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號凌晨亞視正式停播
亞視的哪個節目給你印象最深呢?
亞視成立於1957年,前稱:麗的呼聲及麗的電視,它是香港第一家電視臺,前身為香港首間商業電臺,亞視覆蓋香港、澳門、廣東 及北美近一億觀眾。香港人一般簡稱為「亞視」、「亞記」。2011年10月12日,亞洲電視臺灣股東蔡衍明,透過屬下公司首度向高等法院,申請將亞視清盤。
說起亞視,就不得不說亞視那些經典的劇集了,90年代有一大批好看經典的影視劇,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1981年的亞視還叫做麗的電視時,那年播出的《大俠霍元甲》被不少人視為最經典的港劇。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亞視出品的《大俠霍元甲》才是第一部引進到中國大陸的港劇。這部劇1983年首次在廣東電視臺播出之後,又在全國各地輪番播放,曾引起過一陣收視狂潮,在內地播出時更是造成萬人空巷。
這一部,才是中國電視史上第一部以霍元甲為主角的電視劇。劇情最大的看點就是「高手出招,一劍封喉」!這部劇有相當多的武打場面,但絕不是簡單的飛來飛去,花拳繡腿的花架子,都是實打實的真功夫,可謂拳拳到肉啊!
三十多年過去了,劇集還是經典,歌曲還在被傳唱,而令人唏噓的是,劇中的主演黃元申已出家,梁小龍(在周星馳的電影《功夫》中,梁小龍客串了一把大反派)、魏秋樺已經退出演藝圈,黎漢持、董驃已經過世,也只有米雪還活躍在電視圈。尤其是劇中的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一直傳唱至今。
1994年上映的《大地恩情》是80年代港劇的標杆之一。算是港劇中最早的一部長篇鄉土劇,而且也是第一部走出國門,到加拿大真實取景拍攝的劇集。這部劇在香港播出的時候,最高的收視率是TVB的1.5倍。
90年代初,亞視處在巔峰時期,收視經常和TVB不相上下,那時候亞視和TVB也為了搶收視各出奇招。1994年,兩個臺竟然同時播出了《包青天》,令觀眾大呼受不了。兩家電視臺的競爭可謂到了白熱化階段,可惜的是,最後這部劇因為金超群的合約問題拍到接近尾聲的時候卻戛然而止,而TVB版《包青天》也是無線到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沒有播出的劇集。
後來無線請狄龍回巢拍攝了新版《包青天》,亞視也不甘示弱,再請金超群、呂良偉拍攝新版《包青天》,也就是《碧血青天楊家將》的續集《碧血青天珍珠旗》。短短兩年,與無線和亞視有關的包青天題材劇集 竟然多達6部,而且部部是大製作。
不過二十年過去了,可能只有《碧血青天楊家將》這一部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算是在「亂世」中被觀眾記住的經典之作。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幾部劇您覺得印象都不深的話, 那麼接下來這部一定會覺得回憶滿滿。這就是《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了,這部劇原本是1992年的一出舞臺劇,大受歡迎之後被翻拍成了電影,隨後亞視購買了版權,翻拍成電視劇。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由鄧萃雯和當時亞視的當家小生江華擔大旗。這兩位,雖然當時都已年過30,但依舊郎才女貌,十分登對,從20幾歲演到40幾歲。
電視劇和原版的一大改動,在於結局處,舞臺劇和電影中姚小蝶和沈家豪雖然分別了20年,但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在電視劇中,二人最後還是倔強地分開,給觀眾留下了一個略帶遺憾的開放式結局。
1996年播出的電視劇還有一部經典之作,也成就了馬景濤咆哮帝的位置,那就是《再見豔陽天》。這部劇最初計劃拍攝40集,但後來因為收視一度居高不下,屢次加拍,最終以105集結局!成為了亞視最長的一部劇。
