,看到了《少年凱歌》這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之後,還特地去找了他的其他電影看了一遍,對於陳凱歌可以說有了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