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得分9.4分,如何達到《我們與惡的距離》令人驚嘆

2020-12-19 王娟聊美食

什麼是善與惡?好和壞不就是區別嗎?我們和邪惡的距離有多遠?這個話題值得深思,他在電視劇中啟發我們。本來應該是好的,但現在已經是壞的了。對好人或壞人沒有標準答案。

在臺灣中有10集《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口碑爆發,被網友稱為「年度最佳華語劇」,當然,這個頭銜也名副其實,畢竟這樣高質量的華語劇已經越來越少了。

這齣戲的主題也很吸引人,根據臺灣的社會事件,我們可以從電視劇中了解到道德是什麼人性,什麼是道德,什麼是新聞理想的偏離,什麼是道德法律拉力。這樣一來,深度的電視劇自然也受到了觀眾的好評,豆瓣上得了9.4分,好評率達到95%,作為一部華語電視劇,很難有這麼高的聲譽。

情節也很精彩,一開始,一個槍擊案讓人著迷,整個過程留下懸念,讓人想繼續看下去。每一個人物都有很好的刻畫,人物之間的關係也隨著情節的發展而暴露出來,這更吸引了觀眾。

整部劇圍繞著這起濫殺濫傷案涉及的四個家庭展開:槍手的家庭受害者,槍手的家庭辯護律師,以及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在槍擊案和各種戲劇性巧合的推動下,這四個家庭建立了各種法律和情感聯繫,這個故事的吸引力在於他遠比「殺人償命」複雜: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哪個更重要?法律與輿論的界限在哪裡?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廣播開始前沒有經過高調預熱,正是這種核心品質吸引了觀眾安利,被「賈靜雯新劇」和「9.4分」吸引的觀眾幾乎一致驚呼:這齣戲也很好看!

由於賈靜雯扮演女主角宋喬安因為孩子死亡的情緒爆發和崩潰,家庭幾近崩潰,女兒疏遠,他們都是喪子和媒體人的父母,需要客觀分析新聞現象,而為殺人犯辯護的律師不僅要維護法律公正,也要面對網友和妻子的誤會……

事實上這齣戲是根據一個真正的隨機殺人案改編的,被稱為臺灣和「小燈泡事件」,女孩的母親不僅要求懲罰罪犯,還希望從根本上分析惡性案件的成因。

這部高分劇的主創也相當硬核:與《權力的遊戲》有著相同的HBO製作,與《誰先愛上他的》編劇的呂石原的劇本,與「好劇標杆」金鐘影帝的吳慷仁主演的……

過去,我們常看與犯罪有關的電影和電視連續劇,例行公事是:案件發生了,警察破案,逮捕了罪犯皆大歡喜。關於受害者家庭、被害人家庭、罪犯本人甚至制度缺失的討論。《我們與惡的距離》播放採用《權力的遊戲》模式,他從多個角度還原了案件的方方面面,讓我們看到了犯罪的全貌,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與邪惡的距離。

成功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在於其內容紮實,思維多樣維度。優秀的編劇讓我們看到,除了案件本身,每個家庭的創傷,那些我們認為無法解決的矛盾,都是隨著案件的變化和事件的推進而解決的。每個人都在成長壯大。

