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書寫「嘉興篇章」

2021-01-11 浙江在線

  2017年初,一個熱詞席捲浙江大地:最多跑一次。作為省政府深化自身改革第一項重點任務,「最多跑一次」改革堅持「用戶導向」和「用戶體驗」,推進政府服務群眾前臺界面改革,及後臺政府內容流程優化、信息共享、力量整合等改革。「最多跑一次」,成為簡政放權改革在新時期的延續和創新。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集結號,是發令槍,是衝鋒令。黨的誕生地嘉興,應聲而動!

  時間和數據見證著改革的決心——

  2月22日、3月14日,我市接連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3月30日,在對前兩批「最多跑一次」事項集中進行全面梳理規範基礎上,全市重新公布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事項7010項,佔全市列入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理行政權力、公共服務事項的80%。其中,市級43家部門單位927項,各縣(市、區)和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港區6083項。

  探索和實踐展現著創新的使命——

  作為全國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單位,南湖區在全國率先開展行業許可「一證化」改革,以「減少」促「簡化」,從群眾和企業辦事角度來界定「一件事情」,整合從事一個行業經營所需辦理的多個許可事項,通過「一單申請、一窗受理、一次勘查、一科辦結、一證覆蓋、一檔歸併」實現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改革後,同行業事項審批平均少跑3.9個窗口,相關許可證書平均減少1.8個,申報材料減少43.3%,審批時間比法定期限減少94.3%。4月1日,全國首批「行業經營綜合許可」證書頒發。

  2015年開始,海寧率先開展「一窗受理」審批服務新機制,全面梳理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涉及的所有審批和服務事項,分土地取得、項目立項、規劃設計、施工許可、項目驗收等五個階段,重組並優化各個階段的辦理流程,探索形成「首席部門綜合受理、並聯部門聯審聯批、綜合窗口統一出件」的「一窗受理」機制。如施工圖審查,將原本多部門串聯審查模式改為並聯審查模式,原本送審、存檔的紙質圖紙從10餘套縮減為一套審查、一套存檔,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套圖紙送審、同步實施審查、成果統一口徑反饋的審圖新模式,時間從3個月縮短為10天。

  「重點圍繞推進審批權限扁平化、服務平臺體系化、行政審批標準化、政務服務網絡化、辦件受理一窗化、服務方式精準化的『六個化』,加快推進改革、提升完善服務,嘉興將努力讓百姓獲得感進一步提升、政府辦事效能進一步提高、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嘉興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張海君表示。

  深化簡政放權 加快實現「最多跑一次」

  諮詢取號、遞交材料、交易審核、交納稅款、不動產登記、領取不動產權證書……3月23日,桐鄉市民孟金中到該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辦理二手房交易登記。「我特地起了個大早,怕一天時間不夠,結果9點多領到號,都在一個窗口辦理,10點半就領到證了。」孟金中驚嘆地說。

  3月22日,桐鄉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窗口,在全省率先實施二手房交易登記當天辦結制度。凡是當日下午3點半之前受理的二手房交易登記業務,一般在受理後兩小時之內就能領取不動產證書。

  桐鄉市實現不動產登記當天辦結制,是我市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的縮影。

  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我市按照省裡要求完成分類設置綜合受理窗口,將部門分設辦事窗口整合為投資項目、不動產交易登記、商事登記、社會事務、醫保社保、公安服務、其他綜合事務等窗口。如在不動產登記方面,通過全環節梳理,我市整合原分散在建設、地稅、國土等部門辦理的業務,足額抽調人員進行集中辦公,由窗口統一受理房屋交易、稅費繳納、不動產登記等業務,實現全鏈條銜接,推進實現不動產交易登記「最多跑一次」。3月底,全市實現不動產交易登記「一窗受理」,全面實現「最多跑一次」。

  改革,需要先破後立與推陳出新,更需要精心組織和周密部署。按照省裡工作要求,我市及時部署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市政府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更名為市政府推進「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單一網」改革協調小組,增設「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題組。為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我市專門抽調相關部門人員,實行集中辦公。《關於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同步推出,明確工作職責、任務要求及時間進度。市領導帶隊分赴縣(市、區)調研改革工作,市「最多跑一次」督查組進行專項督查,查找問題、及時整改。

