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愛是摒棄了傲慢與偏見之後的曙光

2020-10-10 燈燈電影院

大家好,這裡是燈燈電影院。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這部電影是我非常喜歡的《傲慢與偏見》。毫不誇張的說,我曾經在一周內把它翻來覆去的看了三遍,然後它就直接進入了我的電影最愛榜單,並且在看完了整個電影之後,我還心血來潮的把小說也找來閱讀,這足以看出我對這部電影的熱情和喜愛了吧。

今天把這部電影強烈的推薦給大家,並且我將從劇情、電影畫面和小說作者簡·奧斯汀本人三個方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05版的《傲慢與偏見》。

喜愛原因一:劇情引人入勝,並且足夠治癒

其實說起劇情,這應該可以被稱為文學界的瑪麗蘇鼻祖了。傲慢的單身青年達西先生和偏見的伊莉莎白小姐的愛情故事,還有富有的賓利先生和賢淑的簡的感情糾葛。不論是達西還是賓利,兩人都是十分富有的黃金單身漢;而伊莉莎白與簡這一對姐妹,則出身於鄉下的小地主家庭。身份的巨大差異為這兩對情侶的感情之路帶來了阻礙,但最終他們依舊衝破了各種困難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看,這不就是大眾最喜聞樂見的灰姑娘的故事嘛。但這部電影卻不僅僅講述了這簡單美好的愛情故事,還展現了經濟利益對於婚姻愛情的影響,講述了幸福的婚姻與不幸婚姻之間的區別。

伊莉莎白和簡的母親一直為了女兒們的婚事張羅,她迫切的希望簡可以通過美貌尋得一名身價豐厚的夫婿,以便於將她們全家從貧困中解救出來。新搬來的鄰居賓利先生帥氣多金,他很快就與簡陷入了愛河,但和賓利先生的平易近人相比,他的朋友達西先生就顯得極為傲慢。伊莉莎白在舞會上對達西先生產生了偏見,後又因為軍官威克姆而對達西先生的偏見更上一層。但事實證明,俊美的外表只是骯髒內心的保護罩,威克姆和伊莉莎白的妹妹凱蒂私奔,以此來要挾伊莉莎白的父親付給他們生活費。但此舉也改變了伊莉莎白對達西先生的誤解,並且催化了伊莉莎白去接受達西先生的感情。

夏洛特(左)、伊莉莎白(中)、簡(右)

卡羅琳(左)、達西(中)、賓利(右)

電影裡一共展現了四段不同的婚姻,以此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簡和賓利先生,這兩段婚姻的結合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之上,因此被認為是幸福的婚姻;而威克姆和凱蒂的婚姻是建立在情慾之上,雙方互相貪圖對方的美色,被認為是不幸的婚姻;按照英國法律繼承了班納特先生全部財產的柯斯林先生雖然是一個牧師,但他自負又自卑,為人刻板生硬,與他結婚的伊莉莎白的朋友夏洛特也不是因為愛情嫁給他,而是為了未來所以必須如此,這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婚姻,也被認為是不幸的婚姻。

為什麼我會說這個故事極為治癒呢,因為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從最開始互相傲慢和充滿偏見到最後打開心結相知相守,這樣的愛情故事本身就令人心生嚮往。況且19世紀的英國鄉村風光也在這部電影裡被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就是下面的一個原因了。

喜愛原因二:畫面真的美到爆炸

其實從影視化的改編來講,05年的這一部並不是劇情最完善的一版,95年由BBC製作的六集劇版才是真正的還原小說劇情的作品。

但你只要打開這部電影,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做無可比擬的畫面與配樂。

這個鏡頭曾經差一點取代了《鐵達尼號》中露絲出場的那個瞬間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下面這張畫面截圖可是擔當了我很長一段時間的電腦桌面。

現在看到依舊會覺得心動

還有這一段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的牽手。

圖片表達不出這種美!

動態的視頻才是王炸啊!