1998年播出的一部電視劇一直以來都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那就是《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這部劇由梁立人創作,最初梁立人 帶著故事到TVB推銷,但被TVB拒絕,也才到了亞視,令TVB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部劇大獲好評。由尹天照、萬綺雯、楊恭如等主演。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在1998年就播出了,一共有三部,是系列劇。因為此前的電視劇都沒有相關題材,因此這部劇的出現曾受到各地觀眾的歡迎。播出後第二年就開拍了第二部,第二部中請來了任達華、張慧儀、謝君豪 等助陣,大結局的最高收視曾衝到了20點。
前面提到了亞視的經典劇集,接下來這一時段我們來說一說亞視大事記。
說起亞視這一路走來,其實也是一部傳奇史,首先就要追溯到1949年了,那個時候,英國「麗的呼聲」總公司在 香港 開設了「麗的呼聲」電臺頻道,最初只是一個每天只有四小時的黑白英語電臺,直到14年後,也就是1963年,「麗的映聲」才首次增設了一個中文頻道,以粵語為主要語言,開臺當日的第一個趣劇叫做《妙趣橫生》,也成為了 香港電視歷史上 第一個中文趣劇,1982年9月24日,「麗的呼聲」正式改名為「亞洲電視」並從此沿用至今。
1998年「亞洲電視」舉辦了《香港男士選舉》,讓全港男士們也可以有顯現男士魅力的機會,當時報名人數高達七百多人,所有參選者當時都被稱為「港男」,引起很多話題。首屆「港男」冠軍 戴展國,演過幾個小角色之後也就此消失。遺憾的是,男士選美還是難以支撐,舉辦了兩屆之後,在2000年至2004年期間停辦,2005年復辦後改為亞洲先生競選,參加者不限於香港了,但是只舉辦了一屆就再度停辦。
同樣是由亞視舉辦的亞洲小姐比賽卻大獲成功,亞洲小姐的選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視為一項國際賽事。多年來為娛樂圈發掘了不少人才,通過亞姐選舉出來的明星有:利智、朱慧珊、伍詠薇、葉玉卿、楊恭如 等,早期的亞姐選舉基本獲得冠軍的選手都籤約到了亞視。
2001年,亞洲電視從英國引入《百萬富翁》遊戲,由陳啟泰主持。節目播出短短三個月,已經轟動全城,收視率最高三十九點,而且令香港人掀起一片尋找「知識就是財富」的熱潮。有一位只有類似於我們這邊高二學歷的先生,在《百萬富翁》節目中連闖十五關,成功奪得100萬港幣,他也是香港電視史上在遊戲節目中個人第一次奪得最大現金獎的!
2001年9月11日,美國911恐怖襲擊發生,而也就在發生後數分鐘,亞視新聞部 率先中斷播放中的節目,第一時間現場直播了 紐約世貿中心及五角大樓遇襲的情況。同時,在全港超過三千部「九巴」巴士上的電視機,播放亞洲電視的節目,令全港市民在戶外地方可以看到第一現場。
為鼓勵香港人重新拼發逆境自強,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亞洲電視重播香港電臺二十年前的經典劇集《獅子山下》,並得到了廣大香港市民的共鳴和讚賞。對於香港人來說,獅子山就象徵著香港的精神高地。有獅子山在,精神就在,香港就在。而獅子山精神的起源,就是1973年香港電視臺開始播放的一部單元劇《獅子山下》了,其後一直轟動全港,到一九九四年,播出跨度達到二十一年,講述著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強的勵志故事。
同樣是亞視出品的另一部長篇連續劇《萬家燈火》也在當時鼓舞著香港人,播出後不但受到人們的歡迎,更在珠三角引起鬨動。真實呈現出了香港半個世紀的變遷。
你知道他們也是從亞視出道的麼
張國榮
張敏
張家輝
何家勁
黎明
汪明荃
其實回顧亞視這一路,覺得亞視的成功是積累已久的厚積薄發,但亞視的失敗也是久病成疾的必然,無論將來我們是否能看到亞視的涅槃重生,相信觀眾最想看到的還是優秀的影視作品,只有靠作品才能真正打動觀眾,因為畢竟一個靠劇集佔有一席之地的電視臺,存在的意義不是懷念,而是值得,是一份值得我們坐在電視前的力量,這也是今天娛樂東道主的娛樂新態度。
留言說出你印象最深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