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是作為抗美援朝70周年致敬片之一,它以真實事件為基礎,從一個小人物視角,講述了戰爭第三階段的金剛川一場戰役。故事圍繞建橋渡橋展開,前提是在金城反擊戰打響後,美軍為了切斷志願軍的補給線,晝夜不停的轟炸建設好和正在建設中的橋梁。雖然與其他幾部同題材致敬影片從拍攝角度和故事角度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保家衛國、刻不容緩」的愛國精神!
不得不說,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拍出《金剛川》這樣一部質量上乘的戰爭題材電影,簡直堪稱電影產業的又一項奇蹟。
管虎、郭帆、路陽這三位導演在短期內圓滿完成這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一眾演員中,張譯、吳京、鄧超這三位的表現給人印象最為深刻。吳京飾演的關磊,因為在戰地抽菸被處罰,從高炮連長降為班長。
一身玩世不恭的痞氣,但面對敵機轟炸卻毫無畏懼、視死如歸。
最終更是為了民族大義殺身成仁。鄧超飾演的步兵連長高福來,在電影的前半部分是「方言擔當」。
一度給神情凝重的絕大多數觀眾帶來了短暫的輕鬆氛圍。
高福來的結局卻尤為悲壯。
被炸斷腿後仍心系過橋的戰士,靠在橋墩旁機械般地重複著一句:「不用管我。」
當然,放眼整部電影《金剛川》,最令人震撼的還是張譯飾演的張飛這個角色。認真地講,張譯的戲真是太好了,他真的是神化般的演員,中國演藝圈裡擔得起「實力派」的人。
最開始與關班長交流時,他是小心翼翼的。他對對方的關心和感情都是從很多小細節流露出來的。
手下的小戰士給了他一包烤玉米,他沒吃,用布仔細裹了起來,在去找關班長的時候,假裝不經意地隨手扔給了他。
預告片中最淚崩一幕:扮演高炮手對抗敵軍飛機的張譯,仰天怒吼,浴血奮戰。這場戲,張譯一度喊到體力透支,出現缺氧眩暈。
醒過來,接著跟工作人員說聲「對不起」,緊跟著兩個字—— 「再來」。
電影在最後的場景中,張飛因美軍的轟炸失去一條腿和一條胳膊,他拖著殘缺的身體爬回高射炮上,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將炮彈對準俯衝的美軍飛機。看到這慘烈的一刻時,你或許會忍不住覺得自己的身體僵硬了,胃裡翻江倒海。看到戰士們以血肉之軀架橋,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國歌裡唱的那句:「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感謝英烈們以他們的血肉之軀,為我們鑄就今天的和平盛世。
中國不乏戰爭片。《金剛川》卻另闢蹊徑,沒有像以往軍事題材影片一樣,著眼於重大歷史事件或是歷史中的風雲人物,卻將鏡頭對準了普通士兵,記錄下他們以血肉之軀守住那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