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群體,每次出現在大眾眼前,總是會莫名其妙地被問這樣一個問題:「你是用左手啊?那你是不是很聰明啊?」我一個左撇子的朋友上學時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他很好奇「左撇子的人更聰明」的認知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有的家長在孩子學會拿東西時就強迫孩子用左手,就是為了讓孩子能更聰明。
在受到反駁時,很多家長都會用名人舉例證實「左撇子的人更聰明」。比如牛頓、居裡夫人、愛因斯坦等偉人,更接近我們生活年代的名人比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著名演員卓別林、瑪麗蓮夢露等等。
這些名人好像為這一說法提供了證據,甚至還衍生出了「用左手可以讓孩子變聰明」的說法。如果用左手就可以讓孩子變聰明這麼簡單的方法,科學家們一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因此,眾多科學家對這個課題進行了研究。
那麼,左撇子的孩子真的更聰明嗎?
「左撇子」的孩子真的更聰明嗎?
眾所周知,大腦分為左右腦,左腦控制右邊身體,右腦控制左邊身體,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左腦人」。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左撇子的出現是大腦交叉控制的結果。德國生物心理學家與荷蘭科學家合作對這個課題進行了研究。
結果發現,用手習慣並不是由大腦控制,是由脊髓控制的,而且在孩子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通過研究發現,在懷孕13周的時候,胎兒在吸吮手指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用手偏好。其中有90%以上就喜歡吸吮右手,這時就已經反映出孩子以後的用手偏好。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發育,脊髓發育還不太完全,與大腦還沒有產生直接的聯繫。
因此,孩子的用手偏好更可能取決於脊髓。
這一研究證實了孩子的用手偏好和大腦並沒有關係。也就是說用哪只手並不能影響孩子的智商,更不能鍛鍊孩子的智商。在這之後,還有很多研究證實了左撇子的孩子在智商上並沒有產生差距。
1933年,巴克內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對339名新入學的學生進行測試,結果顯示用手偏好與智商無關;1976年,腦科學家對7688名學生進行調查,比較左右撇子在智商和認知能力上的差距,結果發現沒有半點關係。2012年,神經學家從右腦更有創造力這一方面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創造性的任務反而激活了左腦。
德國科學家的這些研究證實了,孩子聰不聰明真的和哪只手沒有關係,只是人們想多了而已。
真正聰明的人是左右腦均衡發展
在這些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另一個研究成果,那就是雙撇子的人相對要更聰明。因為左右腦在處理問題時本就是共同協作,每個部分處理一個細節。一個問題的處理是搭配解決的結果。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大腦完成任務的效果是最高的。
但這類人不足總人數的1%,最知名的就是左右手都非常靈活的達文西。
如何促進孩子的 左右腦均衡發展?
左腦管理邏輯推理類問題,被稱為學術腦;右腦管理藝術類、想像類問題,被稱為藝術腦。在鍛鍊左右腦時,家長們可以選擇相應的棋類、數理類遊戲鍛鍊孩子的左腦;鼓勵孩子多運動、繪畫、聽歌等鍛鍊孩子的右腦。
但我認為遊戲是促進左右腦均衡發展的最佳方式,因為孩子在遊戲時大腦活躍程度是非常高的,需要左右腦共同協作的效果也是最高的。我推薦《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由資深早教專家根據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思維特徵設計。
從左腦控制的語言、邏輯、數學、生活認知、自然認知到右腦控制的空間能力、觀察力、創造力、圖像認知等10個方面,全面鍛鍊孩子的大腦,促使左右腦均衡發展。
每天從每本書中挑選兩個遊戲,綜合起來給孩子玩15-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