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酒檳榔產品的功能是多樣化的。從其產生之初到今天,少則幾百年,多則上千上萬年。這個過程中,產品的功能可能有一部分是穩定不變的,另一部分則是不斷演變的。這些不變的和演變的內容,呈現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們在這往篇文字中,希望將菸酒檳榔三者作一下比較。
煙的最初功能或許要猜想:藥用?祭祀?或者一上來就是休閒消遣?因為菸草本身不具備直接食用以資充飢的部分,且其正常的處理方法是用火點燃,吸入其煙霧。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大膽想像:菸葉之被運用,更可能是野外或者定居點生火時,居民常用附近的這種寬大且易燃燒的葉子作點火助燃物而發現其特殊性。那就是一種特殊的香氣,吸入燃燒的煙所具有的興奮感覺。這種特殊的興奮感後來被用於藥用和祭祀的可能性都很大。但是菸葉到今天為止,其藥用屬性在生理層面基本上沒有什麼多少被肯定的部分。那麼,在部族祭祀中,其可以興奮人群的作用就會迅速放大,擴散到更多的部族和地區。祭祀向來是一個需要興奮的場景。這種需求放大了菸草的生理功能。祭祀也是一個部族中最能體現社會層級的活動。隨著菸草在祭祀活動中的推廣,進而會產生一個功能----消費者的身份象徵性。這兩個基本功能確定後,菸草的世界範圍內傳播和身份象徵強化只用了四五百年左右。
酒,因為其生產來源於糧食和水果,需要通過發酵而轉變。故其最初的出現與糧食水果的富餘有關。如中國關於白酒的發明,最為流轉的是杜康。而杜康在當時的職務是掌管糧食的官員。因為糧食存放不當,在水和酵母菌等條件作用下,偶然產生。杜康發現並創造性地解決了基本的生產工藝問題。酒之飲用,作用於人體,最直接的作用還是興奮神經、放鬆身體。糧食和水果在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古代,都是寶貴的。由此而生產的酒,天然地具有寶貴的屬性。故用於祭祀也順理成章。酒,先敬天地諸神,然後由祭祀的人們共同享用。讓人們有了被神或祖先祝福保佑的感覺。與煙一樣,興奮作用對於祭祀很重要。這比菸草可以更快地更明確地促使人群興奮。以上兩點融合,酒在祭祀中的尊貴感覺,與祖先或者神靈同飲一杯酒或者同一種酒的感覺,比菸草有了更多擴散力。當然,酒的出現應該比菸草更早。酒的獨立被發明的區域也更多。
酒的藥用功能,在更早的時候和更多的區域被發明。不過,直到今天為止,其作為食品而產生的正面的藥理作用也不是很明確。因為酒精分子只能通過肝臟分解,而對身體無疑產生很大負擔。酒精更多的藥用作用是作為溶劑或者作為消毒劑。中國有更多老百姓喜歡藥酒的原因,就在於其既是酒,又是中草藥的良好載體。高酒精度白酒更是中國老百姓認可的良好消毒用品,雖然今天的人們不大用酒來消毒,但心理認同仍在。
檳榔的出現不知道與祭祀有多大關係,但肯定有點關係。檳榔的食用雖然很早,但其流行的範圍卻較酒小很多。較菸草呢,傳播的速度又很慢。在中國古代或許曾是中國貴族的休閒品。而到21世紀的今天,檳榔又是重新被發現和開始流行的產品。自明清以來,檳榔在中國的食用區域極其狹窄,僅為原產地臺灣海南和湘潭長沙一帶。檳榔果在海南等原產地的生產方式是天然生長的,其食用方式是以新鮮果實直接加調味劑處理的。相比於煙的燃燒方式,酒的釀造和配菜飲用方式,檳榔應該是最簡單的。但是到今天為止,檳榔消費的流行程度卻較菸酒遜色太多。
檳榔的生理層面的效果依然是興奮感。但由於與祭祀的關聯度較弱,其原材料又極容易取得,進而導致其後續的身份象徵感嚴重不足。沒在最重要的需要興奮的場合大量使用,又一直沒有帶來身份象徵和識別的作用。檳榔就這樣一直安靜地存在著
歸納三個產品的功能可以有如下幾個大的方面:
1、生理層面的興奮感。
2、由最原始的祭祀而來的身份象徵,這是精神層面的需求滿足。
3、擴張到近現代社會中的社會交際工具----這是生理和精神兩個層面的結合。比如,我們去認識新的朋友,特別是新的合作夥伴,從陌生到熟悉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興奮感。因此,菸酒和檳榔都可以起到這個作用。不同的社會階層裡的成員,其身份地位之不同,所需要的身份象徵也要有等級差別。這就導致菸酒在後來的社會交流中,出現極大極細緻的分化。而檳榔的身份象徵功能由於在歷史上的不足,現在還需要補課。概言之,檳榔的身份象徵性不足。
4、作為藥用產品的有效性。在這個方面,菸草最不具有正面性。酒的有效性更多地是作為溶劑和消毒劑。檳榔的藥用有效性最為肯定,也最容易被推廣接受。
從以上簡單的清理來看,檳榔要在市場化進程中進化到更高的層面。必須立足於產品的基礎功能,向著身份象徵進步。在提升身份象徵的過程中,又要結合其獨特的藥用有效性優勢,將「提神醒腦」和「健胃消食」兩個基本功能宣傳到最大多數人群中去。當代社會已沒有了原始祭祀活動,那麼在普通民眾中建立起身份區分度、在高端群體中建立起身份尊貴感的艱難任務的實現,要找到一個渠道路徑,建設一個有層次的品牌文化的整體形象,佔領行業心智資源。
關於行業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關於品牌對渠道的佔領,這一系列問題交給以後的幾期文字來討論。感謝各位的關注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