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分的臺灣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2021-02-11 教師枕邊書

去年,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經上線播放,口碑炸裂。

今年臺劇更是放大招,和HBO(注意這個標誌)聯合製作《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4分

2016年3月28日上午,一個叫「小燈泡」的小女孩在臺北市,被無差別殺人犯亂刀砍死,身首異處。

小女孩的媽媽不像憤怒的群眾那樣,要求立即處死殺人犯,執意弄清楚他這麼做的原因。

新播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改編自這個真實案件。


劇中嫌犯是一個名叫李曉明的學生,他在電影院槍殺了9人,並造成21人受傷。

兇手自己甘願伏法,辯護律師王赦顯得多餘,他問王赦:「幹嘛浪費時間在我身上?」

這個四處奔走的律師和小燈泡的媽媽一樣,不希望一句萬能的「精神病患者」就遮掩一切,他想了解兇手之所以無差別殺人的具體原因。

但對受害者家屬來說,為兇手辯護,等同於幫兇。所以,當王赦走出法庭時,被潑了一大桶糞。

然後,他去找先驅報的執行長,希望能做這方面的報導。他被拒絕了,因為對方是受害者家屬。

執行長的妻子喬安也是媒體人,由賈靜雯飾演。

無法接受失去兒子的事實,性情大變,脾氣火爆,用拼命工作來遺忘傷痛,但對下屬極其嚴厲,動不動就罵人。

回家就酗酒,和丈夫與小女兒的關係都很緊張。陰差陽錯,她手下新來的助理,正是殺害他兒子兇手的妹妹——改了新名字的李大芝。


命運,就這樣把受害者家屬和加害者家屬放在一起。

出事後,李曉明父母當眾向媒體和公眾磕頭致歉,但並不能取得原諒。

總有人來砸門,家裡的店鋪開不下去了。

怕被認出來,爸爸、媽媽、妹妹,出門只能帶著口罩,臉頰捂到潰爛。

爸爸酗酒,妹妹輟學,媽媽擺攤勉強維持生活。

幸好還有一個女兒是活下去的理由,媽媽讓女兒李曉文改名李大芝,並讓其對外宣稱:爸爸媽媽出車禍死了,自己是獨生女。

然後狠心的與女兒斷絕聯繫。即使四處隱藏,查找真相的律師還是找到了她。

媽媽想不通:連狗都怕的兒子為什麼殺人,小時候很乖,連貓咪都不會欺負的兒子,怎麼就殺了人。

她想不通,小時候阿媽殺雞也會哭的兒子,怎麼就開了槍。

她想不通,喜歡待在自己房間,做各種模型的兒子,怎麼就成了惡魔。

不僅想不通,也找不到兒子變化的蛛絲馬跡。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哪裡,我的兒子教壞了。」

兒子犯事前,她和丈夫經營一家麵館,自己的家就在麵館後面。

「小孩子喜歡躲在自己的房間,媽媽要管嗎?不是說要給孩子獨立自我、成長的空間嗎?」

「大家說我們太忙太自私,都沒時間跟小孩聊天,才會教出這種變態殺人魔。全天下,沒有一個父母,要花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

李媽媽在前來尋找殺人真想的律師面前,無助地哭了。

那李曉明到底為什麼殺人?或許真的和長期壓抑的家庭教育有關

李媽說他大學讀的專業是被迫的,他真正愛的是機械學,李爸說真讀了機械豈不是造大炮。

家人把他的訴求堵住了,沒有宣洩出口的李曉明或許真的壓抑到不能承受了吧。

他心裡可能想,憑什麼對我陪伴甚少的父母,要決定我要去做什麼?

他跟曉文說,哥哥要去幹一件大事。

他內心想證明自己,即使不念機械專業,自己依然是學機械的料——他偷偷造出了槍。

造槍便要試槍,拿活生生的人試槍,這件事夠大了吧?!

