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一定都有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的真的很有緣分。小編每天都會帶給你不同的娛樂資訊。如有任何意見,請在下面正面評論。小編的每篇文章都會仔細閱讀。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劉詩詩「奶奶」可不簡單:和秦沛對戲,73歲復出,三獲最佳女配
近日,由亦舒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流金歲月》大獲好評,而其中,最引起爭議的就是蔣南孫的外婆,也是該劇閃亮的配角之一。
蔣南孫的奶奶,也是劉詩詩扮演的一位女主人,剛出場時,其實並不討人喜歡,從南孫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南孫,男孫,蔣奶奶重男輕女的思想可見一斑。
事實上,蔣奶奶出身貴族,從小就住在上海繁華市中心,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旗袍披肩、玉器,一直都是她的標配。
而且她的生活習慣和細節,也無不透著老上海富家子弟的做派:每天吃高檔燕窩,不同的菜餚要用不同的碟子等,什麼都不將就,到處不湊合,是一個非常講究生活品質的主人。
即使後來破產了,她對生活的講究也沒有變,即使家破人亡時,把房子搬到鎖著的出租屋,也要向收拾行李的兒媳交代:「見客的衣服拿一套。」
可以說是一生一世的精緻與講究,行為舉止都是那個年代大家閨秀的模樣。
儘管戲裡沒有多少人,但是演員們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把蔣奶奶那老上海富婆的傲氣、豪氣和風度,以及老式老式老式重男輕女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後輩她家境遇的變化,也是十分生動、有深度的,無不打動了觀眾的心,演得很好。
尤其是兒子跳樓後的那出戲,當蔣家從公館搬到出租屋時,蔣奶奶並沒有被嚴酷的現實打倒,還保持著體面,可就在南孫父親離開後,她卻一夜之間老得不能再老,繃不住了。
知道兒子死後,蔣奶奶卻一直不肯接受事實,明明一生都講究體面與精緻,不僅眼睛失去往日的光彩,衣衫不燙,連頭髮都沒梳,呆呆地坐在床邊,感到兒子的死難以接受,不禁看得人心酸。
而且是扮演蔣南孫奶奶的吳彥姝,現年82歲。
一九三八年生於廣州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曾在日本早稻田學習國際金融,回國後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最後到山西醫學院任教,母親也是高知分子。而且她還是那個時代少有的獨生子,從小就受到家庭的寵愛。
深受家裡人寵愛的吳彥姝也確實長成了一個神採飛揚、顧盼神飛的少女。
而且她在父親的帶領下,看了梅蘭芳的京劇,看了現場的戲劇,也讓她對這一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因此,中學畢業後,她選擇報考了家鄉山西話劇院委培的表演班,在戲院裡從龍套跑起來,最終成了保留劇《劉胡蘭》的女主角,還因演出出色而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從17歲起,吳彥姝開始了她的表演生涯,她的大半一生都在戲劇舞臺上度過,1959年還參演了電影《流水歡歌》,但她並沒有進入演藝界,而是繼續從事戲劇創作,很少在熒幕前露面。
直到03年退休後,她被女兒丫丫接到北京,才開始了演戲,真正接拍的影視劇還是2010年的電視劇《手機》,隨後在眾多影視劇中客串,角色多為媽媽、奶奶、姥姥。
現年82歲的她,依然活躍於螢屏。
但到目前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她在《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中扮演的一位和老伴相濡以沫70年,但仍滿懷少女心的老婆婆,與秦沛演爺爺的對手戲,十分精彩,他們這場跨越千山萬水的愛情,不僅搶走了主角的風頭,也讓無數觀眾淚奔。
尤其是那出教堂戲,看人都是又哭又笑,吳彥姝用精湛的演技,把一個有著粉紅少女心的外婆演繹得十分動人。確信看過這部電影的小夥伴們對這部戲一定記憶猶新。如此相知相守的人相伴的感覺太可貴了。
雖然她已年過八十,頭髮花白,滿臉皺紋,但無論在戲內還是戲外,吳彥姝身上都有一種優雅的氣質,演技也非常出色,她以《遷居》獲金雞獎最佳女配角,以《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相愛相親》兩度入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一直堅持學習,不斷進步。
吳彥姝的生活獨立而又新潮,她不僅會聊天,會網購,會使用手機導航等各種電子產品,平日很喜歡穿旗袍,不與女兒同住一室的她偶爾也會約上女兒一起喝下午茶,一起插花收藏玩偶,打發時間,是一個生活得很有格調的老太太。
而且,對於古稀之年再出來拍戲,不是為了什麼,而是為了一份愛心,她也樂在其中:「現在很多導演找我拍戲,都是因為我臉上的皺紋。表演者要活著,皺紋是生命的一部分。假如我的臉仍然平滑,你會覺得這些人物不可信。年歲構成了我的人生故事。
雅致安詳的氣質,細緻入微的格調,慈祥溫暖的目光,原來老了也能如此優雅如此美麗,每一條皺紋,每一絲銀髮,都是歲月的饋贈。祝奶奶吳彥姝永遠健康,快樂!
感謝各位看完這篇文章,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請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哦,小編收到大家愛的鼓勵,一定會元氣滿滿,繼續給大家推送每天不同的精彩內容的。長得好看的人都已經點關注啦,你還在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