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香港影片《倩女幽魂》改編自清朝文人蒲松齡的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一節「聶小倩」。香
港大導演李翰祥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曾拍攝過據此改編的影片《倩女幽魂》,而我們目前所看到
的1986年王祖賢版的《倩女幽魂》則是70年代那部同名電影的翻拍版。
〈倩女幽魂〉系列共有三部,分別為《倩女幽魂》(又名〈神劍誅妖〉)、《倩女幽魂2人間
道》(又名《亂世伏魔》)、《倩女幽魂3道道道》(又名《金佛喋血》),這三部影片均為徐克
電影工作室出品,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
首先我們來關注一下1986年版的《倩女幽魂》的故事內容。書生寧採臣夜宿蘭若寺,遇上豔
女小倩,原來這小倩是被樹妖姥姥控制的靈魂,專門迷惑精壯男子代姥姥吸取陽氣。小倩見寧採臣
心地善良不忍加害,後竟與他發生戀情。寧採臣欲救小倩脫離姥姥魔掌,便求助於俠義道士燕赤
霞...
一段令人盪氣迴腸的人鬼之戀,再加上當時最先進的電影特技,86年的《倩女幽魂》從影片內
容到形式都達到了極致!作為徐克電影工作室的創業作,該片創造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的神話。同
時也使得眾多片商羨慕不已,並由此掀起了爭拍古裝鬼片的熱潮,《畫中仙》《射日》《千年女
妖》《陰陽法王》等鬼片紛紛出籠。但這些跟風之作無論在製作水準上,還是在票房成績上都不能
與《倩女幽魂》相提並論。而《倩女幽魂》的創作者徐克、程小東也因該片實在太成功,而不敢貿
然拍續集。其實在影視界,成功的影視劇拍續集是早有風氣的。象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的《英雄本
色》《黃飛鴻》《笑傲江湖》都拍了兩集以上的續集,但這些影片的續集都是第一集成功後馬上開
拍續集,而《倩女幽魂》則是過了三年之後,才有拍續集的計劃。
(二)
我們看影視劇(小說也一樣)時,會注意到這麼一個現象:影視劇續集通常很難在製作水準、
票房成績上突破前作,但是這一現象卻很少發生在徐克身上(也許《蜀山傳》是個例外)。由他監
制、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一炮走紅後,《英雄本色續集》的推出也絲毫不遜於第一集;《笑
傲江湖》已成經典,但《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卻也堪稱絕唱;而由他導演的《黃飛鴻2男兒當自
強》不僅票房比第一集高,更成為廣大影迷心中的最愛,並使他榮登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寶
座。
不過繼86年版《倩女幽魂》三年後,90年才開拍的《倩女幽魂2人間道》上映後的反響卻是褒
貶不一。許多人認為該片在娛樂性(尤其是視覺效果上)自然比第一部要精彩得多,但在藝術性上
則有些相形見絀。而這部《倩女幽魂2》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評價呢?也許我們看它講了一個什麼樣
的故事就清楚了。
《倩女幽魂2人間道》(又名《亂世伏魔》)的故事是第一集的延續,主線仍沿著主角寧採臣
發展。故事發生於一個朝政混亂、民生困苦的朝代,寧採臣助小倩轉世,又與燕赤霞分手後,無辜
被誣陷入獄。幸得通天博士諸葛臥龍相助,逃獄成功後來更與鬼馬道士知秋一葉因誤會以至相交,
並投宿於一荒廢山莊。原來這山莊儘是忠義之士,在俠女傅青風及其妹傅月池的帶領下,準備營救
他們被誣陷入獄的父親傅天仇。寧採臣發覺傅青風容貌酷似舊愛小倩,以為是小倩投胎,遂留下試
探,怎料竟墮進一段三角戀愛中。將軍左千戶此時正押解傅天仇到山莊附近,其實左千戶也是一為
愛國志士。他提議眾人求助於護法國師,豈料這國師實為妖精化身!寧採臣與傅青風幾經辛苦到蘭
若寺尋得燕赤霞相助,正邪之間遂展開一場生死大戰...
