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漢翔書法教育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上市公司北京華遠意通熱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通熱力」)。此前,漢翔書法曾於2011年獲得來自真格基金、不惑創投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於2017年獲得來自東方匯富旗下奇成投資的千萬級A輪融資。於2018年獲得來自精銳教育投資的千萬級A+輪投資。
漢翔書法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從事書法、國畫、古箏、圍棋等傳統文化教學服務的素質教育機構。自創立開始,漢翔就定下了以高品質、創新和差異化的產品作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發展戰略。十一年來,漢翔也始終以「重歸經典、當代精神」為經營理念,致力於將當代的技術、教育理念和人文觀念融於中國經典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承,深耕傳統文化素質教育市場。目前漢翔書法團隊有近1000人,全國共有近60家直營校區,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瀋陽等一線城市,已服務學員十餘萬人。
基於「人」與「上市公司平臺」兩大因素,最終選擇華通熱力
此前發布的公告顯示,股權收購及增資完成後,華通熱力二級子公司龍達文化將持有博文漢翔19.5477%的股權,涉及金額共計人民幣6914.48萬元。對於此次增資所得資金,漢翔書法將用於核心城市校區的開拓布局、包括管理和產品在內的數位化升級以及新業務拓展等。
在最終確認與華通熱力達成合作之前,漢翔書法也曾先後接洽過多家投資意向方,敲定看似與教育行業毫不相關,主攻熱力供應、節能技術服務的華通熱力,實際上是漢翔書法創始人李小婭對未來深入長期合作夥伴深思熟慮後的選擇。
對於李小婭而言,人的因素在這一場合作中發揮著尤為關鍵的作用,「一直以來,華通熱力實際控制人對書法領域保持著密切關注,基於對書法行業的了解與情懷,整個溝通過程中,兩方核心管理團隊的配合尤為默契。」
另一方面,華通熱力屬於傳統行業,具備穩定性強、抗風險能力大的特點,且更能理解同樣作為傳統行業的教育行業發展規律和節奏。與此同時,李小婭表示,「華通熱力作為A股上市公司,不僅是單純的給予財務投資,更能從資源和發展平臺上給予漢翔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將幫助漢翔進一步提高內部治理水平,以漸進的方式進一步對接資本市場。」
現金儲備近億元、經營性現金流持續增長,整體盈利時間推遲至2021年
在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同時,漢翔書法與華通熱力籤訂了一份業績承諾協議,即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漢翔書法實現經營性現金流入不低於1.80億元;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不低於1.80億元;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實現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孰低)分別不低於2000萬元、3000萬元、4500萬元。
截至目前,離2021年6月30日僅剩半年時間,對於是否可以完成業績承諾,李小婭表示,「這個對賭業績是考慮到疫情可能的影響後的一個相對保守的預測,按我們內部預算是高於對賭業績的。同時,按過去半年的達成進度,只要疫情沒有大規模的反覆,目前來看我們會高於協議業績承諾。」
這份篤定源於李小婭對於漢翔書法10餘年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穩健經營的自信。這種穩健的背後是根據人才培養和團隊成長能力把控拓校節奏,也是對財務健康度的嚴格把控。在她看來,對單校模型、投資回報周期和校區運營效率等在內的財務管理能力是公司核心的管理能力之一,而這個能力則主要包括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
首先是抗風險能力,李小婭解釋,「雖然以課時確認收入的會計準則看,漢翔19年尚不盈利,但漢翔現金儲備充足,經營性現金流保持逐年增長;即使在作為線下直營校區的主體城市北京停課近7個月的極端情況下,漢翔今年的經營性現金流和期末現金餘額仍實現了同比較大幅度增長。在後疫情時期,考慮到應對不確定性和抗風險能力,漢翔目前有近億現金儲備,足以滿足即使在完全零收入下至少一年以上的公司正常運轉。也正因如此,此次融資中,管理團隊僅稀釋5%股權用於增資,引入上市公司股東主要是從資源和戰略的協同性考慮,漢翔實際上對現金需求並不強烈。」
其次是盈利角度,成立於2009年的漢翔書法前期用了將近7年的時間進行了產品打磨和單校模型校驗,直至2017年,經過成功的驗證後才開始走出北京進入全國多個新城市,過去的三年,漢翔的校區數量增長了4倍,營收增長了7倍。
線下教育機構特有的盈虧回收特徵註定一家新校開辦除前期投資外,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達到一定的學生數量積累後進而實現盈虧平衡。從2019年數據來看,漢翔書法於2017年以後成立的校區高達75%,由於新校佔比較高,所以在扣減包含新校投資、新校區培養周期,以及全國總部和研發成本投入後,2019年仍屬於戰略性虧損。
不過,李小婭表示,「2019年漢翔書法的盈利校區數增長了一倍多,成立時間達2年以上校區基本全部盈利,其他尚未盈利的新校也基本符合提前測算的單校財務模型正常回收周期節奏。」
基於此,漢翔書法原定的整體盈利時間點為2020年,因為過去三年新建校區大部分已陸續進入盈利期,基於整體校區數已經達到一定數量,在穩健的拓校節奏下,新校佔比在逐漸下降。不過,由於上半年的突發疫情,盈利時間點調整為2021年。
繼續保持穩健拓展,同時將通過產品輸出進入非直營城市
儘管這場疫情導致了漢翔書法盈利拐點推遲一年,但是更為長期的收穫在於推動在線產品能力、數位化管理以及服務水平的提升,同時增強團隊遠程管理和協同性,長期看來,這對於未來漢翔書法不斷進入新城市提供了前期實戰性經驗。
與此同時,李小婭發現,僅從業務數據來看,複課後幾個月的營收同比依然增長,但是也明顯地感覺到儘管市場需求依舊旺盛,但是家長在選擇上更加謹慎;從機構經營的角度,市場對產品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內部管理上看,這次疫情讓更多機構看到了穩健運營和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提升應對不確定環境的能力的必要性。
對於未來的發展,李小婭則表示,漢翔書法會始終堅持健康、穩健、可持續的增長外,除保持高線城市直營校區拓展節奏外,也會增加非直營城市產品輸出能力,如果有合適的時機,會考慮併購優質的中小機構。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