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14日訊昨日,奉化蓴湖鎮桐照村的漁民陳國召和家裡人在海上忙碌著,他們把養殖用網箱一塊塊鋸成小段運回岸上。
除了清理網箱,這段時間,陳國召和家人商量最多的就是如何開一家漁家樂,為桐照越來越多的遊客提供服務。
「網箱不養了,現在看起來是虧了。但保護好海洋,我們漁民將來還有飯吃。現在來這裡玩的人越來越多,開漁家樂肯定有錢賺。」
和陳國召一樣,桐照村的千餘名漁民計劃用一年時間全面清理近兩萬隻網箱,之後,他們將洗腳上岸,發展休閒漁業。
桐照村昔日海面上近兩萬隻網箱聯排浮動的情景將再也見不到了。
桐照村位於象山港北岸,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在宋代就因漁業聞名,現在擁有大馬力鋼質漁船505艘,是浙江最大的專業漁村。全村95%以上勞動力從事漁業生產,2009年漁業經濟收入近12億元,佔了全村經濟收入的近八成。由於漁業經濟發達,今年1月,桐照村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第一漁村」。
不僅如此,桐照村所在的蓴湖鎮養殖大黃魚、鱸魚等海水魚的養殖網箱共有3萬餘只,年產值1億多元,而桐照村的網箱養殖就將近兩萬隻,養殖的活魚每個月有6萬多尾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年銷售達4000餘噸。
網箱養殖一直是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這次為何蓴湖會「壯士斷腕」?
「網箱放在水裡,會使水流不暢通,從而富營養化。」蓴湖鎮黨委書記餘磊稱。
事實上,象山港海域內放的網箱,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
洗腳上岸後的漁民今後怎麼辦?
對此,蓴湖鎮早已有打算。「我們要將桐照村建成與環境相諧的休閒度假漁村。」餘磊稱。
去年,奉化市與新加坡陽光集團合作開發的陽光海岸,就在桐照村附近的懸山島區域,總投資100億元以上。藉此契機,桐照村於2011年底前完成《桐照海域開發利用與保護總體規劃》,大力發展海濱度假遊、海島觀光遊和涉海專項等漁業休閒觀光旅遊,走休閒漁業度假村的路子。
「我們這裡海洋旅遊資源豐富,好好發展下去會大有『錢途』。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完全可以有機統一。」
寧波晚報 記者胡菲 通訊員 吳培維 王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