  與此同時,「最多跑一次」改革向行政審批中介機構延伸,督促中介機構進一步規範收費、提升效率、優化服務,助力企業、群眾辦事少花錢、少跑腿。130家外地中介服務機構進入嘉興市場參與競爭,確保同一性質中介服務機構達到3家以上。21類800多家中介服務機構進駐「淘中介」平臺,發布項目信息600多條,實現了中介服務機構和委託人雙向選擇、快速配對、網上競標。「網上為主、實體為輔、雙向服務」的「淘寶式」審批中介服務新模式全面構建,中介服務收費平均降低30%左右,服務時間縮減50%以上。桐鄉市開展的投資項目「多評合一」試點,推進相關數據互聯互通,減少審批環節,一些項目審批周期從150個工作日壓縮到45個工作日以內。南湖區、海寧市等地啟用「多圖聯審」系統,由建設、人防、氣象、消防等部門共同開展施工圖聯合審批,實行一次申報、一窗受理、並聯審批、集中反饋,審查時間從3個月縮短到半個月左右。

  除此之外,市、縣兩級全面完成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執法人員名錄庫、市場主體名錄庫和隨機抽查細則「一單兩庫一細則」建設。3457個事項列入隨機抽查事項,738596個主體成為入庫檢查對象,並配備執法檢查人員6298人。今年一季度,全市各部門開展「雙隨機」抽查4517次,出動執法人員5985人次,抽查市場主體13292個,實施抽查事項達到市場監管執法事項70%以上、其他行政執法事項50%以上;處罰違法行為668件,發出整改通知書2511件,對違法違規行為納入社會信用信息337條,依法予以公開,提升監管效率,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

  創新體制機制 加快實現「就近跑一次」

  2月下旬,一份特殊的EMS快遞送到了嘉善市民俞麗燕的手中。快遞中裝的是她前不久新註冊的嘉善縣銘遠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這份營業執照也是我省首份通過快遞寄送的營業執照。從計劃註冊公司到拿到營業執照,俞麗燕只跑了一次。

  打不完的電話、蓋不完的公章、跑不完的程序……從「一直在路上」到「最多跑一次」,簡化的背後並不簡單。早在2015年4月,嘉善縣就率先在全省創新構建了「一中心、九窗口」「同城聯辦,局所一體」工商註冊登記服務機制,實現了縣域範圍內的工商登記同城聯辦,並在全省範圍得到推廣。

  推動便民類公共服務事項向一線延伸,努力讓群眾能「同城通辦」、「就近辦理」,有條件的事項還實現「全市通辦」,這是我市加快實現「就近跑一次」的鏗鏘步伐。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護照、往來臺灣通行證、往來港澳通行證、機動車駕駛證申領(補證)、機動車駕駛證審驗等48項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事項已實現跨縣(市、區)異地「全市通辦」。群眾辦理相關業務,只要到就近服務窗口,都會受理、都能辦理,改變以往異地辦事來回跑的局面。

  與此同時,我市穩步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四個平臺」建設,依託浙江政府服務網和成熟的市、縣、鎮、村四級審批(便民)服務平臺體系,統籌民政、人力社保、社區服務等政務資源,在鎮(街道)和村(社區)設置服務窗口,實現便民服務事項「家門口辦理」——

  南湖區為了服務不同創業群體登記需求,專門鋪設基金小鎮、嘉興科技城、南湖新區三條網絡專線,定製化提供商事登記延伸服務,為客商提供企業註冊、名稱核准等一條龍服務,投資項目審批節約至少50%的時間。

  平湖市等地的市場監管窗口推出「註冊服務進銀行」,鋪設網絡專線,與建行、農行、工行開展「加強政銀合作服務轉型升級」合作,積極拓展企業登記代辦平臺,使投資主體在就近銀行網點可辦理企業登記、名稱核准等10餘項審批業務,實現準入便利與金融發展共贏,群眾反響良好。

