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吃3餐,最坑人的養生觀念,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

2021-01-19 瘦龍健康

版權申明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後臺。


本文編輯時間10個小時,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小時候,爸爸媽媽說,一日三餐必須要吃,要不營養跟不上,這個沒有問題,因為我們要長身體。


等到我們長大了,停止長個子了,突然發現,我們開始橫向發展了,越來越胖。


之前,我們發了一個文章,美國2018年健康飲食調查,有10%的美國人開始不『正常吃飯』了,一天不吃三頓了,開始嘗試輕斷食,一日兩餐或者一日一餐。



2019年,谷歌最流行的飲食方式,排名第一的也是間歇性輕斷食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一天吃3餐,真的不健康,反而,輕斷食的好處很多。





嚴格意義上來說,一日三餐是被歐洲人發明的,我們祖先以前可不是一日三餐,我們祖先是『餓了才吃』,而不是『到點就吃』。


美國知名作家Abigail Carrol,在她的書中說:


一日三餐,其實是一種文化要求,當歐洲人剛到美國的時候,他們發現,當地的印第安人土著,只是餓了才吃飯。


歐洲人說:你們這樣不行,是不文明的,一天要吃三頓才行。



(美國飲食方式的形成)


歐洲人認為:不定時吃飯,是一種野人的行為,文明人要定時吃飯。


歐洲工業革命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人開始了正常上班制度,大家早上要上班,下午還要上班。


一日三餐更是變成剛需,因為我們需要做大量的體力勞動。


所以,一日三餐,慢慢演變成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仿佛正常人都要一日三餐,不正常吃三餐就不健康,不文明,或者是窮鬼,沒錢吃飯。


而現在,大部分人不需要做大量體力勞動,一日三餐,就不那麼健康了,而且還有很多潛在健康危害。




過去,我們都吃不飽,營養不良,我們恨不得一日吃六餐,這樣可以補充足夠的營養。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大部分人認為,吃飽,吃撐,吃舒服,這才叫上等人生。


而現在,標誌著文明的一日三餐,給很多人帶來了很多不健康的隱患,主要原因有如下:


→ 經常刺激血糖,血糖過山車,易得糖尿病


目前膳食指南,建議我們吃50-60%的碳水化合物(米麵等穀物糖),中國人的早餐,一般早上包子,稀飯,饅頭,油條,米線,粉,肉夾饃,胡辣湯


這樣的早餐,至少一半以上都是澱粉(其實也是糖),早上八點吃完,刺激血糖,中午12點肯定會餓,因為會出現低血糖。


然後中午飯(米飯,麵條等等),再刺激血糖,下午6點左右,又餓了,開始吃晚飯,再次刺激血糖。



每天3-6次刺激血糖,胰島素一直處於高位,會導致肥胖,胰島素抵抗,這樣吃下去,40-50歲左右,就會出現糖尿病前期。


而且,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年輕,很多30歲左右的糖尿病患者。


因為現在物資太豐富了,很多人從早上一起來,就開啟了一直吃吃吃的模式,根本停不下來。



血糖刺激次數太多,吃太多,必然導致肥胖,胰島素抵抗,最終導致糖尿病。


→經常性進食,食慾旺盛,導致吃多,變胖


我們的食慾非常奇怪,你經常刺激,它會越來越旺盛。


所以,一日三餐比一日兩餐的人,肯定吃得多。


其實,研究發現,偶爾餓一餓肚子,你的食慾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


我在斷食和食慾的關係一文中,解釋了這個原理,也給大家分享過一個研究。


受試者被安排33小時斷食,每20分鐘測試飢餓素,這個圖片是飢餓素的變化曲線圖。



從這個圖片中可以看出,飢餓素在早上9.00的時候最低,這也是符合生理和晝夜節律的,一般情況下,很多人早上起來根本就不餓。


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有短期的波動,但是飢餓感會慢慢下降。


換句話說,你可能越吃越餓,越『餓』越『不想吃』。


因為,飢餓感的來源,不是因為你吃得不夠,長期來說,進食不能降低你的飢餓感,反而會增加你的飢餓感,讓你吃更多。



我知道,很多人習慣了吃三餐,會出現一頓不吃餓得慌的局面,所以,大部分人利用『進食』來解決『餓』的問題。


其實,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覺得餓了,不是真的餓。


下面,有關飢餓感,我們來科普一下這個嚴肅的問題。




我知道,很多人一日吃三餐,並不是自己想吃,而是『不吃受不了』,這就是所謂的『一頓不吃餓得慌』。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些人必須吃三頓,有些人一天不吃,都無所謂,飢餓感主要來源於哪裡?


