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大眾文化讓我們更聰明?追劇玩遊戲有正當理由啦!

2021-02-19 發現四次元

經常會看到有很多成功人士這樣善意勸告我們:遠離電視吧,因為那些娛樂影視公司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總是不斷生產一些「弱智」又沒有營養的作品滿足我們,久而久之我們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在這些影視作品上,思想境界也越來越墮落……


對此,小元我一直是抱有深深的懷疑態度的,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看各種美劇、動漫、日劇和電影啊,這難道不是讓我每次在娛樂享受的同時充滿一種負罪感嗎?終於,最近看到美國科技作家史蒂文·詹森寫了這樣一本書:《大眾文化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他所表達的觀點是:事實怡怡相反,大眾文化對智力的要求其實是越來越高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本書裡的部分精彩觀點,知道這些道理以後,我們以後就能用更積極的心態去享受我們喜歡的影視作品或遊戲啦~

比如書中作者就提出,要改變對大眾文化越來越糟的認知,首先是要把媒介視作一 種認知訓練, 而不是一系列的人生教育 。 也就是說, 不要揮舞著道德的大棒去看大眾文化中的暴力、性和髒話。比如,對於網路遊戲:  「重要的不是問遊戲世界裡發生了什麼,而是要問遊戲者的大腦中發生了什麼:他們正積極解決什麼問題、正盡力達到什麼目標 。

(DotA:需要玩家的操作技術、戰略戰術和團隊配合)

遊戲者在玩遊戲時,其實要同步處理多個目標,既有眼前最迫切的問題,,也有長遠的問題。 如果只顧解決遇到的難題,,遊戲者就不會走得太遠,必須同時和遊戲終極目標協調起來。

因此, 聰明的遊戲玩家會同時在腦子裡照顧各種不同的目標,在遊戲時不但需要關注眼前的一切,還需要有長期計劃。

(火影手遊:決鬥需要迅速反應和預測對手套路)

如果留心美劇和電影的變化,會發現它們的劇情在變得越來越複雜,出現的角色也越來越多,角色之間的關係也很複雜,比如«魔戒»的情節設定和角色關係,就要比同樣是經典的«星球大戰»系列複雜。


(《權力的遊戲》人物關係圖)

有研究表明,人花越多時間關注複雜的社交網絡,大腦就越擅長追蹤這些錯綜交互的關係。我們在看美劇、電影甚至綜藝節目時, 大腦其實也在高速運轉, 去判斷其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的面目表情透露出的信息等等 。這些都在般煉大腦的「社交肌肉」和對複雜關係的理解。

(《紙牌屋》傳達了政治的手段和黑暗面)

同時,大眾文化比如劇集和電影的製作模式,也在從LOP模式轉向MRP模式 。

所謂LOP模式是指以分和秒為単位設計節目,生怕給觀眾造成思考挑戰讓觀眾離開 。

但MRP模式則不同,它們以年為尺度來設計節目,而非分秒,它的目標是讓節目、劇集和電影首次播出之後的幾年仍讓人想看 。

雖然這是商業模式驅動的結果,因為它可以產生巨大的版權收入和衍生品銷售收入,但這種模式的作品其實也會讓觀眾在追劇的過程中帶入了更多思考,比如你會猜測劇情走向,會因為劇中重要角色的死去而傷感,會因為新的故事線而興奮……

(《行屍走肉》的真正魅力在於放大人性)

在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民權活動家信姆斯·弗林開始研究歷史上的lQ值,他找到了美國軍隊軍人的lQ記錄。這份記錄顯示過去46年中,美國人均IQ升高了13.8個點。而且在過去一個世紀裡,大部分發達國家的lQ都有大幅增長,平均每10年增長3個點,它表明人類總體上的智商是在增長的,有研究表明這甚至是在加速進行的 。

史蒂文·詹森說,「這些認知升級來源於我們大腦食譜的改變:遊戲及其他互動形態的媒介的出現,時時刻刻都逼迫你做決定; 電視及某些電影在人際複雜度和敘事複雜度上都有明顯的提高。所有這些力量共同創造了一種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環境 。」

在判定大眾文化的利弊時,單純看內容沒有意義,更有意義應該是去看,它會使我們的大腦付出怎樣的認知芳動。

因此,標準應該變一變了,不應該是是否有暴力鏡頭、性愛鏡頭甚至髒話連篇,而應該是它能否吸引我們的大腦,能否有所啟發能否刷新認知,讓我們興致盎然地去填充和主動參與。

(《熔爐》讓人淚奔,同時也給予人強大的力量)

當然,就算大眾文化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什麼都不能過度,如果我們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大腦,長期沉迷在遊戲裡,那就另當別論了,你不能用「遊戲能讓你變聰明」這樣的藉口而逃避現實生活的挑戰。

還有就是,上文的舉例大多是以美劇為主,所以我當然也不覺得看國產婆媳劇和抗日神劇會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並不是說國產劇就沒有好的,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好劇出現,以滿足我們日益挑剔的胃口……

還有就是……看國外的劇順便可以練練外語聽力,對有外語基礎的人來說這又是另一個好處了,對吧?

