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對後世影響深刻

2021-01-09 騰訊網

在兩位先哲智者的影響下,亞里斯多德取得重大成就

作為古希臘城邦時期,智者群體的重要代表之一,亞里斯多德的成就,可以說具有承前啟後的偉大意義。

一方面其師承自蘇格拉底、柏拉圖兩位偉大智者的學問脈絡,特別是柏拉圖本人在政治、文學、哲學等方面上的主要見解和啟發,對亞里斯多德本人,及其今後成就的取得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要知道,能夠找到一位智者作為自己的老師,而這位智者又是前一輩智者的學生,這樣的機會可謂千載難逢。

另一方面,在偉大老師柏拉圖的學問深刻影響下,亞里斯多德並沒有唯師父至上,他在吸取了柏拉圖學問體系中的合理內容之後,還懂得善於分析和創新,對柏拉圖思想體系中頗多不合理的地方有所摒棄和批判。

這也就是他那句名言的出現的原因,"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從當時古希臘先賢們的思想成就和社會影響來看,亞里斯多德或許和蘇格拉底、柏拉圖並駕齊驅,但是其對後世的影響,或許更為深刻。

柏拉圖作為蘇格拉底的學生,其在自己的思想體系中,有著諸多蘇格拉底不同的內容,當然這並不是觀點上的激烈交鋒,而是二人在整體的學問研究和創新上,側重點有所不同。

蘇格拉底作為古希臘智者時代的重要代表,無疑開闢了用智慧和理性思考問題的道路,而柏拉圖就是在老師開闢的道路上大步前進。

由此在政治、哲學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而在柏拉圖的影響下,亞里斯多德同樣亦是如此。

不僅僅是哲學,亞里斯多德在政治方面也有巨大建樹

柏拉圖的政治思想,歷來都是為研究學者們所重視和關注的,他的著名代表作《理想國》,實際上就是他對現實政治社會的一種思考,從而在總結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創新觀點,由此在理想世界中塑造了一個理想的國家。

人人平等、社會和諧、有序運行、等級分明,無疑是他對理想國的憧憬和構建,而這種理想觀點,卻受到現實社會的猛烈打擊。

不過即便如此,在城邦危機爆發的情況下,柏拉圖依然堅持自己對理想國的構建,儘管他本人遺憾去世,但是他為世人留下的政治思想進而美好構想,無疑是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

亞里斯多德作為柏拉圖得意的弟子,無疑受到柏拉圖整體的思想體系最大、最深刻。不過從亞里斯多德對於政治的思考及其政治思想來看,其無疑相比於柏拉圖更加理性和貼近現實。

針對柏拉圖所構想的理想國,亞里斯多德在自己的觀點中評價,這種理想的社會現象,實際上在現實社會,是必然不可能存在的。

因為影響社會發展的因素不計其數,人心、客觀環境等等,這些都是難以通過所謂的構想來改變的。

因此亞里斯多德主張,法律制度的建立,法治社會的形成,才是能夠維護國家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他的這種思想,有些許地方和中國當時的法家思想,有一定相似之處。

亞里斯多德的巨大成就,體現在哲學領域上,但是其對政治思想的豐富和發展,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

在他的整個政治思想框架和體系中,城邦政治體制的出現和發展、法制的重要性等等,都得到了系統論述。

特別是亞里斯多德,對於政體的分類和變革方面的論述,更是其政治思想的精髓部分所在,同時對後世人在探索政權建設、社會治理方法有著直接幫助。

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更加貼近現實

蘇格拉底經過一生的努力和探索,將探索人的本質和使命進行到底,在他的思想體系中,古希臘人首次知道了,人作為一種社會屬性的存在意義,這使得人們以往重點關注神學世界,與虛無縹緲的神的思維有所改變。

在蘇格拉底人本主義思想的影響下 ,人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認識這個社會,從而動搖了貴族勢力的統治基礎。

柏拉圖雖然師承蘇格拉底,但是在實際上的諸多思想方面,又和蘇格拉底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亞里斯多德同樣如此,又和柏拉圖有著區別。