→ 低血糖


這是最常見的飢餓感來源,我們每一次進食,都會引起血糖升高,隨之而來的是胰島素升高,胰島素是降血糖的,胰島素很強勢,幾個小時後,會引起血糖很低,出現低血糖。



一旦出現低血糖,大腦就會給你發信號,趕緊攝入高升糖的食物,如果你不及時攝入。


你會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怒,焦慮,全身發抖,兩眼放光,到處尋找食物的現象。


公眾號回復低血糖,查看低血糖的科普文章


→ 胃空了


如果胃空了,開始咕咕叫,胃會給大腦發信號,你應該進食了,其實,這個時候離消耗完糖分還有很遠。


→ 時間到了


如果你一直都是12點吃午餐,一般情況下,到這個點,你的大腦也會給你發信號,該吃飯啦,該吃飯啦。


→情緒性飢餓


負面情緒,壓力,都會刺激飢餓素,你會試圖通過進食來緩解自己的情緒,壓力。


→心理性飢餓


空虛、無聊、寂寞冷,此時,你第一想到的就是進食,很容易無意識的吃多,這個時候的飢餓感和生理沒有關係,完全是心理性飢餓。


所以,上面這些我們常見的飢餓感來源,都不是因為真的餓了。





這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一般人都不知道答案。


一般來說,當你大量進食主食類澱粉的時候,很快轉化為糖,如果你吃一碗麵,有80%的糖進入肌肉細胞,其他會進入血液,肝臟等器官。


我們完全消耗這些糖,可能需要12個小時左右,如果糖分沒有完全消耗的時候,我們又重新進食,就會妥妥的長胖。



一般情況下,我們攝入主食等食物,4個小時左右,我們就會出現低血糖(都是胰島素的功勞),只要血糖一低,我們就會想進食。


這個時候,你不是真餓,只是血糖低,但是,此時你的感覺是:可以吃得下一頭牛。


(血糖過山車from connieb.com)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早上八點吃完包子,油條,含糖豆漿,一到中午就飢腸轆轆,因為出現低血糖了。


所以,一日三餐,剛好解決了低血糖的問題,其實,你壓根就不餓。


這樣吃,只會讓你越來越胖,因為你會不停的刺激血糖,胰島素。


每次都提前幾個小時進食,多餘的糖就會變成脂肪存下來,身體的糖會一直儲存,無法消耗掉。


所以,讓你餓的原因,不是你『身體的能量』不夠,而是血糖低了,實際上,身體還有很多糖,沒有消耗掉。



這也解釋了另一個現象,為什麼胖子那麼多肉,卻一點都不抗餓,一餓他就跟你急





真的,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只會越來越胖,糖尿病風險越來越高。


每當我給朋友講這個原理的時候,朋友們總是說:「兄弟,道理我都懂,可是我真的做不到啊,真受不了餓肚子啊。」



好的,現在,我就來講一講,如何慢慢做到,每天少吃一頓,不慌亂,不焦慮,不難受,甚至一天一頓也很舒服。


只要你一步一步來,做到了這一點,不管是減肥,還是改善健康,你都會感覺非常輕鬆。


首先,餓了再吃,不餓不吃


不要到點就吃飯,如果要瘦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只要做到這點,你至少可以減少20%的進食量。


第二步,斷絕所有的零食,只吃正餐。


這一步,可以減少刺激血糖,減少低血糖出現的次數,也就是減少刺激食慾的次數。


第三步,早餐建議晚點吃,晚餐建議早點吃,慢慢縮短進食時間。


這樣可以,延長空腹時間,縮短飽腹時間,有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度,也可能增加棕色脂肪,有利於減肥。


第四步,慢慢進化到,一日兩餐,或者一餐加一頓小餐。


這樣你刺激血糖的次數越來越少,你會慢慢體會到舒服的飢餓感,不再一餓就心慌,發汗,緊張,焦慮,就算餓了,也會很舒服。



最後一點,最重要的是,儘量減少米麵糖的攝入量


這是最核心的,也是從一開始就要做的,主食和糖是最容易刺激血糖的,高血糖和低血糖都是這些食物導致的。


只有穩定了血糖,才不會出現低血糖,你才能輕鬆做到,餓了也不難受。


很多人說,我不吃麵就吃不飽,其實不是吃不飽,而是吃不爽。


(哈佛的研究)


因為,你長期刺激血糖,同時會刺激大腦某一個區域,會產生多巴胺,讓你滿足,幸福,這個原理和吸毒類似。


Brain scans showed the same areas lighting up as do so with cocaine, heroin, alcohol, tobacco, etc.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notion that certain foods may trigger a process akin to addiction.  


