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D的執導方法——梅津泰臣專訪(五)

2021-02-18 Anitama講道理

封面來源:《Wizard Barristers弁魔士塞西爾》梅津先生籤名

歡迎置頂Anitama訂閱號~


採訪日期:2016年7月6日
採訪地點:Pierrot plus會議室
採訪整理:高瀨司

【受訪嘉賓資料】

梅津泰臣(Umetsu Yasuomi)

動畫監督、動畫師、角色設計師。於1960年出生在福島縣郡山市。自千代田工科藝術專業學校畢業後開始從事動畫師工作,曾參加東映動畫、MADHOUSE等公司的作品。他所經手的《機動戰士Z鋼彈》(1985年)OP·ED,以及《無限地帶23 PartII》(1986年)的角色設定至今仍在動畫愛好者中擁有很強的影響力。之後執導動畫短篇集OVA《機器人嘉年華》(1987年)中的短篇《Presence》,監督出道。又在OVA《A KITE》(1998年)、《MEZZO FORTE》(2000~2001年)中以高品質的動作場面和開創性的獨特世界觀引來人氣,在海外同樣擁有極高的評價。近年來監督TV動畫《伽利略少女》(2013年)、《Wizard Barristers弁魔士塞西爾》(2014年)等等。而他還以OP·ED的製作風格聞名業界,在《女子高生GIRL』S HIGH》ED、《小鎮依舊轉》OP等多部作品中擔任OP·ED監製。

■為了表現寫實的舞蹈

——您的OPED一個巨大的特徵就是非常耗費作畫能量的舞蹈戲。您在舞蹈的演出和作畫上有沒有比較拘泥的點呢?

梅津 和正片一樣,就是不能光靠想像來畫。我肯定會找個人讓他跳一段。比如說《維度戰記》(2016年)的OP我是讓一位大學生舞者跳完後,以他的錄像為基礎,結合主人公京馬的角色性格,作畫時加了一些調整。而《女子高生GIRL』S HIGH》(2006年)的ED的概念是「不專業的一般人跳出的僵硬舞蹈」,所以把普通人跳舞的錄像作為參考。不過這個ED現在雖然有不少人在誇,但當時其實並不怎麼被觀眾所接受。

——應該是因為和《涼宮春日的憂鬱》(2006年)在同一時期放映,所以輕度粉絲會抱有一些誤解,作畫愛好者們當時就已經給了很高的評價。

梅津 因為創作思路和《涼宮春日的憂鬱》的ED那種風生水起的舞蹈完全相反。另外說到《小鎮依舊轉》(2010年)的OP,我按新房昭之監督的要求做成了音樂劇形式,那部作品同樣也是根據不專業角色跳舞的概念,請來普通人跳舞作為參考。

——對您來說,舞蹈場面的難點在什麼地方?

梅津 我覺得思路要和普通動畫分別開來。舞蹈戲是普通動畫不會出現的特別場面,所以肉體的躍動感和表現方式會變得十分特殊。而動畫師們也有很多並不習慣描繪舞蹈,這也是難點之一。但同時,能夠發揮與平時不同的創作思路這一點正是舞蹈戲的有趣之處。

■作品的範疇

——接下來想請您聊一下,包括舞蹈戲在內,您作為OPED的監製,內心最重視的哪一點呢?

梅津 我在90秒的時間內,一定要做出一個印象深刻的鏡頭或是場面。很多OPED都含有時尚流行的風格,但是如果一段影像純粹依靠氣氛的話,看完後會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很重要的就是我們需要在裡面加入一些能讓觀眾心裡能夠記住的鏡頭或是場景。

——那麼在印象深刻的鏡頭中,是否就銘刻下了您的作家性呢?

