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湖北可謂萬眾矚目,其主要原因是這裡正進行著一場「戰鬥」,在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努力下,相信很快就能恢復往日的繁華;從歷史角度看,湖北堪稱人傑地靈,虎踞龍盤之地,其典型代表就有古城「荊州」。說到這或有三國迷會能聯想到關公,其實早在三國之前,荊州已經是古楚國的一顆明珠了;熟悉考古的朋友或許還能聯想到「三星觀一號墓」,這裡要說的同樣是三星觀村,但卻不是「一號墓」,主人公是位普通老漢,以及他與1400多件國寶的奇遇。
回到2000年,荊州天星觀村的「吳玉福」老漢像往常一樣,帶著漁網來到村前的「長湖」邊準備捕魚;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三十年前的荊州是沒有「長湖」的,充其量僅是一個大水窪,但不知什麼原因,三十年裡水窪不斷擴張,周圍數百畝良田也被吞沒,到今天竟變成了一個大湖。單就周圍百姓來說,「長湖」的突然出現著實惹了不少麻煩,不僅淹沒了農田,而且逼的人不斷地往高處搬遷;古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說,天星觀百姓也由過去的農民,變成了今天的「漁民」,吳老漢就是其中之一。
這年相對乾旱,「長湖」水位急劇下降,以至於某些地方都見了底;吳老漢就這樣駕著小船在湖裡遊蕩,本想找個水多的地方撒網,誰知竟發現了一片「綠洲」。奇怪的是,這片綠洲並非平地,圓鼓鼓的凸出湖面,就好像是水裡隆起的一座小山;再仔細看,綠洲上青黃一片,密密麻麻的長的竟然是稻穀的秧苗,看來這是湖水吞沒這片區域之前,有人已經播撒了秧苗。由於時節不對,這些稻苗肯定是長不成莊稼了,不過吳老漢可是高興了好一陣子;不為別的,吳老漢家裡還養了一百多隻鴨子,正愁找不到吃的,這片綠洲剛好解決了燃眉之急。
第二天,吳老漢趕著鴨子上了綠洲,還專門搭起了一座簡易房和圍鴨子的欄杆;然而,自從吳老漢踏上這片綠洲,詭異怪事就開始不斷發生。起初還沒什麼,到了第三天半夜,吳老漢就聽門外的鴨子亂叫一氣;吳老漢以為這裡有黃鼠狼之類的東西,一晚上打著手電出門看了好幾次。
緊跟著,吳老漢又聽見門外鴨子「嘎嘎」狂叫,竟然還出現了沉重的「腳步聲」,就像有人故意趟著走一樣;吳老漢又打著手電出門查看幾次,仍沒發現什麼異常。這可真是怪事了,但吳老漢沒往深處想,以為有人也看中了這片綠洲,想把自己趕走;這時候吳老漢的倔勁上來了「你想把我趕走,我就偏等鴨子把穀苗吃完了再走!」
就這樣,吳老漢一連幾天聽到門外腳步聲,後來居然聽到有東西砸自己的房門;再等老漢起來,就見門前竟然扔著幾隻死鴨子,不用問也是自己的。這下老漢可不幹了,站到水邊破口大罵,這時候他還以為是附近養鴨子的同行故意搞破壞。可到了這天半夜,吳老漢的簡易房裡闖進了幾個大漢,還對其進行了威逼利誘;第二天一早,吳老漢一路小跑趕回村裡,衝進村支書的辦公室就喊「我發現了藏寶地,你們快報告上去!」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不明白了「這都什麼跟什麼呀,前面說有人搞破壞,後面又說發現了藏寶地,簡直是驢唇不對馬嘴!」原來,這片綠洲圓圓隆起,之前可不單純是一片稻穀地,還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座古墓;吳老漢發現這片綠洲之前,這裡其實早被一夥盜墓賊盯上了,更巧合的是,吳老漢的鴨子圈剛好是盜墓賊要幹活的地點。
盜墓本就見不得光,再加上幾百隻鴨子礙事,盜墓賊晚上一來就「嘎嘎」亂叫;起初時,盜墓賊不斷驚擾鴨子亂叫,本以為老漢會主動離開,誰想碰上個倔脾氣,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半夜腳步聲」、「死鴨子砸門」等。這天晚上,盜墓賊實在等不了,於是就闖進吳老漢的簡易房,目的仍是趕他走,一邊對其威脅,一邊又說只要不對外聲張,事成之後就獎勵他10萬。
這天晚上吳老漢輾轉反側,心裡糾結著盜墓賊的話,是選擇十萬,還是選擇報警呢?最後老漢牙一咬,心一橫「盜墓賊肯定說話不算數,我拿不到錢,還弄丟了國家文物,這不是作孽嗎?」之後就發生了村支書辦公室裡的一幕;村幹部聽吳老漢說完經過,馬上通知有關部門,由於之前這裡就發現了「天星觀一號墓」,考古專家一聽有新情況,非常迅速的來到了現場,一同來的還有警察,目的是為了保護吳老漢。
這裡單說考古專家,經勘探確認綠洲下面果然藏著一座古墓,發掘工作很快展開,一座兩千多年前的古墓就此重見天日;簡單地說,考古隊在古墓中共發掘出1000多件精美玉器、編鐘、楚幣、漆器等,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一件戰國虎座鳥架鼓。戰國虎座鳥架鼓,又稱「虎座鳳架鼓」,其通高135.9釐米、寬134釐米,屬戰國晚期的精美漆器;簡單可以理解成兩隻鳳鳥為架,中間懸鼓,以虎型為底座,用專家的話說:這件文物重點不在其形,而是這種形制的特殊意義。
一種觀點認為:「鳳鳥」是古楚國的圖騰,鳳鳥造型在目前發現的楚國出土器物中比比皆是;而與楚人相鄰的巴人則對「虎」十分崇拜,楚、巴各自以鳳和虎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楚人和巴人連年徵戰,「鳳踏猛虎」似乎可以理解為楚人與巴人之間的一種微妙關係。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楚人「信鬼好祠」,鳳鳥象徵吉祥長壽,可以溝通天國和人間,「虎座鳥架鼓」應該是楚人的一種禮器「靈鼓」,這種樂器具有溝通人神、求福免災的作用。不管怎麼說,今天的「戰國虎座鳥架鼓」都是一件國寶級文物;且不說其蘊含的古楚文化,僅「兩千多年前的漆器」這一點就足以稱得上世所罕見。
當然,除了「戰國虎座鳥架鼓」之外,考古隊還發現了1430件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等珍貴文物,其中不少還是國寶級文物;但稍顯遺憾的是,考古隊還是發現了古墓中有兩處盜洞,再加上水下浸泡太久,以至於棺槨已經損毀,墓主人身份也難以判別。不過專家根據古墓葬式和出土文物判斷,其墓主人應該是楚國名將「番勅貞」的妻子;這裡稍加說明,番勅貞指的就是之前發掘的「天星觀一號大墓」,因此專家就將今天的這座古墓命名為「天星觀二號墓」,或「九連墩2號墓」。
回到今天,出土的1400餘件珍貴文物已全部藏與荊州博物館,吳老漢面對盜墓賊,仍不懼威脅的行為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表彰;關於這段「奇遇」,《荊州楚國天星觀二號墓發掘實錄》中也有詳細介紹,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