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光臨星光雜貨店!
【第080期】= Movie
在這麼大的世界裡,能夠遇見你,竟然需要如此用力。穿越錯位的時空,仰望隕落的星辰,你沒留下你的名字,我卻無法忘記那句「我愛你」。
—— 星光雜貨店最近上映的日本動漫《你的名字。》特別火爆,一度刷屏我們的朋友圈,電影講述的是生活在小山村,巫女世家出身的高中女孩宮水三葉,與生活在東京的高中男孩立花瀧在夢中離奇交換身體的故事,而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彗星的再次出現。三葉的奶奶宮水一葉提到,彗星出現時,會出現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在給三葉的講述中,非常具有哲學韻味的方式解釋了時間的本質,這也為後來三葉和瀧能夠利用結和口嚼酒而穿越時空提供了線索,最終成功的讓小鎮的居民撤離彗星撞擊輻射的範圍,躲避了致命的災難,八年後兩人最終相見並知道了對方的名字,真可謂人世間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圖 / 黃昏之時的時空交錯圖 / 黃昏之時的時空交錯
關於電影中平行宇宙的線索,在兩人到達隕石坑邊表現最為明顯,如果去思考兩人為什麼看不見,然後注意電影中有關時間的細節,就會順藤摸瓜理清主線。「黃昏之時在日語中是「你是誰」的語源,相傳在黃昏之時,可看見非人之物,即不可見之人,一語雙關。暗示了在黃昏之時神體之上,會產生時空交錯的結。在黃昏之時看見不可見的人之後,靈魂會回歸本體。」這段引自公眾號 Poker的菜園子Poker的菜園子Poker的菜園子Poker的菜園子Poker的菜園子裡的文章《時結裡的迷藏 | 0009》,這篇文章從許多細節講述了電影中的平行宇宙的線索,有興趣的可以搜索關鍵詞查看。
視頻 / 《你的名字。》終極預告 靈魂互換別有用意平行宇宙的知識泰國深奧,星光雜貨店曾寫過一期有關多重宇宙(即平行宇宙)的科普文章《宇宙到底有多大?多重宇宙又是怎樣的景象?》(這是超連結,點擊可以閱讀),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下。那這一期我們就借著電影《你的名字。》,說說彗星Comet。
彗星(Comet),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彗尾一般長几千萬千米,最長可達幾億千米。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掃帚星。彗星的運行軌道多為拋物線或雙曲線,少數為橢圓。目前人們已發現繞太陽運行的彗星有 1700 多顆。著名的哈雷彗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 76 年。
圖 / 電影中宮水三葉望著碎裂的彗星
長周期彗星來自於太陽系外圍一片叫做奧爾特雲的地方,那裡的小天體受到恆星引力的影響,進入太陽系內部,通過漫長的距離到達距離太陽較近的位置(近日點)然後遠離。而短周期彗星很可能來自於柯伊伯帶,還有一部分來自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當它們距離太陽一定的距離後(3億公裡),因為自身的結構很為鬆散(平均密度只有每立方釐米1克),彗星上的物質受到太陽風及蒸發的作用,會被「吹」散到太空中,此時彗星會變大,通過望遠鏡會看到模糊的表面而看不到核心清楚的輪廓,這時候看到的稱之為彗星的彗頭或者彗發,而掩藏在彗發之下的部分稱之為彗核。被「吹」散的物質會漂浮在他的軌道上,被陽光照亮,這樣看到的彗星就會拖著尾巴,這部分被稱為彗尾,這也是彗星被形象的叫做「掃帚星」的原因,當然彗尾還有塵埃尾和離子尾之分,簡單來說就是由於彗星運動方向和太陽風電離方向造成兩者的形態和位置區別。
圖 / 彗尾的形成原因
圖 / 哈雷彗星的彗核
圖 / 來自奧爾特雲的「髒雪球」彗星有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嗎?這其實說到了一個概率問題,答案是當然有這個可能性,當然截止目前,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彗星撞擊地球,現在的科學研究推測來看,地球的早期很可能受到了一大波彗星的撞擊,這樣的撞擊為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除此之外,恐龍的滅絕以及通古斯大爆炸都很有可能與小行星撞擊地球有關。所以撞擊是有可能發生的,那麼一旦發生撞擊是不是我們人類的文明就會畫上句號呢?這與彗星的大小有著直接的關係,現在的觀測機構密切的關注著那些太陽系中有可能撞擊地球的彗星以及小行星,並作出預測,目前來看,對地球造成致命危險的撞擊事件幾乎沒有,而且一旦有可能發生,人類一定可以有解決方案,或者遷移它的軌道,或者直接炸碎。電影《天地大衝撞》講述的就是彗星撞擊地球的故事,最終幾位太空人奉獻出他們的生命,帶著核彈與彗星同歸於盡,保證了人類的安全,有興趣的可以去觀看。
圖 / 電影《天地大衝撞》劇照其實彗星撞擊行星的事件在太陽系中是被我們觀測到的,那就是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彗星於1994年7月17日4時15分與木星撞擊的彗星,它也是人們能首次直接觀測太陽系的天體撞擊事件。這顆彗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尤金和卡羅琳·蘇梅克夫婦及天文愛好者大衛·利維三人於1993年3月24日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共同發現的,那是他們發現的第九個彗星,因此依據國際星體命名規則依照三位的姓氏命名。
