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舉辦的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之「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落下帷幕。椒江區教育系統派出的兩支隊伍——椒江二中、學院路小學代表隊經過層層選拔,順利取得總決賽的入場券。最終,兩支代表隊不負眾望,再創佳績,分別榮獲中學組、小學組全國一等獎。
誦讀古今經典 弘揚中國精神
從龜甲鼎簋到竹帛紙張
經典的芬芳瀰漫在歷史的每一個角落
承載的是中國人對天地的探索
對生命的思考和對家國的擔當
讓我們在此一睹經典風採!
椒江二中
椒江二中傅朗逸、程天歌、石柔依、虞章若彥、康辰五位同學以朗誦作品《誰是最可愛的人》入圍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誦讀中國」經典誦讀總決賽。在決賽中,傅朗逸、石柔依同學憑藉朗誦作品《永久的生命》摘得大賽中學組一等獎的殊榮!項巧老師獲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指導教師獎。
背後的故事
這次比賽不同於往年,首次採用了線上參賽的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完全不同的參賽體驗。老師們盡最大的努力,安排設備、場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專業的舞臺,這也在無形當中振奮了參賽選手們的信心。站在舞臺上,環境比以往更加安靜,我們能夠更加專心地投入對作品的剖析與演繹中。本次全國一等獎的獲得,不僅源於參賽選手們在課餘時間的努力,更歸功於輔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也是對我們所有人的努力付出的最好褒獎。
——傅朗逸
國賽一路走來,付出許多精力的同時收穫滿滿。收穫了好成績、處理文本的方法、朗誦的技巧、舞臺經驗,感受到了合誦時互動的靈性和作品本身濃濃的情感。站上舞臺時,我體會到自己與角色融為一體,仿佛這個作品已經與我的靈魂貼合在一起,真正地理解了作品的含義,更深一層地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石柔依
本次總決賽讓我印象深刻——從抽籤到上臺僅三天時間,時間緊任務重。《永久的生命》一文雖說是學生學過、自己也教過的,但是如何將嚴文井對生命的感悟通過有聲語言表達出來進而感動眾人是個大難題。但是通過一遍遍的對文本的解讀、一遍遍的排練、一遍遍的和音樂,我和學生們逐漸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兩位同學將這些感悟很好地表達了出來,也得到了評委老師的高度讚揚。最終,這個極具表現力的作品在來自各省的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
——指導老師 項巧
學院路小學
經典誦讀|《小河》
經典誦讀|《誰是最可愛的人》背後的故事
學院路小學陳音孜、應採彤、吳知靜、王譽植、梁墨揚五位同學以朗誦作品《誰是最可愛的人》入圍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誦讀中國」經典誦讀總決賽。最終,五位同學憑藉朗誦作品《小河》獲得小學組一等獎!陳肖老師、張琪老師榮獲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指導教師獎。
經典誦讀一直以來都是學院路小學的特色項目,然而要在三天內將一個臨時抽到的新作品打磨成一個精品,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更讓人發愁的是這支團隊抽到了較難的作品——周作人的《小河》。輔導老師們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查閱資料,研究創作背景,引申意義,設計節目雛形。孩子們由最先的懵懂到初有感悟,再到完美呈現,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白天,指導老師們研究文本,準備配樂、視頻,找團隊解決直播連線的技術問題;傍晚,孩子們結束了一天的功課,經常來不及喘口氣便馬上排練。深夜十點,排練室裡仍然燈火通明。三天的日夜奮戰,孩子們終於在舞臺上呈現出了較為滿意的作品。
一個作品的呈現,是團隊協作的結果,尤其是三天打磨一個作品,更需要平時誦讀基本功的積累。三天,解讀文本,作品編排,音樂製作,團隊的配合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孩子們對朗誦的熱愛,給文本以生命,給誦讀以力量。
——指導老師 陳肖
據悉,本屆大賽主題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禮讚偉大時代精神」。2020年5月至8月,「誦讀中國」經典誦讀大賽完成了省級初賽,共遴選、推薦入圍複賽作品2269件。9月至12月,經過全國複賽、決賽評審,評選出小學生組、中學生組、大學生組、留學生組、教師組、社會人員組共6個組別,總計900件獲獎作品(其中,一等獎作品每組僅10個),指導教師獎4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