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京東百度,誰最會投資?
√ 2020年7月以來,資本市場交易活躍,BATJ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和市值表現優異。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回歸,改寫了港交所原有的格局。另外,BATJ投資或者擬投資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積極的影響,如騰訊擬投資泛微網絡、搜狗,兩家公司的股價隨即上漲。
√ 從投資策略上看,BATJ較偏好跨市場投資。BATJ的主要業務和營收皆來自國內,阿里和百度雖然最先於美國上市,但活躍於國內資本市場;騰訊在美投資多為中概股。因此,BATJ在發展國內業務的同時,也提升自己在其他市場的影響力和減少宏觀因素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 從被投資公司資本市場表現來看,憑藉品牌效應以及輸出的資本和流量,BATJ往往會為被投資公司在資本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如股價、市值等。
2020年下半年,隨著疫情後經濟逐步復甦,資本市場局勢向好,美股三大指數、中國滬深指數顯上揚趨勢。在此背景下,一些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和市值一再創新高,如騰訊控股收盤價(700.HK)於7月9日創新高,達563港元,市值5.38萬億港元;同日,阿里巴巴(BABA.N)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即5.61萬億港元。在港交所,兩者市值分別位列前兩位,京東(9618.HK)、網易(9999.HK)市值暫列第四、五位。近年來,網際網路巨頭在全球資本市場產生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從量化數據上看,MSCI(註:明晟指數)吸收多家中國公司;從事件上看,2019年11月阿里巴巴(9988.HK)的再次回歸港交所改寫了騰訊多年一家獨大的局面;從戰略上看,大公司通過孵化子公司、投資併購等行為,壯大自身商業版圖。
那麼,BATJ等網際網路巨頭投資了哪些上市公司?為什麼要投資這些公司?被投資的上市公司業績如何?基於上述的問題,零壹智庫從中選取BATJ四家公司及其參控股的逾百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數據進行研究分析。
一、BATJ差異化投資策略
2000年前後BAT相繼成立,三者分別起步於搜索、電商以及社交等行業;2005年前後,騰訊和百度登陸資本市場,京東成立,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隨著公司體量和業務的不斷擴張,投資併購成為快速搶佔市場的捷徑之一。
根據wind數據,BATJ中,騰訊和阿里巴巴對外股權投資早於其餘兩家。騰訊和阿里進行第一筆對外投資在2005年,標的分別為Foxmail和Altaba;而百度和京東在2010年之後,標的分別為北京趣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韓國SK集團。
那公司如何選擇合適的標的?標的若為上市公司,那交易流程和信息數據較為詳細完整,投資風險較低;若為非上市公司,整個收購手續較為簡單,歷時較短。根據wind數據,BATJ對外股權投資單筆交易金額較高大多為上市公司,如阿里巴巴投資蘇寧雲商、騰訊投資特斯拉等。由於上市公司資料較為豐富,零壹智庫將選取BATJ投資的上市公司,藉以勾勒大公司投資圖譜。
通過2019年年報和招股書,零壹智庫對BATJ概念股的前十大股東進行梳理,並對部分股東進行股權穿透,篩選出與BATJ存在直接股權關係的上市公司。據不完全統計,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京東、百度分別投資43家、37家、11家、9家上市公司,下文將圍繞這100家公司進行分析。
1. 樣本公司中,阿里投資偏好國內市場,騰訊偏好境外市場
由於被投資公司所屬的股票市場不同,公司的投資可以分別在A股、港股、美股及其他市場進行。根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阿里巴巴和百度投資A股的比例超過半數,其中阿里投資的A股公司達26家;而騰訊卻出現相反的態勢。騰訊對於美股、港股的投資數量為17家、11家,皆為四家公司中最多。
