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昭通日報」關注我們
10月12日,在央視黃金強檔劇場熱播的電視連續劇《鍛刀》圓滿收官,短短十多天,這部反映昭通熱血青年參與滇軍抗戰歷史的電視劇一下子成為全國觀眾關注的焦點,並創下了央視今年以來電視劇收視新紀錄——
在看慣了雷人的「抗日神劇」之後,人們就特別渴望能夠看到一部尊重歷史、還原事實的優秀電視劇。最近,在央視黃金強檔劇場熱播的電視連續劇《鍛刀》(又名《熱血共赴國難》)無疑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從10月1日國慶節當晚登陸央視8套黃金檔首播後,該劇收視率一路走高,首播當日就取得全國收視排行榜第二的驕人戰績。10月8日晚,收視率更是高達2.32%,高居同時段全國收視率第一,觀眾好評如潮,熱度不減。這部電視劇緣何能夠成功俘獲廣大觀眾的心,緣何獲得收視和口碑雙豐收?作為《鍛刀》文學腳本的原創,著名作家夏天敏和他的團隊道出了該劇成功背後的點點滴滴。
「尊重歷史,還原歷史,植入昭通元素。沒有刻意塑造高大上的英雄人物,而是以現實主義的風格,鮮活展現了一個個有血有肉、個性鮮明普通小人物的命運和成長曆程。這是《鍛刀》與其他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夏天敏如是說。
據史料記載,1938年滇軍奔赴臺兒莊前線的六十軍182師師長是安恩溥。他率領的182師共有1.1萬人,其中大部分是昭通本地人。他們告別家鄉父老奔赴前線。在臺兒莊戰役中,滇軍重創日軍磯谷板垣師團,數千男兒倒在臺兒莊的戰場上。他們英勇頑強、能徵善戰,為昭通人民抗日救亡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作為土生土長的昭通人,夏天敏、蔣仲文、呂翼、沈洋、楊莉、劉平勇、周遠清、沈力這八位作家,對昭通的歷史,山川風物,社會結構以及滇軍182師的戰鬥背景再熟悉不過。創作文學腳本三年來,他們與來自北京的編劇們多次進行溝通、協商、切磋。甚至還與編劇們的觀點產生了碰撞,鬧到了不愉快的地步,但他們不怕得罪人,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始終沒有讓步。他們認為,不管電視劇怎麼改編,但「尊重歷史,還原歷史,充分展現昭通元素」的創作理念和方向永遠都不能改變。
與劇組達成共識之後,夏天敏和他的創作團隊便懷著對參與抗戰昭通青年濃烈的情感,一集一集地把原創的文學腳本寫了出來。大家充分發揮塑造人物、講述故事的文學特長,充分表現劇中人物的個性,並照顧到各種歷史事件、矛盾衝突和人物成長的每一個過程,做到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由於在人物塑造、情感刻畫上具備的優勢,就使得後來劇中以江小刀、蕭以恆為主的角色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與表演,昭通人俠肝義膽、豪情壯志的血性躍然紙上,觀眾印象深刻。
沈洋告訴記者,在《鍛刀》文學腳本的創作上,昭通文學創作團隊承擔了三大任務:一是對歷史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二是完成故事的原創腳本。三是負責劇本的審核把關。
正是因為有了對歷史的高度負責和戰爭場面的高度還原,才使得這部抗戰劇與以往「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等「抗戰神劇」完全有別,在傳奇性和情感方面深深觸動了觀眾,最終為《鍛刀》贏得了口碑爆棚的完美格局。
「這部電視劇收視率高,關注度高,這說明社會各界對《鍛刀》給予了極大的認同,隨著這部電視劇的熱播,『昭通』、『昭通人』等昭通元素也將進一步為觀眾所認識和熟知,昭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必然會得到進一步提升。能夠為宣傳家鄉做一點貢獻,我們倍感欣慰!」說這話時,夏天敏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生活在昭通,我們對昭通的歷史人物非常熟悉,這是其他人不可能具備的一個優勢。市、區領導高度信任我們,將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我們,我們就有責任有義務把這段歷史告訴人們,有信心有決心完成好腳本的創作,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愧對先烈,不會愧對為國捐軀的昭通抗日英雄!」
正在這種精神的驅使下,充滿激情的夏天敏和他的創作團隊,踏上了《鍛刀》電視劇文學腳本的創作徵程。
「不管碰到多大困難,我們都要把它寫好,支撐我們完成這個任務的信念說到底就是我們都是昭通人,我們要把昭通的這段歷史、把昭通人的這種英勇奉獻不畏犧牲的精神反映出來!」夏天敏說。為了全面掌握182師乃至整個滇軍抗戰的情況,他們認真閱讀了大量的中國、雲南近代史,收集了大量歷史資料,走訪了眾多抗日老兵以及文史專家。整整三個多月,夏天敏和他的創作團隊幾乎都在為劇本的創作做準備。那段時間,他們每個人都沉浸在堆成小山似的書籍和資料中,他們與馳騁沙場、浴血奮戰的昭通男兒們一起悲壯,一起落淚,一起感動……
歷時半年,準備工作終於告一段落。2013年6月,由夏天敏寫出的文學腳本總綱,分送給工作室的每位成員,長達48集的電視劇文學腳本創作也就此開始。為了寫好劇本,他們幾乎是每兩天就開一次碰頭會,相互探討、碰撞、批評,然後指出劇本中存在的不足,再反覆進行修改。花甲之年的夏天敏患有白內障,電腦上的文字很難看清,他就讓人把稿子列印出來審讀。半尺來厚的劇本,他都是一頁一頁認真過目,並對修改的地方做好標註,寫成意見,再進行交流。其他創作成員更是不顧得失,不計報酬,加班加點成了常事。2013年底,他們將脫稿後的近50萬字的文學腳本,交給了雲南文投集團,然後又交由國家著名編劇徐兵、王軍等專家進行改編。除此之外,他們還毫不保留地為劇組提供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以及他們對腳本修改的建議與思考。然而,《鍛刀》熱播,好評如潮的背後,沒有任何回報的夏天敏和他的創作團隊卻不計名利,甘心付出,他們用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用滿腔熱血詮釋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鍛刀精神」!