梅津 與其說是我的作家性,不如說是經過我解釋的原作色彩。所以說印象深刻的鏡頭不能單單只是吸引觀眾目光,更是角色們能夠在其中展露出各自個性的場所。比如說《小鎮依舊轉》的OP中,我考慮的是如何來表現華麗絢爛的舞臺上角色們充滿活力地跳音樂劇的印象。考慮的結果就是所有的鏡頭,包括演職員表的文字在內,全都不停頓地持續運動,這是我製作這個OP的概念。但是由於電視臺的意向,實際播出的版本的演出進行了一部分改變,演職員表的文字被替換成了不會動的版本。所以如果要欣賞那個OP的話,請一定要買碟看完全版。

——說到演職員表,《BLOOD-C》(2011年)的OP也給人很深的印象。

梅津 是的。那個OP中我非常注重演職員表一部分的文字滲血的演出。在我看來,演職員表的展現方法和具體描繪都屬於作品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讓我做簡直,我肯定希望在設計時把這些要素也統一考慮進來。

——一般我們都認為影碟中的映像特典的無文字OPED才是完全版,而您有不同意見。

梅津 我的意見確實不同。從影像中去除演職員表的話,和我所意圖表現的東西就會拉開距離。所以託《BLOOD-C》的OP允許這部分演出的福,我做出了自己相當滿足的作品。而Production I.G的石川光久社長也在先行上映會的時候表示我做的OP非常好,這讓我很高興。

■作品的臉

——接下來是總結的問題了,您覺得對於正片而言,OPED的作用究竟是怎樣的?

梅津 首先談OP,OP需要讓看過OP的人產生想看正片的興趣,所以要把整個作品世界從某個側面進行有魅力的表現,這就是所謂的「作品的臉面」的作用。所以非常需要用心,需要小心注意不能破壞作品世界。相對的,ED是看完正片後播放的,只要能讓觀眾沉浸在餘韻之中的話,細節部分其實可以做得更加自由一些。所以和OP比起來,更多的ED會和作品的世界觀拉開一定距離,也更容易加入一些玩的要素。

——也就是說ED反而更容易體現創作者的作家性?

梅津 有這樣的一方面。我覺得OP是為了作品而存在的,所以會儘量隱藏監製的作家性。《維度戰記》時,為了讓OP表現動畫正片的世界觀,我下了很多心思。而相反的,負責ED的江畑諒真反而放棄了動畫正片,而是依靠再現漫畫原作的色彩來進行了演出。

——這個區分方式實在有趣。另外和預算應該也有關係,我們經常會看到OP動得很歡快,而ED用靜止畫為主體靠色彩進行表現的例子。

梅津 我想這裡不僅僅是預算,也有曲調的問題。OP大多是節奏感強的歡快歌曲,ED則多是慢節奏的柔和歌曲。比如說我負責的《文豪野犬》(2016年)的ED曲子就是慢歌,所以沒有使用動作,而是用靜止畫為主體,按設計感進行的製作。反過來像《惡魔奶爸》(2011-2012年)的ED是不同尋常的快歌,那我也就不管他是ED,照樣讓他動了起來。

——原來如此,我們感覺窺視到了OPED的深奧之處。時間也差不多了,最後想請您聊聊您今後的抱負,以及給中國的粉絲說幾句。

梅津 我總會在Comic Market出攤,那裡也經常會有中國的粉絲來買我的同人誌。不過說實話,我對於在中國我的作品有多大的影響力並沒有太強的實感,所以也想聽聽大家對於我作品的感想。我也很在意中國粉絲對於這次訪談會給出怎樣的反饋。然後以大家的反應作為參考,我也可以去試著努力做出更讓大家喜歡的作品。以《KISS AND CRY》為首,我還有很多希望製作的作品。也希望中國的粉絲能夠繼續給我期待與支持。

(全文完)

採訪人介紹

高瀨 司 (Tsukasa Takase)

動畫評論社團「Merca」主宰。動畫評論家、編輯、撰稿人。在《EUREKA》等日本雜誌發表評論,為各種動畫·漫畫·插畫媒體供稿及擔任訪談記者,並擔任「SUGOI JAPAN」動畫部門評委等。

精彩內容推薦(請點擊以下圖片):