  社保部門針對部分居民申請出入境證件時,要先到社保部門辦理社保證明的問題,直接將服務窗口延伸至出入境辦證大廳,專門設置社保證明自助印表機,方便居民列印社保證明。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還將最大程度延伸服務觸角,將更多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民生類的管理服務事項辦理網絡延伸到一線,推進服務前移,探索「同城通辦」,實現便民服務事項「家門口辦理」,努力實現「就近能辦」、「異地可辦」。

  「網際網路+政務服務」 加快實現「不用跑一次」

  計劃於今年6月投產的浙江艾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項目,是秀洲區級重點投資項目。因投資強度高、時間緊,在尚未取得完整土地出讓手續的情況下,2016年12月,秀洲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召開聯審會,啟動模擬審批程序。從取得用地許可至項目正式開工,審批時間縮短至20天,這在審批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這個項目的審批工作能夠提前,得益於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推出的聯合會審、模擬審批、全程代辦機制。」浙江艾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權力的「減法」,換取群眾滿意度的「加法」,激發出市場活力的「乘法」,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希望實現的目標。「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意義在於,從服務、政策、制度、環境多方面優化政府供給,最終通過政府自身改革,帶來百姓、企業、政府的共贏局面。

  從「最多跑一次」到「不用跑一次」,在我市,由後備幹部組成的投資項目代理服務機構和服務團隊,創新和完善「紅色代辦」服務機制,主動對接重點項目。從立項到開工所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及供電、供水、供氣、通信等公共服務事項,他們為投資者無償提供縱向全過程和橫向全流程的全程代辦服務和全程跟蹤指導,解決創業者項目審批程序不熟悉、摸不著門路、多走冤枉路等「辦事煩」問題,讓投資者不用親自跑腿、盲目跑批。據統計,我市市、縣、鎮三級政府均建立了代辦機構,已有專職代辦員162人、兼職代辦員220人;全市80%以上的新建投資項目實行代辦服務,累計代辦投資項目9114項,項目審批平均提速2個月左右,提速近40%,確保重點建設項目審批、驗收順暢高效,加快項目落地。

  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我市積極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模式,著力推進網上預約查詢「零跑腿」和網上申請辦事「零上門」。前者通過信息化技術支撐,推動信息資源交換共享,實現婚姻登記預約、社保信息、公積金帳戶信息等事項網上預約查詢。截至2016年底,我市累計社保信息查詢量達2.38萬人次,累計房屋權屬證明網上申請服務738件。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領域網上公共服務的應用開發也在拓展,推動各類服務事項網上查詢、網上申請、網上反饋,真正實現「一站式」服務。後者綜合運用電子印章、電子證照、快遞收發、線上支付等手段,整合資源、再造流程,讓群眾「不用跑一次」也能辦成事。在全國率先試點運行的出入境信息系統,通過系統對接、訂單處理、快遞收發等環節,可在線申辦港澳通行證再次籤注。依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交管12123手機APP等,2016年累計實現網上繳納交通違法罰款22.6萬筆、金額超3300萬元。南湖區等地為企業登記申辦人提供的「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審核、身份認證、電子籤章、電子歸檔」等全程電子化登記和營業執照快遞送達服務,只需通過「鍵對鍵」操作,就能實現營業執照網上申報、審核、發照、歸檔全程「零跑腿」。3月底,全市對發放的許可證書、批文都可按照群眾自願實行「快遞送達」服務。