圖1:BATJ系上市公司所處板塊(不完全統計)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BATJ較偏好跨市場投資。BATJ的主要業務和營收皆來自國內,阿里和百度雖然最先於美國上市,但活躍於國內資本市場;騰訊跨國投資的在美上市的公司大多為中概股,如搜狗、蔚來等。因此,BATJ在發展國內業務的同時,也提升自己在其他市場的影響力和減少宏觀因素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2. 樣本公司中,BAT青睞信息技術行業,京東青睞批發和零售業
由於交易雙方可能所處不同的行業,因此投資併購分為橫向、縱向和混合三類。橫向為交易雙方生產或銷售相同或者相似的產品,通過擴大市場份額進而增加競爭力和壟斷市場;縱向為交易雙方處於生產鏈中不同的環節,雙方往往為上下遊,且比較清楚對方的經營情況;混合一般是跨行業操作。(資料來源:《我國網際網路行業的跨國併購研究-以阿里巴巴為例》,2018)。
根據樣本,阿里和騰訊投資模式較為豐富,而京東和百度為橫向投資併購。通過梳理,本文提及的公司所屬行業可分為信息技術、金融、批發和零售業、傳媒、交通運輸、服務業、醫藥生物、通信和製造業等九種。阿里巴巴和京東歸為批發和零售業,騰訊和百度歸為信息技術。
圖2:BATJ系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不完全統計)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由於近年來線上零售業發展迅速,企業正在進行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所以阿里側重投資信息技術(16家)、批發和零售業(11家)。根據上圖,騰訊投資信息技術(9家)和傳媒(9家),布局文娛產業;另外,騰訊投資了9家批發和零售業上市公司,如能與阿里可以分庭抗禮的京東、拼多多和美團點評等。百度和京東投資目的較為單純,多為同行業投資。
3. 樣本公司中,除阿里系外,其餘大多擁有自主經營權
除了美股和港股,A股市場大體仍實行是同股同權的政策(註:科創板除外),所以股權從一定程度上與控制權畫等號。根據對持股比例的不完全統計,除了孵化上市的公司,BATJ作為第一大股東出現的多為市值不足百億的公司。
總體而言,BATJ股東席位靠前,一般較大比例持股但不控股,如阿里和騰訊作為第二大股東出現次數最多。
圖3:BATJ系上市公司的股東序列
資料來源:各公司2019年年報及招股書、wind、零壹智庫
經過對樣本篩選,持股比例超過10%共49家;持股超過20%共20家,阿里和騰訊各8家;持股比例超過的50%公司較為少見。在大比例持股後,阿里一般會行使管控的權利。如下表,馬雲分別為亞博科技控股、阿里影業、阿里健康、恒生電子的實際控制人;而騰訊、京東和百度一般不直接管理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活動,允許其獨立運作,如搜狗、鬥魚、達達等。
表1:BATJ參控股公司持股情況統計(註:持股比例不低於20%)
資料來源:各公司2019年年報及招股書、wind、企查查、零壹智庫
註:1、股東方為BATJ及旗下子公司;
2、當相關股東超過一位時,我們將其設為一致行動人,並對其持有的股東進行加總;
3、按持股比例降序排列;
4、實際控制人的數據部分來自第三方,可能與實際有出入。
在BATJ中,持有被投資公司股權比例最多的是阿里,其持有亞博科技控股55.71%的股份。亞博科技控股2016年被阿里收購,為中國體育彩票服務商。騰訊、京東、百度持有近半的為騰訊音樂(55.6%)、達達(47.5%)、愛奇藝(56.2%)。
4. BATJ互為投資搭檔,騰訊最「百搭」
BATJ選擇對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比較謹慎,那麼,他們同時選擇一家公司的情況比較少。根據不完全統計,BATJ中多方參與投資的公司僅有9家,如阿里和騰訊投資的華誼兄弟、眾安在線、嗶哩嗶哩,騰訊和京東投資的易車、易鑫、永輝超市、唯品會、步步高,四家共同投資的中國聯通。
表2:BATJ參控股公司持股情況統計(註:持股比例不低於20%)
資料來源:各公司2019年年報及招股書、零壹智庫
第一組中,股東方跨行業試水,對被投資公司業績發展有較為長期的的規劃;這3家公司中,騰訊持股一般多於阿里。第二組中,投資雙方業務關聯性較高,2家提供汽車相關服務,3家為零售類企業;第三組,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聯通在雲計算、大數據方面分別與BATJ合作。根據年報,在雲計算方面,聯通與阿里、騰訊、百度等持續開展公有雲、雲聯網等合作;在大數據方面,聯通與騰訊合資組建的智慧文旅公司;聯通與京東合營公司智慧足跡。
二、BATJ系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表現如何?
