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世界》26日已經在國內上映了,眾所周知影片的名字取材於迪士尼樂園的一處主題園區,也是華特·迪士尼先生的夙願。影片有不少場景都是直接在迪士尼樂園取景拍攝的,難免會有各種「彩蛋」出現。接下來我們梳理出影片中六個涉及到迪士尼樂園項目的情節,已經去過迪士尼和打算去迪士尼玩一玩的粉絲不妨一看!(以下有劇透)
「小小世界」為小弗蘭克打開了通往「明日世界」的大門
現實中的「小小世界」項目
影片一開始,童年時期的男主角弗蘭克(託馬斯·羅賓森 飾)拖著自製的噴氣式飛行背包來到1964年紐約世博會發明大廳,想展示自己的成果,隨後招募官雅典娜(拉菲·卡西迪 飾)送給弗蘭克一枚徽章,並讓她跟著自己坐船前往一個神秘的地方。小弗蘭克上船以後駛入了一個「小小世界」,五顏六色的迷你金字塔、長城、倫敦橋、雪梨歌劇院一一呈現。這是迪士尼樂園的一個兒童項目「小小世界」,根據一首歐洲的同名兒歌而來,讓孩子在行程中遊覽全世界的風採。1964年紐約世博會上,受百事公司委託,迪士尼建造了這個遊樂項目,後將其運用到迪士尼樂園中,並受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認可。
影片中的小弗蘭克心懷科技夢想
「文明進步旋轉木馬」項目
小弗蘭克乘車來到世博會時,背景音樂是「There’s a great big beautiful tomorrow」,這是迪士尼樂園「文明演進之旋轉木馬」項目的音樂。1964年紐約世博會,迪士尼受通用電氣公司的委託建造了「進步之城(Progressland)」,通過旋轉木馬的形式,讓觀者目睹生活一點一點的變化——從20世紀初、20年代、40年代直至60年代。後來納入迪士尼樂園後,項目改名為「文明演進之旋轉木馬」,這也是迪士尼先生自己最喜歡的項目之一。
影片中,艾菲爾鐵塔內部的電動木偶愛迪生(左)和艾菲爾
迪士尼樂園的各種偉人電動木偶
影片中涉及到不少電動木偶技術,比如外表與人無異的機器人反派(長相是笑點)。這種技術正是在迪士尼樂園中得到使用並推廣的,尤其是著名的「與林肯先生共度的偉大時刻(Great Moments With Mr. Lincoln)」,同樣是在1964年的紐約世博會,迪士尼樂園的夢想工程師向世人呈現了這個項目,隨後納入迪士尼樂園中。影片中,在艾菲爾鐵塔內部的愛迪生、凡爾納、特斯拉和艾菲爾四位偉人也是「電動木偶」。
影片中驚鴻一瞥的「太空山」
生意火爆的「太空山」內部
這個元素在影片中只有驚鴻一瞥,但在迪士尼樂園的明日世界主題園區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一般玩一次都得排隊一小時以上。「太空山」1977年5月27日在加州迪士尼樂園正式開門迎客,是個室內過山車項目,設計時邀請了美國太空人作為技術顧問,乘坐時會有非常明顯的失重感,就像在太空一樣。這是迪士尼先生60年代就有的想法,但直到他逝世後10年才最終成為現實。
影片中的懸浮列車
1959年,迪士尼先生為單軌電車揭幕
影片中「明日世界」的列車都是懸浮的,不過這種概念還是來源於迪士尼樂園的「單軌電車」。遊客乘坐這種車可以遊覽整個迪士尼樂園,也可以中途下車,既有觀賞性又有交通工具的實用性。華特·迪士尼在1959年就把單軌列車用於加州的遊樂園中,隨後也進入到弗洛裡達州的神奇王國,成為往返於主題園區和賓館間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許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稀奇,但在50年代末,單軌列車的形象絕對科幻感十足。
影片中將艾菲爾鐵塔作為火箭發射塔
「奔月火箭」,攝於1958年
影片最重要的工具,除了那枚有著「入場券」功能的徽章外,就要屬藏在巴黎艾菲爾鐵塔下的「火箭」了,這是單向通往「明日世界」的工具,由愛迪生、凡爾納、特斯拉和艾菲爾設計完成,也是他們為自己準備的「後路」。火箭的外形取材自加州明日世界園區最年長的遊樂項目之一「奔月火箭」,1955年7月22日開門迎客,是當時園區內最高的建築,1967年項目更新為「飛月航班」後,這尊火箭被移除。遊客在這個項目可以感受「奔月」的快感,座位上下都有屏幕,下面模擬離開地球的畫面,上方播放向月球靠近的畫面。影片中把艾菲爾鐵塔「一分為二」發射火箭的情節,也絕對是最震撼的場景之一。
Mtime時光網出品
↑↑↑長按左邊二維碼,或掃描指紋即可關注時光網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推薦文章
工業光魔發布40年紀念視頻
經典電影大混剪 你能認出多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