也就是說,你不吃米麵糖,你就會覺得自己沒吃爽,少點什麼,欠點什麼。


減少米麵,用好的脂肪代替,慢慢切換供能模式,用脂肪供能,你就可以輕鬆斷食,輕鬆瘦身。


最後,給大家分享這個youtube視頻,現在播放量高達537萬,看完這個,你就知道,為什麼說:一日三餐是一個大坑,一日一餐可能更加健康。






馬上要過年了,如果你想保持身材,千萬不要一日吃三餐,最多兩餐,如果平時吃零食多,就吃一頓正餐就可以。


對於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減少餐數,減少血糖刺激,一日兩餐或者一餐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感覺到餓,可以參考我前面的方法。


很多人會覺得,餓肚子會傷胃,實際上,胃都是吃壞的,不是餓壞的,而且,一日兩餐根本就不餓。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不吃早餐就胃疼,怎麼辦?| 輕斷食會傷胃嗎?


現代人,不需要大量體力勞動,根本就不需要吃3餐,吃兩餐或者一餐更合適,當然,如果你是體力勞動者,可以適當多吃一些。


還有,要說明的是,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成年人,普通上班族。


如果你是孩子,還在長個子,長身體,可以吃一日三餐。


如果您是體力勞動者,上午和下午都有繁重都體力勞動,可以吃一日三餐。


對於糖尿病患者,如果想改變一日三餐的習慣,一定要慢慢切換,如果出現低血糖,可能有危險。


我覺得,需要減肥的人群,25歲以上的成年人,如果不是體力勞動者,真的沒有必要一日三餐,一定要想辦法轉到一日兩餐,如果你可以做得,其實一日一餐也可以。


對於老年人來說,一定要想辦法少吃,吃多了,真的會折壽,如果您想多活幾天,就要學會斷食,少吃,才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


在老鼠等很多動物身上,做了太多的實驗,科學發現,只要減少他們的食量,他們的壽命就會相對延長。



如果想斷食,少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穩定血糖,而低碳飲食,是穩定血糖最好的飲食方式。


傳統的高碳水飲食,只會讓你越吃越餓,越吃越多,越來越胖。


=====掃碼進群,免費諮詢=====


大家好,我們做了社群,現在做免費答疑,還可以和小夥伴一起聊天。



關注瘦龍健康,回復減肥,獲取一份科普清單

參考連結:

https://lifeforbusypeople.com/2016/07/23/longevity-why-i-eat-once-a-day/ 

https://www.motherjones.com/environment/2015/03/against-meals-breakfast-lunch-dinner/

http://www.foxnews.com/food-drink/2015/03/06/controversial-history-behind-eating-3-meals-day.html

https://www.foodbeast.com/news/how-eating-3-meals-a-day-became-a-thing-and-why-it-shouldnt-be/

http://www.medicaldaily.com/how-3-meals-day-became-rule-and-why-we-should-be-eating-whenever-we-get-hungry-324892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988433/Why-SHOULDN-T-eat-three-meals-day-Sticking-rigidly-breakfast-lunch-dinner-damaging-health.html

http://www.motherjones.com/environment/2015/03/against-meals-breakfast-lunch-dinner/

http://www.nzherald.co.nz/lifestyle/news/article.cfm?c_id=6&objectid=11912350


相關閱讀:

糖尿病醫生,竟然患了糖尿病,知道真相後,他哭了.....

每天吃的這幾種食物,竟然和毒品一樣會上癮|哈佛一個研究發現...

為什麼吃了早餐更餓?不吃反而不餓?

想減肥,卻管不住嘴,很快就餓了,應該怎麼辦?


