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人橋」幕後,是血肉之軀搭建的英雄橋

2020-11-09 康康新資訊

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11月3日票房已突破7.5億,連續11天穩坐單日票房首位,吸引了近兩千萬觀眾走進影院感受歷史光影。片中那座永遠炸不毀、衝不垮的人橋,更成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縮影,感動了每一位觀眾。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

《金剛川》發人橋特輯 戲裡戲外共克時艱合力搭橋

日前,正在熱映中的電影《金剛川》發布人橋特輯,直擊感人至深的人橋場面幕後艱辛。片中金剛橋飽受摧殘但依舊堅挺,而幕後拍攝過程中,劇組對於橋的搭建和修補,同樣遭遇了極大挑戰。據管虎導演回憶:「難度超出設想,我們真正拍攝時河水和金剛川一樣,暗流湧動中人是站不住的。」劇組最初計劃搭建六座橋梁共同拍攝,但因拍攝期間遭遇數次汛期,搭建計劃由六座縮減到了一座,並由管虎導演承擔起拍攝人橋的重要責任。劇組嘗試多個方案,包括在丹東考察遊泳池,但均因深度、長度不滿足條件而無法落實。最終,聯合導演田羽生及製片部門在當地找到一個魚塘,搭建了一百多米長的殘橋,才讓後續拍攝得以進行。

據了解,聯合導演田羽生最初只是負責電影紀錄片的製作,但因洪峰過境延誤進度,在管虎導演的信任與託付下,田羽生導演臨危受命加入了人橋的拍攝工作中來,最終超額完成了搭橋、動作、爆破等場景拍攝。對此田羽生感慨良多:「《金剛川》這部影片激勵人心。大家團結在一起,為自己的民族做出貢獻,這種精神特別可貴。」

9901A3E969657F6B

《金剛川》致敬歷史關照當下 詮釋「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

片中志願軍戰士為了大部隊過河、支援金城前線,克服傷痛與重壓不惜以肉身架橋;幕後武行演員們身處秋季的丹東,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拍攝,依舊齊聲高喊「挺住」互相勉勵。在大量重複訓練的過程中,有人被橋板磨傷肩膀仍不下火線。對此管虎導演難掩敬佩與欣賞之情,稱讚武行演員「了不起」。總製片人梁靜曾感慨:「就像片中的那句臺詞——我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修橋的!我也想說我們是來拍戲的,不是來修橋的。我們好像真的被附體了,我們要建成這座橋,通過這座橋,讓志願軍過去。最後集合了所有人的才華和努力,達到了今天的結果。」

2020年初,在新冠疫情疫情席捲下,全國4.2萬名醫護人員共赴武漢,搭建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命之橋;南方洪澇災害中,各地民警、消防人員更是頻頻上演以身搭橋、救人於危難的平凡壯舉。「《金剛川》中,那座永遠炸不毀的,創造神跡的人橋,象徵著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血性。」正如影評人的動情解讀,這座人橋不僅是當年戰場上的一座英雄豐碑,更是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傳承與延伸的中國精神縮影。

