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國產影視恢復期的前段,《八佰》如一顆炮彈般炸開了迷霧,用悲壯開啟頭章。
其勁頭還未過去,可管虎卻又扯起了「旗子」,同郭帆、路陽書寫起另一段「壯歌」—《金剛川》!
同樣是戰爭大片,從抗日橫跨到抗美援朝,但《金剛川》並沒有《八佰》那麼寬裕的拍攝時間。
它的誕生只用了不到四個月時間,8月28日首發海報,10月23日上映。
這部電影的出現,如同戰爭一般急促,讓觀眾都還未緩過神來,便已成型。
不到一百二十天的拍攝,這「長成期」和它巨作的身份似乎有些不符,但預告片中的恢弘場面和鏡頭卻告訴我們一切都是真實。
如此短期拍出的《金剛川》,是所有演員,導演,工作人員的「血和汗」來造就。
是拍戲「不要命」的吳京來推動。
吳京拍戲的「狠」,圈中聞名,大有跟成龍大哥年輕時一較高下的勁頭。
在拍攝《金剛川》時,也同樣如此。
今天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金剛川》編劇趙宇寧教授在社交平臺上髮長文來感謝吳京,並曝光了一些拍攝幕後故事。
趙教授直言在一次出外景時,遇到身上帶著護具的吳京,就上前打招呼,詢問身體狀況,吳京卻一臉笑容地拍著自己身上各個部位,說道哪裡打著鋼釘,哪裡摘過,哪裡是舊傷未愈。
如此輕鬆愉快的話語,卻是聽得趙宇寧教授滿是心疼,也不知從何開口作勸。
他知道這輕鬆的背後是常人無法忍受的傷痛。
可最後的關心只換來吳京一句「沒事,先拍完《金剛川》再說」。
自身傷痛先放一邊,先要拍好《金剛川》,這當真是已經將自己置之不顧,可見對這部作品的重視程度。也難怪前幾天張譯說:這部片子不次於《八佰》
而吳京這種「瘋狂」也不僅僅是對自己,《金剛川》中的演員,都感受過他的恐怖。
為達到最真實的鏡頭效果,拉來團隊每天開練,將李九霄、魏晨這些主演們每天操練得苦不堪言,但為了電影,他們也有自己心中那份信念,逼自己堅持下去。
文章中還曝光了影片拍攝過程中一些吳京相關有意思的故事。
劇本中吳京飾演的班長本身是不姓關的,現實中吳京是滿族,而關姓在滿族中是個大姓,也為了搭上張譯飾演的張飛這個角色,暗含了關羽張飛,所以就改成了關班長。
而且張教授還稱,拍攝期間還被吳京急眼過。作為高射炮班的班長,劇中吳京的主要武器是一架37毫米高射炮。
結果因為道具細節不夠逼真,吳京是直接責難到:這個零件地逼真啊,道具連續射擊的效果滴測試,我滴對得起烈士,對得起電影。
然後還「吐槽」到,不知道是不是被張譯聽進去了,也開始和高射炮道具較勁。也正是這種勁頭,才讓整個拍攝團隊都熱血起來,都興致高漲。
京哥,可謂是並非導演,但勝過導演,《金剛川》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完成拍攝,他功不可沒。
當然,為《金剛川》付出的演員並不止吳京一個,老戲骨張譯同樣值得尊敬。
在該片後期配音中,張譯認認真真配好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專業嚴謹的態度,容不得出一絲差錯。
可在二次製作的過程中,後期卻發現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這時候的張譯早已在劇組四十公裡外的地方,但一個電話過去,他二話不說,立馬在深夜十一點驅車趕回,就為了五個字的臺詞。
什麼叫敬業,什麼叫態度,張譯已經用行動詮釋得非常清楚。
而且他和吳京在片中的角色都不是戲份最多的,他還好,算是個靈魂角色,憤怒炮手,而吳京,僅僅是個班長。
難道以兩人的身份地位爭取不到更好的角色,不能有更多的表現機會?
並不,只要想,他們可以演任何角色,但他們沒有,只要了自己適合的,並未拿走戲多的。
只為創造出最好的電影,並未去過多考慮個人榮譽。
這就是吳京和張譯,這就是真正的電影人。
吳京,用他的「狠」,用他的血和汗來造就了《金剛川》,而張譯,用他的演員精神,來給《金剛川》注入了靈魂。
看到兩大百億影帝如此「捨命」表現,網友們還要吐槽這是一部未播先爛的「墊腳石」片麼?
時間緊迫並非所有人所願,大家都知道10月25日是什麼日子,《金剛川》的出現本就是為貼合這一天的主題。
所以才只有如此短的時間,才會有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齊上陣。
郭帆在《流浪地球》時因吳京的幫助與其結緣,如今又來和吳京一起造就《金剛川》,這可能就是國產電影人的「良性循環」吧。
吳京,當得起國產電影領軍人物的稱號,張譯確實是真正的演員,管虎、郭帆、路陽,也當得起如今國產影視界的中流砥柱。
參與《金剛川》拍攝的每一個人,都為國產電影事業做出了屬於自己的一份貢獻。
趙宇寧教授那句「吳京成全了《金剛川》,也成就了自己」,說得對,也不對。
吳京的確成就了自己,因為在電影事業上他問心無愧,試問有多少電影人能做到這四字。
但《金剛川》並非吳京一人成全,而是導演和千百演員的「血和汗」成全。
這份付出,遠非一張電影票能夠衡量!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