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馬鞍山發展史上
具有劃時代和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讓我們一起回顧下
2020年馬鞍山
最有影響力的十件大事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安徽特別是親臨馬鞍山考察,為馬鞍山指明前進方向、帶來重大機遇、賦予新的歷史使命;
——這一年,我們牢記囑託、開拓奮進,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邁出堅實步伐;
——這一年,我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全力迎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疫情」和歷史罕見之「大汛情」,實現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回歸常態;
——這一年,我們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幹成了一批標誌性、引領性的大事要事和喜事。
回眸是為了振奮信心,匯聚力量,以更加飽滿的幹勁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徵途上再創輝煌。「十四五」宏圖偉卷即將展開,馬鞍山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奮力書寫「十四五」更加精彩的改革發展新畫卷。
01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馬鞍山考察,為馬鞍山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注入了磅礴偉力。
2020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馬鞍山考察,提出了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這是馬鞍山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和裡程碑意義的政治大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馬鞍山指明前進方向、帶來重大機遇、賦予新的歷史使命,讓全市人民倍感振奮、倍增信心,為馬鞍山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注入了磅礴偉力。
9月29日,市委九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勝利召開。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決策部署,研究部署我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思路舉措,動員全市上下搶抓機遇、奮力拼搏,攻堅克難、一馬當先,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
(上下滑動查看)
02
市委九屆十三次全體會議召開,為馬鞍山描繪了「十四五」和2035宏偉藍圖。
中國共產黨馬鞍山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29日勝利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市委書記張嶽峰受市委常委會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馬鞍山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國共產黨馬鞍山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決議》。全會號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知重負重、攻堅克難,搶抓機遇、一馬當先,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
(上下滑動查看)
03
全市上下戮力同心、眾志成城,疫情防控、抗洪救災取得重大勝利。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第一時間建立強有力的戰時組織指揮體系,在全省率先啟動全面防控。廣大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徵,各級黨員幹部職工和社區工作者聞令而動、衝鋒在前,各界志願者日夜堅守、無私奉獻,廣大人民群眾、企業家等主動配合、鼎力支持,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用1個月時間控制住疫情蔓延、45天時間實現住院患者「清零」且零死亡。我們守望相助、同氣連枝,先後派出7批次42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代表全省組建駐祿口機場等專班,圓滿完成任務。動態調整「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精準防控,局勢平穩。
2020年7月以來,面對長江水位7次破歷史新高、12條通江河流超歷史極值的特大洪水,各級黨員幹部群眾奮戰在抗洪救災第一線、達167萬人次,3700餘名部隊官兵緊急馳援,築起了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處置險情787處,轉移安置群眾10.8萬人;「四啟動一建設」有序開展,363個水利工程水毀修復項目全面完成,44.9萬受災群眾生產生活全面恢復。
(上下滑動查看)
04
全國文明城市蟬聯「五連冠」,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實現「四連冠」。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我市再度將「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攬入懷中。自2009年摘取中部地區第一個「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後,11年來,我市不斷鞏固提升文明創建成果,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育民、創建靠民理念,持續加大投入,把「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舉止優雅」作為追求目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2020年10月20日上午,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馬鞍山市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至此,馬鞍山市已連續四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上下滑動查看)
05
寧馬城際開工建設,巢馬高鐵、寧馬高速「四改八」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
2020年12月30日,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重點工程開工儀式舉行,項目的開工對於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項目建成後,馬鞍山與南京將真正實現同城化,必將有力提升馬鞍山的城市能級。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心區城市、安徽融入滬蘇浙的「東大門」,2020年以來,我市加快實施長三角一體化提升行動,著力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巢馬高鐵、寧馬高速「四改八」加快建設,鄭蒲港鐵路試運營,S105、圍烏路等省際快速通道開工。