相關焦點

  • 梅津泰臣三部曲
    不過一再耽擱(嘿嘿~三部曲的資源在網上很難找到了恰好老王手裡有好東西當然是一起分享啦因為梅津的這三部作品不同以往,非常「成人」所以老王就不再對三部進行劇情拆分講解啦~為了寫此篇,老王扒了2016年高瀨司(Tsukasa Takase)對梅津的專訪嘖,
  • 【梅津泰臣】暴力美學
    梅津泰臣,日本動畫製作者,角色設計師,動畫監督。於1960年出生於日本福島縣郡山市,千代田工科藝術專業學校畢業。
  • 梅津泰臣——在畫筆下綻放生命真實的力與美(上)
    如果把標題改成「成人暴力美學大師」或者「很黃很暴力的梅津泰臣」,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點擊,但是不想把這位有著深厚畫力和細膩分鏡表現力的動畫大師的成就,僅僅局限在眼球效應裡,同時也算照顧一下未成年讀者們純潔的心靈吧2333。
  • 經典動畫推薦【梅津泰臣三部曲】720高清日語中字
    梅津泰臣很多作品都是H向的,但他非常擅長動作場面的處理,畫面流暢簡潔同時又極富視覺衝擊,而故事的設定也相當有內涵,因此獲得了相當不俗的評價。總聽到老司機們常說的梅津泰臣三部曲,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具體是哪三部曲,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梅津泰臣最早的監督作品是1987年《機器人嘉年華》中的"Presence"。
  • 成人動畫中的電影式演出——梅津泰臣專訪(三)
    封面來源:福島縣郡山市全景歡迎置頂Anitama訂閱號~採訪日期:2016年7月6日採訪地點:Pierrot plus會議室採訪整理:高瀨司【受訪嘉賓資料】梅津泰臣之後執導動畫短篇集OVA《機器人嘉年華》(1987年)中的短篇《Presence》,監督出道。又在OVA《A KITE》(1998年)、《MEZZO FORTE》(2000~2001年)中以高品質的動作場面和開創性的獨特世界觀引來人氣,在海外同樣擁有極高的評價。近年來監督TV動畫《伽利略少女》(2013年)、《Wizard Barristers弁魔士塞西爾》(2014年)等等。
  • 梅津泰臣真是表裡如一
    說到梅津泰臣,我想很多動畫迷會為之津津樂道。
  • 超經典動畫OVA【梅津泰臣三部曲( A Kite/黃色星星/次強音)】 日語內嵌中字 1080P/720P高清
    個人覺得,梅津泰臣的作品最擅長動作場面的處理,流暢簡潔,又富有視覺刺激,可以說達到了一種「暴力美學」(真不知道是誰創造的這個用來描述人們宣洩暴力而有的快感的罪惡詞彙),表達出的效果很有電影的感覺(近幾日傳梅津泰臣的一些作品被好萊塢看上,打算改編成電影,莫非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 日本爵士專欄 | 梅津和時:永遠的差不多先生
    梅津和時顯然不是這種音樂家。對他而言,自由爵士和 RC Succession 的搖滾指向的是同一個關鍵字:能量。梅津的自由爵士和自由即興從來不是抽象的,它們甚至經常過於好聽,以至於在某些人看來不夠「自由」。但和抽象的、智性的自由即興相比,梅津更看中即興時的能量爆發,他參與的搖滾演出也剛好是高度重視現場能量感的 RC Succession。在這一點上,他保持的其實是古典式的爵士樂信念。
  • 現場回顧丨10.19-2 梅津和時三重奏 Kazutoki Umezu Trio
    梅津和時Kazutoki Umezu、林賴我Raiga Hayashi臉書更新@即興Improv預期之外往往最好。曾經看過梅津和時在不同樂隊的現場。我沒有預期他第一次搭配的這組三重奏可以即興到達如此境地。前兩首長作品,音樂的鋪展和閃光都已經超越了音樂或形式,而更接近不同藝術(尤其敘事藝術)能給予人在精神層面的衝擊。
  • 曾被甄子丹打到骨折 泰臣上月復出打擂臺重回20歲巔峰
    《葉問3》於2015年上映,由袁和平擔任動作指導,甄子丹、張晉、熊黛林主演,戲中更請來重量級拳王泰臣特別演出,泰臣飾演經營地下拳賽俱樂部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