相關焦點

  • 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 秀洲全力打造2.0版紅色代辦服務
    面對企業諮詢的問題,秀洲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紅色代辦員突然想到,能否以此為契機,著力打造「紅色代辦」服務升級版,將服務從之前的竣工驗收延伸至項目「標準地」覆核驗收階段,從而實現企業投資項目覆核驗收「最多跑一次」。 思路決定行動。紅色代辦員立即將覆核驗收的資料清單和表格通過郵箱發至企業工作人員,並告知企業如何準備材料。
  • 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中國道路中國夢)
    肯吃苦、敢奮鬥,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希望你們珍惜身穿戎裝的機會,把熱血揮灑在實現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之中,在軍隊這個大舞臺上施展才華,在軍營這個大熔爐裡淬鍊成鋼,書寫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堅定信念、苦練本領、再創佳績,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
  • 浙二醫院王建安院長談醫院「最多跑一次」改革
    在醫院,「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意義不僅限於內容本身,而且倒逼醫院從服務流程、治療流程、管理流程上優化醫療資源供給,進一步提升群眾就醫的獲得感。2018年初,省委、省政府公布醫療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動方案。浙醫二院對此高度重視,由院領導帶頭,全面動員部署,全員落實行動。結合貫徹落實的全過程,我對醫院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經驗與得失作了一番細緻調研,對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我認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思想內核,就是回歸服務本身,這與醫學發展的宗旨不謀而合,與浙醫二院的核心價值觀異曲同工。
  • 天台:「青跑團」化身移動便民「打卡點」,助推「最多跑一次」
    「阿姨,這是街道『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務卡,上面不僅印有浙裡辦、縣行政審批局和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二維碼,還有各類常辦事項窗口的電話。」在網紅打卡點——天台縣始豐街道安科新村,該街道「青跑團」趁著該村舉辦楊梅節之機,也擺起了「路邊攤」,宣傳「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代跑辦」。
  • 39項公證業務「最多跑一次」
    本報訊 (記者楊靜) 記者從12月16日召開的江西省公證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省通過深化公證領域「放管服」改革,不斷擴大「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範圍。目前,辦理法律關係簡單、事實清楚、無爭議的39種公證事項,只要申請材料齊全、真實、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當事人「最多跑一次」;符合一定條件的,還可實現「不見面」公證。  省司法廳公證仲裁工作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辦理事項包括用於出國留學的委託、聲明、公司章程、學歷、法人經歷、有無犯罪記錄等內容。
  • 「三件事」透見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路
    新形勢下,為提高治理效能,浙江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堅持以民眾和企業的需求為導向,倒逼政府各級各部門減權、放權、治權,為市場鬆綁、為企業減負。  從政府部門角度的多個政務事項到群眾生活中的「一件事」,從原來的「來回跑」到現在「最多跑一次」和「一次都不跑」,破與立之間,浙江這項改革也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了又一個「浙江實踐」。
  • 警惕「殭屍數據」把「最多跑一次」變折騰好幾次
    近年來,全國上下都在建設「數字政府」,數據代替跑腿,讓群眾「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但在實際過程中,一些數據沒有及時更新或者沒有效用,變成「殭屍數據」,結果群眾不但沒有「最多跑一次」,反而被這些數據折騰,來回跑斷腿。
  • 武義文旅推介會走進嘉興
    12月18日,由武義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武」動禾城 「義」見如故——武義(嘉興)文旅推介會在嘉興舉行。五大篇章看武義,康養名城動人心武義有著「浙中綠谷」和「溫泉名城」的美稱,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八年,有近1770年的歷史,民風古樸,文化積澱深厚,山川秀美,是療休養勝地。她是浙江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原國土資源部命名的「中國溫泉之城」。溫泉質量堪稱「華東第一、全國一流」。
  • 線上辦電 簡單業務「一次都不跑 」 複雜業務「最多跑一次」
    線上辦電 簡單業務「一次都不跑 」 複雜業務「最多跑一次」 2020-12-26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多跑一次」加快提升惠企通商的綠波速度
