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踩坑踩雷,各種套路,見以上專輯 ↑
我們之前已經對WFC華爾匯外匯託管曝光過了,之前主要是針對WFC華爾匯本身進行的曝光,今天來曝光一下WFC華爾匯所謂的第三方擔保國資GZCC,扒得一絲不掛,順便也讓大家看看納斯達克上市的套路是怎麼回事,謹防以後被騙!!
以下是之前WFC華爾匯的報導,有興趣的可以先看看:
國資中宇GZCC其實是一個很早的原始股項目,按照國資中宇GZCC的說法(其實就是吹牛詐騙),國資中宇GZCC是國資委推出的消費金融原始股轉讓項目,背景看起來牛的一批!!
國家為了這個項目,國務院於2017年專門成立了國資中宇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2017年國務院批准的唯一一家國資委一級企業,旗下有四大板塊,國資中宇是為了建立一個國家金融體系,參與全球金融競爭,上升到了國家的高度!!
其中的消費360金融板塊,是國資中宇最優質的的項目,在全國各地開設消費360門店,現在將近四年過去了,誰看到哪裡開了有多少門店了?然後還貼出了一張工商登記信息圖,表明國資中宇是一家國有獨資企業,以此獲取大家的信任!!
牛皮吹完了,接下來就是最核心的賣股權了,一家店都是幾億幾億的價格轉讓,撈金簡直不要太容易,開個店租金也就幾萬一個月而已,打著國家旗號就是好騙錢?
然後就是持有股票的各種好處了,持有股票可以享受高額分紅(相比現在短平快資金盤的分紅算低的)!!除了分紅以外還畫了個大餅,股票以後上市了就發達了,即使上不了市公司也會回購股票,退回投資者本金!!
其實國資中宇公司雖然註冊資本為3億,但是實繳資本一直都是零,並且現在查詢顯示的是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根本就不是國有獨資!!
那之前為什麼工商信息會顯示國有獨資呢?相信對國融金服傳銷詐騙案有了解的人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國融金服也曾經冒充過中信集團,工商登記信息也顯示是中信集團旗下的!!
不過後來中信集團和中信孫公司都出來打假了,公告表明是有人私刻中信孫公司印章,偽造營業執照私自成立的公司!!後來被工商強制變更了,並且之前被冒充的股東工商記錄都查不到了,國資中宇的工商記錄也查不到以前的國資股東了!!
以下是國融金服項目的詳細報導,當時也是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原來這種方式也可以,到處都是坑!!
所以國資中宇公司大概率也是這種方式冒充的,事實證明他們跟國資委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再說了國資委要搞也不可能搞一個實繳資本為零的企業啊,國資委可沒那麼窮!!
國資中宇GZCC忽悠了兩年多以後,於2019年6月在泰國開了一個會(不是國資委背景嗎?開大會還跑去泰國?資金盤才在泰國開大會,怕啥呢?),說國資中宇已經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了,股票代碼為GZCC!!
還請了個外國演員CEO代表美國GZCC公司發表講話(為什麼是演員後面會有證據講到),大會的主辦方就是國資中宇GZCC和WFC華爾匯,而國資中宇GZCC是WFC華爾匯項目的第三方擔保方!!
國資中宇GZCC的牛吹得再好,還得看數據說話,因為在OTC市場掛牌的原因(根本不是納斯達克,歪曲概念的),財務數據等很多信息都是透明的,下面就把這些信息一一公布,看看所謂的納斯達克上市套路到底是啥樣的!!
國資中宇GZCC公司基本信息顯示,公司目前價格為0.07美元一股,目前市值為7500萬美元左右,乍一看之下雖然不算高,但是勉勉強強還看得過去的樣子,其實這只是表象而已!!
因為這隻股票根本就沒有成交量,價格是失真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有價無市!!因為股票99%都在項目方自己手裡,花很少的錢就能把股價拉起來!!平均每天成交量只有163股,每天總成交量不到15美金!!
其實這是一家收購而來的公司,以前早就已經在OTC市場掛牌了,以前公司名叫Melt Inc,2019年國資中宇項目方收購過來然後改名的!!公司財務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12月公司總資產為6000美金,總負債為38000多美金,2020年6月30日為止,公司總資產為9000美金,總負債為56000美金左右,明顯就是一個資不抵債的空殼公司!!
並且收購過來快兩年了,營業收入一直都是零!!就這樣一個資不抵債,營業收入為零的公司,好意思說自己上市了?好意思給WFC華爾匯項目擔保?拿啥擔保?空氣啊?
並且公司的CEO和CFO都是中國人,根本就不是外國人,不知道有沒有投資者知道這幾個人,反正跟檯面上站臺的老闆完全不一樣!!2019年6月泰國大會上出席的那個外國人CEO,現在知道為啥說他是請的演員了吧?