這槍一共能打多少發,是否能殺死人,李曉明腦中被強烈想證明自己情緒完全給填滿了。

最終他成功了,然後一心求死。

李曉明被執行死刑當天,李大芝在選題會上得知這個消息,偷偷去樓道給家裡打電話,結果,被宋喬安聽到了……

李大芝藉故請假,其實是回去處理哥哥的後事。

宋喬安準了假,李大芝剛走出辦公室,她就拿起手機,悄悄派攝像記者跟蹤:大獨家,要不要。(編劇真厲害)

當李大芝在殯儀館,看到同事舉著個攝像機,懵了,「阿社,你們在幹嘛?!」

父母的居住地暴露,屋外丟滿了垃圾,玻璃也被砸了,人人喊打的老鼠,被暴露在陽光下。

憤怒的李大芝來到自己工作的電視臺,怒斥,「說什麼媒體良心,你們求證過嗎?」

宋喬安直接讓手下扛起攝影機,打算把接下來兩人的對話也變成新聞專題的一部分,一上來就直接採訪:

「你們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如果你早點發現,早點了解,他就不會犯下滔天大錯。」

瘦小的李大芝大喊:「你在無形中也殺了人!」「你們殺的人,一點也不比我哥少!」

這場面太震撼。

還有那個沒有幫到—死刑犯見他家人最後一面的王律師,喝醉酒來到妻子的家裡聲淚俱下。

譴責法律體制的不公,對待人權的漠視,那痛苦的樣子讓人要哭爆了。

「他殺了人,真的該死,但不代表民主法制要跟著一起陪葬。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逮捕他,然後,浪費這兩年的時間。開庭啊,調查啊,什麼的。我們抓他的時候,就一人捅他一刀,把他捅死就好了啊。

大家都希望他死,輿論媒體也希望他死,但是民主法制是用來討好人民,討好媒體的嗎?這算什麼民主法制社會?」

劇中,李曉明突然火速被執行死刑,讓四處奔走的律師無法接受。

壞人,該死,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邏輯。可是,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臨走,對妻子說如果不願意回去,就同意籤離婚協議書。妻子沒忍住,很隱忍無聲的哭了 。

她真的超級心疼丈夫,這一段真的很想哭。但她真的擔心丈夫,並因被恐嚇,早產失子。

看完片子,深刻地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合適的宣洩與表達情感給愛的人,他才能夠保護到你。

聯想到南昌市紅谷灘無差別殺人案,滴滴司機殺人案,幼兒園無差別殺人案,內地其實也屢見不鮮...

但本劇在內地播放量不高,或許劇中臺灣的司法機構、新聞機構都與大陸的體制完全不同,大陸觀眾也很難代入無差別殺人案件中被害者或兇手家屬的情緒吧。

但並不影響大眾對它的評價,集數短小精悍,十集,每集50分鐘,攢著一天就可以全部看完,相信你會愛上吳慷仁這個及其謙虛努力的天賦型演員。

內地口碑好的還有:《破冰行動》《白夜追兇》《大江大河》《少年派》《小別離》《都挺好》《長安十二時辰》...

1、你怎麼看待這部劇的?——你認為誰的演技最好?

2、你認為李曉明為什麼殺人?——和家庭教育有關嗎?

3、如果你身邊有「李大芝」,你會和她做朋友嗎?

教師枕邊書:這是一個有書、有光、有夢的知識精選平臺。我願意陪伴每一位家長、老師以及即將成為老師的人,一起成長,共同進步!每晚9點15分,準時陪伴您!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詳情!

