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幕後留下了中國電影工業多少經驗之談,這部紀錄片一一錄...

2020-12-23 騰訊網

一部戰爭大片的面世關乎多少人的付出?「電影工業體系」六個字裡究竟包含了多少數不盡的細節?通常,影片正片結束、字幕滾動時,密密麻麻的工作部門、人員姓名就是電影工業極其抽象的表徵之一。

現在,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不僅把一個個抽象的工作人員姓名具象化,同時也把一部戰爭題材電影在三個月內走過的艱難道路和盤託出,為中國電影工業記錄一些經驗之談。

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中。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11億元。

今天,《金剛川》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宣布定檔12月18日,同時發布了預告片和定檔海報。「我們和《金剛川》」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紀錄片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七印象影視傳媒(海口)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北京)軟體服務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電影《金剛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來,在全國掀起了觀影熱潮。在影片取得票房和口碑成績背後,是全劇組常駐5000人不遺餘力的日夜奮戰,最終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一部劇作精良、製作精良的精誠之作。

用光影銘刻歷史、用演繹致敬英雄,正是電影《金剛川》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而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不僅詳細地揭秘了《金剛川》拍攝過程也帶我們見到一群電影的「幕後功臣」。從導演、演員、燈光師、道具組、化妝組,甚至到特殊演員(殘疾人演員),幾乎每一個參與電影環節的工作人員,他們的故事,都被記錄下來,看點十足。電影海報特意選用了一張場記板的照片,既是向《金剛川》中修橋護橋的志願軍幕後英雄們致敬,也是感謝眾多電影幕後工作者的付出。

影片拍攝過程共集結演員1174人,劇組工作人員2479人,特效人員2600人,後期人員1302人。最終,《金剛川》的成片鏡頭數量定格為1249個。片長122分鐘的《金剛川》整個製作周期不到三個月,其創作歷程為電影工業化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

在《金剛川》裡,為了保證大部隊在凌晨5點前到達金城前線,所有志願軍必須排除萬難通過一座橋。而拍攝《金剛川》的電影人們有著和電影中戰士們一樣的使命:他們必須在短短3個月內完成這樣一部戰爭大片的拍攝,在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之前完成這部影片。製片人表示:「拍《金剛川》,我有一種在打仗的感覺。」

在「我們和《金剛川》」預告片裡,則再現了劇組緊張拍攝的實況,以及演員們對電影的想法。「緊迫感」、「拎著一根弦兒」、「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既是《金剛川》裡過橋的任務,也是拍攝《金剛川》時電影工作者的實況寫照。

「我們和《金剛川》」分為四個章節:「集結」:七十年前的集結為了勝利;「前進」:沒有退路;「衝鋒」:不畏艱險;「信念」:可破萬難。詳細講述了《金剛川》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以及拍攝中遇到的困難。

大量外景,需要「靠天吃飯」,導演組被逼成了「氣象專家」;拍攝地丹東又遭遇百年不遇的颱風,作為重要的道具——橋,也被洪水淹沒。「拍著拍著,橋沒了……」戲裡戲外,如何「保」橋?都是難題。每次劇組的橋被颱風刮壞,原本是拍攝電影的製片組立刻變身工兵連。跟《金剛川》中志願軍戰士感嘆「我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修橋的」的情節十分相似。劇組被迫停工了差不多10天後,終於等到颱風過去,可洪水卻退不了,仍然是無法拍攝。最後劇組只能另闢蹊徑,找了一個魚塘架橋,拍攝了電影中的殘橋和人橋戲份。

為了盡力還原70年前志願軍戰士的狀態,張譯、吳京提前半個月接受高射炮訓練,李九霄、魏晨學習使用槍械、攀爬施工塔吊,前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現場演員太多,執行導演忙不過來,張譯甚至擔任了臨時的執行導演,指導演員表演;道具組為了達到電影的拍攝要求,集體住在道具間,夜以繼日地改造高射炮;戰場上血肉橫飛,那些被炸斷手腳的戰士,都是由特殊演員(殘疾人演員)化特效妝完成;扛橋的演員,凍得嘴唇發紫……連導演田羽生都感慨:「扛橋的真是在用命在扛。」

