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4729大學語文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選題
1.下列孟子提出的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中,能夠使「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的是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雞豚狗彘之畜,元失其時
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3.《吃飯》一文提及的古代典籍中,把「做宰相」比為「和羹調鼎」的是
A.《尚書》
B.《禮記》
C.《論語》
D.《呂氏春秋》
4.下列《馮諼客孟嘗君》情節中,展現馮諼深謀遠慮、利用諸侯之間的矛盾為孟嘗君謀取利益的是
A.彈鋏三歌
B.焚券於薛
C.西遊於梁
D.立廟於薛
5.《種樹郭橐駝傳》的寫作目的是
A.稱讚長人者的勤勉
B.諷刺長安富豪的奢侈
C.批評執政者的繁苛
D.闡述正確的種樹方法
6.《馬伶傳》中,侯方域所譏諷的當朝權奸、被馬伶稱為「崑山相國」的是
A.阮大鋮
B.顧秉謙
C.嚴嵩
D.魏忠賢
7.《西湖七月半》「斷橋石磴始涼」一句是表示
A.農曆七月半已至秋涼季節
B.遊客散盡,西湖冷清下來
C.杭人遊湖,巳出酉歸,此時已到傍晚
D.月光澄澈,給人一種寒冷的幻覺
8.從《秋夜》「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可以看出文中「月亮」所象徵的是
A.帶來光明的思想者
B.抒情主人公的高潔人格和精神
C.黑暗勢力的一部分
D.遭受蹂躪卻還抱有希望的弱者
9.《紀念傅雷》的作者最欣賞傅雷的一點是
A.藝術的涵養,知識學問的累積
B.性情剛直,如一團乾柴烈火
C.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
D.具有浩然之氣的儒家之剛者
10.《詩經》中的《蒹葭》屬於
A.秦地民歌
B.楚地民歌
C.京都樂歌
D.祭祀曲辭
2.《咬文嚼字》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是
A.類比法
B.對比法
C.歸納法
D.演繹法
11.下列《陌上桑》問旬中,被羅敷斥以「使君一何愚」的是
A.問是誰家姝
B.羅敷年幾何
C.何用識夫婿
D.寧可共載不
12.下列《行路難》(其一)詩句中,包含南朝宗愨典故的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
B.閒來垂釣碧溪上
C.忽復乘舟夢日邊
D.長風破浪會有時
13.下列詩詞作品中,通篇運用比興象徵手法託物言志的是
A.《秋興八首》(其一)
B.《早雁》
C.《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D.《聲聲慢》(尋尋覓覓)
14.下列《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語句中,轉換角度從對方寫起抒發遊子漂泊思歸情懷的是
A.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B.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C.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D.爭知我、倚欄幹處,正恁凝愁
15.《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中,「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所用抒情方式是
A.借舉止抒情
B.借敘事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典故抒情
16.《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所寫景物屬於的時令是
A.初春
B.暮春
C.初秋
D.深秋
17.《一句話》中,「咱們的中國」指的是
A.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
B.歷史悠久的中國
C.海外遊子牽掛的中國
D.多災多難的中國
18.下列《我願是一條急流》景物中,喻指「我的愛人」的是
A.一座荒林
B.一根常春藤
C.一塊雲朵
D.一所小草棚
19.《寶黛吵架》寫黛玉愛之至深反生怨情的表現是
A.提起張道士說親的話頭
B.痛哭嘔藥
C.在瀟湘館臨風灑淚
D.搶鉸玉石穗子
20.下列作晶中,使用倒敘方法的是
A.《斷魂槍》
B.《哦,香雪》
C.《金鯉魚的百襉裙》
D.《苦惱》
二、多選題
1.下列語句中,說明了《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藝術特點的有
A.多次使用「你」「我」開頭的語句,使演說產生了親切的效果
B.講述「三事」的三段,都用一個反問句來引出結語,語重情長
C.語言亦文亦白,將文言的簡練典雅與口語的通俗明快融於一體
D.頻繁使用「也許」等虛擬語,體現了演說者的謹慎與謙和
E.說理簡要透徹,而且情理並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動人
3.下列《香市》語句中,使用反襯手法的有
A.這所謂「南洋武術班」的幾套把式比起從前「香市」裡的打拳頭賣膏藥的玩意來,委實是好看得多了
B.「香市」中主要的節目無非是「吃」和「玩」
C.那不是無名的「江湖班」。然而他們只售票價十六枚銅元
D.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擠得滿場沒有個空隙兒麼
E.然而從去年起,這「迷信」的香市忽又準許舉行了
4.下列《湘夫人》語詞中,指湘夫人的有
A.「帝子降兮北渚」中的「帝子」
B.「目眇眇兮愁予」中的「予」
C.「思公子兮未敢言」中的「公子」
D.「聞佳人兮召予」中的「佳人」
E.「將以遺兮遠者」中的「遠者」
5.下列小說所寫事物中,對於作品整體構思起到關鍵作用的有
A.《嬰寧》中的梅花