微信搜索【教師枕邊書】公眾號

關注即可獲取1張無門檻購書優惠券

有機會領取教學乾貨大禮包一份

相關焦點

  • 豆瓣9.4、IMDb 9.5,華語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榮耀收官
    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周日晚播完了。其實早就想寫寫它,但還是耐住了,想播完再縱觀全貌。畢竟高開低走、崩盤爛尾的案例碰到過不少了。但它立住了!3月24日起開播,4月21日劇終,豆瓣評分仍堅挺在9.4分!IMDb上也只是從9.6分略降到9.5分。影視娛樂類的公眾號幾乎都寫過它,也曾經上過微博熱搜。
  • 9.5分口碑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線 播放成績確有點讓人意外
    9.5分口碑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線 播放成績確有點讓人意外時間:2019-06-27 08:16   來源:花邊娛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5分口碑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線 播放成績確有點讓人意外 在今年的3月份,由賈靜雯、吳慷仁主演的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可以說已經上線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好評
  • 豆瓣9.5!HBO新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全集在線觀看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是陳世驤先生對《天龍八部》給出的評論,這八個字同樣也很適用於《我們與惡的距離》。
  • 如何評價豆瓣9.4分的臺灣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該劇反映的社會深刻又現實,但是無論怎樣每個善良又正能量的人都值得被好好守護!同時,這個電視劇裡面每一位演員都是實力派啊,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優秀的劇了。
  • 豆瓣9.4,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好在哪裡?
    今天小主要吹爆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跟《權力的遊戲》擁有同一個HBO爸爸。9.3爬到9.4,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被貼上偶像劇工廠的灣灣,竟然已經這麼牛B了???如果你是受害人家屬,即使加害者的家庭著實可憐,也很難說「希望他們過得好」《我們與惡的距離》高明的地方,就在拋給你選擇題的同時,讓你觀看到事情的全貌。
  • 豆瓣9.2,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臺灣再出神劇,太上頭了!
    談起年度華語劇王——《我們與惡的距離》,相信追劇的觀眾並不陌生吧! 該劇於2019年3月4日在臺灣熱播,除了取得收視率爆表,該劇更是獲得了豆瓣9.5的高分好評。
  • 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個什麼神仙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海報。豆瓣9.4分!大家紛紛感慨這是2019年最高分的華語劇集了吧?才開播6集就得到這樣的好評,《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是個什麼神仙劇?近四分之三的參評網友打出了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上月底開播時,很多人最關注的是女主角賈靜雯時隔15年強勢回歸臺劇螢屏,「賈靜雯+臺劇」似乎是偶像劇的標配嘛,可這部劇完全不是!整部劇就圍繞一起無差別殺人案所涉及的四個家庭展開:槍擊案受害者的家庭、槍擊案行兇者的家庭、辯護律師的家庭和一個精神病患者的家庭。
  • 9.5分口碑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線,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火爆
    在今年的3月份,由賈靜雯、吳慷仁主演的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可以說已經上線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好評,豆瓣9.5分的成績可以稱得上是神劇了,因為今年比較受歡迎的《都挺好》和《破冰行動》最終也都是沒到8分。然而這樣一部神劇在內地上線後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火爆。
  • 豆瓣評分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如何做到驚豔了眾人
    我們跟惡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這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在一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啟發。本來以為是善,卻已經是惡。其實好人或是壞人並沒有標準的答案。《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開播,一共有10集。播出之後口碑爆棚,被網友稱為「年度最佳華語劇」,這個稱號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畢竟像這樣高質量的華語劇已經越來越少了。
