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鳳凰八卦綜合,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麼麼噠~
香港第一家電視臺「亞洲電視」不敵長期虧損,昨日宣告今天將遣散所有的400多名員工,成為歷史。
1957年5月開播的亞視曾是全球華人地區首家電視臺,對於80後來說,ATV的名聲遠不如TVB響亮,其實很多經典劇都出自亞視。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扒一扒那些記憶中已經泛黃的經典港劇吧,想想當時守著一臺滿屏雪花極不清晰黑白電視機,廢寢忘食甚至被家長斥責的追劇日子,原來亞視帶給我們這多快樂,原來很多情懷只能在回憶中感嘆,一去不返。
《還我今生》:呂頌賢和江華主演的,應該是小時候最早看港劇之一。
懵懂無知的我當時對劇情一知半解,很多情節現在也忘得一乾二淨了,不過唯一的印象就是那時覺得呂頌賢可真壞啊,好在最後惡有惡報,呂頌賢大哥又癱了,又自殺了,還算三觀正確,沒有給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
後來長大後再回頭看這部劇發現它其實是在模仿《義不容情》啊,同樣是兄弟情仇,連名字也都是阿康阿傑,阿健阿康的。
《碧血青天楊家將》:亞視1994年製作的電視劇,難得的是把楊家將和包青天合二為一,對於那時候很迷楊家將和包大人的男生來說,這部劇簡直是雙倍加持。
而那似京劇般的主題曲《吼天喝月》十分好聽,傳達出一種忠義正氣不畏生死的豪情,當時很多小朋友聽了後都血脈噴張。展昭也是印象中最帥的一版,劇中居然跟皇帝的愛妃有愛情戲。
此外這部劇的最大亮點是龐太師,大奸臣龐太師實在是不辭辛勞,每次他想殺的人已死無可免時都是他自己出來解救的,當楊文廣即將被斬必死無疑,楊宗保監斬,逼得穆桂英造反,展昭造反,局面無法挽回的時候,是誰,風塵僕僕及時趕到,求來聖旨搭救了忠良之後楊文廣?
不錯,是龐太師!原來他才是個大好人啊!
《精武門》:這部電視在我兒時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無人能比的,那時甄子丹甚至比李小龍更讓我崇拜,甄子丹就是陳真,陳真就是甄子丹。
和朋友練雙截棍,練踢腿,武打姿勢和怪叫,都是因為這部精武門。很多劇看完都忘記細節了,只有這部劇的情節,動作,甚至當時的氣氛現在還記憶猶新。
當時每天晚上八點,甄子丹飾演的陳真,在屏幕上叱吒風雲。強健的體魄,矯捷的身手,以一己之力直闖萬軍帳中,卻毫無怯意,徒手殺敵,豪情蓋天!喚醒了沉睡在很多人心底的男人夢。騰空而起的飛來腿,大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蓬勃氣勢。真是不見陳真,不識男人。
《仙鶴神針》:應該是從這部武俠劇開始學唱粵語歌的吧,主題曲《仙鶴情緣》挺好聽的,照著電視抄下歌詞練粵語。故事內容基本不記得了,主角很醜,卻被不少美女喜歡。
現在想來,最令我難忘的就是白姐姐了,難忘她的善解人意,她的美麗,她的大氣。真正搞不懂臥龍生為何放著這麼好的一個角色不大寫特寫。
後來看了《仙鶴神針》的原著,發現很多角色都被金庸借用到自己書中,如白姐姐之對任盈盈,李青鸞對應小龍女,仙鶴對神鵰,曹雄對歐陽克。
如果再細想一下,令狐衝不斷受傷和馬君武也沒有什麼兩樣。任盈盈也許是白姐姐的升級版,雖然白姐姐從個人魅力上並不比盈盈差,但是臥龍生給予的筆墨太少了。後來金庸估計看不下去了,所以才有了任盈盈這個角色。
《四大名捕》:亞視版是第一次看四大名捕,儘管後來內地和香港一再翻拍,但我還是覺得第一版人物最好,服裝造型什麼的也最符合,不知道是不是先入為主的關係。
至今還記得追命梁小龍服裝的一些小裝飾表現出人物的活潑,無情伍衛國一襲白衣手持扇子顯得出塵脫俗,冷血的鬥笠與快劍給人冷血殺手的感覺。片頭開場曲嗩吶竟然是後來大話西遊裡孫悟空出現時引用的曲子吧。
作為最早的幾部武俠劇,人家在主題曲中已經開始使用rap了:犧牲性命為人謀,難分正邪皆殺手,還我原來真面目,浩然正氣衝牛鬥。
《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不久前在pps上把這部劇重看了一遍。上次看是十幾年前上小學。播大結局那晚我因為第二天要考試不得不早睡,於是叮囑鄰居小夥伴當晚一定幫我把大結局看了。