B.《斷魂槍》中的「五虎斷魂槍」
C.《哦,香雪》中的鉛筆盒
D.《苦惱》中的小母馬
E.《麥琪的禮物》中德拉的美發
2.下列作品中,善於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有
A.《垓下之圍》
B.《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C.《種樹郭橐駝傳》
D.《哭小弟》
E.《愛爾克的燈光》
三、詞語解釋題
1.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檢:
2.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日 望洋:
4. 及其無救而且夯也,將其創殘餓遍贏之餘 窮:
5. 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 拳:
6.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屬客:
8. 願與華林部更奏《鳴鳳》,奉一日歡 奉:
9. 弄缸弄甏 甏:
10. 如果所羅門王做了看門人 所羅門王:
7. 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殤:
3. 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日 期年:
四、簡析題
1.閱讀《我的世界觀》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我自己只求滿足於生命永恆的奧秘,滿足於覺察現存世界的神奇的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並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A.文章作者愛因斯坦出生於哪個國家?他的主要成就是什麼?B.這段文字表述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C.作者為什麼要說「一鱗半爪」、「極小的一部分」?
2. 閱讀《先妣事略》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若不謀夕。冬月爐火炭屑,使婢子為團,累累暴階下。室靡棄物,家無閒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洒然。遇僮奴有恩,雖至棰楚,皆不忍有後言。吳家橋歲致魚蟹餅餌,率人人得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A.這段文字中,「孺人」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是什麼?B.指出這段文字所運用的人物描寫方法。C.就塑造「孺人」這一人物形象而言,文中最後寫吳家橋人來有什麼作用?
3.閱讀《我與地壇》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待她再次送我出門的時候,她說:「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聽出,母親這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我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後,我才有餘暇設想。當我不在家裡的那些漫長的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現在我可以斷定,以她的聰慧和堅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後的白天,她思來想去最後準是對自己說:「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裡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A.這段文字所描寫的母愛有什麼特點?B.指出文中用無聲的行動描寫來展現深摯母愛的語句。C.指出文中借「我」之口對母親作直接心理描寫的語句。
4. 閱讀《飲酒》(其五),回答問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A.這首詩創作予詩人生平的哪一個階段?B.詩中的「心遠」包含了哪三層內涵?C.詩中哪一個字具有轉折的意義?
5. 閱讀《嬰寧》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日:「枯矣。何留之?」日:「此上元妹子所遺,故存之。」問:「存之何益?」日:「以示相愛不忘。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病,自分化為異物;不圖得見顏色,幸垂憐憫。」女回:「此大細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時,園中花,當喚老奴來,折一巨捆負送之。」生日:「妹子痴耶?」女日:「何便是痴?」生日:「我非愛花,愛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愛何待言。」生日:「我所為愛,非瓜葛之愛,乃夫妻之愛。」女日:「有以異乎?」日:「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日:「我不慣與生人睡。」語未已,婢潛至,生惶恐遁去。A.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B.從這段文字中可看出嬰寧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並寫出一句能體現其性格特點的嬰寧的言語。C.說明這段文字描寫人物的主要方法。
五、作文題
1.「磨」既有磨擦、磨合的意思,也有研磨、打磨的意思,還有磨練、磨礪的意思……有時候,「磨」能帶來精緻;有時候,「磨」代表一種慢生活;有時候,「磨」意味著沒有效率……結合上面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