近年來,BATJ對於投資併購的手段越發專業,除了與風投公司合作,還自己建立了投資管理部門或者公司,如阿里旗下雲鑫創投、阿里創投,騰訊旗下騰訊產業投資基金、Huai River Investment,京東旗下JD Financial Investment、京東邦能投資,百度旗下的嘉興小度投資等。根據不完全統計,阿里、騰訊、京東和百度參與投資的公司眾多,分別有19家、14家、9家和5家。
憑藉品牌效應以及輸出的資本和流量,BATJ往往會為被投資公司在資本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如股價、市值等。近期,BATJ股市表現較好,股價和市值保持增長,與之相關的公司市場表現較好。
1. 在同時間點,騰訊投資的公司在股票市場表現較好
除了整合業務和擴大市場規模,BATJ還可以通過投資上市公司獲得收益。零壹智庫選取樣本公司在2020年6月30日的收盤價,分別與6個月前、12個月前、18個月前及24個月前的收盤價做比較,以此了解被投資公司在2年間的成長收益情況。
表3:BATJ系上市公司收盤價及多日內漲跌幅截選(單位:元、港元、美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統計日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
註:1、多日內收盤價漲跌幅=(當天收盤價-上日收盤價)/上日收盤價,平均漲跌幅為6個月、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漲跌幅的平均數;
2、表格按平均漲跌幅降序排列。
如上表,我們選取了平均增跌幅前十位,漲幅最大的是阿里投資的GROUPON,增長了462.99%。除了GROUPON,其餘公司在6M的表現差於12M、18M及24M。在數量上,騰訊佔有絕對的優勢,前十位佔據8席(註:阿里和騰訊共同投資嗶哩嗶哩,騰訊和京東共同投資唯品會)。騰訊系公司具有以下特點:網際網路化、高成長性、上市時間不長。
2. 樣本公司期末參考市值總和中,騰訊高於其他三家總和
BATJ通過投資如何影響上市公司的對應比例的市值呢?基於2019年12月31日、2020年6月30日的樣本的總市值,我們按照BATJ對應的持股比例,計算出各家公司股東的期末參考市值,最後將數據加總,得出總和。
其中,騰訊的2019年底、2020年中旬的參考市值總和分別為4123.50億元、6658.74億元,高於其餘三家的總和。騰訊的高市值七成由美團點評、拼多多、京東、騰訊音樂貢獻。美團和拼多多總市值徘徊在萬億關口,騰訊對應的參考市值在6月30日分別達到了1851.13億元、1204.51億元。隨著四家公司市值的騰飛,大比例持股的騰訊的投資回報也「水漲船高」。
圖4:BATJ系上市公司的期末參考市值(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註:股東期末持股參考市值=持有被投資公司的股權比例*指定日期被投資公司總市值
阿里系、京東系和百度系公司參考市值最大的為阿里健康、達達和愛奇藝。自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6月30日,阿里健康總市值從不足千億元增長至2600多億,為阿里巴巴參考市值帶來了近2倍的增長。
3. 樣本企業業績兩級分化,傳統行業業績亮眼,創新產業大多虧損
總體上,據樣本數據,網際網路公司財務數據遠不如傳統行業。通過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100家公司中,騰訊投資的京東位列營業總收入榜首,而阿里投資的郵儲銀行歸母淨利潤遠超其他公司。而騰訊系蔚來、拼多多,百度系愛奇藝營收尚可,但歸母淨利潤為所有公司中虧損較多。
對於阿里巴巴,傳統行業的財務數據優於網際網路行業。根據wind數據,郵儲銀行和華泰證券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優於其他大部分公司,蘇寧易購在2019年的營業總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692.29億元、98.43億元,財務數據領先;但在2020年第一季度出現了虧損,歸母淨利潤為-5.51億元。而虧損較多分別為華誼兄弟、潤和軟體、嗶哩嗶哩等,但潤和軟體在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了扭虧為盈。
圖5:阿里投資的上市公司2019年、2020年一季度財務數據(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註:數據按照2019年歸母淨利潤降序排列
