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香港電影沒落的根本原因!

2021-01-10 清水出芙蓉

眾所周知,香港被稱為東方好萊塢,從來都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

產生過無數經典電影,亦出現了無數優質電影演員!

然而有波峰就必然有波谷。這些年香港電影正在已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沒落,可能的原因有下面幾個。

首先是大環境改變了,時代變化了。

當年的中國沒有什麼好電影,美國大片也過不來,自然香港電影就高大上。如今現在每年網絡劇這麼多,中國大片也不少,美國大片都可以通過網絡看到,香港電影自然也就沒那麼吸引眼球了。

其次市場變了,香港並沒有強大的本土市場可以依託。

當時的香港電影除了本土市場還有東南亞市場,因為當年韓國電影沒有起來,日本市場也比較開放,東南亞市場也可以進入,尤其是臺灣,所以香港電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但是隨著臺灣片商對港片越來越不滿,王晶曾說過臺灣片商曾花3000萬買了周星馳的濟公臺灣版權,但卻虧的底朝天,臺灣片商聯合起來要求政府放開好萊塢市場,韓國文化崛起,泰國電影崛起,這樣所有國家都開始保護國內市場,所以香港電影頹勢就來了。

縱觀現在的電影市場,其實英國、法國電影也沒落了。就是因為人口不足以支撐市場。香港也就700萬人,可想而知。

最後,電影製作成本也上升了。

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業規律,千萬票房,拍片和宣傳成本不能超過300萬港幣。現在用300萬港幣,連二流演員都請不來。所以,90年代後拍片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而香港沒落,又使電影從業人員北上,使香港電影人員斷檔。那時候大家覺得小成本好看,但是隨著好萊塢特效大片的到來 ,香港觀眾也看膩了那些小打小鬧的古惑仔之類的電影,香港本土華語片最高票房也才7000萬不到!還要院線分成!一部大製作現在至少要1.5億以上,香港市場根本消化不了!就是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韓國片《寄生蟲》成本也是9000萬人民幣!

香港電影作為一個概念逐漸在內地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標誌著大陸、香港、臺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概念在這幾年逐漸形成。