快去看看這部電影吧!

伊莉莎白站在山谷的鏡頭。

此段更適合配音樂食用哦

這一段雨中表白也很是經典。

達西先生從清晨中走來,堪稱整部電影最令人感動的鏡頭之一。

兩人終於在一起了,撒花!

看看這個光影的運用

除了對畫面和音樂運用到極致之外,導演設計了兩個很精妙的長鏡頭來展現人物糾葛和整體的故事背景。我給大家截了圖標註上時間,大家可以都去看看。

這兩段都是在第二次的舞會上。

37分30開始

40分45開始

總而言之,畫面一絕。

喜愛原因三:就是為了簡·奧斯汀。

這部電影改編自英國著名文學家簡·奧斯汀的同名長篇小說,當初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看到過這麼一句話:這部小說充分表達了作者簡·奧斯汀的愛情觀念。

出於好奇的心理我去查閱了簡·奧斯汀的資料,這位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女文豪一生未婚,原因是為了曾經的愛人。嘗試過愛情的簡·奧斯汀不願意在生活中選擇一個與自己沒有感情的男人,正如伊莉莎白在電影中的那句「只有真摯的愛情才能讓我走進婚姻」。分手後簡·奧斯汀開始了她的創作,這部《傲慢與偏見》就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整個文學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就是講述了簡·奧斯汀本人的愛情故事,我認為簡·奧斯汀的愛情就充分表達在了這兩部電影裡。個人建議兩部電影放在一起看,先看《傲慢與偏見》,再去看《成為簡·奧斯汀》。我們只有先去感受作者想表達出來的觀念,這樣在結合她本人的人生經歷時才能產生共鳴。

當然,如果你看過她另一部小說《理智與情感》改編成的電影,你會發現簡·奧斯汀對於姐姐這個形象的塑造永遠是充滿正面的。在她的故事裡,姐姐一直擁有著美好的愛情結局,至於原因是什麼,電影《成為簡·奧斯汀》裡就有答案。

以後的文章裡,這兩部電影我們都會講到。


這畢竟是燈燈電影院的第一篇推文,未來還長,如有不周請諒解。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指出問題,只要是出於好意的留言,我們全都接受。

