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全球的香港風月片,最終走向沒落,是被何人搞垮?

2021-01-10 釣娛小基地

曾經風靡全球的香港風月片,最終走向沒落,是被何人搞垮?

大家都知道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影視劇興起的一個時期,也隨著出現了很多的明星,像舒淇、溫碧霞等人,而且那時候香港也流行著一種影視劇類型,那就是風月片。在當時的香港可是十分流行的,但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風月片就漸漸的走向了沒落,那麼是什麼原因呢導致的呢?

在那個年代的香港幾乎風月片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曾經一段時間也是發展到了頂峰,像王晶等導演在時候捧紅的很多明星也都是拍風月片出名的,像舒淇、邱淑貞等人,也拍攝也不少經典的電影,像《玉女心經》《最佳損友》等等。

而當時許多導演也拍攝風月片賺取了不少錢,所以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的導演拍攝風月片,也導致電影的品質開始下降,所以也開始出現後來大家口中所說的爛片,所以後來香港引以為傲的風月片就變成了大家口中的爛片,隨之觀看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新興的電影類型,社會總是在進步人們的審美也會出現變化,會接受新鮮的事物,而且後來曾經很多拍攝風月片的女星就漸漸的開始轉型,也不再拍攝了,當初選擇拍攝一方面是因為生活,後來水平提高的當然也會有所改變。

曾經風靡全球的香港風月片,最終走向沒落,是被何人搞垮?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質量受到了影響才導致風月片漸漸的走向了沒落,因為他們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所以只能被淘汰,也就是說並不是別人把它們擊垮,而是它們自身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弊端。而且盛極必衰也是這個意思。

