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網際網路金融有多寒冷?近一半上市公司股價跌幅超50%

2020-12-27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無論直接的誘因是什麼?人類總是會在一定周期內,反覆地犯類似錯誤,其背後的原因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在順境中過於樂觀,在逆境中過於悲觀。

2019年的新金融行業經歷了誕生以來的最大逆境,來自上層的衝擊比2018年雷潮的殺傷力要大很多。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確定性都成為了新金融上市公司被看空的原因,加上一些黑天鵝事件,很多公司股價到達接近冰點,一些公司三季報披露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甚至比其總市值還多,如品鈦(PT)、51信用卡(02051)甚至出現了破淨的情況。

"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這句被奉為經典的話到了實際操作時,往往就變成了:別人貪婪時我貪婪,別人恐懼事我恐懼......就比如現在。

時值歲初,讀懂新金融統計了24家新金融上市公司過去一年的股價變動信息,供讀者參考,其中包含美股18家、港股5家、A股1家。

從統計數據來看:

1、2018年狂跌一年的互金中概股(或稱Fintech中概股),2019年漲少跌多,在本次統計的24家新金融上市公司中,8家企業2019年末的收盤價較2018年末(或上市首日)收盤價上漲。

(註:下文中2019年末收盤價較2018年末收盤價漲跌簡稱為:全年漲、全年跌)

維信金科(02003)、9F玖富(JFU)與出身平安集團的金融壹帳通(OCFT)均微漲;不過金融壹帳通在上市前就大幅調低發行價,市值遠低於其2018年A輪融資時的80億美金,其股價的穩定和超小幅度的上漲,是以上市前先流血為代價的;

而漲幅21.74%的聖盈信(CIFS)總市值均不足3000萬美元,而且已經被傳出立案、創始人失聯的消息,參考價值不大;

具有一定規模且實現了較大幅度上漲的美股公司為樂信(LX)、趣店(QD)和眾安在線(06060),較2018年末樂信漲幅超過90%,領漲全行業,趣店漲幅約為9.79%,眾安在線漲幅為12.18%;

在國內創業板的拉卡拉(300773)經歷了考拉徵信、易分期風波後,在高送轉的利好下,實現了年底連續反彈。

2、美股18家新金融上市公司2019年末的總市值為139.37億美元,市值超1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有5家,這5家公司的總市值為107.2美元,佔比超過76.77%,"貧富差距"較大,又是一個二八法則。

3、24家上市公司全年平均跌幅為28.98%,其中:13家上市公司跌幅大於平均值,11家上市公司跌幅超過50%,很多往期的明星公司如優信(UXIN)、易鑫集團(02858),如今股價賤如牛毛;

4、24家上市公司2019年末收盤價較同年最高點的平均跌幅為57.55%,較歷史股價最高點的平均跌幅為72.67%。

其中:較2019年股價最高點跌幅低於10%的企業有3家,分別為金融壹帳通、樂信和拉卡拉,整體表現相對穩定;較歷史股價最高點跌幅低於50%的企業有4家,分別為金融壹帳通、樂信、360金融和拉卡拉,均為市值百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三家為2019年IPO。

5、從各個維度來看,2019年股價跌或者暴跌並不是什麼個別現象,新金融中概股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盈利情況良好的企業被嫌棄政策風險太大,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被嫌棄盈利差。

比如,品鈦股價大曾一度跌至1美元以下。但諷刺的是:品鈦前三季度財報顯示,至2019年9月30日,品鈦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資金為6.082億元,從財報看公司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遠超市值。

當前,品鈦已經破淨,難道金融科技不是科技?金融科技公司的資產,不是資產?

6、綜合各個維度,處在美股的樂信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成為了2019年的大白馬。

據了解:樂信股價創新高的背後,緣於樂信新消費平臺戰略的實施並取得初步成效,2019年全年交易規模預計翻倍。2019年Q3,樂信年內第二次上調業績指引,預計全年交易規模預期至1150-1250億,年初指引為900-1000億。作為比較,2018年樂信全年交易額為661億元。

事實上,樂信2019年Q3業績已經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期間營收達32億元,同比增長72%;淨利潤7.24億,同比增長62%。受此增幅鼓舞,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VanguardQ3增持了多家中國公司,樂信與阿里巴巴、騰訊音樂位居該公司增持倉位排名前五之列,Vanguard買入樂信金額超過1.3億元人民幣。

但相比於A股拉卡拉近40倍的市盈率,樂信的市盈率長期在10倍以下,這是否代表著樂信等一眾上市公司的股價被嚴重低估?反向來說,這些美股、港股的新金融上市公司就真的比A股中的上市公司差那麼多嗎?