但畢竟時間寶貴,還是要有品位的追劇看電影,話說這不就是小元我的一個價值體現嗎?專門為大家推薦好看的電視電影啊……(說那麼多怎麼能不順便誇誇自己!哈哈~)

最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Quora問題是「哪些國家在未來30年裡將有最高的生活標準?」有人給出的答案是「澳大利亞」,雖然我還沒去過澳大利亞,不過有移民打算的可以不妨參考一下這個分析,畢竟現在歐洲面臨的嚴重難民危機似乎也不是很好的移民理想地,至於美國就更不用說了……回復「澳大利亞」可獲取該答案連結~閱讀時長大約8分鐘。

相關焦點

  • 0-6歲親子遊戲,會玩的孩子更聰明!
    陪孩子玩兒,能讓孩子在玩兒的過程中輕鬆掌握各種能力: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家長費勁口舌,也不如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通過遊戲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大動作發展和思維能力。會陪孩子玩兒很重要,但是我們卻搞不定玩兒。
  • 看劇還能玩配音 網劇《棋魂》花式追劇帶你飛
    不僅讓一大批網友真香打臉,甚至出現「人傳人」的現象,不僅自己看棋魂,還和朋友瘋狂安利,轟炸朋友圈,利用語言、紅包等手段拉一個又一個人入《棋魂》的坑,嗑亮光cp,玩圍棋遊戲,學習圍棋知識。不管是微博、豆瓣、B站都有小破棋的出現,雖然它沒有流量演員沒有狗血劇情,只有衝段少年對圍棋的滿腔熱血,幾千年來繼承的圍棋精神,也能讓觀眾無法自拔。
  • 顏值追劇遊戲都香的電視機?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晚上下班後出去玩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更多時間都喜歡躺在沙發上追劇,、看電影,電視機的利用率也明顯提高了。趁著最近家裡對電視牆進行改造,這臺看了四年多的電視機也需要換一換了,得跟上現在智能家居的潮流啊,所以智能電視機是我的首選。
  • LOHAS 追劇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回歸:Winter Is Here!
    ☺   2011-2017    小夥伴們追了七年的「權力的遊戲」追美劇不再是將時間空擲而是與時間纏繞一部劇可以是一代人的青春每年的夏天我相信「權利迷們」都特別興奮恨不得告訴所有人自己等了一年的劇集回來啦如果你還沒有看「權力的遊戲」那麼,就給小夥伴們講講必看的理由
  • 「左撇子」孩子比普通人更聰明?德國科學家:別把問題想得太複雜
    左撇子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群體,每次出現在大眾眼前,總是會莫名其妙地被問這樣一個問題:「你是用左手啊?那你是不是很聰明啊?」我一個左撇子的朋友上學時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他很好奇「左撇子的人更聰明」的認知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 權力的遊戲:我們追了八年的劇,正式崩塌
    而在《權力的遊戲》的最終季裡,觀眾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到,劇情並非由角色在推動,反倒是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拉動著角色們去服務劇情。每個主要角色的人物弧光,都發生了或大或小的崩塌,造成了這一出史詩級的「狗尾續貂」。1. 夜王在整部劇中,夜王是崩塌得最慘的一個角色。雖然外觀神似,但異鬼畢竟不是《生化危機》中的低智物種,而是一支有指導思想的部隊。
  • 我們玩(打字)遊戲啦!
    我們星火班上的小朋友們學習編程課可真是帶勁!有的班上的孩子們,已經學會了簡單的坐標理解。有的班上的孩子們,一個個自己編寫自己的古詩詞朗誦視頻。他們不僅古詩選的好,朗誦的好,居然還程序寫的不錯。是不是有文理兼通的小才子的趕腳?
  • 【百曉生の周末】還在追劇?不如來玩熱播劇的同名遊戲呀!
    宅在家裡追劇?不如邊追劇邊玩熱播劇的同名遊戲?逼格高高的哦!    「冬歇期」剛過,各大美劇紛紛恢復周更,相信小夥伴們都和遊戲百曉生一樣開始追美劇了吧?不過呢,一些根據美劇改編而來的手遊同樣精彩,與其傻坐在沙發上當Couch Potato,不如身臨其境的變身劇裡面的主角嗨起來吧!
  • 玩遊戲買什麼手機好?買rog3的理由是什麼?
    現在大家說到玩遊戲買什麼手機好,都會發表很多意見,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同的玩家追求可能會不一樣,但最終我們都希望可以得到一臺跟手感更好的,性能更穩定的手機。那麼這樣的手機有哪些呢?
  • 追劇遊戲兩不誤!《靈域》太會玩了,追劇還送養成小精靈!