這裡是燈燈電影院,歡迎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的關係,《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幾次接觸之後達西漸漸的喜歡上了坦率而美麗的伊莉莎白,起初伊莉莎白認為自己絕不會愛上這樣一個傲慢粗魯的人,她也數次在與他的對話中懟的他下不來臺。但隨著情節的推進伊莉莎白卻漸漸發現達西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他有能力,有修養,甚至非常體恤窮人,他有思想,愛讀書,是一個很靠譜的青年。最後經過幾次誤會與意外之後他們終於修成正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傲慢與偏見是相伴而生的。
  • 《傲慢與偏見》書評
    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主要講述了小鄉紳班納特有幾個待字閨中的女兒,班納特太太操心為女兒物色丈夫,當自己搬來一個新鄰居彬格萊,班納特太太對其十分滿意,在之後的一系列交流中,彬格萊與班納特的大女兒吉英產生了感情,也正是因為自己姐姐的感情伊莉莎白認識了彬格萊的朋友達西,達西是一個異常傲慢的人,伊莉莎白對其產生了嚴重的偏見,但達西卻覺得伊莉莎白與眾不同對其產生了愛意,不巧的是彬格萊妹妹一心追求達西,發現達西有意於伊莉莎白
  • 傲慢易改,偏見難改︱電影《傲慢與偏見》
    在看翻拍的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之前,我曾經看過BBC經典版的《傲慢與偏見》。所以說在觀賞到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之後,我很難不把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與經典版的《傲慢與偏見》之間進行一定的對比,但是對比之後就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對於經典文化表現的一種薄弱感。
  • 《傲慢與偏見》越傲慢越偏見
    中學時愛讀名著,連《兒子和情人》、《喧譁與騷動》都能一知半解,《理智與情感》和《傲慢與偏見》卻比輔導書更難讀,可能叛逆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對英國紳士淑女產生先天的牴觸與蔑視,才會對字裡行間描繪的傲慢虛榮不屑一顧,坦白說,華麗璀璨比不上大觀園,高貴氣質被鄉野粗鄙汙染,怎比得上曹雪芹妙筆生花?囫圇吞棗勉強讀到結尾,連書都送給了女同學。
  • 《傲慢與偏見》:偏見拒絕了傲慢,傲慢偏見消除,幸福也來到了
    在這裡,我還是想簡單說說《傲慢於偏見》的劇情:在一個叫朗伯恩的鄉村裡,有這麼一戶人家,班內特家。班內特家裡有5個女兒,都還未婚。莉迪亞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有15歲,莉迪亞上面還有4個姐姐,大姐叫簡,二姐叫伊莉莎白,是文章的女主角。另外的兩個姐姐作者沒有重點寫,我就不重點描述 了。
  • 電影《傲慢與偏見》:愛能打破的,不止是傲慢和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愛情片,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是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納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這部影片我看了很多遍,其中男女主的愛情經歷格外打動我。顯而易見,女主伊莉莎白是位善良活潑、愛恨分明且極其愛笑的姑娘,她出生在英國鄉鎮中資產階級家庭,但她對愛情以及婚姻有自己的觀點,她沒有受母親的影響,她反對因為金錢而結婚。
  •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愛我,偏見讓我無法愛別人!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愛我,偏見讓我無法愛別人。提到簡奧斯汀,我們腦子裡會蹦出怎樣的形容詞呢?浪漫?抗爭?獨立?傲慢與偏見就是其中之一。這本書也被翻拍成許多版本的電影,我最喜歡的就是2005年由凱拉奈麗特主演的。初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海報時,我就全然被它展示的田園風光吸引了。朦朧迷幻的光影透過青山和碧綠的田野打在女主伊莉莎白的側顏上,若隱若現,將她的輪廓清晰的勾勒出來,她似乎要回頭凝顧男主達西,此時的她眼神充滿愛意,嘴角不斂溫柔,只是微微笑著,便是十二分的美了。
  • 書籍:《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其實一開始是叫《最初的印象》,而且第一次它的出版是被拒絕的,十幾年後作者再度重寫,將其改名為《傲慢與偏見》,該書終于于1813年問世,廣受歡迎,生動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被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
  • 《傲慢與偏見》二刷傲慢與偏見
    「傲慢使別人無法靠近我,偏見使我無法愛上別人」昨天下午把我心心念念最愛的一部電影二刷了一遍。模模糊糊印象裡面只記得最後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好了,模模糊糊也只記得傲慢與偏見二詞正好對應兩個人的個性特徵,二刷後更加讓我清晰地認識到了每個角色獨特的人格魅力。場景一:舞會開始,吉英在媽媽班納特的安排下順利與賓利對話且結成了舞伴,兩人對彼此都一見傾心。