(本文素材均來自網絡,如有不實和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由釣娛小基地原創,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曾經打敗拼音輸入法,風靡中國的五筆輸入法,為什麼現在沒落了?
    當今社會人們主要使用的是拼音輸入法,然而在之前十幾年裡,曾經有另外一種輸入法風靡了中國,是當時的潮流,它就是五筆輸入法。五筆輸入法誕生於1983年,其創始人名叫王永明,所以這種輸入法也被稱為「王碼五筆」。五筆是一種典型的形碼輸入法,主要是根據漢字的筆畫和字形來對漢字進行編碼。
  • 小霸王被申請破產:是什麼讓小霸王最終走向沒落
    曾經的小霸王,憑藉其遊戲機、學習機產品風靡全中國,1994年小霸王鼎盛時期,年產值超過10億人民幣。而「望子成龍小霸王」則是成龍代言的小霸王學習機的經典廣告詞。相信不少80後聽到這兩句廣告詞都會勾起滿滿的回憶。如今小霸王被申請破產,令人唏噓。
  • 曾經風靡大陸十多年的臺灣偶像劇,是如何走向沒落的?
    劇中演員的挑選也是非常成功的,言承旭、周渝民、吳建豪、朱孝天組成的F4當時可謂風靡了整個亞洲。換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妥妥的頂流!當時的劇中的服化道,對內地觀眾來說也是非常時尚新穎,情節瑪麗蘇霸道總裁範!就算女主脾氣大身份卑微長得不美,男主就是喜歡你,喜歡得無法自拔!
  • 為了振興香港風月片,他請日本女優坐鎮出演,被觀眾奉為經典
    作為香港電影的一大特色,風月片儘管一直以來被貼上「情色」、「低俗」的標籤,但毋庸置疑的是:它至今都還風靡全球。從上世紀至今,香港風月片可謂是歷經多次浪潮,在質疑聲、唾罵聲中成長。邱淑貞《赤裸羔羊》劇照但究其原因。
  • 戴慶成:香港文化的沒落
    全城悲傷之餘,莫不慨嘆香港文學的全盛時期,彷佛也隨這兩位文人相繼離去而越走越遠。在香港文壇,劉以鬯和林燕妮分別被譽為「文壇教父」和「香江才女」,但背景卻大不相同。劉以鬯出生上海,1948年南來香港,1963年發表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的作品《酒徒》一舉成名。正如香港導演王家衛所說,他的離去象徵了戰後南來作家在香港異地開花之時代的終結。
  • 曾經統治我們回憶的臺灣偶像劇為何走向了沒落?
    不過祝釩剛這位一直在記憶深處的人到是讓小編忽然想到了臺灣偶像劇的繁榮與沒落,2001年,一部《流星花園》橫空出世,開啟了臺灣偶像劇的時代。從《流星花園》到至今,臺灣偶像劇經歷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風靡整個亞洲,可以說帶動了整個亞洲偶像劇的發展,尤其是帶動了大陸偶像劇的發展。經歷了2001年至2011年的黃金十年,隨著時代的發展,觀眾們開始不再滿足於臺灣偶像劇的局限性。畢竟,翻來覆去的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終歸是有不喜歡的那一天。
  • 從巔峰到沒落,香港古裝神話劇的興衰變遷史
    2008年,香港古裝神話劇《搜神傳》播出之後。有人說,很難再有那麼豐富的故事線發展的電視劇了。香港神話劇,走下滑坡之趨。到如今,已是「沒落」的狀態。在2015年,古裝神話劇《無雙譜》曾被群嘲「特效五毛」、「畫風老舊」。現如今,時裝頻道的警匪、職業劇大行其道下,TVB神話劇走向沒落的地步。
  • 他是香港「風月片鼻祖」,出道33年零緋聞
    在電檢制度未出臺前,香港人習慣於將含有女演員裸露的鏡頭或者有關成人題材的電影統稱為風月片。香港電影首次加入性喜劇元素始於60年代末的粵語片,如《怪俠一枝梅》和《一代棍王》等,此時的電影還只局限於女主角衣著暴露、賣弄風情。
  • 曾火遍全球的「香港三級片」,現在卻無人問津,原因到底為何?
    觀眾喜歡黃梅戲,他們就拍黃梅調電影;觀眾喜歡武俠片,他們就拍功夫武俠;在觀眾口味的瘋狂實驗中,邵氏在70年代,摸到了另一條門路,風月片。其時全球欲望紛紛抬頭——1972年,《深喉》在紐約時代廣場上首映。遠在地球這一頭的香港,也上映一部叫《愛奴》的奇情武俠。
  • 他被稱為「香港風月片之王」,卻是口碑最好的一個
    拍「風月片」成名。有人說,她們是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風月片」代表人物。當時但凡香港出品的風月片,幾乎都有他的身影。或者說在香港風月片最輝煌的時候,就是徐錦江最紅的時期。1991年,他拍了一部風月片《玉蒲團》,據說是在麥當雄的遊說下才同意。而這部片的導演便是麥氏兄弟之一的麥當傑。值得一提的是,《玉蒲團》上映後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風月片。
  • 引領香港風月片浪潮,《大軍閥》背後的歷史真實
