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市區大南門五馬大包店,執法人員查獲半箱「香甜泡打粉」。該泡打粉的配料中含硫酸鋁鉀,鋁含量≤4.90%,不能用於非油炸類的麵製品。
溫州網訊 溫州都市報昨公布記者送檢13份麵製品的鋁殘留量檢測結果,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對被檢出鋁殘留量嚴重超標的4家包點鋪和超市進行檢查,並現場取樣送檢。
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禁鋁令」出臺前,他們已安排麵製品的抽檢工作。根據抽檢情況,該局將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蟬街「大酒家大包」油條的鋁殘留量嚴重超標
「看到報紙嚇死了,油條都退回去了」
月初,記者在市場上購買13份麵製品送檢,均發現鋁殘留含量。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檢測顯示,其中4份樣品鋁殘留嚴重超標,鋁含量最高的是蟬街大酒家大包的油條,鋁殘留量高達570mg/kg,超標準5倍以上。
昨天上午,市區蟬街大酒家大包店,油條已停售。「看到報紙,我都嚇死了,趕緊把放在我們這裡賣的油條都退回去了。」該店一管理人員說,之前有個夥計幫店裡做油條,作坊就在該店後門一處棚屋,後來被投訴是違法建築,夥計就搬出去了。現在對方把油條放在他們店裡銷售,雙方利潤分成。
這名管理人員說,沒想到這些油條的鋁殘留含量會這麼高,看見報導後,他們立即把油條撤櫃,「食品安全第一,做人要有良心,我們不會再賣這樣的油條了。」
當執法人員問這名做油條的夥計叫什麼名字、作坊在哪裡時,這名管理人員卻答不上來。
西城路大世界超市饅頭的鋁殘留量嚴重超標
「我們一直用泡打粉,平時用手隨便抓」
此次檢測,西城路大世界超市面點區的饅頭也被檢出鋁殘留量為210mg/kg,嚴重超標。
昨天在該超市面點區,執法人員問營業員:「你們發麵添加的是什麼東西?」
一營業員從食品添加劑存放區拿出一袋酵母和「香甜泡打粉」,並稱:「做面點時,就是把這兩種東西摻在裡面的,一直以來大家都是這麼做的。」
「香甜泡打粉」的配料顯示:硫酸鋁銨佔47%。硫酸鋁銨就是此次「禁鋁令」中禁止在小麥粉及其製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記者問營業員:「從7月1日開始,不能再使用這種含鋁的添加劑,你知道嗎?」
營業員回答:「啊,不知道。我們一直都是這麼用的,只要做到不超標就行了吧。」
「做面點的時候,這些泡打粉添加多少?」
「不知道,平時就是用手隨便抓一點放進去。」
執法人員將新規定告知該超市面點區負責人後,該負責人表示立即停用泡打粉。隨後,執法人員現場提取饅頭樣品並送檢,依據檢測結果再對該超市做出處理。
大南門「五馬大包」饅頭的鋁殘留量嚴重超標
「製作面點用泡打粉我師傅就這樣教的」
五馬大包店位於市區大南門菜市場附近,該店饅頭被檢測鋁殘留量為450mg/kg,嚴重超標。店主韋某說,他們製作面點是用酵母和泡打粉摻起來用的,「以前我在當學徒的時候,師傅就是這樣教我做面點的。」
韋某說,看了報紙才知道,這種泡打粉現在不能用了。韋某坦言,用傳統的老面發酵,速度太慢,一天要賣那麼多包點,根本做不出來,「不過,既然國家有規定不能用含鋁添加劑,接下來,我們絕不會用這種泡打粉了。」
執法人員在該店現場查封了半箱「香甜泡打粉」,並現場提取樣品送檢。
劃龍橋路「三味齋」饅頭的鋁殘留量嚴重超標
「含鋁的泡打粉早在1個多月前就不用了」
在之前暗訪中,市區劃龍橋路「三味齋」老闆對記者說,他們是用老面發酵的。而檢測結果卻發現該店饅頭的鋁殘留量嚴重超標,為320mg/kg。
昨天,執法人員詢問店主用什麼東西發麵。店主拎出一袋酵母和一袋無鋁害雙效泡打粉。店主表示,那種含鋁的泡打粉早在1個多月前就不用了。
記者問店主,既然使用無鋁害雙效泡打粉,為何還會檢出鋁殘留超標。店主沉默不語。
執法人員現場提取饅頭樣品送檢。執法人員表示,如果存在鋁殘留超標等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將依法對該店做出處理。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