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比電影《金剛川》更慘烈,2500枚炸彈都沒炸毀「生命之橋」

2020-10-24 中國青年報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作為今年獻禮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重磅影片,《金剛川》將在10月23日上映,影片首日預售已超千萬,位列預售榜第一,首日排片超10萬場,佔當日排片的比例超過85%。該片市場前景看漲,有人認為該片總票房甚至能和《八佰》一決高下。

拋開《金剛川》的商業價值不談,該片是中國電影人紀念抗美援朝偉大勝利,也是對歷史的真實呈現而不是誇大歪曲;通過這部電影緬懷英雄,而不是借著愛國情懷圈錢。

聯想到這幾個月以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因此,《金剛川》的上映足以彰顯出我們的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與凝聚力。以史為鑑,這正是《金剛川》的精神意義和普世價值。

張譯在平遙影展上稱,《金剛川》不次於《八佰》

影片背景,鎖定勝局的「金城戰役」

《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共同執導,張譯、吳京等領銜主演。影片以抗美援朝為背景,從之前曝光的預告片可以看出,槍林彈雨的場景逼真且震撼,影片充滿了熱血、勇敢、獻身、忠勇為國的民族情懷。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電影片名《金剛川》並非虛構的一條河流,而是真實存在於朝鮮半島。這條河是漢江的兩條主要支流之一,它起源於江原道北部的金剛山。金剛山位於朝鮮和韓國交界處,大部分山峰位於朝鮮境內,素有朝鮮第一山之稱。

說起電影《金剛川》的背景,可能還要從抗美援朝1953年夏季的金城戰役說起,戰役的起因是韓國總統李承晚拒絕在朝鮮停戰協議中簽字, 並拒絕釋放約2萬7千名中朝聯軍的俘虜, 使得本來可以停止的戰爭重燃戰火。

最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元帥、楊勇上將帶領下對金城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擊戰,戰鬥從1953年7月13日起至27日,停戰協定籤字為止,歷時15天的時間。雙方都派出了精銳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團超過20萬人以及美國、韓國軍隊聯合組成共18.7萬人在金城山附近對決。

這場戰役最重要的意義, 不僅使得美國和南朝鮮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從此南北雙方也劃線而治,38度線一南一北的政體形態由此誕生。這場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渡過鴨綠江以來進行過唯一一場戰役規模的陣地進攻作戰,同時也是唯一一次中國人民志願軍擁有炮火優勢的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收復了160平方公裡的土地並將戰線向南推進了約14公裡。 最終迫使美朝雙方在板門店籤署了韓戰停戰協議。

電影《金剛川》就是講述了金城戰役中一個鮮為人知的炸橋和修橋的故事。 國人可能了解韓戰,但是對金城戰役,或者這段修橋的故事就相對陌生,這也是《金剛川》上映的另一個意義:把當年那段塵封的歷史在大銀幕呈現出來,讓更多人知道中國人民志願軍當年付出的犧牲和取得的榮耀。

金剛川上,千枚炮彈都炸不毀的橋

歷史上參與金剛川修橋作戰的英雄叫張振智,他是江蘇省東海縣人。1922年,張振智出生,到1946年,24歲的張振智參加了革命。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是志願軍工兵第3團3營9連連長。抗戰期間更是立戰功無數,甚至在回國參加英模大會時,毛主席兩次接見他。

甚至當這位英雄晚年時,有記者問起他最難忘的戰役是哪一場時,他也是毫不猶豫地回答:金城戰役。當時,金城前線那條叫金剛川的河爆發了一次慘烈的大戰,河上本來有一座大橋和一座人行橋,敵軍為了阻止志願軍過河,出動飛機將兩座橋炸斷。金城戰役打響後,志願軍部隊後勤物資必須經過這裡運抵前線,沒有了橋,就等於切斷了前線部隊的生命線。

張振智受命在金剛川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保證它暢通無阻,上級給他的期限是8天。金剛川河面寬60米,水流湍急,這麼短的時間,在這麼寬的河上架載重橋,簡直比登天還難!但是,張振智沒有向組織提任何困難,當即表示:完不成任務,提頭來見!