很多東西需要我們直接面對。當社會上有飛蛾時,我們不僅要對付他們,還要知道他們是怎麼出生的。這也是這齣戲的最高意義。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如何做到驚豔了眾人
    我們跟惡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這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在一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啟發。本來以為是善,卻已經是惡。其實好人或是壞人並沒有標準的答案。《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開播,一共有10集。播出之後口碑爆棚,被網友稱為「年度最佳華語劇」,這個稱號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畢竟像這樣高質量的華語劇已經越來越少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4分,如何用現實的「惡」打動人心?
    這部由HBO與臺灣公視等聯合出品的《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首播便以9.5的高分,刷新了豆瓣有史以來華語電視劇的開畫最佳評分。截稿之前,豆瓣評分始終維持在9.4分。這部劇有如此的高評價,與它所探討的深刻社會議題存在必然聯繫。
  • 豆瓣9.3分,《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何成為「限制級」神作?
    由HBO和臺灣公視出品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便取材改編於「小燈泡事件」,於3月24日正式開播的該劇一經上線便引起兩岸強烈反應,當前IMDb9.3分,豆瓣9.3分。雖取材於真實社會事件,但《我們與惡的距離》並非是事件的呈現,而是要了解清楚這個人為什麼和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以及拋出問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 《我們與惡的距離》拿下豆瓣9.5分,是什麼讓這部劇收穫好評?
    近日,騰訊視頻上架了一部僅僅10集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該劇在豆瓣的評分竟然高達9.5分,應該可以獲得2019年口碑最好的電視劇了。臺灣電視劇一直被冠以「偶像劇工廠」的名字,然而這部黑馬劇卻另闢蹊徑,並非偶像劇。
  • 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個什麼神仙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海報。豆瓣9.4分!大家紛紛感慨這是2019年最高分的華語劇集了吧?才開播6集就得到這樣的好評,《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是個什麼神仙劇?近四分之三的參評網友打出了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上月底開播時,很多人最關注的是女主角賈靜雯時隔15年強勢回歸臺劇螢屏,「賈靜雯+臺劇」似乎是偶像劇的標配嘛,可這部劇完全不是!整部劇就圍繞一起無差別殺人案所涉及的四個家庭展開:槍擊案受害者的家庭、槍擊案行兇者的家庭、辯護律師的家庭和一個精神病患者的家庭。
  • 豆瓣9.5分熱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最近,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火爆朋友圈。 它在豆瓣上拿下了今年華語電視劇最高的9.5分,遠遠超過《都挺好》的7.8分。劇裡展開了一場人性的博弈。人性的善與惡在糾纏,制度與情感在搏鬥。 如何解決「我們」的問題,導演和編劇認為:解決傷害最好的方法是善後與預防。 作為受害者,宋喬安應該被好好愛護,但是她被惡蒙蔽,激發了心裡最大的惡:自己受到了惡的傷害,卻以惡去傷害身邊人,以惡傷人卻不自知,讓惡泛濫。
  • 豆瓣9.3分的「暗黑系」《我們與惡的距離》,緣何能夠兩集封神?
    鋒芒智庫丨木木「如果殺人犯和他們家人都不用負任何責任,那我們家天彥呢,我們家天彥算什麼?」「所以你認為怪李曉明的父母我們天彥就會回來是嗎?」喪子、夫妻關係破裂、家庭關係陷入冰點,《我們與惡的距離》將現實的外衣赤裸裸地撕碎在觀眾面前。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3分,但我對它的立場有疑問
    《我們與惡的距離》海報一起殺人案的後續風波該劇根據臺灣真實的惡性社會事件改編。李曉明在戲院隨意開槍射擊,造成9人死亡21人受傷。編劇的視角聚焦於李曉明兇殺案對不同家庭造成的影響與動蕩,及其引發的後續風波。