    《靈域》自上周六開播以來,熱度持續走高,不斷刷新愛奇藝站內的自身熱度紀錄,因為有緊湊的劇情、華麗的視效、出色的演員也收穫好評不斷。而當第12集中,範丞丞飾演的秦烈以戰損狀態出現時,觀眾的熱情再一次被點爆,「戰損秦烈絕美」「戰損烈,愛了」等類似的評論便在網上蔓延開來。
  • 我們玩著遊戲慢慢變老,但為什麼不接受老年人玩遊戲?
    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德舒特與無數高齡玩家一起玩遊戲,他發現這個群體都有一個共同點——對於考驗反應和策略性的遊戲,在擊敗德舒特的時候他們會感到自豪,卻同時又因為自己玩電子遊戲的事實感到尷尬甚至羞愧。一位叫做Bernadette的玩家(註:為保護個人隱私,德舒特在他的研究報告中使用了化名)甚至引用《聖經》,來為自己用Game Boy玩遊戲的行為做辯解。
  • 假期超爽追劇清單!不睡覺也要一口氣追完!
    豆瓣評分:7.6📺哪裡可以看: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青春環遊記2》是一檔文化旅遊探索類綜藝,打破常規套路。嘉賓組團前往6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通過遊戲贏取不同的吃住行條件,展現最真實的明星狀態,在一次又一次的共同努力中,完成有意思、有意義的旅行。
  • 追劇!!2018最新熱播泰劇(下)
    在看了上面兩個重口味的電影之後,現在讓我們來追幾個輕鬆愉快的泰劇來放鬆一下緊繃的心情。
  • 生活大爆炸、權力的遊戲解禁 最佳追劇組合APP出爐
    喜愛美劇、英劇、韓劇、日劇的小夥伴們有福了,在「限外令」實行一個季度過後,讓追劇黨苦等的熱門境外劇終於捲土重來,美國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第八季、中世紀史詩奇幻大作《權力的遊戲》第五季以及韓國人氣網絡漫畫改編的《海德、哲基爾與我》已率先與大家見面。躲在被窩裡追劇的日子就要回來了!
  • 國慶追劇神器,優質全面屏手機推薦
    也有很多朋友選擇宅在家裡安安靜靜地追幾部劇。對追劇黨們來說,全面屏手機有更高的屏佔比,可以帶來更好的視野體驗,可以說是追劇的最佳選擇。但是單純為了追劇而購買那些價格高昂,配置華而不實的全面屏手機,顯然不是理智的選擇。所以,下面筆者就為國慶追劇黨們推薦幾款價格實惠的全面屏手機。
  • 這款國產「18禁」遊戲,你敢玩嗎?
    餵這位大叔,在這裡賞月的感覺如何?遊戲中各位求生者需要在屠夫追殺的恐懼支配下四處躲避,並找機會破譯5臺密碼機,才可以開啟大門,逃出成功。這個就有一點類似於CF中的突圍模式了,不僅要保護自己不被幹掉,還要絞盡腦汁逃出生天!
  • 明月曾照江東寒:追劇理由很俗
    坦白地說,對於這劇的開播,個人沒有心理準備,因為在個人印象當中,10月應是獻禮劇的主場。不過,既然開播了,個人還是感到很開心,不僅是因為,能再一次看到於朦朧主演的電視劇,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劇的題材給了個人一種「夢想成真」的錯覺。
  • 我們在追《權力的遊戲》老外在追《擇天記》 國產劇海外發行迎來黃金時機
    現在,當我們死守著《權力的遊戲》,一周一集追美劇的時候,會不會想到老外也在追中國電視劇?近年來,電視劇「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國電視劇出口範圍逐步擴大,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受到了海外華僑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歡迎,《擇天記》在國外被翻譯成了13種語言播出,趙麗穎憑藉《花千骨》《楚喬傳》收穫了大批外國粉絲。
  • 寶寶玩得對,比別人更聰明
    怎樣玩更有趣?怎樣玩能讓寶寶更聰明?快來文中尋找答案吧!面臨獨生子女與忙碌的工作形態,現代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物質條件,已比以往優渥許多,除了能給孩子更好的用品,也會購買玩具來陪伴他們度過童年時光。相信有不少爸爸媽媽在為寶寶挑選玩具時,會出現困惑:「到底要挑選色彩鮮豔的玩偶,幫助寶寶視覺發展,還是購買會發出生動音效的搖鈴,吸引他的注意力呢?」
  • 通宵追劇的痛快看的太過癮啦。
    昨天突然發現一部有意思的劇,喜歡的不得了,越看越喜歡,結果追劇上癮導致昨天追到後半夜2點多才睡,早上6點多醒來,收拾收拾吃完飯7點多躺床上又開始繼續追,這部劇有魔力,把我的心勾走啦,因為特別想看男女主的最後結局然後就一直看一直看,我也知道熬夜傷身體,結果還是沒忍住熬夜追劇啦,今天中午就成功追完啦,故事的結局還是很美好的,也不枉我這麼瘋狂追劇啦,看到這裡你一定好奇是一部什麼樣的電視劇吧,竟然能把我吸引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