張振智曾回憶,在這場戰役中,美方出動了24架黑寡婦P-61戰鬥機。兩個小時內,美機向金剛川大橋投下了700多枚炸彈。七孔橋被炸得只剩下兩孔。參戰志願軍部隊的彈藥很快就要消耗光了,軍用物資再不送上去,會影響整個戰役的走向。

於是,炸了修,修了炸,敵人的轟炸愈發猛烈,炮彈在張振智身旁爆炸,儘管頭部、肩部等多處受傷,但張振智仍堅持繼續指揮架橋。連續七次修復了37米長的橋,他們冒死用自己的生命撐起了橋梁,保障了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據統計,為了炸毀這橋,敵軍總共投放炸彈1000枚左右,炮彈超過2500枚。

值得一提的是,張振智1982年離休後,一直堅持義務進校園,給學生講戰鬥故事,即使他身體患有癌症,幾次發病住院,也沒有停止腳步。2003年,張老英雄受邀赴南京中央路小學演講,可剛講了沒幾分鐘,老英雄便倒在了講臺上,再也沒有起來,享年78歲。

一門我志願軍炮兵擊落10架美軍戰機的十星功勳37毫米高射炮

暴擊「海盜」,志願軍用高炮擊落美機

據史料記載,整個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總共殲敵5.3萬人,俘虜2836人,擊落敵機85架,繳獲飛機一架。志願軍用高炮打飛機在電影有較多筆墨的呈現。比如預告片中最高潮的一幕是演員張譯飾演的志願軍戰士操作單管37毫米高炮,與來襲的美軍「海盜」戰鬥機對決的鏡頭。

預告片中,美國海軍在夜間出動了「海盜」夜間戰鬥機,對守衛金剛川工程橋的志願軍陣地進行空襲,彈雨甚至將志願軍戰士的軀體打碎,而張譯飾演的戰士則操作一門單管37毫米高射炮,發出了不屈的怒吼。這段鏡頭非常感染人,讓人們感受到我志願軍戰士在技術裝備落後的情況下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

F4U「海盜」戰鬥機是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在二戰期間裝備的一種螺旋槳戰鬥機,該機性能優良,火力兇猛,在與日軍「零」式戰鬥機的絞殺中不落下風。到了韓戰時期,F4U「海盜」戰鬥機卻已經落伍,被更加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所取代,不過美軍仍然將其作為近距離支援用的攻擊機來使用。

電影《金剛川》中出現的是「海盜」戰鬥機的夜間版——F4U-5N/5NL。由於白天在我方米格戰機的威脅下,這種螺旋槳飛機已經難有作為,因此美國海軍將具有夜間飛行能力的F4U-5N和F4U-5NL戰鬥機投入夜間對地攻擊任務,主要用於攻擊志願軍的補給線,包括卡車車隊和火車等。該機與普通的F4U-5戰鬥機(白天型)不同,在右側機翼帶有一個外掛雷達,而這個雷達的白色整流罩非常醒目。在《金剛川》中那架翻飛的F4U-5N/NL戰鬥機就明顯有這個外掛雷達。

「海盜」戰機有4門20毫米機關炮,威力非常驚人,因此對地掃射時打在人身上確實會將一個活生生的人打成碎肉。不過,「海盜」戰鬥機在朝鮮戰場上也遭到了地面防空炮火和空中米格噴氣式戰鬥機的多重絞殺,自身也損失慘重,比如電影《金剛川》中張譯操作一門37毫米高射炮與F4U-5N/5NL戰鬥機進行了生死對決就取得了最終勝利。

