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香港著名作家梁鳳儀如此評價父愛。對於鄧雪鳳來說,此話尤其如此。
冬日棄嬰
1990年的冬天,一個叫鄧和平的人在茅棚裡撿到一個棄嬰,他將棄嬰抱回了家。
鄧和平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境困貧,他家有父母,兄弟妹妹,父親已老,兄弟智障,全家都靠鄧和平一人支撐。就這樣一個貧苦的人家,給了棄嬰第一道生命裡的陽光。從此棄嬰就有了爺爺奶奶爸爸叔叔姑姑,有了一個完整的家。
棄嬰是一個女嬰,鄧和平沒有太多的文化,也想不出太高雅的名字,他用老百姓最平凡的想法,給棄嬰起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名字鄧雪鳳。
雪蘊含著女孩出生的季節是寒冷的雪季,鳳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吉祥的神鳥,以此為名是希望這個女孩能夠不怕困難,象鳳凰一樣吉祥,像鳳凰一樣自由翱翔。
收養了鄧雪鳳不多久,奶奶就因病而去,重病的爺爺不忍拖累一家大小,選擇了上吊自殺。姑姑也忍受不了如此情景,悄悄離家出走。家中就只剩下了爸爸叔叔和小雪鳳。
父愛如山
鄧和平從小就重視對雪鳳的教育,把中國人傳統樸實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一傳授,鼓勵雪鳳努力學習,長大後走出山村,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家裡本就貧困,隨著姑姑的出走,家裡更加難以維持,鄧和平只好出去打些零工,補充家用。就是這樣,他也注意收集有關營養和教育的信息。
在鄧雪鳳的記憶裡,父親從來沒有打過自己。雖然家裡困難,父親總是盡力的為她補充營養。父親從微薄的收入中抽出錢,每天堅持讓她吃一個蘋果。鄧雪鳳初三放寒假,常在屋外讀書學習。父親默默的賣了手套放到鄧雪鳳的身邊。
鄧和平對鄧雪鳳的關心是細微的,他總是囑咐鄧雪鳳,一定要把書讀好,只有讀好書,將來才有希望。為了怕鄧玉鳳受委屈,他竟然一生未娶。在父愛一點一滴的愛護下,鄧雪鳳逐漸的長大。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她覺得幸福。雖然自己是個被拋棄的嬰兒,但她有一個對她體貼入微的爸爸。
學海無涯苦作舟
鄧雪鳳知道父親從小就有氣管炎,身體不是很好,每見父親發病難受的樣子,一個念頭在她心頭升起,她要做一名醫生,學好了給父親治病,讓父親少受點痛苦。
彈指間,鄧雪鳳就已經長大,她如願以償地考上了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懷著自己的心願她走入大學的學院,如饑似渴地學習專業知識,吃飯的時候,也總是吃最簡單實惠的飯菜,有時候每天只吃一頓飯。最大的奢侈行為就是每月買一包紅棗,這是為自己補充必要的營養。如此儉省她只是想讓自己的父親少點辛勞。
她的老師回憶說,了解到鄧雪鳳家境貧寒,學校專門給她安排了勤工助學的崗位。勤工助學每個月有120元的收入,鄧雪鳳每月就靠著120元過完一個月。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持之以恆的努力下是優異的學習成績。她的努力讓她獲得了二次國家勵志獎學金,她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獲得了保送研究生的機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大三那一年,鄧和平為了女兒第二年的學費拼命打工,導致病情加重,醫院給下了病危通知單。聽到父親病重的消息,鄧雪鳳心亂如麻,她想什麼都可以耽誤,唯獨父親的病不能耽誤。什麼都可以失去,但父親不能失去。她毫不猶豫地向學校遞交了退學申請書。
學校聽聞鄧雪鳳的家事,也極盡所能地幫助她的家庭。為了不耽誤她的學業,學校將她的父親和叔叔接到了學校,並安排了一個門崗的工作。解了鄧雪鳳的燃眉之急。
得到了學校幫助的鄧雪鳳心情少定,她還需要完成自己的兩個夢想。第一,讓父親做一次體檢,得到應有的治療;第二,實現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完成自己的學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都需要一定的金錢!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她決定參加《中國夢想秀》,從那裡得到社會的資助,實現自己的夢想。在《中國夢想秀》她需要表演一個「驚鴻舞」舞蹈節目。
圓夢
鄧雪鳳從來沒有學過舞蹈,要學舞蹈光培訓費就要5000元,談來談去,才把價格降到3000元,這對鄧雪鳳來說也是難以負擔的。就在要放棄的時候,一個舞蹈工作室聽說了鄧雪鳳的故事,表示願意無償的培訓鄧雪鳳舞蹈。
苦心人,天不負。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鄧雪鳳終於登上了《中國夢想秀》的舞臺。她的故事和消息,撥動了無數觀眾和主持嘉賓的心弦,全票通過得以圓夢。
節目中她說:爸爸就是我的天,爸爸是我最大的驕傲。爸爸為我犧牲太多。節目中,鄧雪鳳得到了夢之藍企業的10萬的贊助,還有著名演員洪劍濤1萬元的贊助。她覺得這就足夠了,當周立波表示以個人名義捐助10萬元的時候,她說:「波波老師,真的足夠了,現在只要爸爸的病好,我自己的人生,可以努力去實現。」
一個心中有大愛的父親培養出一個心中有大愛的優秀女兒,正因為父親的父愛,以及平日的言傳身教,才有了一個平日熱心善良的鄧雪鳳。她樂意為同學排憂解難,哪怕是一個電話號碼,她也會千方百計地去尋找;才有了鄧雪鳳孜孜不倦的勤奮,才有了「專業第一保送研究生」優秀成績。
孟德斯鳩說: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在鄧雪鳳弱小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鄧和平毫不猶豫地伸出了雙手,付出自己全部來培養鄧雪鳳,這是一個心懷美德的中國傳統農民;鄧雪鳳感念父恩,當父親生命垂危之時,為了更好的照顧救治父親,毫不猶豫地放棄自己的學業,千方百計的尋求救援父親的力量,最後終於獲得成功。
她是一個心懷美德的女兒。父女兩個交相輝映,上演了一場什麼叫美德的的戲劇。
周立波曾經在節目中對鄧雪鳳說:「我相信你的美!」讓這樣的美在這個世界上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