  • 豆瓣9.5分的寶藏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4.新聞尋租在《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結局中,品味新聞臺被商業組織收購,大家的反響卻是「老闆懂新聞嗎?」新聞部同仁一致認為新老闆會阻止官員受賄新聞的刊播,也暗示了公司未來可能會頻頻出現新聞尋租。這也是宋喬安離開品味新聞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 如何評價豆瓣9.4分的臺灣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該劇反映的社會深刻又現實,但是無論怎樣每個善良又正能量的人都值得被好好守護!同時,這個電視劇裡面每一位演員都是實力派啊,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優秀的劇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資源百度雲1080P分享豆瓣9.4
    《我們與惡的距離》所打開有關現實的思考維度,內在於「社教派」編劇呂蒔媛的創作脈絡中,真正堅硬的現實是正視人性:以近乎零度的情感立場冷峻地呈現一種複雜而又活生生存在的現實,創作者並未有事先預設宣揚某種價值,只是不斷地提醒你:睜開眼,再睜大一些,去看,去保持懷疑,去質詢真相。答案可以是多樣的,劇中人的做法或許是錯,但將矛盾暴露出來的創作並不是罪、更不能稱之為錯。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2019年的臺劇,可以說是驚喜連連!和HBO合作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交出了豆瓣評分9.5的答卷;和Netflix合作的《罪夢者》,打造出了口碑平平,但話題度頗高的臺劇,而就在去年年底,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和FOX合作的又一黑馬臺劇來襲,豆瓣評分已超9分,劇情全程高能反轉!
  • 豆瓣9.3!我們與惡的距離比《都挺好》更現實?賈靜雯再挑大梁,每個視角直戳痛處
    豆瓣9.4!賈靜雯新劇比《都挺好》更現實,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3分,賈靜雯的這部新劇你不看看?
    說起來賈靜雯,我們都知道確實是一個實力派的演員了,出生於74年的她今年也都已經45歲了,但是演技是越來越好了,而且保養的也好,我們完全都看不出來這是一個45歲的。這部劇集呢開播以後,也是徹底火了,我們可以看到截止到現在,豆瓣的評分是9.3分,非常的高了。
  • 豆瓣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好看在哪裡?
    今天小編兒就來推薦一部豆瓣高評分的社會寫實題材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由臺灣公視和HBO共同推出,集結賈靜雯、溫升豪、吳康人、周採詩等幾位實力演員。這部劇通過劍走偏鋒的故事題材、演員入骨三分的演繹及不斷令人深省的臺詞在豆瓣拿下9.5的高分。建議大家追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女神賈靜雯的神演技,每一場哭戲都能差別對待,然後隨著劇情發展不斷豐富人物性格,看起來絕對燃爆。
  • 豆瓣9.4、IMDb 9.5,華語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榮耀收官
    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周日晚播完了。其實早就想寫寫它,但還是耐住了,想播完再縱觀全貌。畢竟高開低走、崩盤爛尾的案例碰到過不少了。但它立住了!3月24日起開播,4月21日劇終,豆瓣評分仍堅挺在9.4分!IMDb上也只是從9.6分略降到9.5分。影視娛樂類的公眾號幾乎都寫過它,也曾經上過微博熱搜。
  • 內含福利 | 豆瓣9.4!《我們與惡的距離》撕開了「沉默的傷口」
    豆瓣評分9.4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橫空出世,這部迷你寫實劇引起了全民共鳴,甚至其討論的熱潮早已超越了劇作本身。這類建構出自戀視角的故事,使得我們對惡很容易呈現歇斯底裡的反應,我們經年累月的受害者情結也開始產生,以為那是自我純潔的象徵。善惡說穿了,在沒有好的教育基礎下,在當代無疑是各種自戀形式的裹腳布。
  • 豆瓣9.4分的臺灣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今年臺劇更是放大招,和HBO(注意這個標誌)聯合製作《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4分。2016年3月28日上午,一個叫「小燈泡」的小女孩在臺北市,被無差別殺人犯亂刀砍死,身首異處。小女孩的媽媽不像憤怒的群眾那樣,要求立即處死殺人犯,執意弄清楚他這麼做的原因。
  • 豆瓣9.4,我們與惡的距離
    當事件發生時我們如何面對選擇?每一部名劇都離不開優秀的製作團隊和優秀的演員。在豆瓣賽中得了9.4分,提前預定了今年最好的比賽。這齣戲涉及到足夠多的社會現象。讓我們從我所關心的三個部分開始:夫妻關係、精神導師和分享我對這個劇本的理解。
  • 【推劇】豆瓣9.5|我們與惡的距離
    凌晨1點我看完了《我們與惡的距離》。現在想把最真切的感受寫下來。這是我第一次那麼強烈想推薦一部電視劇。豆瓣9.5分當之無愧。少見的直面人性的好劇在此之前,已經有不止一個人向我推薦這部電視劇。特別是身為一個法學生,更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