在政治思想方面,學者們經常認為,亞里斯多德的政治思想,實際上是沒有擺脫,柏拉圖對理想國構建思想的影響的。

的確如此,亞里斯多德對於理想城邦體制的構建,其實有很多都是柏拉圖的想法,但是亞里斯多德最突出的內容,就是他沒有柏拉圖那麼極端的理想。

亞里斯多德更加注重現實社會的發展,他心裡知道絕對的社會公平和理想社會是不存在的,起碼在短時間是不存在的。

因此亞里斯多德的想法,更加貼近現實,只不過隨著城邦時代的終結,理想城邦或許也就無法實現了。

相關焦點

  • 面試真題解析:「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對此你有何認識?
    【張旻講面試】亞里斯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016年6月22日內蒙古公務員面試題】【準確審題】出題意圖: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論證的能力。題目分析:本題是觀點分析題。
  •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我雖然喜歡歷史學,但對魏晉南北朝史並沒有研究,大學時只讀過陳寅恪。我猜郝同學說的唐先生是唐長孺,田先生是田餘慶,侯先生我就不知道是誰了。但是我印象中唐、田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成名了,閻克步那時才出生吧?韓樹峰就更年輕了。孫家洲應是與閻克步同輩,比韓樹峰年長。郝同學呢,不知天高地厚,就像華山派弟子私下大放厥詞,說某位師伯師叔的武功不及前輩風清揚。這不廢話嗎?
  • 9月10日:老師辛苦了——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
    而這不僅關係到教師社會地位,更關係到國家人才制度、創新發展,乃至整個國家民族未來的命運。【詳細】  微言大義:  @鄧丶伊丶個人:老師辛苦了!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亞里斯多德打17歲起就跟隨其師柏拉圖學習,時間長達20年之久。對亞里斯多德來說,柏拉圖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師還是他的摯友,正所謂:「良師益友」。他曾作詩這樣讚美過柏拉圖:「在眾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這樣的人啊,如今已無處尋覓!」
  •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從禮儀上來說,對人謙讓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學生對老師就更要謙讓。孔子本人就是謙讓的典範,他的高足子貢曾讚揚自己的老師「溫、良、恭、儉、讓」。然而面對行仁德的時候,可以不必對老師講謙讓。這就是面對著「行仁」之事,不後讓於師。這說明「行仁」是當務之急,君子是以「仁」為己任的,雖然面對老師也無所迴避,應當勇往直前而為之。
  • 施風雅: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說:「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一個理論如果錯誤,按照錯誤理論搞,就誤人誤己,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麻煩,對科學發展沒有任何好處。
  • 安哥銳評 期待中國學人都能說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期待中國學人都能說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中國長安網
  • 論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出生於古希臘北部的斯塔拉吉城。他是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與柏拉圖、蘇格拉底一起被譽為「希臘三賢」。亞里斯多德師承柏拉圖,但他卻拋棄了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更注重收集資料和實踐。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生死觀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在《斐多》中記錄了蘇格拉底生命最後一天的言行,成為西方哲學史上關於生死問題最經典的著作之一,《斐多》可以說是蘇格拉底的生命絕唱,當中的很多內容都是柏拉圖自己在蘇格拉底言行基礎上的進一步闡釋。
  • 吾愛吾師 吾愛吾生 | 中石大開展第二屆「教師開放日」活動
    吾愛吾師 吾愛吾生 | 中石大開展第二屆「教師開放日」活動 2020-12-06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坤鵬論:亞里斯多德將修辭從「學」道帶入「術」途
    所有話語都是思想的產物,我們所說的正確、高明、睿智都指的是內容,而非形式,比如:包容內容的學科就是形式。事情只要有人涉入其中,總會沾染上人氣,愛智慧的哲學也不例外,最後往往會淪為形式大於內容,比如:就算再荒謬的觀念只要掛上哲學的羊頭,也會讓人覺得神聖不可侵犯,信就是了。於是,「哲學」泛濫成災,成了最不需要智慧、可以拿來包裝一切的形容詞。
  • 吾愛吾師//王浩青
    吾愛吾師
  • 【吾愛吾師】楊琴:細水長流 琴聲誨人
    楊琴:細水長流 琴聲誨人第一次見到楊琴,是在她周四晚位於機房的「SAP專題」選修課上,這位聲音輕柔、講課條理明晰、不停穿梭在各臺電腦前為同學解答疑惑的女老師,同時也是2015年南京審計學院「吾愛吾師「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個孩子只有靠自己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在成長道路上走的更遠更踏實。」
  • 我愛我師但更愛真理:原來說的是這對師徒
    給我一個支點我愛我師但更愛真理這句追求真理的名言可謂婦孺皆知,很多小孩子甚至拿它來調侃自己的老師。其實,這名言的原話是:我敬愛柏拉圖,但我更愛真理。沒錯,說出這句話的就是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到了第三代的亞里斯多德,才又將觀察和實驗用在生物學上,是主張進行有組織的研究的第一人,留下的著作有《物理學》《論天》《氣象學》等等,不過他還在物理學和天文學上還遵守著他恩師的內省方法,很有中華傳統文學經典《論語·學而》中「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
  • 吳國盛 | 經院哲學:中世紀的科學形態
    但是,在基督教成功傳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基督教護教思想家開始正視信仰與理性的關係問題,並逐漸形成了「婢女論」,即作為異教學術的理性哲學仍然可以為基督教神學所用。以奧古斯丁為代表的教父哲學家強調,信仰先於理性、高於理性,沒有信仰就談不上理性。哲學和神學都追求真理,但哲學只能求到低級的真理,沒有信仰的哲學不可能獲得終極真理。
  • 墨家的哲學思想
    1.哲學思想。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點:①兼愛。
  • 尼採逝世120周年|他如何影響了戰後的法國哲學?
    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論道德的譜系》等。今年8月25日是德國哲學家尼採逝世120周年的忌日。這位思想史上的巨人在1900年去世,其思想遺產深刻地影響了二十世紀的的哲學思潮,並引發社會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