7、趣店最高光的時刻定格在2017年,它曾經超百億美元市值來源於市場信心,悲哀的是:市場信心總是會在無限膨脹與無限收縮之間徘徊,而不能學會中庸。

在統計2017年~2018年股價時,讀懂新金融附上了兩篇2018年的文章,如今來看這兩篇文章對於剛剛過去的2019年,依然適用,因為對於多數公司而言,寒冬又持續了一年。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螞蟻上市被暫緩 阿里股價創史上第二大跌幅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帥可聰 陳鋒 北京報導這是阿里巴巴股價5年多來跌的最慘的一次。11月3日晚,上交所發布關於暫緩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的決定。隨後,螞蟻集團在港交所公告,同時進行的H股上市也將暫緩。
  • 長和系公司股價跌超20%,李嘉誠父子財富縮水1000億港元
    由於長和系上市公司股價暴跌,李嘉誠、李澤鉅父子財富縮水合計超1000億港元。除市值縮水,上市公司業績下滑、被機構下調目標價,也成為李嘉誠家族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長和(00001.HK)主要經營港口及相關服務、零售、基建、能源及電訊等業務。
  • 董事長一封公開信讓這家公司股價大漲近8%,發生了什麼?
    圖片來源:金力泰公告值得注意的是,金力泰從今年11月24日創出每股24.98元的歷史高點之後,其股價便進入下行通道,截至12月18日收盤,金力泰股價為每股12.4元。不足1個月時間,跌幅達50%。據證券時報,統計顯示,這是近年來A股首封董事長致所在上市公司股東的公開信。
  • 「集微早報」①手機概念股近4個月股價跌幅排行榜:38家企業跌幅超...
    11月16日#集微早報#★手機概念股近4個月股價跌幅排行榜:38家企業跌幅超30%據集微網統計,手機概念股方面,從股價跌幅分布來看,7-11月股價跌幅超過30%的企業共38家。其中,跌幅在30%-40%間的企業達20家,佔比為53%;跌幅達40%-50%有17家,佔比為45%;跌幅超過50%的企業有1家,佔比為3%。整體來看,華為、小米和蘋果概念板塊雖然在這4個月處於下降中,但整體的跌幅並不大,相對來說,處于震蕩中,其中相關龍頭手機概念股在這段時間內同樣如此,如歌爾股份、立訊精密等,都還在這段時間內創歷史新高。但對於不少中小盤手機概念股而言,股價卻遭遇了「滑鐵盧」。
  • 2019教育公司上市潮冷卻?數據顯示:比想像「熱」些 - 新京報 - 好...
    新京報記者據公開資料統計,今年共有13家國內教育公司成功上市,與2018年持平。此外,今年已上市企業中,僅有3家當前股價低於發行價,其他公司均有大幅增長,甚至有公司漲幅高達188%。 有分析師稱,2019年二級市場教育板塊表現好於2018年是毋庸置疑的。明年大概率還是會持續向好,尤其一些受政策影響較小的賽道,如k12、職業教育等。
  • 瑞幸咖啡兩個多月跌幅近九成,前十大股東浮虧逾90億美元
    「金融1號院」根據最新數據統計發現,瑞幸咖啡在自1月22日創出新高51.38美元/股後,股價便接連回落;截止目前,瑞幸咖啡報收於5.38美元/股,兩個多月跌去46美元/股,跌幅高達89.53%。按照今年首季公布的前十大機構持倉統計來看,十大股東合計持有的1.9843億股,目前已浮虧91.28億美元。
  • 眾安在線轉股9.5億加碼網際網路平臺 能否逆轉股價下行?
    而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已根據舊有的協議支付平臺費用超過10億元。作為首家獲發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的公司,眾安在線長期以來依靠網際網路股東背景賦能其主營業務。公司利用APP、小程序、手機官網、第三方平臺等多個渠道聯繫海量用戶,藉助平臺方的大數據、雲計算等優勢,精準觸及用戶需求,深耕網際網路保險領域。在港股市場上市後,甚至被稱為「香港金融科技第一股」。
  • 公布業績前30天 股價跌去50%的微貸網該何去何從?
    雖然微貸網的業績下滑速度相比於行業部分公司,比如和信貸(HX.US)要慢很多,但基於未來經營依然嚴峻,投資者也並不看好,公告次日該公司股價跌5.14%。實際上,自2019年2月份開始,該公司股價就一路向下,至今跌幅近八成,按上市以來算,股價跌幅也超過了七成。
  • 眾安在線轉股9.5億加碼網際網路平臺能否逆轉股價下行?
    而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已根據舊有的協議支付平臺費用超過10億元。作為首家獲發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的公司,眾安在線長期以來依靠網際網路股東背景賦能其主營業務。公司利用APP、小程序、手機官網、第三方平臺等多個渠道聯繫海量用戶,藉助平臺方的大數據、雲計算等優勢,精準觸及用戶需求,深耕網際網路保險領域。在港股市場上市後,甚至被稱為"香港金融科技第一股"。
  • 上市公司匯聯金融三季虧損超2億元 旗下P2P平臺欲轉型網際網路小貸
    公告顯示,匯聯金融虧損的具體原因是報告期投資於物業發展項目的投資收入及財務顧問服務收入較2019年同期均減少超過90%;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變動發生重大虧損,不少於6800萬元;報告期內平臺服務收入較2019年同期大幅減少超過50%。