進一步查詢提交給證監會的正式文件,發現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用瀏覽器翻譯過了,直譯過來會有一些錯別字,不過整體意思是沒問題的!!
根據文件可知,國資中宇GZCC的前身是Melt Inc,主要是做酒店業務的,OTC市場掛牌的是註冊於內達華州的控股公司,註冊於2003年,開展業務的是加利福尼亞的Melt子公司,整個公司業務於2010年全部都停止運營了!!
然後Melt公司在2018年6月28日提交了恢復申請,並且又發行了很多股票給老闆自己(目的就是稀釋市場上流通的股票),然後在2019年2月27日,把公司99%的股票賣給了Rao Zhi Cheng,總價為32.5萬美元,每股價格為0.00001美元!!
然後在2019年4月15日,正式提交了一份申請,把公司名字從Melt Inc改為了Gzuozi Zhongyu Capital Holdings Company,並且進行了合股操作,10股合一股,每股價值0.0001美元!!
因為99%的股票都在項目方手裡,項目方在OTC市場上花了很少的錢,就把股價從0.0001美元拉到了0.5美元左右(現在為0.07美元),這就是之前幾億美金市值的由來!!其實就是個空殼公司,項目方空拉出來的價格,但是忽悠住了很多人是真的!!
控制權變更以後,CEO和CFO都更換成了中國人(2019年6月泰國大會的外國CEO肯定就是演員了),CEO為1991年初中畢業的,CFO為1976年高中畢業的,這水平你們敢信?並且跟明面上站臺的老闆八竿子打不著!!
至此大家應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吧?說白了就是國資中宇項目方花了32.5萬美元,買了個OTC市場掛牌的空殼公司,然後改名叫國資中宇,就算完成上市了!!結果仍然是個資不抵債,營收為零的空殼公司,並且還不是納斯達克,而是OTC市場掛牌而已,原公司2010年就已經停止經營了,仍然還可以掛牌,就就知道OTC市場上市的含金量了!!
正常來說借殼上市並非不可以,但是國資中宇GZCC這壓根就不是借殼上市,可能很多人要忽悠小白了,說美國國資中宇GZCC公司只是個控股公司,沒有資產沒有營收是正常的!!這明顯就是胡說八道,阿里巴巴,騰訊在國內經營業務,控股公司在開曼群島,騰訊,阿里都是以開曼群島公司主體上市的,資產營收等照樣會體現在財報裡!!
之前說過了,OTC市場掛牌的公司為內華達Melt Inc公司,實際經營的公司為加利福尼亞的子公司Melt!!掛牌公司在05-06年的時候,還是有不少資產的,子公司的資產會體現在控股公司財報裡,所以資產,營收不體現在控股公司財報裡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沒有資產和營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國資中宇GZCC本身公司沒有資產和營收,並且沒有子公司有資產和營收!!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完成借殼上市這一步!!借殼上市是得把經營業務的核心公司,裝進這個上市的控股殼公司才行(也就是殼公司當股東),但是國資中宇項目根本就沒有做這一步!!
說到這裡,或許還會有人強行狡辯,說把資產裝進上市的殼公司需要時間,還在推進中等等!!這TM都過去快兩年了,還在推進中?宣稱不是已經完成整體上市了嗎?還把股價拉起來忽悠人了,被揭穿了就還在推進中了?這是不是有點強行狡辯的意思了?
到底是借殼上市還在推進中,還是國資中宇GZCC項目根本就沒有可以裝進殼公司的資產,相信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了!!國資中宇本身就是一個冒充國家背景的資金盤而已,搞不好甚至算更嚴重的非法集資,有個屁的公司經營性資產,拿啥往上市殼公司裡裝?
就這樣一個空殼子OTC市場掛牌企業,沒有任何的資產,拿啥給WFC華爾匯項目擔保?用嘴嗎?連自己賣原始股的屁股都沒擦乾淨呢,這本身就是兩個傳銷資金盤項目聯合詐騙而已,搞不好有可能本身就是同一伙人!!
美國國資中宇GZCC公司頂多就值個殼子價值,也就30萬美金左右頂天了,把這個公司賣了都不夠賠個零頭的!!而對於國資中宇項目,還是有很大概率定性為非法集資的,如果定性為非法集資,受害者資金是可以返還的(前提是報警了,人抓到了,錢追到了)!!
歡迎分享,多一人轉發,少一人被騙
© 轉載請聯繫我們授權 ©
關注以後不迷路,您身邊的防騙專家
項目鑑別,詐騙爆光,投稿,投訴等
請掃碼進入後臺,給我留言
如果有理,請右下點「贊」和「在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