正如張譯在採訪中所言:「我們電影各部門都付出巨大的努力,儘可能地呈現70年的跨越。」「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指的不僅是戰場中的並肩協作,也是全體主創人員的共同奮鬥。

作者:王彥

編輯:周敏嫻

責任編輯:範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們和《金剛川》」上映,這些電影幕後紀錄片也值得看……
    《金剛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來,在全國掀起了觀影熱潮,片長122分鐘的《金剛川》整個製作周期不到三個月,全劇組常駐5000人不遺餘力的日夜奮戰,最終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部作品,其創作歷程為電影工業化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 可以說,「我們和《金剛川》」不僅詳細揭秘了《金剛川》拍攝過程,也讓觀眾見到許多電影的「幕後功臣」。
  • 《金剛川》:一場「命題文+快製造」的工業電影較量
    作為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講述了一個堪稱奇蹟的故事。中國人民志願軍克服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敵我力量懸殊的劣勢,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部電影是根據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件改編的,電影的熱映,也使金城戰役這場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走進了大家的視線。
  • 《金剛川》「戰地無聲」打通共情 探索電影工業新模式
    網易娛樂10月27日報導 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的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26日11時,影片票房已突破3.6億,連續四天獲得日票房冠軍,吸引了近千萬觀眾走進影院觀影,映後「真實」「震撼」「感動」等感受也被頻頻提及。觀眾的熱情期待和高度認可,離不開全劇組臺前幕後5000餘人的精誠合作,而其中高效集結、創新視角的創作嘗試,也為中國電影工業發展提供了借鑑意義。
  • 《金剛川》是工業的勝利,電影的失敗。
    假設你在影院看電影打了個盹,醒來非常尷尬。但你很快驚奇地發現,你又看到了熟悉甚至相同的畫面,並沒有錯過劇情。很遺憾。你並未擁有了讓時間停止的特異功能。而是正在看《金剛川》。《金剛川》是爛片嗎?絕對不是!《金剛川》的主旋律題材讓它具有天然的優勢。好題材不等於好電影的道理不必多說。但要在2個月之內完成一部122分鐘的長片,可謂是地獄級難度。
  • 《金剛川》是工業的勝利,電影的失敗
    若批評無自由,則讚美無意義,一部豆瓣6.5分電影都不能批評了嗎?刪了繼續發,再刪再發。完整版原文如下——————————————————————————假設你在影院看電影打了個盹,醒來非常尷尬。但你很快驚奇地發現,你又看到了熟悉甚至相同的畫面,並沒有錯過劇情。很遺憾。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熱血鑄就 致敬幕後英雄
    現在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正在廣西移動寬帶電視熱播中!觀看路徑:廣西移動寬帶電視-紀錄片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電影《金剛川》滿載觀眾的期待與厚望,上映首日,就以15.84萬場刷新國產電影的首日場次紀錄。  金剛川,是朝鮮境內的一條山谷,地勢險峻,河流湍急。1953年7月13日,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打響。中國人民志願軍必須通過金剛川運送軍隊與物資,然而,一座架設在湍急河流上的木橋,則成為渡河的唯一通道。
  • 《金剛川》「人橋」幕後,是血肉之軀搭建的英雄橋
    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11月3日票房已突破7.5億,連續11天穩坐單日票房首位,吸引了近兩千萬觀眾走進影院感受歷史光影。片中那座永遠炸不毀、衝不垮的人橋,更成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縮影,感動了每一位觀眾。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電影《金剛川》滿載觀眾的期待與厚望,上映首日,就以15.84萬場刷新國產電影的首日場次紀錄。  金剛川,是朝鮮境內的一條山谷,地勢險峻,河流湍急。1953年7月13日,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打響。中國人民志願軍必須通過金剛川運送軍隊與物資,然而,一座架設在湍急河流上的木橋,則成為渡河的唯一通道。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幕後故事同樣感人 《金剛川》紀錄電影將映...