    說起香港風月片,第一反應想起的大概率是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的那些香豔三級片。但作為港產三級片前身,香港風月片正經開始成為一種電影類型,至少還要往前推十幾年——從李翰祥的《大軍閥》說起。1971年,從邵氏出走臺灣創業失敗的李翰祥再度返港。當年,在嘉禾電影的王牌——李小龍功夫片的重創之下,邵氏也正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
  • 沒落的TVB王國
    對的,在上世紀90年代,香港大部分所播放的港劇都是TVB盛產,地位在香港也是不可小覷的。就像我們內地的央視電視臺一樣,重要而不可撼動的。但如今的TVB已經不像當年那麼輝煌,也不再星光熠熠,已經成為了一個沒落的王國。
  • 細說從頭:邵氏風月片裡的東方風情
    80年代,伴隨著李翰祥的辭別,邵氏時代也在走向謝幕。作為香港電影行業的黃埔軍校,巔峰時期邵氏發掘的眾多導演演員,後來也成了邵氏走向衰落的引子。胡金銓出走臺灣,鄒文懷何冠昌成立嘉禾電影,培養出風光一時的李小龍、成龍、張曼玉、洪金寶、陳可辛等頂級巨星和名導,邵氏的光輝日漸暗淡。70年代邵氏「風月片」的興起,未嘗不是邵氏開始由巔峰走向落寞的轉折點。
  • 風月片出道的香港女星,你是否也曾在某個角落偷看過她們的風採?
    三級片的概念來源於香港電影分級制度,於1988年正式推行,將18歲以上才能觀看的少兒不宜電影稱為三級片。三級片並不只是單純含有暴力色情元素的低成本影片,它有很多深意存在,包括有關香港身份的討論。雖然有些故事低俗,但卻很好地反應了香港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
  • 連胡定欣都要離開TVB了,TVB真的走向沒落了?
    前幾天,傳出了胡定欣要離開TVB的消息,一時之間,不得不讓人感慨的就是TVB似乎真的要走向沒落了,越來越多的藝人出走。而傳出胡定欣要離開TVB的消息沒過多久之後,又傳出來TVB「金牌綠葉」曾偉權因肺癌過世的消息。
  • 曾經輝煌的捷克軍事工業,在東歐劇變後,為何就走向了沒落?
    20世紀20~30年代,捷克是全球排名靠前的工業化國家,其境內有著名的斯柯達兵工廠、布爾諾兵工廠等大型軍工企業。因此,捷克的武器生產數量也相當可觀。據統計,當時捷克每年可生產160萬枝步槍、2萬挺重機槍、3.6萬挺輕機槍、2500門火炮。製造出來的武器裝備,除小部分供應本國軍隊使用外,其他的都出口到國外。
  • 曾經的一對「風月片」情侶,20年再度合影,52翁虹依然風韻十足
    曾經的一對「風月片」情侶,20年再度合影,52翁虹依然風韻十足在上個世紀,因為電影行業的快速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演員,也創造出了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但是除了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給觀眾深刻的印象之外,另外就是在電影中幾乎都有熒幕情侶
  • 經歷了黃金期的香港樂壇,是沒落還是會後繼有人?
    香港樂壇經歷了90年代的黃金期,有的歌手是曇花一現,卻流傳了許多經典粵語歌曲。這其中不乏有填詞大師與譜曲大家的努力,更是擁有一些像我一樣熱愛歌曲的人的追捧,才會使好聽的音樂長久不衰。那麼不禁有人會問,為什麼現在會沒有那麼多經典好聽的粵語歌了呢?
  • 此情不關風與月——香港風月片巡禮(導演篇)
    今天我們所說的「風月片」,特指在1988年香港電檢制度出臺之前,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所出品的一系列香豔電影,也就是現在所稱的「三級片」。而少有人知的是,楚原可稱為香港「風月片」的開先河者。1972年,楚原導演,何莉莉、貝蒂等主演的奇情故事片《愛奴》上映,影片講述了弱質少女金娥(何莉莉),被賣入妓院強迫接客,受盡欺凌,悲憤之餘,假意奉承,化名愛奴,跟鴇母春姨(貝蒂)學習奇特武功,又投其所好與春發展一段同性戀,目的就是報仇,後來愛奴將曾競投她初夜的嫖客逐一殺死,而後將四季春的罪惡勾當公諸於眾,最後與春姨展開殊死較量。
  • 香港三級片風靡的那個年代,你是否還記得?
    而那些曾經出演過三級片的女星們都紛紛被冠以「豔星」的稱號,一脫成名,卻難以洗白。說起香港三級電影的黃金時代,不能不提「雙葉」—葉玉卿、葉子楣。雙葉主演的三級片,濃縮了這個令人難忘的年代。香港回歸後,三級片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同時,質量卻越來越不如前,相應的票房也連連告急,香港三級片漸漸走向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