  • 善與惡的距離 | 豆瓣9.5分華語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文:QH尊重原創轉載請在後臺輸入 授權今年以來評分最高的華語劇
  • 豆瓣9.5分熱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最近,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火爆朋友圈。 它在豆瓣上拿下了今年華語電視劇最高的9.5分,遠遠超過《都挺好》的7.8分。劇裡展開了一場人性的博弈。人性的善與惡在糾纏,制度與情感在搏鬥。震驚臺灣的小燈泡斬首案和北捷無條件殺人案的死刑辯護律師就是他。 黃致豪在TED演講中一直強調:死刑不是唯一,社會如何補救、建制來防範可能發生的命案才是關鍵。 李曉明的案件原型也是北捷無條件殺人案,兇手鄭捷在地鐵裡用1分36秒奪走了4條生命。
  • 豆瓣9.4!賈靜雯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尺度驚人,全網吹爆
    打開支付寶,首頁搜索「536695369」在最近,有一部臺劇在國內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那就是由林君陽執導的《我們與惡的距離
  • 豆瓣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好看在哪裡?
    今天小編兒就來推薦一部豆瓣高評分的社會寫實題材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由臺灣公視和HBO共同推出,集結賈靜雯、溫升豪、吳康人、周採詩等幾位實力演員。這部劇通過劍走偏鋒的故事題材、演員入骨三分的演繹及不斷令人深省的臺詞在豆瓣拿下9.5的高分。建議大家追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女神賈靜雯的神演技,每一場哭戲都能差別對待,然後隨著劇情發展不斷豐富人物性格,看起來絕對燃爆。
  • 豆瓣得分9.4分,如何達到《我們與惡的距離》令人驚嘆
    什麼是善與惡?好和壞不就是區別嗎?我們和邪惡的距離有多遠?這個話題值得深思,他在電視劇中啟發我們。本來應該是好的,但現在已經是壞的了。對好人或壞人沒有標準答案。在臺灣中有10集《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口碑爆發,被網友稱為「年度最佳華語劇」,當然,這個頭銜也名副其實,畢竟這樣高質量的華語劇已經越來越少了。這齣戲的主題也很吸引人,根據臺灣的社會事件,我們可以從電視劇中了解到道德是什麼人性,什麼是道德,什麼是新聞理想的偏離,什麼是道德法律拉力。
  • 《我們與惡的距離》拿下豆瓣9.5分,是什麼讓這部劇收穫好評?
    近日,騰訊視頻上架了一部僅僅10集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該劇在豆瓣的評分竟然高達9.5分,應該可以獲得2019年口碑最好的電視劇了。臺灣電視劇一直被冠以「偶像劇工廠」的名字,然而這部黑馬劇卻另闢蹊徑,並非偶像劇。
  • 豆瓣9.3分,《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何成為「限制級」神作?
    由HBO和臺灣公視出品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便取材改編於「小燈泡事件」,於3月24日正式開播的該劇一經上線便引起兩岸強烈反應,當前IMDb9.3分,豆瓣9.3分。雖取材於真實社會事件,但《我們與惡的距離》並非是事件的呈現,而是要了解清楚這個人為什麼和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以及拋出問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 豆瓣9.5,年度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開播!
    2019年1月28日李勝利夜店被爆出亞洲最大「吸毒」、「迷奸」、「行賄」事件,事發地點距離我們1000多公裡……2019年3月15日紐西蘭發生嚴重槍擊事件,事發地點距離我們10000多公裡;2019年4月21日斯裡蘭卡先後發生9次爆炸,事發地點距離我們5000多公裡;然而這並不是我們與惡的真實距離。
  • 豆瓣9.3分的「暗黑系」《我們與惡的距離》,緣何能夠兩集封神?
    由賈靖雯、吳慷仁、溫升豪、陳妤等主演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至今已經更新至第六集,整部劇的豆瓣評分維持在極高的9.4分,其中搖擺不定的鏡頭畫面與充滿「暗黑感」的社會現實,將觀眾帶入了劇集凸顯的社會話題中:「犯人家屬是否應該被迫連坐?」、「受害者家屬與犯人家屬之間應該怎樣共處?」、「患有精神疾病的犯罪者又應該被大眾怎樣認知?」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4分,如何用現實的「惡」打動人心?
    這部由HBO與臺灣公視等聯合出品的《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首播便以9.5的高分,刷新了豆瓣有史以來華語電視劇的開畫最佳評分。截稿之前,豆瓣評分始終維持在9.4分。這部劇有如此的高評價,與它所探討的深刻社會議題存在必然聯繫。
  • 豆瓣9.4分的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近?
    今年臺劇更是放大招,和HBO(注意這個標誌)聯合製作《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4分。2016年3月28日上午,一個叫「小燈泡」的小女孩在臺北市,被無差別殺人犯亂刀砍死,身首異處。小女孩的媽媽不像憤怒的群眾那樣,要求立即處死殺人犯,執意弄清楚他這麼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