(上下滑動查看)
06
寶武馬鋼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1+8」產業基地加快推進。
2020年以來,寶武馬鋼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強化「超越自我、跑贏大盤、追求卓越」績效導向,以「三高兩化」為實施路徑,以改革增動力,以創新促發展,深化整合融合,全面對標找差,持續提升經營業績,凝心聚力打造「大而強的新馬鋼」,奮力開創馬鋼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鋼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人均年鋼產量首次邁上1000噸臺階。
圍繞建設大而強的新馬鋼,全面啟動長三角綠色智慧製造提升工程(即寶武馬鋼「1+8」產業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優特鋼項目開展前期工作,核桃山場平工程已啟動;馬鋼交材、歐冶鏈金、寶武重工已註冊成立,歐冶鏈金預計全年納稅超過25億元;寶武特種冶金基地項目已與市政府、馬鋼集團籤約,項目完成選址,正在推進前期工作;馬鞍山智能裝備及大數據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上下滑動查看)
07
華菱星馬與吉利汽車成功重組,華騏環保、同興環保、山鷹國際旗下北歐紙業上市獲批。
2020年9月11日,華菱星馬與吉利汽車成功重組。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規劃在馬鞍山投入200億元,今後3年在我市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5年實現合併營業收入360億元。吉利控股集團將充分發揮產品、技術、管理、市場等優勢,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未來重點開發應用增程式汽車和甲醇動力汽車,共同推動馬鞍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0年9月10日、15日,資本市場接連傳來喜訊。我市兩家環保企業同興環保、華騏環保IPO獲批。12月18日,同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實現我市十年來主板上市零的突破。10月22日,在山鷹國際併購北歐紙業三周年之際,北歐紙業在瑞典斯德哥爾摩Nasdaq OMX交易所成功上市;北歐紙業的成功上市,是山鷹國際利用境外資本市場推動企業發展的成功實踐,同時也為公司在境外企業管理、文化融合、上市融資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上下滑動查看)
08
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遊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
2020年12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發布公告,確定全國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馬鞍山市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遊區成功入列,成為我市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我省此次唯一上榜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自2015年起,我市正式啟動采石磯5A級景區創建工作。五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目標,強力推進采石磯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整治旅遊區及周邊長江岸線,不斷完善旅遊服務功能,其創建範圍涵蓋了采石磯觀光區、荷包山戰爭遺存區、望夫山文化旅遊區、長江溼地旅遊區和採石古鎮休閒體驗區等五大功能區,景區總面積由原來的1平方公裡擴展到現在的3.92平方公裡。
(上下滑動查看)
09
重點改革縱深推進,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現全覆蓋,全省開發區「標準地」改革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我市成為全省唯一「標準地」改革試點市。
2020年,我市重點改革向縱深推進。行政審批承諾時限壓縮26%,7×24小時政服服務地圖在全省率先運行;向市屬開發園區下放行政權限44項。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現全覆蓋,倒逼150戶低效企業轉型或退出;清理處置批而未供和閒置低效用地8625畝。
作為全省「標準地」改革試點的唯一城市,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區域評估,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減少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的審批環節和審批時間,實現了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的有機統一。全年,我市共掛牌出讓工業項目「標準地」34宗1910畝,佔全市新出讓工業用地的43%,約佔全省「標準地」供地總量的80%。12月26日,全省開發區「標準地」改革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標準地」市級改革經驗在全省進行交流。
(上下滑動查看)
10
民生工程提質提效,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違法建設專項治理攻堅行動成效顯著,9403戶棚戶區實施改造,雨汙分流工程全面完成。
2020年以來,我市把「實施民生工程 推動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民生支出225.2億元,佔財政支出的85.1%。33項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實事紮實推進。城鎮登記失業率2.8%。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人員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紮實開展「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現行標準下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統籌做好城鄉困難群眾救助幫扶,防範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機制進一步完善。
2020年,我市重拳打擊違法建設行為,啟動違法建設專項治理攻堅行動,對城區存量違法建設實施專項治理攻堅,全市上下卯足幹勁,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拆除違法建設1.1萬餘宗、23.5萬平方米。我市提前超額完成今年棚改目標任務,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9403戶,基本建成5011戶,分別佔省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00.1%和101.1%。202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區雨汙分流改造,全面完成315個小區、220條道路、1150公裡市政管網清疏和雨汙分流改造,以匠心精神、用「繡花」功夫將這項利當前、惠長遠的民生工程鑄成精品。
(上下滑動查看)
原標題:《回首2020,這十件大事值得銘記!》
閱讀原文