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芒種

2021-02-19 八點引讀

愛上晚八點,愛上深閱讀。

我是引讀教師劉凌霄。

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品讀《紅樓夢》中的幾個片段,並於其中了解芒種這個節氣。

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對應公曆的6月5、6或7日,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這個節氣名到底應該怎樣讀?


是讀成上聲的芒種,還是讀成去聲的芒種?


芒種這個節氣中農民到底「忙不忙」?


《紅樓夢》又是怎樣展現芒種這個節氣的風情的呢?

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今天的八點引讀。

《周禮 地官》記載: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意思是說,只要能長草的水田,都可以種麥子或者稻子。

安這種理解就要把這個節氣名讀作上聲的芒種。

而《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有言:「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按這種理這二十四節氣的第9個節氣就應該讀成去聲的芒種。


所以我們既可以將這個節氣讀成芒種,也可以將其讀成芒種,就看你表達時更偏重其中的那個意思。

芒種這個節氣名諧音「忙種」,也就是忙著種田。

現實生活中這個節氣農業生產到底忙不忙呢?

對中國大部分地區來說,芒種一到,夏熟作物要收穫,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種的莊稼要管理,收、種、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


所以說芒種這個季節正是與它的諧音所表達的意思不謀而合,是一個繁忙的節氣。

不管你是否從事農業生產,我都祝願大家能夠在這段時日裡勤奮努力,讓自己快樂的忙起來,讓自己愉快的充實起來。

當農人在田間忙碌時,古代大戶人家在做些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紅樓夢》中的幾個片段,了解一下大觀園中的芒種。

《紅樓夢》第27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中很詳細地描寫了大觀園中的芒種節。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

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之中人都早起來了。

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

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颻,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在這段文字當中我們看到了古人過芒種節時的一項重要活動——祭花神。

人們認為芒種一過,便是真正的夏天了,芒種是眾花凋謝、花神退位的時候,所以人們會舉行餞花會。

具體的節俗包括把花枝柳條編成轎馬,把彩線和繡帶系在樹上,姑娘們都把自己打扮得很美,用自己的美延續著自然界中的花之美。

這是大觀園中姑娘的群像。

下面再讓我們來看看對重點人物的特寫。

「落花時令,戀花之蝶依舊飛舞。

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

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來扇子,向草地下來撲。

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將欲過河去了。

倒引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

這段有名的「寶釵撲蝶」。

文字中我們不但看到了寶釵的嬌憨,也看到了芒種時節春花落彩蝶飛得獨特物候。

同樣是芒種,同樣在大觀園,讓我們再來看看多愁善感的黛玉在做些什麼。

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在陽春三月,風吹桃花,落紅成陣,滿身滿書滿地皆是。


為了讓花兒「質本潔來還潔去」,黛玉「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將落花裝入絹帶,埋入花冢。

而芒種時節,「許多鳳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錦重重的落了一地」。

春殘花漸落,「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勾起了黛玉顧影自憐的傷感。

氣候惡劣,「風刀霜劍嚴相逼」;花期匆促,「明媚鮮妍能幾時」。

與春作別之時,一半是憐春,一半是惱春:憐春忽至,惱春忽去;無言地來,無聲地去。


對,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黛玉葬花。

這時我不禁想問,若是你置身於芒種時節的大觀園中,你要做撲蝶的寶釵,還是做葬花的黛玉呢?

不管你願成為誰,都請駐足觀賞,細心聆聽,感受這忙碌時節的獨特之美。

今天我們一起品讀了《紅樓夢》中的幾個小片段,有一起了解了芒種這個節氣,願你能有所收穫。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的引讀就到這裡,期待著與你相會在下一個美好的節氣。