  •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傲慢與偏見》是一部由喬·賴特執導,凱拉·奈特莉、馬修·麥克費登等人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05年在英國上映。電影曾入圍第5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影片、第63屆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片,導演喬·賴特憑藉該片獲得第5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傑出新人獎」。
  •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愛自己,偏見使自己無法愛別人
    伊莉莎白對達西產生偏見同時女主伊莉莎白也認識了男主達西,他是賓利的好兄弟,但是眾所周知他是一個非常傲慢的人。在伊莉莎白無意中聽到他對自己的評價時,更加篤定他的傲慢,之後他們的每一次見面伊莉莎白都是帶著偏見的。
  • 《傲慢與偏見》傲慢、偏見
    男主傲慢和女主偏見,但內心都是真誠和善良的,它們倆價值觀和身邊的人對比都很明顯,他們倆最終走到一起是讓人非常感動的。
  • 放下你的傲慢,捨棄我的偏見,成就最好的愛情,悟《傲慢與偏見》
    今天,好久沒看電影的我,心血來潮又重新觀看了一遍《傲慢與偏見》。原著小說很早以前就看過好幾遍,想著說有時間再去重溫一遍,但是不得不感慨自己的行動力,到現在還是沒能抽出時間來。電影《傲慢與偏見》,最喜歡的就是 凱拉·奈特莉和馬修·麥克費登主演的版本。
  • 《傲慢與偏見》:凱拉·奈特莉版光芒四射的伊莉莎白,迷倒無數人
    我是哈哈醬,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美如畫的電影——《傲慢與偏見》,由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主演。好巧不巧,這一段對話被伊莉莎白盡收入耳,自尊心極重的她,將達西的傲慢記於心,惡其行,對其心存偏見,然而,達西其實在見她的第一面,便被她身上獨特的氣質所吸引,只是從小生活在富貴家庭的他,待人待事總有著一股無可救藥的傲慢。
  • 《傲慢與偏見》的深刻含義
    這本書很不錯,《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所寫的小說,是奧斯汀的代表作。此本書戲劇情節有起伏。故事展開是這樣的~1.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莉莎白由於傲慢與偏見,產生愛情糾葛為主線。鄉村紳士班納特夫婦有五個千金,每天操心物色稱心如意的郎君。
  • 《傲慢與偏見》豆瓣8.6: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由喬·賴特執導,凱拉·奈特莉、馬修·麥克費登等人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05年在英國上映。
  • 《傲慢與偏見》200年——偏見的本質
    》,或「傲慢」或「偏見」的各種嘗試都是危險的——假如這種態度本身不是一種傲慢與偏見的話。事實上,有關傲慢和偏見的討論已經超過了3000年。早在17世紀初,培根就已經對與傲慢和偏見互為表裡的「我何知」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 迪麗熱巴 傲嬌與偏見and傲慢與偏見(非對比)
    哈羅大家好,我是愛看電影的瑞瑞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兩部名字差不多的電影,分別是《傲嬌與偏見》和《傲慢與偏見》。首先介紹的是迪麗熱巴主演的《傲嬌與偏見》,它講述了北漂網絡寫手唐楠楠(迪麗熱巴 飾)腦洞大於常人,整日穿行在各種"白日夢"之中,然而在她誤打誤撞毀掉了賤萌海龜男朱侯(張雲龍 飾)為追求女神精心布置的告白儀式之後,這對冤家陰差陽錯之下被迫帶著各自的傲嬌與偏見開始了同居生活。朱侯的高富帥朋友蕭見君(高偉光 飾)因對唐楠楠一見鍾情展開猛烈攻勢。
  • 《傲慢與偏見》電影鑑賞
    電影以日常生活為題材,主要圍繞女主人公伊莉莎白與男主人公達西展開,男主人公達西的傲慢使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對他充滿了偏見,但在一次次碰撞與交流中,男主人公逐漸放下了他的傲慢,而女主人公也放下了對他的偏見,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看起來是一個愛情故事,但它的深度與廣度絕對不僅於此。傲慢的男主,偏見的女主正是現實世界中許許多多人的縮影。
  • 《傲慢與偏見》電影觀後感:學會糾正自己的傲慢與偏見!
    對於《傲慢與偏見》,我只能確定我看過電影,又大概記得自己之前是讀過書的,但不管哪一種,都沒有什麼具體印象,慚愧。這次是真的讀完了,記下一些想法,也告訴後來的自己。主要講了一對年經人,因彼此的傲慢和偏見,互相不順眼;後經過一系列的事情,瓦解了傲慢,也糾正了偏見,產生了深深的尊敬和愛意,並最終走到一起。關於伊莉莎白的偏見和達西的傲慢,以及他們兩人思想的碰撞,soulmate,愛的火花,我不打算說太多,因為主人公在作品中是有得到最多的環境、心理描寫的特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