圖 /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被木星撕碎後撞向木星原本此彗星脫離位於太陽系外側的小行星帶進入太陽系成為周期性彗星,根據電腦推算運行軌道的結果顯示出在1992年7月8日距木星表面4萬公裡時因受到強大的潮汐力而分裂為21個小碎塊,並於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開始以每小時21萬公裡的速度陸續墬入木星大氣層,撞向木星的南半球,形成了彗星撞木星的天文奇觀。 多塊碎片的撞擊威力中,以碎片G的威力最大。它於7月18日07時32分 (UTC)撞向木星,威力達六萬億噸TNT炸藥(其當量相當於全球核武器儲備總和的750倍),所造成的疤痕比地球直徑長。
彗星的發現在早些年大部分都是由發燒級別的天文愛好者用望遠鏡巡天發現,後來由於地面大望遠鏡巡天項目的展開,給愛好者的空間越來越小,所以近些年來,由愛好者個人發現的彗星少之又少。彗星的命名有一套系統的方法。通常情況下一顆彗星會有不同的名字,彗星可以以發現者姓氏來命名,一顆彗星最多只能冠以三個發現者的名字,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的英文名稱為 Shoemaker-Levy 9。 除此之外,國際天文聯合會參考小行星的命名法則,採用以半個月為單位,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的新彗星編號法。以英文全部字母去掉 I 和 Z 不用將剩下的 24 個字母的順序,如 1 月份上半月為 A、1 月份下半月為 B、按此類推至 12 月下半月為 Y。 其後再以 1、2、3……等數字序號編排同一個半月內所發現的彗星。
圖 / 彗星的形態此外為方便識別彗星的狀況,於編號前加上標記: A/ 可能為小行星 P/ 確認回歸 1 次以上的短周期彗星,P 前面再加上周期彗星總表編號(如哈雷彗星為 1P/1982 U1 或簡稱 1P 亦可) C/ 長周期彗星(200 年周期以上,如海爾·波普彗星為 C/1995 O1) X/ 尚未算出軌道根數的彗星 D/ 不再回歸或可能已消失了的彗星(如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為 D/ 1993 F2) 附 S/新發現的行星之衛星 如果彗星破碎,分裂成個以上的彗核,則在編號後加上-A、-B……以區分每個彗核。回歸彗星方面,如彗星再次被觀測到回歸時,則在 P/(或可能是 D/)前加上一個由 IAU小行星中心給定的序號,以避免該彗星回歸時重新標記。例如哈雷彗星有以下標記:1P/1682 Q1=1P/1910 A2=1P/1982 U1=1P/Halley=哈雷彗星。
圖 / 截止目前中國人發現的彗星
圖 / SOHO探測器拍攝的照片(照片中有彗星)除了地面望遠鏡巡天項目以及愛好者彗星獵手搜索到的彗星,還有通過SOHO探測器搜索彗星,與前一種相比,SOHO彗星的發現就容易很多,SOHO彗星的發現大多都是普通的天文愛好者參與,SOHO彗星將每天拍攝的照片更新在網絡上,通過圖片識別和比對就可以發現彗星,更多的是耐心和細心的比對。因為是通過探測器發現的彗星,因此SOHO彗星的發現並沒有命名權。
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彗星,製造浪漫的「送水工」應該是最為準確的。製造浪漫是因為絕大多數的流星雨都是由彗星造成,彗星在回歸離太陽較近的時候,在太陽風的作用下,疏散的髒雪球會把自身的物質拋灑在它的軌道上,有一部分彗星的軌道會和地球的軌道相交,因此當地球經過這片塵埃區域時,集中闖入大氣層的塵埃物質摩擦發光發熱會導致流星雨的形成,例如著名的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就是由於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造成的。電影中彗星碎裂後電視臺報導將會有流星雨的出現也是類似的原理。
圖 / 流星雨的形成與彗星有關
圖 / 彗星的碎裂通常不是完整地碎裂成幾塊
除此之外,彗星還是地球上的「送水工」,因為水的存在,才使得地球成為一顆有生命的星球。大約 45 億年前地球形成的時候,太陽的熱量把太陽系裡的大部分水分趕到了星系的外圍地區,這些水分至今還以冰凍的形式存在於土星環,木星的衛星歐羅巴,海王星、天王星以及數以十億計的彗星之中。但是地球上也有足夠的水分,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很好奇這些水是怎麼來的。目前有一種主流理論認為:這些水是地球形成約 5 億年之後,一連串呼嘯撞向太陽的彗星帶來的。
圖 / 《你的名字。》插畫
圖 / 《你的名字。》插畫繼續說回電影,電影所表現的整體印象於每個人似曾相識,其實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複,即使沒有真正的遇見過彼此,但或許是在夢中。畢竟夢這種東西,醒來之後就會消失的。
所以,或者享受夢境,或者珍惜每一個相遇的人,或者告訴我你的名字。END
星光雜貨店
StarMart
講述星空,願遇你所愛
——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