「我們九連,要爭當做昭通的先鋒連!」、「寧願正面死,絕不背後生。」觀看電視劇《鍛刀》,這熟悉的鏗鏘有力的臺詞,總會讓人感到熱血沸騰。
挖掘昭通抗戰歷史,用心用情精心製作。電視劇《鍛刀》,完整地呈現了抗戰爆發雲南起義這一段歷史。不論是血戰臺兒莊,還徐州戰役;不論是武漢保衛戰、還是滇西抗戰;不論是海城起義,還是昆明起義,在每一個歷史事件中,在每一次激烈的戰鬥中,人們都會看到以江小刀和蕭以恆為首的昭通兒女衝鋒陷陣、不怕犧牲的感人場面。劇中不斷提到「昭通」,「昭通人」,讓人們記住了抗戰中的昭通熱血兒女,記住了他們為抗日練就的「鍛刀精神」。
由於該劇故事的發生地在昭通,收視率近乎全覆蓋,許多人一集不落地看完電視劇。《鍛刀》成了街談巷議的熱點話題,網絡上更是刷屏不斷、點讚不斷。
市民虎先生一家每天都會圍坐一起,用手機觀看《鍛刀》。虎先生說,昭通人在抗日戰爭中出了挺大的力,不愧為烏蒙山區的子孫。他最喜歡主角江小刀,覺得他把昭通漢子的氣質表現得非常好。
《鍛刀》有血有肉,喚起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拜,激發了人們的愛國情懷。作為昭通人,我們將會懷揣昭通情懷和昭通精神,積極投身昭通建設。一位姓王的老師看了電視劇後,感慨萬分。
在鳳凰辦事處文淵社區,為了讓黨員幹部回顧昭通抗戰的光榮歷史,社區組織黨員幹部每天準時收看電視劇。文淵社區主任馬黎說,作為一個社區幹部,他們將會把鍛刀精神帶到工作當中,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
10月13日,在全市籃球運動會開幕現場,市長郭大進慷慨陳詞,他說,近期熱播的反映昭通人和昭通事的電視劇《鍛刀》讓人鼓舞和振奮,希望昭通的廣大黨員幹部和父老鄉親,能夠把「鍛刀精神」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堅韌不拔、頑強拼搏、不怕犧牲,去打贏新時期脫貧攻堅這場戰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好中國夢的昭通篇章而努力奮鬥!
是的。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歷史將不斷證明,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失落。這種精神,就是「鍛刀精神」,就是昭通熱血青年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抗戰精神和犧牲精神,他們用青春和生命譜寫了壯麗的英雄史詩,也必然會被人們永遠地記住……
您還可以關注下面熱點爆點
🌑@昭通日報 微信一圖帶你了解獻血那些事!有些你肯定不知道!
🌑組圖,昭通一場高顏值籃球運動會開始,近600美女帥鍋!
🌑有崗位年薪10萬+,昭通大學生和家長速來看,企業學校醫院集中招153人!
🌑44支隊伍近600人參加,未來8天昭通有場體育盛會!附競賽表!
🌑西遊版昭通重大賽事周六來襲,一圖秒懂當天具體幹些啥!
來源 丨@昭通日報 微信丨《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建忠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審核 丨@一多
編輯 丨@俺是大笨蛋 @鈞哥哥
實習 丨李靜 尹婕 張立薇
投稿郵箱丨5190454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