騰訊熱衷投資網際網路公司,網際網路公司前期投入大,前期難以獲利,業績往往表現不佳;直至後期實現規模效應,業績扭轉。2019年度、2020年一季度,業績表現較好的為京東和58同城。根據wind,京東和58同城的20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1.84億元、84.53億元,排名前兩位;而在2020年一季度,兩者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05億元、10.73億元,58同城位列第一。而蔚來、拼多多、華誼兄弟和趣頭條在2019年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持續虧損。蔚來和拼多多處於投入較大的發展前期;而華誼兄弟由於疫情,業績不佳。
圖6:騰訊投資的上市公司2019年、2020一季度財務數據(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京東投資的公司中,零售業多數盈利,其餘行業大多虧損。除BATJ皆參與投資的中國聯通,京東投資的國內零售行業的公司(唯品會、永輝超市、步步高)在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均實現盈利;但英國奢侈品電商Farfetech出現了虧損。其餘投資的物流、汽車、旅遊行業的公司暫未盈利,如京東孵化的物流公司達達的2019年、2020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7億元、2.79億元,營業總收入分別為31.00億元、11.00億元。
圖7:京東投資的上市公司2019年、2020一季度財務數據(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註:數據按照2019年歸母淨利潤降序排列
百度投資的信息技術行業公司多盈利。漢得信息、宇信科技、極米科技、齊屹科技在2019年度、2020年一季度均保持盈利。而攜程網在一季度業績「翻臉」,其2019年、2020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0.11億元、-53.53億元。虧損最為嚴重的是百度持股56.20%的愛奇藝,兩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3.23億元、-28.75億元。
圖8:百度投資的上市公司2019年、2020一季度財務數據(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註:數據按照2019年歸母淨利潤降序排列
三、結論
在網際網路行業,BATJ位於行業最前列;在資本市場,BATJ各自擁有獨到的投資策略。阿里偏好國內市場,投資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在獲得較大比例持股後,阿里一般會將公司轉為自己控制。騰訊偏好境外市場,且投資多為高成長性的網際網路企業,且給予企業獨立經營權。京東和百度投資上市公司遠不及前兩家,且投資對象行業相關性較強,跨行業投資的公司業績不及同行業。
根據樣本數據,在資本市場,騰訊表現較為優異。通過對股價漲跌幅和期末參考市值的測算,騰訊在數量、金額上多於其他三家公司。
溫馨提示:關注我們請加微信公眾號「企業上市法商研究院」,本平臺始於2013年,多年來一直專注於企業和資本法商合作,匯集眾多券商、律師、會計師、投資機構、優質企業,業務領域包括企業上市、併購重組、股權激勵、基金、重大訴訟等。
如諮詢、合作請聯繫楊律師:微信/電話15692107373
聲明:本公眾號致力於好文推送(歡迎投稿),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分享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請勿依照本訂閱號中的信息自行進行投資操作,若不當使用相關信息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需自行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您認為我們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核實刪除!
為防失聯,請關注三個備用號:科創板精選層智庫(kechuangbanfsy)、新經濟工場(xinsanbangongchang)、資本市場研究苑(neeqresearch),搜索公眾號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