當然,跟人才的凋零也有很大關係。看來看去,就是那幾個香港演員,新生代演員斷檔太嚴重了。這也是香港電影面臨的很大難題。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沒落根本原因並不是體制問題
    因此很多人認為,隨著電影體制的改變,當創作自由和空間受到一定規則制約的時候,香港電影的發展就受到了束縛,不會再振翅高飛,只能逐漸沒落。,其實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這些原因都是香港電影受到影響的眾多因素之一。
  • 香港電影為什麼會沒落?王晶現場說出原因,卻是和臺灣市場有關係
    ||香港電影為什麼會沒落?王晶現場說出原因,卻是和臺灣市場有關係說起王晶,想必很多人都知曉,有著「鬼才」之稱的他卻也被眾人稱為「爛片之王」。雖然說王晶也曾執導過不少經典優秀電影,但是在這些年中,王晶也拍出了不少爛片!
  • 香港電影你覺得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的沒落,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可以從市場、人才、資金三個方面證明。一、市場香港電影的輝煌期,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香港本土只有700多萬人,市場小的可憐,所以票房不可能太高。光靠這點票房,恐怕絕大多數香港電影都要賠得底掉。香港電影最大的市場在臺灣。此外,還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環中華區。這些地方經濟發達,消費能力高,人口加在一起多,所以是香港電影最大的市場。
  • 香港限制級電影為何沒落?網友:都是錢惹的禍
    我們都知道在十幾年前香港電影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都會去看,而且也有非常多口碑不錯電影,武打片、警匪片相信有不少人都幻想過自己是裡面的角色,而香港因為相比我們內地思想要開放,所以也有不少尺度非常大的電影,俗稱三級片,這些帶有香豔鏡頭的電影當時真的是非常受歡迎。
  • 香港三級影視 曾經風靡一時,為何漸漸沒落?原因值得深思
    我們如今會在電視上看到各種各樣的電視劇或是電影,但是曾經我國的影視行業快速發展的時候,最受到人們歡迎的還是香港的電影電視劇,那個時候不管是狗血的宮鬥劇還是武俠劇,各個種類都非常受到人們喜愛,就算是現在還是有人愛看香港劇。
  • 開宗明義:香港電影的沒落,跟回歸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開宗明義:香港電影的沒落,跟回歸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重要的話說三遍。
  • 周星馳賣房還錢以及香港電影產業沒落歷史
    那是2013年,堅決不當演員執意當導演的周星馳,拍攝的電影《西遊降魔篇》投入電影院。仗著周星馳巨大的名氣,加上故事劇情也的確好看,這部電影累計票房12.46億人民幣。成為內地第二高的電影。然而,表面很好看,實際上投資單位虧損了將近6個億。
  • 戴慶成:香港文化的沒落
    可惜到了90年代末期,香港社會的閱讀風氣每況愈下,新生一代的文字水平貧乏,文學素養日漸衰退,以致出色的作家越來越少,反而矯柔造作、無病呻吟的作品充斥市場。但如果說,香港文學的沒落在很大程度上和「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有關,近幾年整個香港流行文化出現急速衰落,背後有另一層更令人擔憂的原因。
  • 香港小姐冷冷清清,再不復往日輝煌,香港娛樂圈已經沒落
    香港小姐的冷清,背後是整個香港娛樂影視產業的沒落。當年的香港小姐有多火?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小姐比賽是整個華語娛樂圈的選美盛世,每年的比賽就像當年的《上海灘》一樣,用萬人空巷形容都不為過,它更像是一場「全民選美」節目。
  • 曾經風靡全球的香港風月片,最終走向沒落,是被何人搞垮?
    曾經風靡全球的香港風月片,最終走向沒落,是被何人搞垮?大家都知道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影視劇興起的一個時期,也隨著出現了很多的明星,像舒淇、溫碧霞等人,而且那時候香港也流行著一種影視劇類型,那就是風月片。
  • 香港影視的沒落,不是時代拋棄你,而是自身限制了你
    在這樣的情下,相比起黃金時代下的港劇,自然是有些頹勢,以及沒落之感。至於香港電影?在電影演員和導演,大部分北上的時候,就已經呈現出了遲暮的感覺。為什麼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能夠領跑亞洲,而到了新世界之後,卻漸漸沉淪下去?
  • 從《無間道》開始談起,香港電影為啥會沒落?
    為什麼當時眾星捧月的香港電影卻變成了小眾電影?劉德華,古天樂等家喻戶曉的港星為什麼年過半百還在拼命拍戲?我們是該唏噓港片沒落還是感嘆山河日下?90年代末期港片的集體啞火港片一直是華語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80年代港片更是達到了頂峰,年產達到兩百餘部。
  • 鄭秀文不敵周冬雨錯失影后:香港電影沒落,流量票房或成時代主流
    5月6日下午三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進行了史上第一次雲頒獎。《少年的你》自提名領跑後再次實現獎項領跑,包攬八個獎盃,其中不乏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等重量級大獎。女主角周冬雨獲得最佳女主獎項,實績再添一項,穩坐90花榜首,內娛一片叫好。
  • 功夫片為何沒落了?
    很多人看到本文標題之時難免產生疑問:功夫片沒落了?可2019年上映的功夫片《葉問4》很賣座啊,最終票房高達11億之多,你看不見嗎?筆者當然看得見《葉問4》票房的表現,可也看到豆瓣6.9分的評分,還有在整個電影市場上越來越少的功夫片影子。
  • 數學成績提升不上去,家長無所適從,剖析根本原因對症下藥
    一些同學在學科上會出現偏科的現象,數學成績也成為眾多家長的苦惱,孩子成績不理想,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孩子的數學成績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比較差呢? 數學成績提升不上去,家長無所適從,找到根本原因是關鍵
  • 熱門電視劇翻拍電影,沒落的TVB與衰退的香港電影負負得正?
    之前有一段時間,香港電影陷入了低潮期恰好,香港的TVB也陷入了危機於是他們決定合(he)作(ti
  • 王晶:港片沒落從周星馳濟公開始!網友:《無間道》才是沒落的標誌
    王晶:「港片沒落的開端就是周星馳的《濟公》!當年杜琪峯在拍攝《濟公》時,對周星馳說:「濟公這個人物大慈大悲,因為他骨子裡原本就是一位得道高僧,我覺得你需要把濟公的成長經歷,演出一個悲劇的感覺,這樣或許才能打動觀眾。」
  • 香港電影沒落,沒有地道粵語電影可看?來看這一部吧!
    現在很多網絡IP小說不僅會被改編成電視劇,有的還會被搬上大熒幕,比如《盜墓筆記》《心理罪》《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等,改編IP小說也已經成為了電影的潮流之一,但其實有的經典電影則是改編自舞臺劇的,賣座叫好的《夏洛特煩惱》就是由「開心麻花」的舞臺劇改編而來的。那麼,小8今天就想給大家介紹的一部由廣東本土舞臺劇《迷情4分1》改編的電影《迷情N小時》。
  • 香港家族銀行沒落
    來源:上海證券報 文 | 石貝貝導讀:隨著華僑銀行384億港元私有化香港永亨銀行,曾經風光無限的香港本地家族銀行僅剩東亞銀行和大新系。對香港本地家族銀行的沒落,分析人士這樣認為,一方面,香港家族銀行盈利承壓、轉型尷尬,競爭力不足;另一方面隨著華僑銀行384億港元私有化香港永亨銀行,曾經風光無限的香港本地家族銀行僅剩東亞銀行和大新系。
  • 那些年的香港,為什麼能美女帥哥輩出?沒落皆因這個
    根本原因在於香港的輝煌時期早就被文化衝突的節點帶過了,香港已經不是青年男女的天堂,人們在內地也可以有很好的發展,為什麼一定要跑到小小的香港市場去發展。近期小編聽到一首歌歌詞是這樣寫的「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在年輕」。是啊,香港市場已經是過去的神話,再也回不去了。當初的香港熱其實完全是趕上了時代轉變節點,改革開放沒多久,香港行政區處於大陸和國外的交界,文化交流中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