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經上線播放,口碑炸裂。
今年臺劇更是放大招,和HBO(注意這個標誌)聯合製作《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4分。
2016年3月28日上午,一個叫「小燈泡」的小女孩在臺北市,被無差別殺人犯亂刀砍死,身首異處。
小女孩的媽媽不像憤怒的群眾那樣,要求立即處死殺人犯,執意弄清楚他這麼做的原因。
新播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改編自這個真實案件。
劇中嫌犯是一個名叫李曉明的學生,他在電影院槍殺了9人,並造成21人受傷。
兇手自己甘願伏法,辯護律師王赦顯得多餘,他問王赦:「幹嘛浪費時間在我身上?」
這個四處奔走的律師和小燈泡的媽媽一樣,不希望一句萬能的「精神病患者」就遮掩一切,他想了解兇手之所以無差別殺人的具體原因。
但對受害者家屬來說,為兇手辯護,等同於幫兇。所以,當王赦走出法庭時,被潑了一大桶糞。
然後,他去找先驅報的執行長,希望能做這方面的報導。他被拒絕了,因為對方是受害者家屬。
執行長的妻子喬安也是媒體人,由賈靜雯飾演。
她無法接受失去兒子的事實,性情大變,脾氣火爆,用拼命工作來遺忘傷痛,但對下屬極其嚴厲,動不動就罵人。
回家就酗酒,和丈夫與小女兒的關係都很緊張。陰差陽錯,她手下新來的助理,正是殺害他兒子兇手的妹妹——改了新名字的李大芝。
命運,就這樣把受害者家屬和加害者家屬放在一起。
出事後,李曉明父母當眾向媒體和公眾磕頭致歉,但並不能取得原諒。
總有人來砸門,家裡的店鋪開不下去了。
怕被認出來,爸爸、媽媽、妹妹,出門只能帶著口罩,臉頰捂到潰爛。
爸爸酗酒,妹妹輟學,媽媽擺攤勉強維持生活。
幸好還有一個女兒是活下去的理由,媽媽讓女兒李曉文改名李大芝,並讓其對外宣稱:爸爸媽媽出車禍死了,自己是獨生女。
然後狠心的與女兒斷絕聯繫。即使四處隱藏,查找真相的律師還是找到了她。
媽媽想不通:連狗都怕的兒子為什麼殺人,小時候很乖,連貓咪都不會欺負的兒子,怎麼就殺了人。
她想不通,小時候阿媽殺雞也會哭的兒子,怎麼就開了槍。
她想不通,喜歡待在自己房間,做各種模型的兒子,怎麼就成了惡魔。
不僅想不通,也找不到兒子變化的蛛絲馬跡。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哪裡,我的兒子教壞了。」
兒子犯事前,她和丈夫經營一家麵館,自己的家就在麵館後面。
「小孩子喜歡躲在自己的房間,媽媽要管嗎?不是說要給孩子獨立自我、成長的空間嗎?」
「大家說我們太忙太自私,都沒時間跟小孩聊天,才會教出這種變態殺人魔。全天下,沒有一個父母,要花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
李媽媽在前來尋找殺人真想的律師面前,無助地哭了。
那李曉明到底為什麼殺人?或許真的和長期壓抑的家庭教育有關。
李媽說他大學讀的專業是被迫的,他真正愛的是機械學,李爸說真讀了機械豈不是造大炮。
家人把他的訴求堵住了,沒有宣洩出口的李曉明或許真的壓抑到不能承受了吧。
他心裡可能想,憑什麼對我陪伴甚少的父母,要決定我要去做什麼?
他跟曉文說,哥哥要去幹一件大事。
他內心想證明自己,即使不念機械專業,自己依然是學機械的料——他偷偷造出了槍。
造槍便要試槍,拿活生生的人試槍,這件事夠大了吧?!
這槍一共能打多少發,是否能殺死人,李曉明腦中被強烈想證明自己情緒完全給填滿了。
最終他成功了,然後一心求死。
李曉明被執行死刑當天,李大芝在選題會上得知這個消息,偷偷去樓道給家裡打電話,結果,被宋喬安聽到了……
李大芝藉故請假,其實是回去處理哥哥的後事。
宋喬安準了假,李大芝剛走出辦公室,她就拿起手機,悄悄派攝像記者跟蹤:大獨家,要不要。(編劇真厲害)
當李大芝在殯儀館,看到同事舉著個攝像機,懵了,「阿社,你們在幹嘛?!」
父母的居住地暴露,屋外丟滿了垃圾,玻璃也被砸了,人人喊打的老鼠,被暴露在陽光下。
憤怒的李大芝來到自己工作的電視臺,怒斥,「說什麼媒體良心,你們求證過嗎?」
宋喬安直接讓手下扛起攝影機,打算把接下來兩人的對話也變成新聞專題的一部分,一上來就直接採訪:
「你們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如果你早點發現,早點了解,他就不會犯下滔天大錯。」
瘦小的李大芝大喊:「你在無形中也殺了人!」「你們殺的人,一點也不比我哥少!」
這場面太震撼。
還有那個沒有幫到—死刑犯見他家人最後一面的王律師,喝醉酒來到妻子的家裡聲淚俱下。
譴責法律體制的不公,對待人權的漠視,那痛苦的樣子讓人要哭爆了。
「他殺了人,真的該死,但不代表民主法制要跟著一起陪葬。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逮捕他,然後,浪費這兩年的時間。開庭啊,調查啊,什麼的。我們抓他的時候,就一人捅他一刀,把他捅死就好了啊。
大家都希望他死,輿論媒體也希望他死,但是民主法制是用來討好人民,討好媒體的嗎?這算什麼民主法制社會?」
劇中,李曉明突然火速被執行死刑,讓四處奔走的律師無法接受。
壞人,該死,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邏輯。可是,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臨走,對妻子說如果不願意回去,就同意籤離婚協議書。妻子沒忍住,很隱忍無聲的哭了 。
她真的超級心疼丈夫,這一段真的很想哭。但她真的擔心丈夫,並因被恐嚇,早產失子。
看完片子,深刻地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合適的宣洩與表達情感給愛的人,他才能夠保護到你。
聯想到南昌市紅谷灘無差別殺人案,滴滴司機殺人案,幼兒園無差別殺人案,內地其實也屢見不鮮...
但本劇在內地播放量不高,或許劇中臺灣的司法機構、新聞機構都與大陸的體制完全不同,大陸觀眾也很難代入無差別殺人案件中被害者或兇手家屬的情緒吧。但並不影響大眾對它的評價,集數短小精悍,十集,每集50分鐘,攢著一天就可以全部看完,相信你會愛上吳慷仁這個及其謙虛努力的天賦型演員。
內地口碑好的還有:《破冰行動》《白夜追兇》《大江大河》《少年派》《小別離》《都挺好》《長安十二時辰》...
1、你怎麼看待這部劇的?——你認為誰的演技最好?
2、你認為李曉明為什麼殺人?——和家庭教育有關嗎?
3、如果你身邊有「李大芝」,你會和她做朋友嗎?
教師枕邊書:這是一個有書、有光、有夢的知識精選平臺。我願意陪伴每一位家長、老師以及即將成為老師的人,一起成長,共同進步!每晚9點15分,準時陪伴您!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詳情!
微信搜索【教師枕邊書】公眾號
關注即可獲取1張無門檻購書優惠券
有機會領取教學乾貨大禮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