    B工業項目審批承諾時間可提速75%  今年6月底,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寧波市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改革實施方案》,通過推行帶方案招拍掛、取消園區內工業倉儲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審批、取消交通組織方案單獨審查、取消規劃復驗線、取消規劃經濟指標覆核中介事項、實行樁基先行、取消安監登記和合同備案、合併臨時道路開口審批、施工許可承諾即辦等措施
  • 杭州2019社會評價意見十大熱詞:「最多跑一次」列首位
    其中,「最多跑一次」「城市建設」「便捷交通」分列熱詞前三位。據了解,2019年度杭州社會評價全面採用電子化評價方式進行,共徵集到各類意見建議12578條。這些意見建議來自於該市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場主體、服務對象、市民代表等60000餘名社會各界評價代表。
  • 許昌:放管服改革 讓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
    (原標題:許昌:放管服改革 讓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 今年以來,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實全省最小顆粒化拆分工作部署,積極有序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
  • 嘉興市民卡應用生態圈讓生活更便捷
    作為嘉興百姓生活的必備卡,嘉興市民卡擁有社會保障、公共運輸、公共服務、便捷支付等多種功能,是政府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嘉興市民卡公司積極踐行數位化發展,努力打造泛市民卡應用生態圈,將市民卡(碼)融入諸多應用場景,讓「網際網路+」時代的高效、便捷真正滲透到百姓生活的每個角落。
  • 嘉興經開區微黨課大賽以小見大有看頭
    5月15日,嘉興經開區舉辦2020年度微型黨課大賽。相關委領導,區組織部、宣傳部、各街道相關負責人及黨員觀眾約120人參加活動。活動還邀請了市委組織部、嘉興教育學院的相關領導和專家擔任評委。整場比賽,選手們緊扣主題,聚焦黨員幹部如何在崗位上發光發熱、聚焦戰「疫」期間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生動體現、聚焦小康路上基層社區工作者如何幹、聚焦示範區建設中基層如何答好「聯考卷」等方面內容,將個人學習領悟、身邊榜樣實例,在6分鐘的微黨課中充分展示。
  • 吸血鬼夜驚魂,銘瑄RX580書寫血色篇章
    這款遊戲有著無法否認的優點,繼承了製作組以敘事為主要玩法。《吸血鬼》中的劇情也有著可圈可點之處。但是遊戲的戰鬥系統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小問題。總的來說是瑕不掩瑜了。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吸血鬼夜驚魂,銘瑄RX580書寫血色篇章http://diy.zol.com.cn/721/7215954.html
  • 跑馬拉松、玩皮划艇、辦國球邀請賽……嘉興金婚夫妻這樣成網紅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楊靜 通訊員 蔣升—————————————————————攜手跑馬拉松,玩皮划艇,金婚50周年還舉辦了一場桌球邀請賽……他們就是嘉興的項雲通與王巧珍夫婦,「幾天前是我們大學畢業54年周年慶,不少同學過來並詢問養生秘訣,我們的答案就是堅持運動
  • 舟山群島新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岱山縣民政局率先開展收養...
    為深入推進公共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裂變效應,日前,岱山縣民政部門在全市率先實現收養「一件事」聯辦服務。收養「一件事」聯辦,包括一窗受理、一表申請、一網流轉。「主要是把五個部門的事情變成一個部門,讓群眾跑五次變成跑一次,方便群眾。」岱山縣民政局行政許可服務科科長竺叢捷說。同時,岱山縣民政部門依託「浙政釘」平臺,搭建收養「一件事」審批流轉程序,實現審批資料電子化傳輸、審核和儲存,進一步提升部門執行力和審批效率。「收養『一件事』實施推動,平均為老百姓辦事時間節省了70%,辦事材料提供減少了80%。」竺叢捷說。
  • 柯城區「五及時」助推「最多跑一次」落實落細落小
    截至目前,柯城區應急管理局派駐窗口共審批許可事項265件,所有許可事項按時辦結率、「最多跑一次」實現率和滿意率均為100%,零舉報投訴,獲得五星服務窗口、有禮之星等榮譽稱號。柯城區應急局堅持問題導向,「前移」服務,落實「五及時」,讓群眾少跑腿,實現疫情期間審批許可服務無縫銜接。
  • [縉雲]「最多跑一次」再升級 職稱評審業務實現「跑零次」
    隨著職稱「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不斷深入,專業技術人員紛紛表示,現在申報職稱越來越省心,整個過程不用再來回奔波,真正實現了申報職稱「跑零次」。  職稱申報「跑零次」  今年,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推出了《浙江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與評審管理服務平臺》,專業技術人員登錄完善個人信息後進行職稱申報,經用人單位、評委會辦公室、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門審核後,通過平臺在線繳費便完成了整個申報流程。與以往線下申報相比,線上申報有諸多優勢。一是減少了申報人員來回奔波以及申報材料的反覆列印。
  • 七屆市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回頭看...
    12月16日下午,七屆嶽陽市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回頭看」動員部署會召開。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林彰良作動員講話,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長、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王武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