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
「您是我們第12次公眾開放日迎來的第1位觀眾,我代表大劇院的所有的員工向您表示歡迎。大劇院每年的院慶都以開放日的形式來體現,主要是為了回報廣大觀眾對大劇院的支持。這是我們今年的年報。」
觀眾參觀國內首個安徽音樂與戲曲文化專題展覽「皖樂徽聲——安徽音樂戲曲文物展」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
12月22日既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也是國家大劇院舉行建院十二周年公眾開放日藝術節的日子。
記者看到,22日早8時30分,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在入口處迎接首位入場的觀眾範女士時,向她表示了歡迎並送上國家大劇院十二周年年報和首日封。
半小時後,隨著音樂響起,身著民族服飾的舞蹈演員從橄欖廳的銅門裡魚貫而出,拉開了公眾開放日藝術節的序幕。
國家大劇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趙佳琛表示,「公眾開放日藝術節是國家大劇院踐行『人民性』宗旨的重要體現,也是大劇院最具人氣和特色的活動之一。從2009年至今正好是第十年了。今天我們為觀眾準備了30多場演出活動,還有6場展覽、10場互動體驗活動,所以整個劇院是一個藝術的海洋。」
京劇《三岔口》展演。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
記者在現場看到,「藝術的海洋」中有當天首映的由國家大劇院拍攝出品的4K舞劇電影《天路》;有由著名指揮家譚利華執棒北京交響樂團,為觀眾帶來的《不忘初心》《我愛你中國》《北京喜訊到邊寨》等曲目;有北京風雷京劇團帶來的《拾玉鐲》《三岔口》《霸王別姬》等片段表演;有20日揭幕的《皖樂徽聲——安徽音樂戲曲文物展》等……
當天,國家大劇院還讓不少觀眾收穫了「意外之喜」,芭蕾舞《天鵝湖》片段四小天鵝的快閃、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的快閃、管樂演奏的快閃交錯上演。另外,本次開放日還設有8K+VR藝術體驗區,帶領觀眾全方位感受藝術與科技的交融之美。
當天參加活動的一位觀眾告訴記者,她隨時關注著國家大劇院的各種信息,「有活動我都願意來參加,謝謝國家大劇院的開放日,希望有更多的開放日,讓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大眾能夠走進藝術、欣賞藝術,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
四小天鵝「快閃」。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
據了解,每年的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各個劇場和公共空間都會安排精彩的藝術演出和活動,為觀眾奉獻豐富多彩的藝術盛宴。參與的觀眾有來自首都各行各業的市民群體、先進模範、在校師生、機關單位從業者及藝術愛好者等,他們沉浸在藝術的美好氛圍中,感受冬日裡的溫暖流向心田。今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活動同步開啟。
12年來,先後有800多家中外藝術院團、超過30萬人次的中外藝術家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為觀眾帶來10480場精彩演出,製作生產劇目91部,其中原創劇目30部;開展各類藝術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動近1.3萬場,參與觀眾近500萬人次。舉辦各類展覽約420場,累計拍攝歌劇電影共計29部,超過2200餘萬觀眾走進國家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