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實驗又稱單細胞凝膠電泳,包括中性彗星電泳和鹼性彗星電泳,主要用於檢測DNA損傷。由於單個細胞經電泳後的形態就像一個掃把,因此它還有一個更加讓人過目不忘的中國外號---掃把星實驗。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DNA經過電泳後會出現尾巴呢?在進行
單細胞凝膠電泳的過程中,帶
負電荷的
DNA會向
正極移動。完整的DNA因其分子量比較大,無法從細胞核遷移出來。
而
損傷的DNA,會產生
不同大小的小的DNA片段,經過瓊脂糖凝膠電泳和DNA染色後,就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運動狀態的
彗星狀拖尾現象(看下圖),然後科學家們就可以通過計算拖尾率,來評估細胞內DNA的損傷程度啦!
正常組 損傷組(我長尾巴了)
我們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啥我的彗星沒有拖尾?
這個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小編看來主要有以下2點:
1.你的細胞並沒有發生DNA損傷這裡也提醒大家並不是所有的實驗都可以做出預期結果,所以彗星實驗中
設置好陽性對照是至關重要的。
2.細胞裂解不充分,DNA無法從核中出來,無法形成拖尾。細胞裂解是彗星實驗的
關鍵,這裡我們提供一個鹼性裂解液的配方供大家參考(終pH=10),誰用誰知道!
好人做到底,其他試劑配方,一併羅列不用謝:
試劑名
工作濃度
電泳液
300mM NaOH,1mM Na2EDTA,pH13
第一層凝膠(正常熔點)
1%
第二層凝膠(低熔點)
0.75%
染色劑
DAPI(1mg/mg)
當然,還可能是別的什麼原因。比如,你在老闆課題的脅迫下第一次嘗試做它。然後,一頓騷操作以鹼性彗星電泳為例, 彗星實驗主要包括以下7個步驟:
a. 細胞預處理(消化、計數、鋪板)
↓
b.裂解
↓
c. 解旋
↓
d. 電泳
↓
e. 中和
↓
f. 染色
↓
g. 拍照
是不是懶得看字?反正也看不太懂。來,貼心的我們已經為您精心準備了《彗星實驗》真人技術講解,及操作演示視頻:
(以上僅為視頻片段的預覽,具體視頻請在線上平臺觀看)
保持動力不忘初心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轉載內容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須保留本公眾號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請與我們接洽。版權屬於原作者。
富文科研,伴您從科研小白到大咖的成長之路,富文科研專注於您的科研需求!
在這個薄情的世界裡,一定要深情地活著
投稿、合作、轉載授權事宜
請聯繫微信ID:i2430612433
或郵箱:2430612433@qq.com
請大家點擊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