除了這個公眾號,在哪裡還可以找到我。

我的個人博客:www.chinalowcarb.com  

知乎:thinlong  

微博:瘦龍健康   

本文首發:http://www.chinalowcarb.com/three-meals-a-day-myth/


相關焦點

  • 一天吃兩餐還是三餐?哪種方式更健康?
    一日吃三餐,在我們的認知裡,這是一種自然而然,正常不過的行為。隨著近幾年各類養生概念的興起,很多人開始推崇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各種新奇的飲食習慣概念開始進入大眾視線,但不管是將一日三餐集中在8小時內的「8小時飲食法",還是和僧人一樣的「過午不食」。這些論其本質,都是在倡導每天只吃兩頓飯。
  • 24個坑人的「養生常識」,越養越病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尤其是與健康息息相關的養生類網文,讓人真假難辨,阿姨媽媽們更是愛轉發。唉!唉!唉!這年頭,沒被養生謠言坑過都不算玩過微信。事實上,很多人都是出於善意的轉發,但也有人盲目的聽信偏方,常被謠言誤導,養生反而變成了「傷身」。就比如媚媚今天整理的24個坑人的「養生常識」,來看看你中了多少「槍」?
  • 男人應該吃什麼食物養生
    關於養生,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在生活中養生的方法有很多,而飲食就是其中的一種,那您知道男人吃什麼養生嗎?平日裡怎樣讓男人變強壯呢,在平時男人養生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接下來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害了很多人!
    生活中,很多人都聽過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就比如大家都聽過的「適量飲酒,有益健康」、「輸液可以疏通血管」、「趁熱吃,對腸胃更好」……其實,這些坑人的「健康建議」,害了很多人!1.
  • 早餐,一日之初的元氣!有多少人都吃錯啦?吃好早餐年輕狀態佳!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可很多人早晨寧願花時間賴會床,或者精心梳洗打扮,也懶得拿出20分鐘認認真真吃個早餐。
  • 職場健康|中藥養生竟半年肝損?專家:這83種中草藥別瞎吃
    因為女孩患有鼻炎,媽媽便聽信偏方用蒼耳子熬水,殊不知蒼耳子全株有毒,以子為最毒,不能直接用藥,最終釀成慘禍。不少人認為,常見的中藥既然可以食療,就算吃不好,那也吃不壞,於是很多人會買些人參、黃芪之類的中藥,自己平時泡泡茶、熬熬湯,調理身體。其實,再常見的中藥也不能自己亂吃。
  • 小S、昆凌、賈靜雯都在吃的月子餐是怎樣的?那些年你吃錯的月子餐,教你補回來!
    哇,這麼貴的價格,吃的什麼十全大補呀!我最好奇的就是這裡的月子餐服務,據說又營養又能瘦身,很多臺灣明星用的都是這裡的菜譜,像小S、伊能靜、範瑋琪、賈靜雯、周董的老婆昆凌等,產後都是在這樣的臺式月子中心坐的月子。
  • 24個坑人的「養生常識」,越養越病!
    原標題:24個坑人的「養生常識」,越養越病!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一些生活小常識弄得七葷八素、暈頭轉向。一天不能吃兩個雞蛋、小龍蝦裡有寄生蟲、吃豆腐致癌……這個不能吃、那也不能碰,這些"養生常識"到底是真是假?需要我們一起擦亮雙眼,漲知識哦!
  • 臨近冬至,家家戶戶都吃的這種節日餐原來還有養生功效?
    其中,美味的餃子又成為了冬至必不可少的節日餐。這種習俗據說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相傳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傳統。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 入冬後養生最適合吃的四種食材,吃對了一年身體都健康!
    冬天人們怕冷、怕丟失陽氣,所以冬季養生基本原則就是「藏」,人體陽氣閉藏後,新陳代謝相應就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 所以說,冬天主腎,也正是最適合補腎的季節。 冬季補腎,以食補為佳,那麼冬季補腎吃點什麼好呢?
  • 不好意思,這3類人可能要「少吃多餐」