此文章為轉載 侵刪

相關焦點

  • 《金剛川》特輯揭秘「人橋」幕後 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片中那座永遠炸不毀、衝不垮的人橋,更成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縮影,感動了每一位觀眾。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
  •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2020-11-15 05:05:04 然而,此時敵機卻再一次來到了金剛川的上空,為了掩護大部隊過橋,高炮連將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視野中。「點火!」 排長張飛一聲令下,幾名志願軍戰士毫不猶豫,他們就這樣與敵人展開了正面交鋒。  電影《金剛川》取材於1953年的金城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主力必須在7月13日早上6點到達金城前線支援,電影就講述了從7月12日下午到13日早晨,這十幾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
  • 《金剛川》——支援軍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架起人橋,創造了奇蹟!
    用他們的血肉,築成了保衛家國的新的長城!而《金剛川》則選擇了其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以小見大的將戰爭呈現在觀眾眼前。他們以為,橋這下總不可能再修好了。可是,他們太小看了中國志願軍!沒有人來得及悲傷,他們抬起木頭,帶著工具,再次衝到橋上修橋!時間來不及,木材不夠,那就人頂上!
  • 《金剛川》幕後揭秘: 12天完成動態預覽,武行演員肉身築人橋
    《金剛川》幕後揭秘: 12天完成動態預覽,武行演員肉身築人橋 時間:2020.11.1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電影報
  • 《金剛川》:血肉之軀,奠和平盛世 | Weekend Movies
    據國防部官網上介紹,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此役歷時15天,志願軍斃傷俘敵5.2萬餘人,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金剛川》卻另闢蹊徑,沒有像以往軍事題材影片一樣,著眼於重大歷史事件或是歷史中的風雲人物,卻將鏡頭對準了普通士兵,記錄下他們以血肉之軀守住那座橋。
  • 《金剛川》: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英雄讚歌
    影片《金剛川》講述的是發生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大戰前夕,部隊主力軍奉命穿過金剛川與對岸的敵人決一死戰。美軍得知後,派飛機不斷轟炸通過金剛川的橋。影片以四個章節講述了一群血肉金剛拼死戰鬥的故事以及「毀橋——修橋——過橋」的全過程。
  • 《金剛川》首日破億:這座橋「炸不爛」,因為最可愛的人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
    造橋、炸橋、修橋、再炸、再修……看似周而復始,其實不過是三個字「炸不爛」。在昨天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中,就有這樣一座「炸不爛」的橋。故事根據1953年7月真實發生的歷史改編,那座真實存在過的英雄橋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大部隊送往金剛川的南岸,直到金城戰役勝利,直到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 影評丨《金剛川》:融世代血肉之軀 築保家衛國之魂
    蟄伏在山林中的步兵必須要通過金剛川,增援前線,才有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金剛川水流湍急、暗流湧動,要過去,必須架橋。工兵連接到一項重要任務——最短時間內,在金剛川巖裡渡口上架起一座橋,確保把大部隊在凌晨六點通過,趕赴前線。在美國的偵察機、轟炸機眼皮子底下架橋?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座橋,炸毀重建,炸毀再重建。
  • 《金剛川》:血肉和精神鑄就通往勝利之橋永不坍塌
    血肉和精神鑄就通往勝利之橋永不坍塌《易經》數「九」為陽,兩九相逢,謂之重陽,我國歷來有登高祭祖
  • 《金剛川》一夫當關 生命之橋
    《金剛川》是作為抗美援朝70周年致敬片之一,它以真實事件為基礎,從一個小人物視角,講述了戰爭第三階段的金剛川一場戰役。不得不說,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拍出《金剛川》這樣一部質量上乘的戰爭題材電影,簡直堪稱電影產業的又一項奇蹟。
  • 《金剛川》:血肉之軀架起民族脊梁,英雄之魂不滅
    幾個月前的熱映電影《金剛川》,故事背景是韓戰最後一戰「金城戰役」。為了支援前線,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動出擊,在物資極為匱乏,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一次次搶修架設在朝鮮金剛川上的一座浮橋,以血肉之軀保證大部隊順利通行。影片上映後遭遇不少批評的聲音。
  • 《金剛川》:歷史在人與橋中再現
    電影《金剛川》的故事由老兵的回憶展開。影片與以往戰爭片表現那些著名戰疫的殘酷廝殺不同,《金剛川》瞄準了抗美援朝戰爭金城戰役關鍵一戰——金剛川,著重刻畫了護橋之戰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金剛川是通往金城的一條大河,是志願軍輸戰略物資、增援士兵並經之地。金剛川河面最寬處達60米,加之夏日水流湍急,沒有橋梁根本無法通行,因此這座大橋就是志願軍的生命之橋,敵我雙方都意識到大橋關乎整個金城戰役的成敗。
  • 新片速評 | 用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電影《金剛川》觀後
    ——金城戰役中發生在金剛川上的戰鬥。金剛川是一條河流,河流上有一座橋。這座橋是志願軍的部隊以及各種戰略物質通往金城前線的唯一通道,是保證金城戰役獲取勝利的最關鍵的生命線,所以,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其他的人都已經壯烈犧牲了。張排長毫不畏懼,直對著敵機開火。這是一場非常慘烈的對射。
  • 《金剛川》發布幕後特輯 以光影書寫歷史告慰英靈
    影片日前發布「光影慰英靈」幕後特輯,主創們從創作角度出發,回憶影片拍攝中各展所長、分工協作的經歷。在「打仗般」緊張的製作周期中,以高效團結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呈現英雄歷史、致敬最可愛的人,正是全劇組工作人員的創作初心。
  • 熱血《金剛川》,再掀觀影高潮
    最終,在《金剛川》的引領下,影市迎來了國慶檔後又一個高潮,周末三天共收穫票房5.19億元。 《金剛川》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而創作,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如何讓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通過大銀幕震撼今天的觀眾?
  • 從《八佰》到《金剛川》,每個中國人都不應忘記,誰是最可愛的人
    有人不怕死,可沒人不想活。不管別人怎麼說,我看《金剛川》的時候,是全程哽咽、渾身顫抖的。但是,不管是《八佰》還是《金剛川》,有些畫面和情感是每個觀影人都不會忘記的,那就是視死如歸、慷慨就義的中國士兵。導演管虎,通過3個視角的交替、反覆和遞進,終於在最後將影片的情緒、情感和情懷升華到了極致:一座用戰士們的血肉之軀搭建的「人橋」,成了增援部隊通過橋梁,趕赴金城戰役主戰場的「英雄橋」。
  • 《金剛川》:美軍炸不斷的橋,是中國軍人血肉築成的長城
    影片戲裡戲外都創造了奇蹟:片中那座美軍炸不斷的橋,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用血肉築成的長城,令美國飛行員驚嘆「不可能,就是他們的武器」;全片兩個月拍竣上映,無論是人物敘事還是特效場面,完成度都很高,令人感嘆中國電影工業水準的進步。
  • 《金剛川》為橋的犧牲
    這裡的故事從頭之位就講述的一些個人,一些團體為一場戰爭做出的犧牲,不知道各位觀眾是否關注了《金剛川》時代背景,那是在一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異國的土地上做的一場維護世界和平和國際秩序的戰鬥!為什麼鎖定38線不變,那是戰爭開始前的模樣。這些人為什麼犧牲,因何而犧牲?
  • 《金剛川》再現「生命之橋」守衛戰
    當時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進入最終階段,為了保障能及時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們誓死捍衛金剛川的金剛橋。這座橋在真實歷史上也有原型:金剛川是金城前線的一條大河,在抗美援朝最後一戰之前,美軍晝夜不停地派飛機轟炸橋梁,志願軍在戰爭準備階段搭建的橋梁幾乎全部被毀。但隨後,志願軍在敵軍炮火的轟炸下花費7天7夜架起了一座載重橋,也被稱為「生命之橋」。
  • 電影《金剛川》劍指10億,顏敬傑「金剛川人橋」劇照曝光
    》上映21天累計票房衝破9.3億國民幣,劍指10億元大關,即日對於影戲中顏敬傑等演員在影片中以身材支持木橋的「金剛川人橋」備受熱議,影戲《金剛川》末端,顏敬傑 等氣力派演員扮演的兵士們用血肉之軀搭起人橋的畫面,打動了多數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