    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11億大關。該片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也於日前宣布定檔本月18日,同時發布了預告片和定檔海報。這將形成罕見的電影和其紀錄片同映的情形。
  • 《金剛川》是怎麼出爐的?紀錄電影定檔12月18日
    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毫無疑問,電影《金剛川》是一部「特殊」的電影。從立項到投拍,從攝製到公映都體現了現而今的「中國速度」,這背後是全劇組常駐5000人不遺餘力的日夜奮戰,最終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一部劇作過硬、製作精良的電影作品。用光影銘刻歷史、用演繹致敬英雄,正是電影《金剛川》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 聊聊電影的幕後紀錄片
    10月7日,電影《奪冠》的幕後紀錄片《我們》登陸B站和歡喜傳媒,一經上線就得到了無數關注。截至目前,B站播放量已超過255萬,570多人打出了9.7的超高分數。不僅如此,這部片子在豆瓣上也獲得了8.4的評價。陳可辛更是稱其為:「比我所有的電影都好看。」 就是這樣一部記錄電影《奪冠》與中國女排邂逅的幕後紀錄片,竟然得到了這麼多觀眾的喜愛和肯定。
  • 《金剛川》特輯揭秘「人橋」幕後 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
  • 《金剛川》紀錄電影定檔12月18日 揭秘幕後故事
    《金剛川》紀錄電影定檔12月18日 揭秘幕後故事 12月11日,《金剛川》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宣布定檔12月18日,同時發布了預告片和定檔海報。「我們和《金剛川》」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
  • 《金剛川》幕後揭秘: 12天完成動態預覽,武行演員肉身築人橋
    《金剛川》幕後揭秘: 12天完成動態預覽,武行演員肉身築人橋 時間:2020.11.1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他是《金剛川》第四位導演,他說這是中國電影綜合實力的一個標誌
    還有中國電影工業一次史無前例的操作。01.虎哥就問我了,你不是正想學戰爭片怎麼拍嘛,那來組裡玩吧!第一導演:第一次聽到有這樣一個項目是啥時候?田羽生:7月初,幾號記不清了,反正很突然。他們也特別高興能參與這部電影的拍攝,覺得很有意義。第一導演:最後到手的紀錄片素材有多少?田羽生:700多個小時。第一導演:那不得剪瘋了?田羽生:瘋了,後期十幾個人在那挑素材,都挑瘋了。
  • 中國戰爭電影的一次新嘗試《金剛川》
    是臺前幕後主創們的傾力合作,也是中國戰爭電影的一次新嘗試。 一、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首度聯合執導《金剛川》臺前幕後的陣容都是中國電影的頂配,管虎執導的《老炮兒》、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路陽執導的《繡春刀》系列等等,都是國產類型片中的翹楚。
  • 《金剛川》紀錄電影定檔期12月18日 田羽生任總導演 聚焦《金剛川》的幕後故事
    今日,《金剛川》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宣布定檔12月18日,同時發布定檔海報。「我們和《金剛川》」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      電影《金剛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來,在全國掀起了觀影熱潮。
  • 《金剛川》之後,央視親自出手,「抗美援朝」紀錄片,影院上線
    《金剛川》上映4天,獲得票房已過4億,這部吳京、張譯等主演的電影,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我國志願軍部隊在朝韓邊境上的英勇奮戰的感人故事。作為一部電影作品,《金剛川》在某些情節的設置上難免受到不同觀眾的詬病。那麼,現在,來了。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講述幕後故事
    原標題:《我們和〈金剛川〉》講述幕後故事   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金剛川》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定檔12月18日。   《我們和〈金剛川〉》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   該片帶觀眾見到一群電影的「幕後功臣」。從導演、演員、燈光師、道具組、化妝組,甚至到特殊演員(殘疾人演員),他們的故事,都被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