有人說《倩女幽魂2》與第一集相比,多了打鬥,多了比法力,多了搞笑,然而卻忘了第一集被人
津津樂道的人鬼之戀,正所謂捨本逐末,不知道觀眾的癢處在哪裡。但《倩女幽魂2》仍然取得了
票房上的成功,也許第一集給觀眾印象太深了,觀眾愛屋及烏,衝著第一集,才去看的第二集。
(三)
無論怎樣,《倩女幽魂2》在票房上是成功了。也正因為如此,91年《倩女幽魂3》的拍攝計
劃也上馬了。1992年影片上映後,觀眾在驚嘆《倩女幽魂3》中那眩人的視覺特技之餘,對該片的
種種惡評也時見報端。
其實人們對《倩女幽魂3》最大的不滿主要集中在該片與第一集故事的雷同上。演員方面也是
如此,只不過由張國榮飾演的書生寧採臣換成了梁朝偉扮演的和尚十方;王祖賢還是女鬼,只不過
名字由小倩改成了小卓;姥姥還是那個姥姥,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仍然是豔鬼王祖賢要替姥姥吸陽
氣遇見書生(或和尚)心地善良不忍加害,和尚(或書生)最後救他投胎轉世。只是第三集故事講
得更有趣,和尚跟鬼談戀愛比書生更離奇些,動作特技場面更離奇些罷了。而該片票房也能差強人
意,自然還是因為觀眾對第一集的懷舊心理了。
(四)
對於《倩女幽魂》系列影片的演員來講,最大的受益者當屬王祖賢。她憑藉這三集《倩女幽
魂》成功地在港臺娛樂圈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與張曼玉、鍾楚紅、關之琳並稱90年代初香港影
壇「四大名旦」。王祖賢的女鬼形象可謂深入人心,但這也成了她最大的局限,《倩女幽魂》之後
他雖也演了其他的一些角色,但人們記住的只是她的女鬼形象——或許還有《青蛇》中的白蛇。
《倩女幽魂》的男主角張國榮也應算是一位收益者。在拍此片之前,觀眾認同的只是他的歌手
身份。雖然他也演出過《鼓手》等影片,但觀眾並不買帳,直到《倩女幽魂》之後,他才揚眉吐
氣,影星身份終被認可。以後《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東邪西毒》等名片佳作一發不可收拾,
成為一代演技派明星的代表人物。
另外,著名演員午馬也因在《倩女幽魂》中飾演道士燕赤霞而大受好評,並憑該片榮獲臺灣電
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同時燕赤霞也成為他從影30多年來的代表角色。而由香港老演員劉兆銘扮
演的千年樹妖姥姥也非常精彩,他忽男忽女的腔調,猙獰狂笑的表情,都讓人過目難忘。
可以說,影片《倩女幽魂》系列的這三集的演員陣容、製作班底都是原班人馬:演員上,張國
榮、午馬是前兩集的主演;王祖賢更是這一系列的靈魂人物;劉兆銘一、三集演樹妖姥姥,第二集
演忠臣傅天仇;劉詢第二集演護法國師蜈蚣精,第三集演得道高僧白雲禪師;張學友第二集演的是
崑崙學道士知秋一葉,第三集則變成了燕赤霞的徒弟——燕赤霞二代。編導上,徐克是這一系列的
編劇兼監製,程小東是三集的導演兼動作指導。
另外提到《倩女幽魂》系列的電影音樂就不能不說到黃沾。黃沾和徐克的合作由來已久,《笑
傲江湖》《黃飛鴻》的電影音樂都堪稱經典!而他與另一位音樂人戴樂民為《倩女幽魂》創作的電
影音樂既有黃鐘大呂威武豪邁之氣,又具小橋流水潺潺細流之音,真可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
得幾回聞!
我個人認為,《倩女幽魂》系列延續了徐克一貫的借古喻今、「舊瓶裝新酒」的特色。三集
《倩女幽魂》所處的時代都是朝政混亂、民生困苦的時代,人與人之間都是赤裸裸的利益關係,唯
有幾位主人公滿懷理想、充滿熱情及正義感。但他們卻反而被別人斥為不切實際、傻裡傻氣!而在
這一系列影片中貫穿的或者說是一直在思考的關於「道」的問題也頗具現實意義,道,道德。有一
個規範麼?聖賢有道,盜亦有道,黑道白道,陰道陽道,到底什麼才是「人間道」呢?
我們前面已提過,《倩女幽魂》是改編自《聊齋志異》中的一節「聶小倩」。原著中寧採臣與
小倩的愛情並沒有詳細的描寫,兩人之間也沒有什麼曲折複雜有趣的試探過程。小倩從一開始就有
意請寧採臣幫忙,並且最後小倩並沒有投胎轉世,而是做了寧採臣的妾。但在影片《倩女幽魂》中
兩人的愛情傳奇則被編導演繹得蕩氣回、腸酣暢淋漓,小倩開始想害寧採臣,卻被他的善良單純所
感動,由此萌生了愛意。而寧採臣開始也不知道小倩是鬼,待知道後心裡也是很恐懼,有些不能接
受。不過最後愛情戰勝了人鬼界限,於是一場動人心弦的「人鬼情未了」上演了...
(六)
也許是徐克對《倩女幽魂》的情結實在太深,他又於1996年推出了與日本合作的動畫片《小
倩》。影片融合了電影《倩女幽魂》系列的故事精華,製作精良,畫面精緻,更匯集了羅大佑、洪
金寶、張艾嘉、黃沾、袁詠儀、楊採妮、吳奇隆、蘇有朋、鄭中基、陳小春、陳慧琳、林海峰、葛
民輝、劉若英等眾多明星為該片配音,徐克本人還親自出馬為片中一條叫金堅的小狗配音。該片一
出,好評如潮,有人甚至將《小倩》評為香港目前為止最好的動畫片!
這兩年,香港還排演了舞臺劇《倩女幽魂》,臺灣也打算拍攝電視劇版《倩女幽魂》,看來在
一段時間裡,有關《倩女幽魂》的熱潮還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