來源:封面新聞

相關焦點

  • 《金剛川》背後的歷史,美軍2500枚炸彈,都沒能毀掉的浮橋
    最近,由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金剛川》上映,刷新了國產電影多項紀錄,還原了韓戰鮮為人知的一面。▲電影《金剛川》海報《金剛川但是,橋很快就被美軍的偵察機發現,他們出動了24架黑寡婦P-61戰鬥機。兩個小時,700多枚炸彈,七孔橋被炸得只剩下兩孔。他們還對我軍前沿883.7高地,也進行了猛烈的轟炸。
  • 管虎別拍戰爭片啦,沒基本的歷史知識就別碰《金剛川》這樣的題材
    歷史背景,是在談判啟動期間,李承晚集團非常囂張,我方為推動談判進行的夏季反擊作戰期間,為保證181師順利反擊883.7高地,電影《金剛川》的原型張振智,率領志願軍工兵第10團3連,用時七天七夜架起了一座37米長的載重橋——巖裡橋(要過車的),但很快,聯合國軍就向這一帶投下炸彈將炸毀,得知消息的上級命令,一個半小時內修好,否則軍法處置,張振智率領全連頂著敵人的炮火繼續作業
  • 《金剛川》凝聚電影人敬意 七炸七建再現一座橋鋼鐵意志
    《金剛川》以1953年戰爭最終階段金城戰役為背景,以戰地小人物的視角,呈現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景象,講述為向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戰士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金剛川上木橋的事跡。近日,錢江晚報記者採訪了《金剛川》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和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聽他們聊了聊電影艱辛的創作經歷。
  • 電影《金剛川》工兵連長原型張振智:槍林彈雨之下 7天建成「生命之橋」
    電影《金剛川》今天(10月23日)在全國院線提檔上映,該片是國家電影局組織的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重點影片,取材於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電影《金剛川》取材於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通過講述人民志願軍在金城前線的戰鬥故事,謳歌革命英雄主義,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在工兵連長閆瑞原型張振智的家鄉連雲港市東海縣駝峰鄉曹浦村,親人們對張振智的英雄事跡都耳熟能詳。張振智的親人張克勤說:「張振智是我的二爺爺,他是老革命,在朝鮮戰場立過功,我們跟兒孫後代講他的戰鬥事跡,英雄事跡,讓兒孫後代向他學習革命精神。」
  • 《金剛川》背後的歷史背景:一座橋兩小時被投下700多枚炸彈
    《金剛川》背後的歷史背景:一座橋兩小時被投下700多枚炸彈 文/無計讀史 在國慶期間,主旋律電影可謂是扎堆上映,無論是《我和我的家鄉》還是《奪冠》,都向我們展示了那些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斷艱苦奮鬥的人,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深深地熔鑄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中。
  • 節目影評 || 《金剛川》保家衛國,刻不容緩.
    回望中國影史上的戰爭題材電影,我們已然拍過大大小小的不同戰役,但與當年抗美援朝有關的電影卻並不多。而今年,正值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的誕生便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為了保障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們必須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川上的金剛橋,從而保證大部隊能順利過橋。慘烈的「奪橋」之戰就此展開。美軍的敵機虎視眈眈地盤旋在金剛川上,一次次地想要炸毀橋梁;而志願軍戰士們則頑強反抗,以他們各自的血肉之軀,毫不畏懼地迎著美軍敵機的狂轟濫炸,修了炸,炸了再修,一次次地打通著這條交通要塞。
  • 這才是《金剛川》真實歷史背景,比電影拍得還慘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金剛川這部電影,看電影是以韓戰為背景,講述了韓戰後期,志願軍在金城的經歷。需要注意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有著致敬英烈的意思,因為大電影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而且真實的歷史事件要比電影中拍得更加慘烈。
  • 《八佰》票房突破30億,那《金剛川》還遠嗎?
    而縱觀歷史,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與的抗美援朝戰爭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重要標誌,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而電影《金剛川》以此次戰役為為背景,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無懼敵軍炮火在金剛川上架橋鋪路,為前線物資運輸打通命脈的英雄事跡進行講述。
  • 金剛川中你不知道的事,金剛川裡的歷史人物原型揭秘
    最近的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上線了,看的人很多的,還是非常的好看的,小編也看了,很值票價的,值得一看,今天就給大家來說說這個《金剛川》裡面的歷史人物都分別是誰呢?他們的英雄事跡又什麼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 新片速評 |《金剛川》:共和國軍魂和國威的形象演繹
