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儘管也有俗套的橋段在內, 但少了太多狗血噴灑在日常生活裡,也沒有紙醉金迷、浮誇到不著邊際,而是,展現她們在30歲這個年齡看待人生、對待人生的方式——面對充滿危機的生活,不妥協,不氣餒,活出自我。
相親、戀愛、結婚、育兒、擇校……30歲女性的生活狀態就是無處不在的各種焦慮,這是你20歲時幻想過未來的樣子嗎?當曾經有過的美好憧憬,幻化成每日生活中一地雞毛的無奈與不得已,你還能微笑著積極面對、拼盡全力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嗎?
她們,給你答案。
由童瑤、江疏影、毛曉彤主演的女性題材都市劇《三十而已》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只播出11集,已引發觀眾熱議,口碑亦有不錯的成績,豆瓣網評分暫停在8.1,在今年眾多現實題材的電視劇中,已屬箇中翹楚。原因倒也簡單,是其中細節準確觸碰了現代人的痛點與爽點。
《三十而已》以三位30歲的都市女性的視角展開,討論這一年齡節點的女性在職場與生活中的困境。三個女性,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生活環境,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階層,也代表未婚未育、已婚未育和已婚已育這三種狀態的女性群體。
童瑤飾演的全職太太顧佳,是全劇最具話題性的靈魂人物。
她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女強人,名校畢業、才能出眾、貌美如花、八面玲瓏,與丈夫創業成功後回歸家庭,名為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實際卻是家庭與公司的真正決策者。
她智商與情商雙雙在線,對內能妥善處理家庭瑣事,做溫柔的妻子與強悍的「虎媽」;對外能輔助丈夫執掌公司事務,用智慧為公司拉攏客戶、主導公司運營,而在事業之外,還能小心留意、大膽出手「勸退」覬覦丈夫的年輕女孩,同時安定君心與「軍心」。
毛曉彤飾演的鐘曉芹,是一個不求事業成功安心做平凡妻子的上海囡囡,生活枯燥一成不變卻安穩。她與性格、喜好截然相反的丈夫陳嶼,不善溝通又無法相互理解與包容,在夫妻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發生倒置後,他們的婚姻失去了平衡。
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則是一個努力在上海尋求歸屬感的孤單漂泊者,不受家庭羈絆獨自奮鬥,單純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卻在遇上真愛的過程中飽受折磨。
雖然,求大富大貴的顧佳,願小富即安的鐘曉芹,以及「精緻窮」的王漫妮,都擺脫了那些被國民熱議的電視劇女主角們所具有的一些共性。她們不像悲劇的樊勝美、蘇明玉、房似錦,沒有原生家庭的拖累,沒有重男輕女這種毒瘤的傷害,更沒有奇葩而複雜的婆媳關係,但她們的世界依然能讓人們感受到痛點——
壓力,來自四面八方。未婚的女性,被催婚;已婚未育的女性,面臨生與不生的抉擇;已婚已育的女性,又要面對孩子教育上的焦灼和事業、家庭危機。
現實中,有多少人也像她們一樣?
像顧佳,為孩子衝鋒陷陣,不遺餘力堅持著對精英教育的執念,拼孩子、拼金錢、拼人脈;
像鍾曉芹,與從小是個「扶弟魔」的丈夫理念不合,婚姻缺少溫暖,卻無處可訴;
像「滬漂」王漫妮,喜歡追求生活的精緻,卻又不得不面對物質的困頓,努力打拼奮鬥事業卻「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身邊暗藏處處挖坑陷害她的競爭者……
她們似乎並不是普羅大眾中某個群體標準的縮影,但,她們在生活中的艱辛、無奈與困惑,又能讓人們迅速找到共同點,迅速戳中各自的軟肋。
凡人,俗事,不一樣的生活底色,卻一樣瑣碎一樣不堪重負。
而劇中的爽點,則在於不將就、不委屈和反擊帶來的快感,這也是許多人共同的願望。
或許,很多女人都希望能成為顧佳那樣的女性,博學多才,出得廳堂也下得廚房,可以拼命向上,也能以退為進、曲線救國,面對性騷擾不會屈服,面對孩子被同學的家長欺辱,能用自己的方式去「還擊」,她似乎不會被任何困難所打倒;
抑或,像鍾曉芹那樣在平淡如水的婚姻中,勇於對自己一直仰望著的丈夫發洩不滿;
或者,如王漫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反擊」——想搶她的單卻搶不走;你害了她,她瞬間還手;因善良總有好運眷顧,更無須被他人道德綁架,像聖母一樣去原諒用惡毒詭計坑害自己之人。
在真實生活中,人們已經太累了,有很多事情想做卻不敢做、不能做。於是她們的勇敢,才讓人「拍案叫絕」。成年人的世界總有許多顧忌,但誰不願意不受束縛的生存呢?誰不願意,面對不公敢於直言,面對傷害「以己之道還施彼身」?
......
她們足夠善良、足夠努力,有足夠的底氣面對自己選擇想過的生活,也有能力承受任何一種選擇帶來的後果,無論好的,壞的。從這點看,她們精神的獨立,的確可稱為新時代獨立女性的範本,至少,顧佳的出現,是為非典型全職太太做了一次代言人。
未來,三位女主人公麻煩不斷,顧佳如此上進、趨於完美,她的家庭還是出現問題,跟不上自己腳步的丈夫背叛她出了軌;鍾曉芹與丈夫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終要分道揚鑣;王漫妮尋找愛情的過程並不順遂,被欺騙感情,所謂志同道合者的愛不過是泡影。而整個故事,就是她們如何在激流中乘風破浪。
《三十而已》儘管也有俗套的橋段在內, 但少了太多狗血噴灑在日常生活裡,也沒有紙醉金迷、浮誇到不著邊際,而是,展現她們在30歲這個年齡看待人生、對待人生的方式——每個女性都像一隻張牙舞爪的「小獸」,面對充滿危機的生活,不妥協,不氣餒,活出自我。
有許多人覺得劇情過於懸浮,的確,劇中那些普通人與上層社會的名流之間橫亙著的多層鄙視鏈,並不是每個人都了解且熟悉的。而劇中呈現的不同階層的生活,到底還是距離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太遠。
畢竟,不是每個中產階級的全職太太都能像顧佳一樣所向披靡;不是每個平凡女孩都能像鍾曉芹一樣,擁有一朝以寫作愛好變成收穫高版稅作家的機遇;不是每個獨自在大都市努力拼搏的女性,都能遇上欺騙感情的「王子」,經歷「灰姑娘」到「公主」又成泡沫的情劫……
大多數的人,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平凡奮鬥者,她們的人生可能不會有那麼多奇遇——生活從來不是困頓時輕而易舉地遇到柳暗花明,也不是重壓之下都能活得瀟灑、過得精彩。
不同的人生,相同的堅持,《三十而已》中三個女性的際遇,是以不同的新女性範本尋求現實中人們的心靈共振。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不斷向上成長,珍惜自己、珍惜生活,卻可以是現代女性共同的目標。希望,劇中人的故事,真的能做到直抒其要旨,給所有30+女性啟示,「年齡不過是數字,標籤也不過是偏見。」
路,終究還是我們自己的。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鍾玲
圖片/電視劇三十而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