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工作,始終堅持城鄉統籌,條塊結合,紮實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實施。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把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改善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工程建設與管理運行並舉,同步推進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汙水治理和「四改」(改廁、改廚、改浴、改水)工作。城鄉環境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全覆蓋,處理率超85%
成體系布局。按照「合理規劃、集約節約、全域覆蓋」的原則進行布局,規劃建設汙水處理廠、站、點,實現集中汙水收集處理率100%、農村汙水處理率超過85%。
成規模運營。補齊農村汙水處理短板,對於距離城區較近的行政村,建設管網併入城區汙水處理廠;對於距離鎮區較近的行政村,建設管網分別併入鎮區汙水處理廠;對於居住相對集中的行政村,建設管網引入汙水處理站;對居住分散、距離鎮區較遠的行政村,採用生態化糞池加蓄水池處理工藝建設大三格化糞池;對於偏遠獨戶居住的農戶,建設單個三格化糞池,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改造模式。
成流程收益。研發採用生物脫氮除磷+深度治理、人工溼地和「四位一體」汙泥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汙泥減量80%以上。市區和鄉鎮汙水處理廠處理成本降至1.06元/噸,社區、行政村、居民點汙水處理站點為1.93元/噸。處理後中水用於城市溼地公園建設和農村產業化種植。
用足用活國家金融政策。積極利用財政、金融、企業、社會等資金,採用PPP模式全面啟動全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農戶「四改」工作。確定中原環保有限公司為社會資本中標人,採用BOT(建設-運營-移交)運作方式進行投融資、建設施工、運行維護等工作,市政府按照特許經營合同約定向乙方支付可行性付費和績效運維付費,合作期滿後,項目設施及相關權益無償移交給市政府或政府指定的機構。通過採用PPP模式,解決了項目建設的財政資金壓力,為開展項目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立汙水治理管控體系。建立汙水治理管控中心和市區、鄉鎮、新型社區、行政村、居民點五級處理的「1+5」城鄉一體化汙水處理管理體系,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四改」工作納入到全市「1+5」城鄉一體化汙水處理管理體系。管控中心作為新密市智慧水務的核心管理平臺,利用4G數據傳輸、「網際網路+」等技術對全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站點進行遠程實時監控和統一運維管理,實時監管各站點的運行情況。「1+5」城鄉一體化汙水處理體系的建立,提高了全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管理效率,節省了運維成本,特別是人工成本。
建立長效運維管理機制。工程全部竣工驗收投入使用後,市城管局監督中原環保做好後期汙水處理設施和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工作,安排專項責任人,定期對各個終端站點進行巡查,對汙水的進出口水質進行檢測,確保水質達標排放。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長效機制,實現已建成的汙水處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
加強組織領導。制定農村生活汙水和「四改」實施方案,成立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相關部門也成立相應組織,明確分管領導和責任人,細化責任分工,層層明確職責,抓好落實,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宣傳發動到位,確保思想統一。充分利用廣播、標語等宣傳媒體,激發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農村「四改」的積極性,營造農村「四改」工作的良好氛圍。
示範引領到位,確保整體推進。按照典型引路,示範帶動,整體推進的原則,從抓典型入手,從抓示範著眼,在全市範圍確定示範鎮、示範村,示範戶,通過典型作用帶動全市農村汙水治理和改廁工作全面推進。四是質量優先,強化指導。市領導小組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實行工程質量和安全責任制,加強質量巡查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現「掃乾淨、轉運走、處理好」
高度重視,組織有力。新密市高度重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從市到各鄉鎮(街道)、村均成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領導小組,制定農村垃圾治理專項實施方案和農村垃圾治理督導考核方案,全力推進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穩定隊伍,保障經費。新密市各鄉鎮現有清掃保潔人員共4189人,每個鄉鎮辦均成立環境衛生部門,配備管理人員,落實工作經費。每個鎮區配備環衛工人15人以上,行政村、社區和城中村5人以上,村民小組1-2人;省縣道路每公裡配備1名保潔員,鄉村道路每2公裡配備1名保潔員。各鄉鎮配套一定比例資金,專項用於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設立垃圾治理專項經費及其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費,用於清掃保潔、垃圾清掃、環衛設備保養等。
健全制度,強化責任。健全清掃保潔制度,城區、鎮區景區、集市和省道、縣道實行「一日兩掃、全天保潔」,背街小巷、居民樓院和鄉道、村道實行「一日一掃、全天保潔」制度,落實清掃保潔任務,推行績效掛鈎,確保保潔質量,全面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掃乾淨、轉運走、處理好」。全市統一製作保潔員職責和要求、保潔員公示欄,明確工作範圍,強調職能職責。
重在建設,完善設備。新密市生活垃圾無害化綜合處理建設項目(萬容項目)總投資2.3億元,目前已進入調試階段;投資3000餘萬元的新密市餐廚廢棄物處理管理中心,自運行以來日平均處理50噸,投運至今已處理餐廚廢棄物10萬餘噸,現在正在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產能,收運工作進一步向鄉鎮延伸;新密市生活垃圾應急填埋場已基本建成完工;新密市生活垃圾分揀中心選址已完成,項目建議書已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批覆,環評已報備,土地預審已通過,正在細化方案設計工作。
創新模式,效果顯著。新密市持續完善農村「戶投放、村收集、鄉鎮轉運、市集中處理」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農村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無積存積壓,進一步提高了垃圾進廠率和處理率。作為全國第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市), 新密市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屬地管理、循序漸進原則,以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積極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推動工作,努力打造生活垃圾從源頭到終端機械分行處置管理模式。自2014年至2019年底,全市共無害化處理農村生活垃圾14萬餘車,累計49萬餘噸,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