    影片選取抗美援朝戰爭戰爭最終階段中的一個關鍵節點,聚焦於金剛川上那一座決定抗美援朝戰爭勝負的「橋」。昔日抗美援朝電影多是嶺山陣地的爭奪戰,這部電影巧妙擇取空戰、炮戰之中的「橋」的修、炸、修,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敵我力量懸殊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誓死捍衛金剛川上交通要塞——金剛橋的英勇事跡。
  • 金剛川的「人橋」裡 藏著戰爭勝利的密碼
    《金剛川》選擇的並不是公眾熟知的那些著名戰役,頂多算是大戰的前奏,一個敵我雙方並不直接拼殺的戰場:在一場決定性的大戰之前,志願軍要準時抵達前方戰場,必須通過在水流湍急的金剛川上架設的一座木橋。而敵軍想要獲勝,同樣也要盯住這座橋,利用空中優勢炸橋。電影的焦點就放在雙方修橋、炸橋的反覆較量上。
  • 《金剛川》電影我一定會去看,致敬老家的鄰居:抗美援朝的張大爺
    由管虎執導,吳京,鄧超,張儀主演的抗美援朝主題電影《金剛川》馬上就要上影了,愛好電影的朋友一定心急。感興趣請點關注。書歸正轉,我們還是說一說這部只用了兩個月就拍完的電影。《金剛川》是以抗美援朝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為原型,講述了當時志願軍在對己方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頂著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之軀頑強抵抗的英勇故事。
  • 金剛川戰鬥遠比電影激烈!戰士守橋80餘晝夜,迎敵黑寡婦和洪水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電影《金剛川》上映後,掀起了一股熱潮。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部真實戰鬥改編的電影,但是真實戰鬥又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和電影中描寫的一樣呢? 筆者翻開中國工程兵戰史——《英雄的工程兵》,在「走出國門的威武之師」章節中找到了金剛川上的戰鬥。
  • 《金剛川》:不斷的橋,不滅的信念
    影片以「修橋」為故事的主線,為保障部隊主力能在大決戰之前順利渡河,負責掩護的炮兵連與負責修橋的工兵連在金剛川上與敵軍展開了慘烈的戰鬥。叫打仗就打仗,叫修橋就修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不忘。被震撼的同時,更被深深感染。信念不斷,橋不斷,這是我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往無前、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
  • 這部看哭人的《金剛川》,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不能遺忘的歷史
    因為這是一部由上而下發起的大項目,適逢中朝建交70周年,所以金剛川必須趕在10月25號抗美援朝之日上映。在觀影之前我和其他觀眾都有著同樣的憂慮,擔心這是一部倉促上馬的趕工之作。金剛川是朝鮮金城的一條河,也是抗美援朝最後一役的重要樞紐,它是唯一一條保證金城戰役後備物資的生命線。當年張振智連長接到命令。8天內在67米的金剛川上架起座承重橋。在建橋的7天七夜敵機9次轟炸,投下1000多枚炸彈,2500多枚炮彈。
  • 《金剛川》電影講的什麼 電影金剛川的主角原型介紹
    《金剛川》電影講的什麼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梁的英雄故事,將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電影。這個名為《金剛川》故事,在現實中有跡可循。
  • 這不是一座普通的橋,是一首英雄的讚美詩
    兩軍對峙的過程中,橋一次次被毀、一次次建好…… 《金剛川》取材於真實的戰役。1953年,抗美援朝最後大決戰金城戰役,志願軍要如期抵達金城前線,渡過金剛川成為關鍵的一環。為保障大部隊通過「橋」,炮兵與炸橋的敵機展開慘烈戰鬥,工兵不顧敵機的狂轟濫炸奮力修橋。
  • 《金剛川》:那座打不垮的橋
    《金剛川》,與其說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橋的故事,不如說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地獄」的故事。橋在和平年代,是溝通交流、輸送美好與友誼的象徵;但在戰爭年代,就變成了「橋在,就是我們的地獄;橋不在,就是他們的地獄」。電影《金剛川》,與其說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橋的故事,不如說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地獄」的故事。
  • 抗美援朝金城戰役,《金剛川》有座炸不毀的橋
    3月立項、8月開拍、10月23日上映,電影《金剛川》上演了「中國速度」。 張振智率隊趕到任務地點時,金剛川上原先的大橋和一座人行便橋已經完全炸毀。此時距離上級要求任務完成時間僅有8天。 張振智帶著三排先伐木。但是,敵軍也知道工兵架橋要先伐木,他們將這一帶山林都當成轟炸對象,山林一片火海。張振智將計就計,先讓戰友們隱蔽起來。轟炸結束後,他們將炸斷的樹木收集起來。
  • 被投3500個炮彈,7次被炸毀7次修好,為何這座橋這麼重要?
    看了《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覺得魏晨演技還可以,像個奶油小生;看了《八佰》,覺得魏晨的士兵演的真好,但也僅此而已;直到看了《金剛川》的演職人員表,我才知道魏晨有參演,演的是工兵連長閆瑞。37米的橋被炸了又修,連續7次修復,這座橋承擔了1000枚炸彈、2500多枚炮彈的轟炸,即使是這樣,也沒有任何一個戰士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