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事實上,真愛降臨在身邊,男人第一個表現是:大膽。
曾經膽小害羞的男人,可以鼓起勇氣大膽的向自己心愛的女人告白,無論是多麼內向的男人,只要他是真的愛上了,那他就一定會主動去靠近,去示愛,愛情會讓人變得勇敢。
愛情是美好,真正的愛情不應該被年齡所限制,你愛上一個人,是因為愛對方這個人,而不是他的外貌或是其他附加的東西。
人們常說:「真正的愛情與愛情無關」,事實也確實如此。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你永遠都沒辦法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時候愛上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才會在愛情裡顯得手足無措。
就像笛卡爾和克裡斯蒂娜的故事一般。
著名的數學家笛卡爾在他52歲那年與18歲的瑞典公主克裡斯蒂娜相識,年齡的鴻溝沒有讓他們二人錯過彼此,相反因為對方的才華而相互吸引,他們的感情至死不渝。
但亦舒筆下《圓舞》中的男主角傅於琛卻沒能明白這個道理,他發現自己對周承鈺的喜歡太晚了,所以失去了擁有她的機會。
02.
周承鈺和傅於琛年齡相差很大,傅於琛是周承鈺母親的朋友,因為母親再婚,在婚禮上兩人結識,彼此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彼時,周承鈺還只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卻沒曾想,兩人的孽緣就此展開,僅僅是一面之緣,就註定了兩個人會糾纏一生。
或許那個時候的傅於琛根本就沒意識到,周承鈺的心思會那麼成熟,她對傅於琛愛的相當熱烈,直言不諱的說道自己要嫁給他,但早已是成年男子的傅於琛,只當這是周承鈺孩子氣的玩笑話。
他以為周承鈺年齡太小,不懂得什麼是愛情,所以一再的將她推在圈子外面,不斷的找女朋友,想通過生孩子的方式拿到父親留下的巨額基金。
但周承鈺什麼都懂,傅於琛教會她跳圓舞,告訴她只要耐心等待,最後的結局兩人一定會再次相遇。
所以她等,不管傅於琛如何將她推開,她始終相信兩人最終會走到一起。
無論期間見過多少他的女朋友,無論他怎麼對外宣稱自己是他的義女,她自始至終都將自己視為他的另一半。
03.
周承鈺的親生母親又一次嫁給了一個外國有錢人,年齡很大但是很有錢,他或許對自己的母親是真愛,所以連帶著對周承鈺也愛屋及烏起來。
雖然,周承鈺和自己這個繼父僅僅只有一面之緣,但周承鈺勇敢追求愛情的樣子,讓這位年邁的繼父想到了自己年輕時候同樣的際遇。所以,在去世前將自己一半的遺產給了周承鈺。
繼父想讓周承鈺完成他未完成的夢想,而周承鈺也想借著這筆錢,擺脫傅於琛一直對她命運的安排,她想和傅於琛平起平坐。
傅於琛常常將她視作小孩,即便她的穿著打扮已經十分成熟,但他不敢直視自己的內心,周承鈺一直活在他的保護之下,所以他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愛還是僅僅將她視作自己的孩子,只能不斷的迴避這段感情。
周承鈺已經奉獻出了自己的所有,她在第二次見面的時候就告訴她自己要嫁給他,在母親和傅於琛爭奪自己撫養權的時候也告訴過他,自己只會選擇和他在一起。
明明傅於琛也是深愛周承鈺的,但因為年齡的關係,因為外界紛紛的猜測,因為母親與他爭吵的時候那一番話,深深刺痛了傅於琛。
04.
傅於琛認為這樣的感情是畸形的,一個正常的成年男子怎麼會對一個小女孩感興趣呢,而且她還是自己朋友的女兒。
他怕周承鈺還不明白什麼是愛情,他怕過大的年齡差距在以後會讓周承鈺反感,當他年老色衰的時候她還是正值青春的少女,他怕周承鈺會怪自己。
但其實,周承鈺什麼都明白,她確定自己對傅於琛的感情是愛,是一個女人對男人的愛,不是親情不是友情,他們之間是實實在在的愛情。
她對傅於琛愛的毫無保留,在傅於琛迴避她的時候,她不擇手段的打探他的消息,他不肯出面見她,她就開車故意讓自己受傷,用這種方式想讓他明白其實他也是喜歡自己的。
明明兩個人都是互相愛著彼此,卻因為年齡的鴻溝而退卻,直到多年以後,周承鈺也接受了別人在身邊,這個時候驀然醒悟的傅於琛才明白自己錯過了什麼。
可是,那個時候,他們之間已經蹉跎了太多的歲月,再也回不去當初了。
05.
傅於琛從始至終都不明白,愛就應該是要勇敢,真正的愛情,是能夠跨越年齡界限的。
只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幹什麼都是幸福的,和不愛的人在一起,多活一秒都是在浪費時間。
說到底,還是他不夠勇敢,害怕面對流言蜚語,害怕承擔責任,害怕事業遭受損失。
當一個人,顧慮太多,害怕太多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辦法坦坦蕩蕩的去愛了。
很心疼周承鈺,她那麼執著,那麼堅強,付出那麼多,卻沒有得到想要的愛情。
而傅於琛,幾乎可以算是什麼都沒做,卻那麼輕易就得到了周承鈺濃烈又純粹的愛情。
其實,愛一個人,真的不必考慮那麼多,不要因為別人的流言蜚語就將自己的真心隱藏起來,沒有人能夠嘲笑兩個相愛的人。
06.
愛一個人,是沒有條件的,無論那個人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健康還是疾病,年齡不能夠成為兩個相愛之人的鴻溝。
只要足夠勇敢,愛情能夠戰勝任何的流言蜚語。
愛情有時候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固的東西,只要敢愛,沒有任何人能夠將兩人分開。
可有的時候,愛情又是這個世界上最脆弱的東西,一點小小的困難和矛盾,就能讓相愛的兩個人各自天涯。
周承鈺何其無辜,他們本可以在一起的,可就是因為傅於琛的不夠勇敢,最後只能一生都在折磨和煎熬中度過。
如果他能夠勇敢一點,擺脫世俗的偏見,脫離對物質的貪念,是不是故事的結局又會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