小時候看過的武俠劇裡,對兩部很有感覺,一部是梁朝偉的俠客行,另一部就是它。過這麼多年,劇情大都忘了,一直記得的是這部劇的男主角是尹天照演的「小子」,還有劇中他咬了天蠶後做夢夢見自己變成只大蠶的情節。
《八仙過海》:小學時候最迷的電視劇,除了武俠片和功夫片就是那種神話類了,可惜那時這樣的電視劇數量太少,經常能碰上的就只有《西遊記》和《封神榜》,看完之後還想看,可是接下來就是那些農村題材的三姑六婆式的情節內容。
作為一個小孩子,實在是看不下去那樣的東西,所以也只有把心思放在每晚六點播出的動畫片上了吧。這個時候香港亞視的《八仙過海》被引進來,對那時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喜。
這部《八仙過海》,論及綜合質量,真的是沒法跟內地的那兩部經典神話劇相比,但是對小孩子而言已經足夠好看。光是那些令人目眩的神仙鬥法就極大地滿足了兒時的我的那種好奇心,並且一度夢想自己也能夠修煉成仙。
《伯虎為卿狂》:最早的穿越劇,唐伯虎和僕人米田共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了現代香港,在這裡尋找他的幾位娘子。單看這個情節設定就知道肯定很喜劇了。孫興那時多火啊,很多電視劇裡都有他,什麼家有仙妻啊神仙老爸啊,現在的孫興落寞到吸毒被抓才被大眾所注意到。
《雪花神劍》:因為楊恭如的梅絳雪,這部是小時候最喜歡的古裝劇之一。相信很多愛古裝劇的小男生都有過白衣姐姐的情結,小龍女如此,絳雪亦如是。那個白衣仙子煢立於孤崖吹奏幽遠的綠玉簫的過於美好的記憶,以及那過於溫柔的月光,以致於很多年後已經長大的我都不敢看第二遍。
後來上了大學實在蛋疼,又手賤買了碟忐忑不安的再看了一遍,發現竟然還是那樣喜歡那樣溫柔的月光和沁人心脾的笛聲,我的女神依舊讓我痴迷。
《國際刑警1997》:一部凸現個人魅力的影片。關禮傑和鄧萃雯的扮相那麼好,以致我至今認為他們在96-97年間是外形最佳時期,儘管兩人後來也演了不少戲,化妝技術日新月異。還有阿驥、大飛和火點。劇情當然有些幼稚可笑的地方,可是為了自己在幼稚可笑的年紀迷戀的一部劇,這些又有什麼關係。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從1998年到2004年,三部《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先暫不談拍攝效果劇情設計等等一切,有一點是我感觸最深,也是自認為此劇最成功的地方。即只要提到這部劇,便第一個會想起況天佑和馬小鈴這倆個名字。是的,倆個名字一起想起。特級殭屍與王牌天師的愛情故事,看到最後,只有感動了。
吸血鬼並不是只有《暮光之城》裡才特別,人鬼殊途卻要愛在一起的痛苦掙扎,無論怎麼設計,放之四海而皆準,賺的都是愛幻想的女孩子的眼淚。記得當時每天看完第二天大家都在學校討論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殭屍,你愛的人馬上要死去了,你會咬她嗎?如果你愛上一個殭屍,你會選擇變成殭屍還是看著愛人因你的死去而痛苦?
《大俠霍元甲》:看完這部劇你要問起霍元甲,我可以脫口而出,他就應該是那樣的一個男子,儒雅、英武帥氣、光彩照人,書生氣很濃,一定穿著港式的開襟衫和黑色的布鞋。
也許主要黃元申自己也沒有想到如日中天的時候忽然出家,時隔多年紛繁的塵世中卻又掀起一股霍元甲的熱風,這部出自香港亞視的電視劇是第一部在內地推出的港產連續劇,相對於那個年代的影視劇來說,故事的整體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氣呵成,完全拋棄了看電影就像看無數的短片所剪接成的報告文學這種不連貫的缺點,而且亞視的武俠劇集相比無線其外景很像電影的膠片效果,所以很容易製造月黑風高的詭秘效果,古龍的小說也是他們改編得最成功。
在你的記憶中,還有那些經典的亞視電視劇嗎?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國際巨星」小S最近為啥總被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