1972年6月5日  世界環境日

1997年6月5日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微型診斷儀

1981年6月6日  袁隆平榮獲我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專屬花神:芒種VS金銀花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芒種;「芒種、芒種」——「忙著種」也,「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正如《聖經》中所云:「栽種有時,拔出有時」 ,宇宙中一切都有著自己的時辰,順時而為、順時而獲、順時而息、、、我想:這大概就是古老的二十四節氣要告訴我們的吧左河水的《芒種》詩稱其氣象和農忙的情況為「豔陽辣辣卸衣裝,梅雨瀟瀟漲柳塘。
  • 「媽媽什麼是芒種?」孩子被音樂洗腦,卻不知二十四節氣是什麼
    娜娜的兒子嘟嘟5歲,最近嘟嘟被一首叫《芒種》的歌曲洗腦,自己總在家哼唱,但是他卻不知道「芒種」是什麼意思,嘟嘟忍不住問:「媽媽什麼是芒種?」而娜娜也不是特別了解節氣,只能簡單地給孩子解釋了一下。沒過幾天,幼兒園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大家背二十四節氣歌,嘟嘟回家問媽媽,媽媽自己也背不全,只能慌忙上網查資料,這個舉動卻遭到了兒子的吐槽,「媽媽你真笨!」娜娜聽了一陣尷尬。
  • 今天是24節氣中的芒種,有誰知道《芒種》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嗎?
    芒種,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的「芒」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是指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即是收穫也是播種。《芒種》的原唱趙方婧,曾在某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中,解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芒種」二字的諧音就是忙種,是忙於播種的意思。這個節氣也預示著農民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去年,洗腦神歌《芒種》異軍突起,旋律輕快、好聽、朗朗上口。知道這首歌到底有多火嗎?來看看當紅綜藝輪翻演繹就知道了。
  • 童星耀中海,童心頌中華「二十四節氣小主播」正在招募中!有夢想你...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僅體現在文字語言上更深層的含義也體現在「二十四節氣」之中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代表著時間、代表天氣的微妙變化,也代表著這一年的這個時間,該開始哪些勞作。關於「二十四節氣」你懂多少呢?小編將這首節氣歌,分享給你~二十四節氣歌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 歌曲《芒種》大火:但作為節氣的芒種 你又了解多少
    提起「芒種」,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算真不知道這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一定知道這是2019年火遍大江南北的一首熱門歌曲,儘管歌詞內容與芒種節氣並沒有太大關聯,但此歌曲一經推出,也引發了許多人對芒種節氣的關注。
  • 今日是芒種節氣,你知道芒種是什麼意思嗎?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的時候。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 節氣村的故事|芒種忙亂中發現紫森林深處的大秘密
    節氣村的故事|芒種忙亂中發現紫森林深處的大秘密 黃桅 2018-06-06 08:12 來源:澎湃新聞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二十四節氣豐富世界 非遺文化寶庫(圖)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春分,春分,麥苗起身」「芒種忙忙栽」「清明斷雨,穀雨斷霜」等等有關二十四節氣的民間諺語,多帶有傳統農耕文化的意味,而與二十四節氣相生相伴的還有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二十四節氣歌,必須永久收藏!
    所以,廣泛搜集了一下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節氣歌,目的是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8全國未成年人網絡春晚《二十四節氣歌》福多多:一年四季共有24節氣,依次稱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02—七言節氣詩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 二十四節氣,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我的「節氣故事」】 編者按 今天,一年之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如約來臨。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民廣博智慧,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與民俗風尚。
  • 二十四節氣 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今天,一年之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如約來臨。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民廣博智慧,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與民俗風尚。雖然其深植於農耕文明,但在時代變遷中,仍不斷被傳承弘揚,煥發著溫潤的光彩。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
  • 2020年芒種是幾月幾號農曆什麼時候?芒種節氣的含義特點是什麼?
    「芒種」是中的第九個節氣,時下農作物成熟,農民們又緊接著開始第二波的播種,故為「芒種」。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的芒種是幾月幾日嗎?且隨一起來看看吧!2020芒種幾月幾日: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 農曆四月十五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叫芒種節氣。
  • 郭瑞萍:芒種節氣話時尚,惜時惜物是中國態度
    6月5日是芒種節氣,「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預示著農忙時節的到來,也承載著未來豐收的寄望。當「芒種」與我們相遇,也標誌著盛夏時節正式登場,多彩夏裝將扮美我們平凡日子裡的又一段時光。在物質充盈的時代,快時尚的消費唾手可得,而在本期二十四節氣美學生活系列專訪之時尚篇中,期望帶您悉心體悟東方美學裡的「惜物」文化。
  • 二十四節氣之歌
    這首小時候背熟的二十四節氣歌,沒想到會在不平凡的庚子年裡再次刷新發酵。因新冠疫情,長時間窩居宅家,故特別關注節氣變化情況,期待春噯花開,期待夏日豔陽,期待秋風送爽,尤其是期盼疫情早點過去。還天以青,還地以淨,還人間四季祥和,歲序井然,黎庶安康。    心有所寄,便有所動。於是從立春始,至大寒終,逢節一歌,居然都堅持下來了。
  • 古裝劇常說夜觀星象,你知道二十四節氣是依據星象制定嗎?
    今年6月5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說到芒種,你想到了什麼?是下面這首風靡大街小巷的《芒種》嗎?咱們今天不談音樂,正兒八經的說說節氣。每當提到二十四節氣,我就對祖先的智慧嘆服不已。因為科技進步至今,對季節變化、農業耕種,參考意義最大的依舊是二十四節氣。我們常說二十四節氣,你了解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嗎?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將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 二十四節氣小滿的來歷傳說故事
    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1、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日——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小滿指的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2、小滿節氣是收穫的前奏,夏收、夏種、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從此拉開,是農民一年中又一個繁忙的季節。
  • 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小夥伴們要記得記哦~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節氣諺語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 二十四節氣色卡美圖,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
    二十四節氣也就可以簡單的用青紅白黑來代替。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解讀故宮的色彩密【立春】天地靈氣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節氣是大自然的呼吸立春二十四節氣的開篇】林清玄說:「稻子的背負是芒種,麥穗的承擔是芒種,高粱的波浪是芒種,天人菊在野風中的盛放是芒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