    相信很多朋友一直以來都在堅持一日三餐,這種飲食習慣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我們的祖先、我們的父母也都在堅持這種進食方式,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在尋找其他更有利於健康的進食方式。
  • 穎兒,1年瘦身50斤,分享「一日四餐食譜」,照著吃就瘦了
    很多人都知道,早年的時候,穎兒因為拍攝《千山暮雪》,在劇中被網友指出,身材臃腫,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女藝人,並且稱「一個人毀了整部劇」。而最終,3年後穎兒重新出現,已經從最胖時候的140斤瘦到了90斤,激勵了無數人減肥!
  • 穎兒,1年瘦身50斤,分享「一日四餐食譜」,照著吃就瘦了
    很多人都知道,早年的時候,穎兒因為拍攝《千山暮雪》,在劇中被網友指出,身材臃腫,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女藝人,並且稱「一個人毀了整部劇」。那次事件,最終以穎兒哭著道歉「對不起,我太胖了」結束,從此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穎兒都沒有再出演新的作品,原本如日中天的演藝之路,也出現了停滯!
  • 72歲超模梅伊馬斯克維持好身材竟靠一日吃8餐
    而她就曾在自己的書《女人的計畫》裡分享過自己維持身材的一日菜單,竟然多達8餐!快來看看她到底怎麼吃出好身材的。 第1餐:早餐 她平常會準備一個大的保鮮盒,裡面先裝好她喜歡吃的高纖榖片,另外放入小紅莓幹、葡萄乾、核桃或葵瓜子後,再搖晃均勻,每天早上取一杯的份量出來,加上香蕉片再倒入一杯低脂牛奶,就能輕鬆完成。此外,她每天還會搭配一杯加了低脂牛奶和一包代糖的咖啡。
  • 狗狗腸胃不好,多半是吃出來的疾病.
    同時,為避免食物過敏應少讓狗狗吃貝類、肉品、高油脂、內臟及海鮮類食物。    調整飲食習慣,首先要改變食物類型。食物要新鮮、容易消化吸收,也可以以營養成分較為豐富的狗糧為主。不要給狗狗吃那些刺激、堅硬的食物。每天應該少食多餐的餵養,避免給狗狗腸胃增加負擔。更換食物時,需慢慢添加、置換,一般說來,以一個禮拜的置換期為佳,也就是慢慢添加新的食物至一個禮拜後,完全置換為新的食物。
  • 海底撈最強競爭對手來了,養生火鍋吃過嗎,連央視都忍不住報導!
    這檔節目是國內首檔聯合央視與首席餐飲新媒體《餐飲老闆內參》共同打造的節目,其目的是要尋找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餐飲品類黑馬,探索餐飲業最典型的品牌創新力量。他們不僅預測最具有價值的行業風向,輸出最先進的行業經驗,也樹立最權威的行業標杆。能夠被《發現者說》採訪到,說明這家餐廳未來發展潛質巨大!
  • 這些養生常識都是假的,小心越養越病
    在這個信息縱橫的時代,越來越多"養生建議"大肆傳播,很多人對"養生建議"的真假沒有辨別能力,對信息深信不疑!今天,小編要正式的告訴大家:下面這些"養生建議"都是假的!不但沒用,還會越養越壞!!
  • 少量多餐能減肥?這3個錯誤觀念只會越來越肥
    要小心,你可能是被某些觀念害慘了!醫師指出,想要減肥,有3大觀念一定得記清楚,其中第2點許多網友們最容易誤踩。網友們減肥時最常遇到的3大錯誤觀念:1.不是吃得少,而是要吃得對減肥的關鍵在於熱量減少,但營養均衡仍要兼顧,並舉例日本每隔一陣子就會推出一種減肥法,包括香蕉減肥法、蘋果減肥法等等,雖然能瘦身,卻會帶來面黃肌瘦
  • ✿病是怎麼來的:吃出來,喝出來,懶出來,氣出來!
    1、吃飯七成飽,穿戴適當少,耐點飢和寒,益壽又延年。這就應驗了,千古之名言:「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2、有的人活著為了吃飯(貪圖享受,貪圖好吃),有的人吃飯為了活著(即好吃味鮮,又要注意營養保健。)3、早飯好而少,午飯厚而飽(八九分飽),晚飯淡而少。一頓吃傷,十頓喝湯。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腸飽脹。
  • 吃亞麻籽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吃對養生,但若吃錯也傷身,注意3點
    說起亞麻籽,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知道的可能也是吃過亞麻籽油,也只聽別人說吃了對身體好,但對於亞麻籽這種穀物類食物,並不是很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麼,吃亞麻籽對身體究竟有什麼好處?吃對養生,但若吃錯反傷身,提醒大家注意3點,接下來就分別向大家介紹下,看看你吃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