  • A股上市公司近百家滿倉質押:暗藏爆雷隱患?
    整體來看,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指標出現趨勢性好轉,不過就單只個股來看,不少企業大股東質押比例依舊處於高比例。據Wind統計,截至12月20日,A股上市公司中,有104股大股東處於滿倉質押的狀態。一般而言,大股東滿倉質押股更容易爆雷。這些大股東滿倉質押的個股中,近七成股票年內股價出現下跌,其中大連聖亞等個股更是出現腰斬。
  • 特斯拉股價一度暴跌近15%,最大機構股東大幅減持
    美東時間9月2日,特斯拉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5%,創五個多月內的最大跌幅。特斯拉股價的突然下跌,也在其他科技股及汽車股上引發震蕩,例如蘋果公司股價也一度大跌超過5%,最終以下跌2.07%收盤,中概股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也一度跌超8%、7%、6%,不過最終僅以1.09%、2.3%、2.41%的跌幅收盤。從全球幾大市場來看,特斯拉在中國和美國雖然勢頭不錯,但是在歐洲卻遇冷,7月新車註冊量卻僅為1050輛,同比大跌76%。
  • 美股8天三次熔斷,中國老牌網貸平臺信而富股價跌入「無底洞」
    3月16日,「信而富」股價表現泥沙俱下,焉有完卵!截止於16日,中概股中的KBS服飾集團收於1.220美元,大跌46.49%,人人股價大跌33.33%,收於0.560美元,慘不忍睹。值得一提的是,本來就基礎面支撐薄弱的中國赴美上市的金融科技概念股,也是遭受重創。
  • 2020年度A股分析報告:千億公司數量破百 15家公司股價在300元以上...
    2020年已近尾聲,新年即將到來。牛牛研究中心對年初至今的A股進行了分析,結論顯示,雖然伴隨著行情好轉,部分公司市值有所提升,千億市值公司突破百家,但與此同時,低市值,低股價,低成交也成為上市公司們不得不注意的問題。
  • 淨利潤再跌六成 時代集團控股創8年上市的股價新低
    交出淨利潤同比下跌近60%的業績答卷後,時代集團控股(01023)創下上市8年多以來的股價新低。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作為為多家國際知名奢飾品牌提供外判服務,代工生產手袋、小皮具及旅行用品的時代集團控股,於2020年2月24日發布業績公告稱,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錄得營收總額達11.49億港元(單位下同),同比減少10.47%,不過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僅4598.4萬元,同比大幅減少59.95%;每股基本收益4.79港仙,中期股息2港仙。
  • 股價兩年多暴漲超6倍,妖股還是潛力股?
    一方面,B站驚動了全國「掃黃打非」辦,年內已被相關部分約談了10餘次;另一方面,B站在資本市場受熱捧,今年4月市值破百億美元,11月破200億美元,本月已接近300億美元。上市兩年多,股價累積漲幅超6倍!單今年的漲幅就超3倍。從用戶口中的「小破站」,到中概股黑馬,蜜姐不禁好奇B站到底是潛力大,還是資本遊戲玩得好?
  • 解密BATJ萬億投資上市公司迷局
    √ 2020年7月以來,資本市場交易活躍,BATJ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和市值表現優異。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回歸,改寫了港交所原有的格局。另外,BATJ投資或者擬投資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積極的影響,如騰訊擬投資泛微網絡、搜狗,兩家公司的股價隨即上漲。√ 從投資策略上看,BATJ較偏好跨市場投資。
  • A股最「迷你」公司跌到不足4億股價暴跌97%!超百股創下尷尬紀錄
    A股目前最「迷你」公司市值不到4億元,與歷史高點相比已下跌97%。美國當地時間12月24日,阿里巴巴低開近11%,隨後股價繼續下探,最低跌超17%。坊間曾稱A股科技公司只有兩種,一種是醬香型,一種是濃香型,可謂一語道破。相比釀酒股的火爆,部分股票的走勢陷入尷尬局面。超150股周四創歷史低點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剔除近一個月上市的次新股,12月以來,創歷史新低的共有197股,其中昨日就有超150股創下歷史新低。
  • 險資也「踩雷」 2隻險企重倉*ST股年內跌幅超50%
    據《證券日報》對近三年險資持股市值梳理發現,銀行、地產等大盤藍籌股一直是險資的最愛,而險資持有*ST股並不多見,目前險資持有的*ST股也是在相關公司「披星戴帽」前就已持有。兩險企持有3隻*ST股從險資對上述3隻*ST股的持股歷史來看,華夏人壽持有的*ST同洲與險資頗有淵源。
  • 華爾街見聞早餐FM-Radio|2020年10月29日
    皮卡需求強勁,福特三季度利潤、收入超預期,盤後股價一度大漲7%。 Pinterest營收、盈利大好於預期,股價盤後大漲29%,帶動推特漲超5%。 德銀「回血」:三季度意外扭虧,為2019年初來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