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用「淡妝濃抹總相宜」來類比西湖,說西湖就像西施一樣美麗,無論濃妝還是淡妝都好看。可以看出,化妝也是古代美女們的日常課題。《韓非子· 顯學篇》中提到「脂澤粉黛」一詞,可見,2200多年以前就有「系列」化妝品了。
那麼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妝的呢?今天就來見識一下古代的化妝法寶——米粉。
現代的姑娘們,有粉底液、BB霜、CC霜、氣墊等繁多的化妝品撐起完美容顏,古代美女用什麼化妝呢?
其實在古代,姑娘們臉上搽的粉稱為傅粉。中國古代婦女很早就搽粉了,是非常普遍的化妝方式。其中最愛化妝的美女大概就是楊貴妃啦!據唐書記載,唐明皇每年賞給楊貴妃姐妹的脂粉費,竟高達百萬兩!
這樣說,你可能不知道百萬兩是什麼概念。在唐太宗貞觀年間一鬥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這樣算下來,一兩銀子可以買一噸多大米。百萬兩用來買米,可以在門前堆個小山啦!
當然,楊貴妃的奢靡生活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擁有的,那麼古代平民美女都用些什麼化妝呢?
最開始的時候古人用米粉作為粉底,成分就是那種給小朋友吃的黏糊糊的米粉!後來逐漸有了更複雜的配方。
《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詳細製作方法:米要選用梁米或粟米,將米磨成細粉沉於涼水發酵腐爛,再洗去酸氣,然後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澱,製成一種潔白細膩的「粉英」,然後放在太陽下曝曬,曬乾後的粉末即可用以妝面。最後再加上各種香料,製成香粉,由於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脫落。由於這種粉底製作方法簡單,所以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唐宋時期,人們製作粉底,仍然採用這種方法。
除此之外,還有紫粉,與現代姑娘們愛用的粉紫色隔離效果類似。紫粉對皮膚偏黃的人有較好的修容效果,其實就是在米粉中加入落葵作為染色劑,讓粉呈淡紫色。對於黃皮膚的炎黃子孫們,這樣紫色的粉底,簡直是充滿智慧的量身定製呀!但即使如此,高級些的紫粉,實質上也就是調色的米粉。
不過米粉製成的粉底,也有它的弊病。澱粉類粉底並不持久,還易變質。
因此,古人們又發現了鉛粉,一般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吸乾水分,碾成粉末或做成固體的形狀,使用的時候就能塗成個大白臉。雖然鉛粉有毒,但女人為了「一白遮百醜」也拼了。除此之外,還有更拼的,有把砒霜塗在臉上的,有的人甚至不惜每天服用微量的砒霜達到從裡到外的美白效果。當然,這些方法都是在用生命愛美,價格也比較昂貴,不如米粉親民。
除了這些粉以外,「粉底」的種類還有很多。比如「珍珠粉」,是一種叫紫茉莉的胚乳提取的妝粉,《紅樓夢》中也有提到。也有用礦物質製成的粉底,名字叫做「乾粉」,乾粉即滑石粉,粉水是從礦物質水中提煉而成的。但這些,終究還是沒有米粉易得,所以米粉做的粉底,依舊經久不衰的被古代美女喜愛。
雖然古代粉底材質多樣,但普通百姓家姑娘們用的化妝品,大多還是傳統的米粉製成的。主要受價格的影響,鉛粉、水銀粉和珍珠粉並不貧民化。在那個時代,糧食製成的粉底才是普通老百姓家姑娘們的首選。雖然持妝效果一般,但勝在便宜易得。可以說是當年的平價化妝品啦!當然,這樣的化妝品,擁有健康的配方,也沒啥添加劑,放在今天,聽起來也還是挺令人心動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